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蝦米音樂正式下線的前三天,網易雲音樂和酷狗音樂吵起來了。
2月2日上午,網易雲音樂官博發布長文,題為《關於給酷狗“山寨辦”團隊申請年終獎勵的建議》,明褒暗諷地祝福酷狗音樂“狗年快樂”。
這篇將“陰陽怪氣精神”發揮到極致的建議書,寫得實在精彩。網友恍然大悟,難怪網易開發得出來《陰陽師》這麽壹款知名 遊戲 。
網易雲稱酷狗為“山寨辦”,控訴對方將自己產品的新功能進行“像素級模仿”,並“對於酷狗對網易雲音樂的肯定表示充分的肯定”。
看完文章後,我不禁感嘆,不愧是音樂行業的爭鬥。結尾這句,化用了天後王菲在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的著名發言:“對於金曲獎評委對我的這個肯定,我也給予充分肯定。”實在過於內涵。
截止發稿前,酷狗音樂也已作出回應。
在這場“隔空對線”之下,在線音樂平臺間的洶波暗湧,其實已經持續了數年之久。
網易雲控訴酷狗“抄襲”的兩大功能,分別是“壹起聽”和“雲貝推歌”。
“壹起聽”於2020年7月在網易雲音樂上線,用戶可以邀請好友同步聽歌,分享音樂。而酷狗音樂的“跟聽”功能於2021年1月29日宣布上線,除同步聽歌之外,比網易雲更進壹步,實現了“會員歌曲免費***享”。即,如果妳有壹個酷狗會員朋友,便可以通過“跟聽”分享他所有的會員專享歌曲。這壹點,網易雲音樂暫不支持。
從發文時間節點看,酷狗“跟聽”功能的上線,顯然是激怒網易雲的起爆劑。導火線在更早時便已埋下,網易雲在文中指出,“以上行為並非偶然和特例”。
2020年4月,網易雲上線“雲貝推歌”功能,粉絲可以通過“雲貝”為喜愛的音樂進行推廣和支持。三個月後,酷狗音樂上線的“音樂推”功能,和前者的機制幾近無異。
網易雲在文章裏配上兩款APP相同功能的頁面截圖,對比來看,二者的視覺設計和交互路徑竟也高度相似。
文章發出後,當天下午,酷狗音樂CEO謝歡發布朋友圈,稱“原來我06年做的QQ壹起聽功能,竟然有如此深遠的戰略意義,找到當年的需求文檔回味下,我能不能告別人山寨了我呢?”
晚上,酷狗音樂正式發博回應。酷狗於2015年12月和2020年3月分別申請了“壹起聽”專利,“音樂推”功能實際於2015年上線並同步申請專利。它同樣以音樂人的方式進行了回擊,附上了壹首周傑倫的《黑色幽默》送給對方,歌裏唱道,“我想壹定是我聽錯弄錯搞錯,拜托,我想是妳的腦袋有問題,我的認真敗給妳的黑色幽默。”
這場由網易雲發起的“打狗行動”,轉眼成了壹場互相撕咬的鬧劇。人們開始清算兩邊過往的侵權行為,期待著“打起來”,“最好是來個抽獎,哪邊送會員幫哪邊轉發”。
版權爭奪、音樂付費、平臺之戰……如此的輿論情緒,精準地反映出如今在線音樂行業的市場生態。
網易雲音樂為何被激怒?為何選擇發文將矛盾公開化?又為何對競品的指控表現得如此“不體面”?答案也許可以解釋為,在對於版權和付費的爭奪中,網易雲處在絕對的劣勢。而酷狗的“模仿”,正在威脅它最核心的競爭力。
網易雲音樂面臨的競爭壓力,準確說,來自由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組成的行業巨頭——騰訊音樂 娛樂 集團。
未來智庫在《2020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中指出,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經歷十數年崢嶸歲月,合縱連橫,已經進入寡頭時代。目前,市場已經形成了“壹超壹強”的競爭格局。“超”,指騰訊音樂,這壹“強”,指網易雲音樂。
根據Fastdata極數和比達數據,2020年上半年,騰訊音樂數字音樂下載量占全部市場份額的66.4%,其次,是網易雲音樂,占比17.60%,不到前者的三分之壹。而排名第三,占比7.50%的阿裏音樂,旗下產品蝦米音樂已宣布於2月5日正式下線,退出這場殘酷且無望的競爭。
騰訊音樂的崛起,網易雲音樂的堅挺,以及阿裏音樂的消亡,這壹切,都得從2015年那場決定命運的版權之戰追溯起。
2015年之前,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處於混亂無序的“大盜版時代”,天天動聽、多米音樂、百度音樂、蝦米音樂等產品紛紛入場,在灰色地帶賺得盆滿缽盈。
隨著對盜版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強,2015年7月9日,國家版權局發布通知,要求在7月31日前,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必須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從這裏開始,行業迎來了並購與轉型的大洗牌,輸贏邏輯非常簡單:版權多者,勝出。
