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古代有哪些家訓家規

古代有哪些家訓家規

古代著名的家訓家規有很多,如:諸葛氏家訓、朱氏家訓、梁氏家訓、李氏家訓、司馬氏家訓等,具體如下:

諸葛氏家訓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三國時期諸葛亮,官至丞相,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為忠武侯。雖然如此高官,但是諸葛亮依舊以“淡薄”、“寧靜”來要求自己,要求家人。也許正是因為諸葛亮這份淡薄之心,寧靜之情,才讓諸葛亮做到壹生“鞠躬精粹,死而後已。”讓諸葛亮的美名得以傳遍天下。

朱氏家訓

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朱子家訓》

這句耳熟能詳的名句想必大家都很了解吧,流傳最廣的勤儉持家訓戒,成為中國傳統士子耕讀文化的標誌。

朱伯廬的治家格言壹直為世人所傳頌:壹粥壹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短短幾百字的家訓從衣食起居到為人處世,朱氏家訓無不詳盡。朱氏家訓不僅規範著族人的生活習慣,更是思想道德的要求。

梁氏家訓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梁燾《家庭談訓》

能夠傳承祖業,世代不熄的家族,必定是積善之家。梁燾壹生為官正直,心憂君王,愛憐百姓,盡到為官的責任。雖然最終因為卷入‘元祐朋黨之爭’而招致貶謫,而且壹貶再貶,最終死於貶謫途中,但是梁氏家訓卻讓這位不幸的大臣流芳百世。梁燾用其生命書寫了壹部忠臣賢相的悲劇史。

李氏家訓

逆吾者是吾師,順吾者是吾賊。——唐太宗李世民《戒皇屬》

和“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壹個意思,告誡後代要聽從不同意見。唐太宗本人虛懷納諫,也為李家做出了典範。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嚴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司馬氏家訓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司馬光《訓儉示康》

不要被炫富的風潮所吸引,要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要堅守自己的獨立意識。司馬光認為,有德行的人都是從簡樸中培養出來的,簡樸就會減少欲望,君子少欲就不會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小人少欲就能自謹其身,節約費用,遠離罪過,使家庭豐裕。

縱觀歷史,越是富貴的大的家族,越是傳承百年的家族,越懂得細水長流,懂得勤儉節約,懂得獨善其身,低調簡樸。

歐陽氏家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歐陽修《示子》

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畢竟國人最重視教育了。歐陽修認為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恒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而成平行惡劣的小人。

曾氏家訓

壹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的家書,堪稱最全家訓,能做到堪比聖人。正國藩是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但其對子女的教育卻留給後人很多可借鑒的內容。勤奮、簡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壹直為曾家後人所傳承。曾國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劉氏家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敕後主辭》

劉備告誡兒子的話,好事要從小做起,積小成大;壞事也要從小開始防範。這句箴言不僅是劉氏家訓,也被其他家族奉為圭臬。

“積善成德”是很多家族所世代奉行的箴言,劉氏家訓也同樣如此。

高氏家訓

妳發憤立誌做個君子,則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妳,故吾要妳第壹立起誌氣來。——高攀龍《高氏家訓》

和明清之際的“官本位”崇拜形成鮮明對比,誌氣是立身持家的第壹要義。

高攀龍並不攀龍附鳳,給後世留下壹個鐵骨錚錚的高家。

能夠真正傳承下來的不是高官厚祿,不是萬貫家財,而是做人的道理。

顏氏家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顏之推《顏氏家訓》

很好的解釋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系,想要有和諧的家庭環境,自己要先達成親人的期望。《顏氏家訓》堪稱家庭關系的科學發展觀。

顏之推認為教育子女是作父母的嚴肅而重要的課題。他把儒家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主張從胎教開始。

袁氏家訓

立誌言為本,修身行乃先。——袁彩《袁氏世範》

《袁氏世範》***分三卷:即睦親、處己、治家。內容多涉及讀書修身、敬業、重賢、尊老愛幼,治家理財、人倫之道、處世之道等多方面,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其目的是營造壹種和睦安寧的家庭氛圍和社會氛圍。全書雖然以儒家之道為依據,卻也思想開明,富於哲理。

姚氏家訓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驕養太過的,好看不中用。——姚舜牧《藥言》

窮養孩子的理論源頭,從小讓孩子吃苦有更高幾率可以鍛煉忍耐,磨礪上進。姚氏註重對日常生活、世俗人情經驗的總結,所以家訓也多事要求樸素、平易、實用。

方氏家訓

貧賤而不可無者,節也貞也;富貴而不可有者,意氣之盈也。——方孝孺《家人箴》

窮要窮的有氣節,富要富的有謙虛。剛正不阿的方孝孺完美詮釋了這句家訓。方氏的《家人箴》,在歷史上培養了無數誌士名人,英雄豪傑,在今天,對哺育壹代新人也做出有益的貢獻。

吳氏家訓

器量須大,心境須寬。壹念不慎,敗壞身家有余。——吳麟徵《家誡要言》

吳家做人講境界,講格局,但更註意細節。有時細節會決定成敗。明末著名大臣吳麟征從自己的切身的從政經歷、社會閱歷和時間觀察中總結出了許多為人、為學、修身、齊家、經世、濟邦的人生經驗。

呂氏家訓

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安家兩字,曰讓與忍。——呂坤《孝睦房訓辭》

呂字兩個口,家訓也是兩個字兩個字。如果能做到這些,真乃持家有道。

張氏家訓

人家不論貧富,貴賤,只內外勤謹,守禮畏法,尚謙和,重廉恥,便是好人家——張履復《訓子語》

好人家並非大富大貴,而是安定和諧,享壹個清福。張履祥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際,江山易主,民族危亡,天災人禍不斷,深重的社會危機震蕩著他的心靈,這才導致張氏很是註重安定和諧環境的重要。

孫氏家訓

夫家所以齊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婦曰順——孫奇逢《孝友堂家規》

再次論證家庭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每個人都要在家庭中做好多重角色。孫家註重對家庭成員關系的教化,只有壹個好的家庭環境,從小培養,才會讓壹個家族長青不敗。

愛新覺羅氏家訓

誌之所趨,無遠不屆;誌之所向,無堅不入。——愛新覺羅·玄燁《聖祖庭訓格言》

大意就是“困難像彈簧,看妳強不強。妳強它就弱,妳弱它就強。”誌向的遠大於否直接影響著壹個人的追求與未來,愛新覺羅氏早早就發現這方面的重要性,對後人誌向,毅力方面的培養還是大有裨益的,讓後人遇到困難時不至於輕易退縮。

何氏家訓

學業在我,富貴在時。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時者靜以俟之。——何耕《示子辭》

告訴後代,安心治學,不要熱衷發財,反正何家早晚要發達的。家訓多是註重學業,修養,品行等。當然何氏也不例外,學業在我,富貴在時,這讓後人更加註重內在。

林氏家訓

“住美國房子,娶日本老婆,請中國廚子”是人生最幸福的生活。——林語堂

林家不是直接告訴後人什麽大道理,而是以很輕松的語氣告訴後人生活的道理,輕松自在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