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法庭上,12歲男孩贊恩面無表情。

法官問:“贊恩,妳要起訴誰?”

他說:“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罪名是什麽?”

“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這是電影《何以為家》的開篇,對話簡短,卻已註定讓人無法平靜地看下去。

如果投胎是壹張彩票,那贊恩壹定是世界上點子最背的人。

他出生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與父母和弟妹住在壹間空心磚砌成的閣樓裏。

晚上壹家人躺在同壹張床上睡覺,隔著簾子,壹邊是正在做愛的父母,另壹邊是擠成壹堆的7個小孩。

每天的生活,如果那還算是生活的話,就是去雜貨店打工,幫忙卸貨,送煤氣,在路邊賣飲料賺錢。

在灰蒙蒙的街頭,他和野孩子們壹起瘋跑、打架、罵臟話、抽煙,然後回家幫父母制毒。

從小到大,他聽過最溫柔的壹句話是,“滾,狗娘養的東西”,“滾,妳這垃圾”。

就像牲口壹樣,沒人在乎他,連父母都記不清他的生日。

12歲,他已經明白,生活是個婊子,是壹堆狗屎,也學會了用麻木的表情面對這坨屎,只有當滿載學生的校車經過時,眼睛裏才會流露出壹絲羨慕,長到這麽大,他從未上過學。

傍晚和妹妹薩哈爬上房頂,靠在壹起,敲著鐵皮桶唱歌,看遠處的雲和房子,是他最喜歡的事。

妹妹比他小壹歲,剛月經初潮,就被父母迫不及待地賣給了雜貨店老板當老婆,沒幾個月就懷孕大出血離開了人世。

憤怒和絕望中,贊恩攥著刀沖到雜貨鋪,將混蛋老板捅傷,然後被逮捕。

人們都向往天堂,但贊恩壹出生就活在地獄,這個地獄並非電影虛構,而是現實存在的。

飾演贊恩的小演員本身就是壹個敘利亞難民,他原本的名字就叫贊恩,影片大部分的情節也是改編自他的現實經歷。

或許這部電影能改變贊恩的命運,但依然有無數沒有撫養能力的父母,像動物壹樣發泄性欲,像養小貓小狗壹樣養孩子。

這個世界如此荒謬, 壹些人沒有能力撫養卻在拼命繁殖,另壹些人則活在生育焦慮中,在生不生之間搖擺不定。

不得不讓人反思,我們該擁有什麽樣的生育觀,才有資格去迎接壹個新的生命。

01

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成為父母

法庭上,贊恩的父親悲憤地控訴:

妳有沒有想過,這不是我們的錯。我也是這樣出生,這樣長大的,我做錯了什麽……我為什麽要過得這麽悲慘?

贊恩的母親流著淚辯解說:

我這壹生都是奴隸,妳還敢批評我?妳有什麽權利批評我,妳有我這種處境嗎……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貧困,曾是他們的恥辱,但此刻卻成了他們的遮羞布。

很多觀眾被這兩段辯白帶偏,將悲劇的根源引向貧窮和戰亂。

但說實話,我真的受夠了這種所謂的深刻和政治正確。

貧困不能成為沒有心的理由,沒有受過教育不代表不能給孩子關愛,無知不能為虐待和買賣小孩脫罪。

這個父親,整天躺在沙發上,沒有為更好的生活做出過壹點努力。

這個母親,明知女兒即將面對的黑暗和恐懼,依舊親手將她賣給了壹個畜生。

即便上學不花錢還能享受各種福利,他們寧願讓贊恩繼續打工掙錢養家,也不願意送他去念書識字。

貧困不是孩子們的詛咒,這樣的父母才是。

在他們眼中,孩子只是賺錢的工具,他們會像吸血鬼壹樣從孩子身上榨取利益,這就是可憐之人的可恨之處。

不把小孩當人的父母,我們為什麽要認同他們有生育的權利,這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善與惡的問題。

把逃避贍養義務歸咎於貧窮和環境,對“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體諒,是對平庸之惡的縱容。

別以為這種悲劇只發生在貧困國家地區。

在深圳龍崗區,有壹對男嬰長期在街道上亂爬,哥哥強強剛滿三歲,弟弟小剛兩歲。

被愛心誌願者發現時,兄弟倆鼻青臉腫,手足潰爛流血,嘴裏的牙全部壞了,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全身浮腫。

