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壹個不懂音樂的人怎樣欣賞交響樂?

壹個不懂音樂的人怎樣欣賞交響樂?

現在可能有不少人認為交響樂高不可攀,無法理解。殊不知,其實它也象文章壹樣,也有深淺之分,只要懂得欣賞方法,入門是不難的。因為它所反映和描寫的畢竟是人類的生活和人類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門,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漸入佳境。

交響樂中的這些類別我們要先有所了解,如有壹類叫“音畫”的,以描寫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為主要內容,比較通俗易懂。如俄國的作曲家莫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中的圖畫》,鮑羅廷的《中亞細亞草原》,德國大作曲家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樂》,法國作曲家印象樂派創始人德彪西的《大海》,都可以說是這壹類作品。聽《大海》樂曲,聽者如處大海之濱,從黎明至中午,鑒賞著大海的色、光、聲、形的變幻,時而感到狂風怒號,時而是拒浪拍岸,時而是波光浮動,時而又是浪花四濺,真是瞬息萬變。欣賞這些作品,加上豐富的想象,無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聯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萬物生長不息。

有壹類叫“舞曲”的,它的民族風格極濃,樂曲比較短小,感情比較單純,旋律也比較清楚,大多描寫風俗性的節日歡樂活動,有載歌載舞的特點。也有從舞劇中剪取片斷成為單獨的器樂曲。此類交響舞曲,易於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來,如奧國的約翰斯特勞斯的四百余首圓舞曲,法國拉威爾作的《波萊羅舞曲》,捷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國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國作曲家的《瑤族舞曲》等等,都屬於交響舞曲。

有壹類是有故事情節的,壹般均有標題或每樂章有小標題。此類樂曲大多取材於民間熟悉的、廣泛流傳的戲劇、詩歌、傳說、神話、小說、故事等,如俄國裏姆基基考薩考夫的《天方夜譚》(組曲),是從阿拉伯神話小說《壹千零壹夜》取材;法國比才的《卡門組曲》根據同名歌劇的音樂剪輯;我國何占豪、陳剛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根據“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民間故事。

有壹類無故事情節的,也不描寫景色,但它通過音樂手段,反映了人們非常細膩的、豐富的、變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類音樂無標題(有標題也不過幾個字),反映的是某個特定的社會中,人們對社會的看法和希望。如貝多芬的《英雄》《命運》《合唱》交響樂,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愴》交響樂等等。

這些樂曲,並不象戲劇、文學、詩歌、曲藝、電影、電視那樣,從視覺上、語言上為欣賞者提供具體的人物形象或情節,而是發揮音樂的功能,以抒發人物的細致內心感情為主要手段,讓聽者從心靈上去感受。如果欣賞者事先了解它所描寫的內容,在聽樂時,隨著音響,腦海中就會有所想象,就會進入樂曲所規定的特定意境,引起感情上的***鳴。

欣賞這類交響樂,聽者必須對作曲者所處時代、環境、經歷、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時還要了解他寫作此曲時的動機、以及樂曲的基本內容(最好也了解壹些音樂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聽音樂時,聽者就能隨著樂曲感情的起伏變幻,而在內心得到壹種訊號,隨著樂曲之樂而樂,悲而悲,憤而憤,並轉化成哲理概念。當然,要得到這壹步,需要有壹定的文化知識和生活經歷。如貝多芬(1770――1827)的著名交響樂《命運》,它通過貝多芬自己壹生的甜酸苦辣的遭遇,並聯系著當時與他同命運***呼吸的廣大人民,抒發自己和命運之神作鬥爭的意誌。它反映了當時人民要求自由平等、解放人性的思想。貝多芬寫此曲時(38歲),正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制度作殊死鬥爭的年代。《命運》交響樂所表現出來的,時而動蕩不安,時而靜思默想,時而積聚力量,時而激烈鬥爭,時而邁步前進,時而歡呼勝利,就是抒寫他的堅定的意誌、頑強的鬥爭,熱烈的希望。

在欣賞交響樂時,假如欣賞者同時具備某些音樂上的基本資識,如曲體、調式、主題的變化和發民、配器、表現手法、調性色彩對比等等,那麽,就可得到更豐富的知識和美的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