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音樂考古發展脈絡——西周

音樂考古發展脈絡——西周

晉侯蘇編鐘:1992年被盜掘,全組16件,並非同壹時期,大概在西周初期至恭王世前後百余年間逐步形成。全篇銘文長達355字,其音列不用“商”音,從低到高跨越三個八度又壹個小三度

克鐘:為傳世品,鑄造於西周晚期,保存完好。表面有淡綠色薄銹,鐘腔較長,正背面各有18個二層臺式枚,舞及篆飾竊曲紋,鼓部飾壹對花冠龍紋。正面鉦部24字銘文,鼓左側17字銘文,是祭祀或宴饗使用的樂器

克镈:1890年出土,周宣王時期。保存完好,通體覆蓋淡綠色薄銹,镈頂有紐,旁作鏤空夔紋構成的扉棱,正背兩面的中央各有壹條鏤空夔紋扉棱,镈體的正背面中央各有兩個相對的大夔紋,上下均有絆帶,絆帶上飾雲紋及16個菱形枚。鼓右側有銘文81字。該器通高63.5cm。重38.3kg

故宮藏四虎镈:傳世品。镈體前後各有壹個以粗線條組成的獸面紋,獸面正中有壹道凸起的鏤空扁棱,兩側各有兩只張口卷尾頭向下的扁體虎

陜西扶風齊鎮特磬:西周早期。由灰白色石灰巖打制而成,有兩個對鉆而成的懸孔,通長61cm

湖北隨州毛家沖特磬:1995年出土,西周中期。石灰巖質,通長64.5cm

陜西扶風莊白壹號窖藏鈴:1976年出土,西周中期。每件正鼓部可發壹音,側鼓音與正鼓音相同或不明顯,音高未見有編組關系

河南平頂山滍陽95號墓編鈴:1988年出土,西周晚期

山西聞喜上郭村210號墓紐編鐘:1978年出土,西周末期,是現今所知時代最早的紐編鐘

參考書籍:《中國音樂考古學》王子初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圖片均來自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