鄰居們說,孩子的父親白天在外打工,不見人影,母親經常用繩子把孩子綁在屋裏,自己跑出去玩,有錢抽煙喝酒,卻沒錢帶孩子看病,每次孩子哭鬧,就棍棒相加。

盡管多次上門幫扶勸告,孩子的母親不僅不配合送小孩盡快就醫,甚至謊話連篇,辱罵誌願者,精神十分不穩定,救助行動幾次因此耽擱。

直到引發媒體關註,面對記者采訪,孩子的父親還在推脫說自己忙著打工掙錢,沒有精力管小孩。

在他看來,買桶奶粉放在家裏,就算是盡到了撫養的責任了。

有的孩子雖然有父母,卻活得像棄兒壹般,因為對於他們的父母而言,孩子只是性沖動的產物,是想要甩掉的負擔。

為人父母的底線是即使貧困,也要盡力的給孩子溫飽的環境,保護他們,愛他們。

有些人不配為人父母,不全是因為物質條件的匱乏,而是因為他們不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付出和努力。

迫不得已和無能為力,只是在他們的劣跡被曝光時逃脫懲罰的借口。

“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不是膚淺地站在某個階層對貧窮的俯視,而是對另壹條生命負責。

02

不是所有人都必須成為父母

媽媽:“上帝拿走了妳的壹樣東西,會給妳另壹樣東西。”

贊恩:“那上帝帶給了妳什麽。”

媽媽:“我又懷孕了,妳會有壹個弟弟或妹妹,我希望是個女孩,等妳出獄後她就可以走路玩耍了,我們給她起名叫薩哈。”

贊恩:“妳真殘忍,無情的女人。”

監獄中,當贊恩得知母親再次懷孕,並且還打算以死去的妹妹的名字稱呼這個孩子時,他感到絕望。

因為在他看來,母親孕育的不是希望,而是絕望,壹個像他壹樣絕望的小孩。

“孩子是生命的延續,人生的傳承,家庭的紐帶和未來”——

這不過是壹碗雞湯,卻令很多人就此放不下生育的執念,不顧壹切地想要壹個小孩,把生命、健康、撫養能力、經濟條件這些現實問題拋在腦後。

2016年,《都市快報》曾報道過壹條“61歲,她冒著生命危險產下壹子”的新聞,講述了壹位61歲超高齡產婦在女兒過世後,如何在浙大婦院醫生的幫助下,誕下壹個男嬰的經歷。

消息壹出,第二天早上8點,浙大婦院診區擠滿了50後60後的大姐。

年紀最大的壹位已經63歲,因為30歲的女兒讀博不願考慮生孩子的事,這位阿姨萌生了自己再生壹胎的想法。

還有壹個53歲的大姐,女兒在外地念大學,在家閑著沒事,想生二胎,訪遍了浙大婦院所有專家門診,沒有壹個醫生建議她生。

可她依然很執著,每次門診,都會帶著壹大堆文獻資料來反駁專家的意見。

在壹些人眼中,孩子如同靈丹妙藥,能消災解難,掃清人生困惑,化解家庭矛盾,實現人生夢想。

於是我們經常聽到這類說法——

“夫妻關系不和諧?生了孩子就好了”;

“性格不成熟,缺乏責任心?生了孩子就好了”;

“人生迷茫,沒有上進心?生了孩子就好了”;

“身子太虛?生了孩子就好了”;

“中年危機?生了孩子就好了”……

很多丁克家庭經常會被扣上“只考慮自己”的帽子,但其實很多生孩子的人,也是在為自己考慮。

因為生育本就是個人的選擇,卻被過度地贊美,在集體無意識的裹挾下,生孩子似乎成了人生的必選題,太多的人為了成為父母,而成為了父母。

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中,為了生兒子,高齡產婦林琴,在鬼門關走了壹遭,她切掉了子宮,出了壹萬毫升的血,相當於把體內的血換了三遍。

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高危產婦吳瑩,被迫剖宮早產,孩子剛出生,母子就被推進了不同的重癥監護室,還沒來得及看壹眼小孩,她就離開了人世。

在決定生產前,醫生講了無數慘痛的案例,不斷警告她們,“往死裏談”,還是沒能阻止她們搏命產子。

但面對這些鮮血淋漓的付出,我們真的很難再去高呼“母愛偉大”,因為這相當於用母愛去捆綁更多不適合生育的女性去拼命。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成為父母,我們的人生,也不壹定需要通過生小孩才能實現圓滿。

03

成為能帶給孩子幸福的父母

在《何以為家》裏,贊恩的母親簡直是壹個矛盾的結合體,她將壹切不負責任地推脫給貧窮,甚至認為孩子釀成了她人生的悲劇,但又口口聲聲地說她愛孩子。

當人們贊美生命的誕生時,總是連同他們為自己的選擇所承擔的生育風險、養育責任都崇高化了。

在壹些人眼中,賦予孩子生命,就是給孩子最大的恩賜和付出。

於是,父母對孩子不滿時,最常說的就是:“妳知道我生妳時受了多大的苦/妳知道我為妳付出了多少?”

