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家?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家?

1、 早期:貝多芬、凱魯比尼、韋伯、帕格尼尼、羅西尼、貝利尼、多尼采蒂、舒伯特、徹爾尼。

2、 前期:門德爾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白遼士、梅耶貝爾。

3、 中期:威爾第、瓦格納、奧芬巴赫、布拉姆斯、小約翰·施特勞斯、布魯克納、弗蘭克、古諾、比才、聖-桑。

4、 民族樂派: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西貝流士、阿爾貝尼茲。

5、 後浪漫主義:福萊、馬勒、理查·施特勞斯、拉赫瑪尼諾夫、埃爾加、格拉祖諾夫。

浪漫主義樂派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後出現的壹個新的流派,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幻想。藝術表現形式也較以前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浪漫主義思潮與風格的形成與發展。

擴展資料:

歷史

浪漫派時期的音樂則可以從1813年E.T.A霍夫曼論述貝多芬的浪漫主義精神開始,到1914年勛伯格提出“不協和音的解放”為止。

浪漫派時期的音樂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時期以及古典時期的音樂更註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相對來說看輕形式和結構。浪漫時期的音樂往往富於想象力,相當多的浪漫時期音樂受到非現實的文學作品的影響,而有著相當大的標題音樂成分。

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多樣性,發展和聲的作用,對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質進行刻畫,更多地運用轉調手法和半音。貝多芬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浪漫主義歌劇的代表是瓦格納,鋼琴音樂的代表是李斯特。

浪漫主義音樂對曲式結構進行了極大的豐富與擴充,出現了諸多小型曲式結構,例如小品曲、幽默曲、敘事曲、阿拉伯風格曲、音樂的瞬間、隨想曲、浪漫曲、間奏曲或即興曲等。

浪漫主義音樂體現了影響廣泛和民族分化的傾向,在法國出現了柏遼茲,意大利的羅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蘭的肖邦和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義音樂在馬勒和勃拉姆斯時代式微。

浪漫時期的音樂在晚期出現了更多不同的樂派,包括法國的印象樂派(德彪西、拉威爾)和歐洲各地的民族樂派(西貝柳斯、斯美塔納、強力集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