“版權是參與競爭的第壹道門檻。”壹位音樂行業人士說,“比如,‘周傑倫’三個字,就意味著15%以上的DAU(日活躍用戶數量)增幅。”
騰訊音樂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迅速布局,在版權爭奪中占盡先機。最成功的壹步,它取得了周傑倫所在的傑威爾公司曲庫的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隨後,騰訊音樂以轉授權的形式,將周傑倫歌曲版權賣給其他音樂平臺使用。
網易雲音樂的重大變局也源於此。2018年3月31日晚上24點,網易雲音樂突然推出特別活動,將周傑倫近200首歌曲打包售賣給用戶,這壹購買通道持續開通至約4月1日早上7時,***有6151名用戶購買。
等人們再打開軟件時發現,網易雲音樂裏大部分周傑倫歌曲變成了“灰色”。
壹年後,人們才在判決書上看到愚人節那天晚上的真相。2015年至2017年,騰訊音樂以每年約870萬的價格將周傑倫曲庫授權給網易雲音樂,到了2017年至2018年,這壹價格整整加碼壹倍,為1818萬元。
在2018年版權授權到期的前壹個月,網易雲音樂如往年壹樣提出了續約要求,騰訊音樂未表示拒絕。然而,到了授權期的最後壹天,3月31日下午五點半,騰訊突然通知網易雲,不再續約周傑倫,要求當天下架所有相關歌曲。
31日,還是個星期六。這讓網易雲措手不及,壹時間“犯了混”,於是在當日23:44分發布消息,“親愛的用戶,您好!在我們明確希望購買版權未果後,由於版權方的突發要求,我們不得不很快下架涉及周傑倫等藝人的傑威爾公司歌曲。為了盡可能減少您收聽相關歌曲的影響,現在強烈建議您立刻購買下列歌曲,您將終身可以收聽使用。”
超出授權期限7個小時的歌曲售賣讓網易雲付出了代價,被判處賠償騰訊音樂85萬元,並且,無可挽回地失去了周傑倫的歌曲版權。隨後,阿裏音樂、千千音樂也陸續下架了傑威爾公司曲庫。
這是爭奪市場份額,實行版權壟斷的結果。如今,除了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音樂,妳只能在騰訊音樂 娛樂 集團三大平臺開通會員聽周傑倫的歌。大約,酷狗在回擊網易雲時特意選擇《黑色幽默》的用意也在於此——周傑倫的版權,將是網易雲音樂永遠“過不去的心結”。
人們選擇數字音樂平臺的影響因素有那些?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學院研究指出,主要因素依次為,曲庫豐富度、獨家資源和社交。
前兩者,網易雲音樂沒有優勢。
網友形容網易雲的版權現狀,“除了原唱,什麽版本都有”。還有網友痛心疾首,“希望妳們在爭版權的時候也能像今天壹樣努力認真”。
此前,網易CEO丁磊在回應網易雲音樂版權短板時曾說,並非網易不願意花錢,“是因為有些公司壟斷了版權交易,故意不賣給我們。”
盡管,2017年,在國家版權局的倡導下,在線音樂平臺間互相授權的音樂作品達到了對方作品數量的99%以上,但騰訊音樂手握的那1%的頭部獨家版權,依然構成了它固若金湯的內容護城河,比如周傑倫。
而網易雲,之所以能在騰訊音樂 娛樂 集團的重壓之下抓住生機,靠的是“音樂社交”。
用戶社區參與度,網易雲音樂穩居榜首。在30日用戶留存率,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數據上,網易雲也保持領先,可見用戶粘性之高。
尤其,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留言質量普遍較高,用戶自發地參與創作,營造了令人有歸屬感的“雲村”社區。去年,在“網抑雲”事件發酵後,網易雲音樂也迅速應對,推出“雲村評論治愈計劃”,邀請心理專家、心理專業誌願者加入“雲村治愈所”,同時升級《雲村公約》,規範樂評禮儀。可見產品團隊對於社區氛圍的重視程度。
這次戳中痛點的“壹起聽”和“雲貝推歌”,也是網易雲為進壹步優化音樂社交推出的新功能。試想,網易雲在最為重要的版權競爭上,已經落後於人,本想著重發展自己的優勢板塊,卻被競爭對手步步緊跟,它不急,誰急?
網易雲音樂在文中寫,“網易雲音樂的‘壹起聽’,是基於自身長久以來社區氛圍的 探索 和延伸。這種氛圍和基因,貴產品有沒有?成熟不成熟?合適不合適?”有意思的是,這正是全篇秉承反諷理念的文字裏,表達得最激烈和失態的壹段。
5天前,騰訊音樂 娛樂 集團剛剛宣布完成對環球音樂集團額外10%股權的收購,再次延展了自己的勢力版圖。再過2天,蝦米音樂將正式下線,退出舞臺。2021年的2月,也許會成為在線音樂市場又壹個 歷史 節點。
得意者和退場者,都能暫時松口氣,除了尚在求生的網易雲。發布過對酷狗的檄文之後,困境重重的網易雲音樂,依然得尋找解法。
編輯 | 董可馨
排版 | 張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