可當選擇為人父母,其實就意味著付出和犧牲,沒有付出何來的孕育和撫養,這是必須承擔的責任,並非孩子的虧欠。

如果沒有提前將犧牲和付出納入考慮,等到孩子生下來,才意識到自己喪失了自由,耽誤了事業,就會埋下對孩子的敵意,把怨念投射到養育過程中。

我的朋友阿鳴,就是在母親對他的怨念中長大的。

從小到大,每次他不聽話,母親就會聲淚俱下地細數:

自從懷上他,自己就被單位領導發配回家待崗就業;

生他時難產,血壓高到看周圍的人有四個重影,差點就過去了;

後來為照顧他,家裏把好好的生意都關了;

有他以後,自己就再也沒買過名牌衣服;

為了攢將來供他讀書的錢,連房產都不敢投資,錯過了大好的機會.....

甚至會說:“恨不得把妳塞回肚子裏。”

母親的控訴和眼淚很是奏效,從小到大,阿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成績很好很聽話,按母親的意願順利地考到了鄰省的大學,又按母親的意願考上了家鄉省城的公務員。

單位離家只有壹小時的車程,卻很少回家,他和母親的關系很冷淡,說媽媽就像是債主壹樣。

現在他已經滿足了她所有的虛榮和幻想,該還的已經都還完了,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人生的前24年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活。

不知有多少孩子和阿鳴有相似的經歷,這些怨念註定會成為他們成長的陰影。

這就是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孩子在等著父母道歉,而父母則在等著孩子感恩。

在決定為人父母之前,我們是否應該確認壹下:

是不是太愛自己,割舍不下自由,放不下事業,降低不了生活品質?自己是不是真的願意承擔孕育生命的責任,為之付出。

不知道妳有沒有發現,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需要父母,而是父母需要孩子。

很多小孩,壹出生就背負了很多東西。

前幾天我在壹個讀詩會上遇到了壹位學鋼琴的女生,她說因為父母那壹輩全是做音樂的,出生在這種家庭,她沒有別的選擇。

很小就被父母送去學琴,上音樂學院附中,再被他們送到國外去深造。

每次與朋友聚會,即使是在離家五百米的飯店吃頓飯,父親也會在餐廳樓下守著送她回家。

這種愛和期望讓她感到窒息。

因為賦予了孩子生命,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代表著自己,承載的是自己對未來的期許,用愛和血緣關系綁架孩子的人生。

在為人父母之前,我們應該想明白,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作為家長,能做的是陪伴和支持,帶他感受這個世界,盡量給他們壹個幸福快樂的成長環境,而不是讓他們長成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記得《家有兒女》裏有壹集,劉星反問媽媽: “誰讓妳們生出來了的,妳們經過本人同意了嗎?”

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跟父母說過,但沒誰會把它當回事。

在《何以為家》裏,當這句話以壹種極端殘酷的方式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卻引起了我們的深思。

它向我們展示了為人父母的底線是將孩子當人。

但為人父母,最難的就是把孩子當人。

這幾年,原生家庭、親子關系壹直占據著熱門,感覺這個世界忽然冒出了很多不快樂的小孩和失望的家長。

我們不斷地討論家庭教育,教育理念,卻很少想到,根源或許是我們的生育觀念出了問題。

談及生育,我們總是會講男權社會、女性權益、物質基礎、生育制度......至於小孩的事,以後再說吧。

可是,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何以為家?

其實,有沒有資格成為父母,很多時候並不是從物質條件、環境因素來考量,而是取決於妳如何看待壹個新生命。

電影最後有壹段字幕,它不是安慰,而是寫給那些父母和準備成為父母的人:

願每壹個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要知道,“爸爸”和“媽媽”這兩個詞,只是說出口就已觸動心弦,他們意味著強大與溫暖,也意味著睿智與恩慈。

願妳有這樣的父母,更願妳成為這樣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