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臺上,光彩照人,手中變換的胡琴更是讓人如癡如醉。昨日,姜克美用美妙的琴音征服了大連觀眾,但記者心裏卻劃上了大大的問號:這是記者中午剛剛采訪過的她嗎? 姜克美乘坐遼東半島號從沈陽老家抵達大連,簡單地用過午餐後,她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坦白地說,如果不是隨行人員的介紹,記者差點沒能認出面前的這位就是曾經三度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著名青年胡琴演奏家——毛衣、長褲,壹身樸素的便裝,不施粉黛的姜克美絲毫不像“明星”,只在不經間流露出壹種優雅的氣質。她說,生活中她崇尚舒服、自然。而這種感覺在她看來是壹種享受,因為即使是半日優閑,也得是她“偷”出來的。現在,她的時間表幾乎全被各類演出排滿了,僅今年她就出國演出了8次。 聊完了這些題外話,焦點才集中到了她的演奏技術和特點上。眾所周知,姜克美成名始於1988的那場史無前例的音樂會上。當時,她還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於1988年的畢業前夕她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壹場音樂會,壹口氣把板胡、京胡、二胡、中胡、高胡等“胡琴家庭”成員演奏了遍,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種演奏形式後來被稱為“姜克美模式”。就如在昨晚的“華人音樂大師·2005新年音樂會”上,她用京胡、板胡、二胡分別演奏了《夜深沈》《哥哥回來了》《賽馬》等三曲經典民樂,看來是要把“姜克美模式”壹直保持下去了。記者問她:術業有專攻,她的這種作法會不會讓人感覺雜而不精?沒想到,這個問題壹下子讓她打開了話匣子。 姜克美告訴記者,雖然京胡、板胡、二胡同屬胡琴家族,但卻同樣隔行如隔山,拉京胡的通常不會拉二胡,拉二胡也很少有能拉好京胡的,比劃幾下、玩玩票可能還行,但要達到藝術的高度卻鮮有人在。好在,她小時學過京胡、二胡,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後學的是板胡專業,各方面的基礎都打得比較紮實。饒是這樣,為了跨越這些界線,她仍然付出了數倍於常人的努力和辛苦。據她透露,在中央音樂學院讀書那幾年,沒有壹個寒暑假是被她浪費掉的,自己幾乎沒有逛過街,更別提遠行、旅遊了,每年都是操著琴四處求學,甚至跑到廣州跟著老師學了壹個假期的琴,開學後就返回來上學。經過數年的刻苦努力、不斷磨練,她終於全掌握了京胡、板胡、二胡等十多種胡琴的演奏技藝,“如果說我的這種嘗試是成功的,那也不是說我能拉多少種琴,而在於我抓住了每種琴的神韻和特點,能讓它們在我手中展示出它們的光彩來,我想可能難就難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