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莫裏斯·拉威爾的個人生平

莫裏斯·拉威爾的個人生平

法國作曲家莫裏斯·拉威爾在1875年3月7日生於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區小城西布勒(Ciboure)壹個工程師家庭,母親是巴斯克族血統,拉威爾生下後不久全家便遷居巴黎。拉威爾從小接觸音樂:七歲開始學鋼琴,十四歲進巴黎音樂學院系統學習(1889年)。

像德彪西壹樣,拉威爾青年時代在學院環境中已有追求標新立異的創作構思和不同壹般的嶄新音響的傾向,他的精神氣質的發展受象征派詩人如馬拉美等的影響很大。但是即使如此,對現代主義的傾心並沒有使拉威爾走上絕路,相反地,人們認為拉威爾卻善於在“死胡同的盡頭找到通向美麗的新田野的敞開著的大門”。換句話說,在使法國音樂從瓦格納的霸道中解放出來的鬥爭中,是德彪西最先發難,而拉威爾則是他的年幼的同道。 拉威爾的早期創作受過德彪西革新思想的強烈影響,他的作品較多地體現了印象派和世紀末的思想。但是在他成熟時期、特別是在第壹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的創作卻更加嚴謹樸素,由於夏布裏埃和薩蒂的有力影響和對法國古鋼琴音樂、裏姆斯基-柯薩科夫的配器以及李斯特的鋼琴寫作的熱衷,拉威爾轉而追求更明確的音樂語言。於是他決然放棄印象派的那些理想,回到更古老、更純粹的法國音樂傳統,同民族民間音樂、特別是同西班牙民間音樂保持更為密切的聯系,形成了所謂法國新古典樂派,並用壹些富有獨創性的和弦語匯、管弦樂音色、主題和形象、以及大膽引進的爵士音樂因素等,豐富了當時法國的音樂。

拉威爾追求表現樂思的自由,但他同時幾乎總是留在古典形式和嚴格的藝術規則的框框之內,同古典傳統始終保持牢固的聯系。拉威爾的樂隊中常可看到作為整個作品的曲式結構的重要支柱的寬廣旋律,他的樂隊色彩也要確定得多,而且也更輝煌、華麗。

拉威爾的音樂的節奏多半不脫離節拍的約束,用斯特拉文斯基的話說,他像瑞士的鐘表匠壹樣精確。此外,拉威爾的作品也更有調性基礎,雖則他有時在其精致而大膽的移調中,也像德彪西那樣近於無調可尋。但是,也有人認為,盡管拉威爾的壹些手法表面上酷似德彪西,他的創作傾向卻更接近斯特拉文斯基、米約和薩蒂,他的後期作品是同德彪西背道而馳的。

拉威爾的創作並非立刻就能得到公眾的承認。1901-1903年間,他參加三次羅馬大獎比賽,壹次次出人意外地落選了;由於評選委員會的宗派主義作怪,他在1905年第四次提出參加比賽的申請竟然遭到拒絕。為此,當時巴黎的藝術界和出版界都表示極大的憤慨,壹些作曲家、作家、畫家以及普通的音樂愛好者出來聲援,終於迫使音樂學院進行改組,由平素最能賞識和支持拉威爾的福萊出任院長。這時拉威爾在音樂界實際上已成為勝利者,聲名就此與日俱增。

其實,在1905年,拉威爾已有不少廣泛聞名的作品問世,其中有鋼琴曲《為已故小公主而寫的帕凡舞曲》(1899年)、《F大調弦樂四重奏》(1902-1903年)、鋼琴《小奏鳴曲》(1903-1905年)和鋼琴套曲《鏡子》(1905年)等。他在1901年寫出的鋼琴曲《水的嬉戲》(或譯《噴泉》),無疑是運用印象派鋼琴新技術以描寫水的第壹首傑作,在現代鋼琴音樂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它卻比德彪西著名的《版畫集》中的《雨中花園》早兩年出現,比他的《水中倒影》還早四年寫出。此後,直到1914年,拉威爾的著名作品還有管弦樂曲《西班牙》狂想曲(1907年)、鋼琴二重奏《鵝媽媽》(1908年)、《華貴多情的圓舞曲》和舞劇《達夫尼斯與克洛哀》(1911年)等。在這壹段時期中,拉威爾基本上順著他的早期風格而發展,他設計出的壹些和弦語匯在個別作品中顯得相當復雜。

他在1915年寫出的《鋼琴三重奏》和在戰爭期間構思而在退伍後完成的鋼琴組曲《悼念庫泊蘭》,壹般認為都是作者最富於深情的傑作。戰後他的創作,主要有舞蹈詩《圓舞曲》(1920年)、音樂會狂想曲《茨岡》(1924年),精微細致且富有異國情調的《馬達加斯加歌曲集》(1926年)和壹首被譽為當代最珍貴的藝術紀念碑的管弦樂曲《波萊羅舞曲》(1928年)等,他為莫索爾斯基的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所作的配器(1922年)也是舉世聞名的。他最後的作品是在1931年寫成的兩首鋼琴協奏曲。

拉威爾是壹位著名的教師,在他為數不多的私人學生中,有羅朗-曼紐爾(A.Roland-Manuel,1891-1966)、英國著名作曲家沃安·威廉斯(R.VaughanWilliams,1872-1958)等。三十年代初,拉威爾就為嚴重的腦腫瘤所苦,幾乎無法創作,只是在1934年最後為影片《唐·吉訶德》寫過三首歌曲,到1937年間經過手術治療無效,終於在12月28日在巴黎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