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是壹個有寬廣胸懷的人。
不管是針對他的電影還是針對他的個人生活,張藝謀對於所有質疑、批評乃至詆毀都很少做出辯解或回應,更別說是情緒激烈的反擊了。
即以此次影評人與《長城》出品方的互撕為例,大多數人都能夠看出來,那條成為導火索的微博“張藝謀已死”是沒有惡意的,這只是現在文藝圈經常會使用的壹個句式而已,比如“藝術片已死”、“流行音樂已死”等等,這當然不是詛咒,甚至都稱不上謾罵與攻擊。
進壹步說,就算這種表達方式確實欠妥,但如果不是出品方那麽反應過激、揪住它大做文章的話,壹般人也只會指責這位影評人素質不夠高、做人不夠厚道,而不會去嘲諷出品方閱讀理解能力太差以及兇蠻霸道以勢壓人。
事件原由
2016年12月,壹句“張藝謀已死”,把已是負面評價不斷的《長城》推到了更激烈的輿論位置。影評人因以“張藝謀已死”點評電影《長城》,與該片投資方樂視影業在微博上打起了口水戰。罵戰背後,折射出制片方商業利益和影評人批評表達之間的矛盾。
2016年12月16日,張藝謀新作《長城》正式公映,影評人“褻瀆電影”當日發出壹條“張藝謀已死”的微博,並配上點蠟燭的圖標。這壹微博隨後引起該片投資方之壹樂視影業的不滿。樂視影業CEO張昭轉發該微博並評論:“躲在陰溝裏詛咒中國電影的妳已經腐爛!電影勞作者永生!(沒有人給妳點蠟燭)。”
16日晚10點多鐘,“褻瀆電影”又補充發表壹篇微博長文,詳細解釋了為何他不認為《長城》是壹部好電影:“它最大的問題是尿點太多,人設蒼白,故事弱智,毫無想象力。張國師首次進入好萊塢工業體系的流水線,但他在敘事方面就像壹個三流的新手,拍起文戲全是尿點,拍起動作戲更是毫無趣味,毫無想象力,更別提什麽情懷和致敬了。”
罵戰發生後,網友分化成兩派。根據知乎網站上網友對這壹問題的回答和表態,大部分網友支持“褻瀆電影”,表示“……已死”是常見的文藝批評術語,該微博並非針對張藝謀本人,而是感慨他曾經的藝術才華在《長城》中已消失殆盡。
還有網友諷刺,《長城》“拍得爛還不讓說”。然而,也有壹部分網友認為,即使電影再不好,也不應該使用這樣的表達,更不應該“點蠟燭”。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新聞網-影評人以“張藝謀已死”點評《長城》 與投資方起罵戰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新聞網-張藝謀被罵事件引熱議 自媒體時代,理該怎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