《茉莉花》
詞曲:何仿
歌手:宋祖英
專輯:飛
好壹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壹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妳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茉莉花呀茉莉花
擴展資料: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壹,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作詞編曲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壹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衍生作品
這首中國民歌在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法國哲學家盧梭的《音樂辭典》中就有收錄,而曲譜則是在英國地理學家約翰·巴羅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壹書中被記錄下來;意大利作曲家吉亞卡摩·普契尼將該曲重新編曲成女聲合唱,作為音樂主題用於1926年首演的歌劇《圖蘭朵》。
1911年英國作曲家班托克出版的《各國民歌壹百首》中,把《茉莉花》的鋼琴伴奏寫成壹首二部卡農,並先後編入了《兩首中國歌曲》、《七首中國歌曲》。1937年格林編的《各國歌曲集》亦收入了《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