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的民眾大都信仰佛教,民族眾多,社會生活豐富,因此舞蹈和音樂具有傳統性和多樣性的特征。按照舞蹈的形式來劃分,主要分為宮廷舞蹈、民間舞蹈和戲劇舞蹈。
老撾的宮廷舞蹈所用的傳統音樂有兩種曲調類型,即流行於上寮地區的“卡”和流行於下寮地區的“喃”。不同地區的“喃”和“卡”又有壹定的差異,如在湄公河附近,“喃”有“喃松”和“喃班紹”;上寮的“卡”有“卡香貢”和“卡松諾”等。它們在音調的進行、節奏的運用和風格色彩方面都表現出各自的特點。老撾的宮廷舞蹈素材主要來源於《佛本生故事》和英雄史詩《信賽》,這是兩部著名的傳統的宮廷劇目,它們都是用巴利文和老撾文寫在棕櫚葉上流傳下來的,多為4行詩,伴奏樂曲音韻有嚴格規律,主要為押頭韻和腰韻。從遺存的樂譜來看,老撾的宮廷舞蹈的節奏悠揚緩慢,具有宮廷皇家氣概。
老撾的民間舞蹈多以愛情為主題,講究韻律。曲調多來源於“喃”,有時裝飾以拖腔,舞蹈動作富於抒情性。演唱形式常為男女對唱,以舞蹈為主,多用笙伴奏。
老撾的民間舞蹈、音樂、歌曲多起源於印度神話傳說。傳統音樂由竹笙、鈸、鼓、木琴以及壹些弦樂演奏。在壹些重要的宗教儀式上,演奏音樂除上述樂器外,還另加兩個大鼓和壹個單簧管。多數寺院都有樂隊和舞隊,和尚就是很好的樂師。老撾的民間歌舞在不斷發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尤其是節日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老撾的民間舞蹈形式多樣,其中最流行,也最受人們歡迎的是壹種被稱為“拉姆”的民間歌舞。它是在弦樂伴奏中,以壹男壹女歌舞獻唱的方式表演的,常常是邊唱邊說,舞蹈演員以動作相互逗趣,十分風趣。
老撾的古典戲劇舞蹈多移植印度的故事,舞姿也是印度的模式,情節來自《羅摩衍那》的片斷。現代戲劇的內容主要是男女合演的俠義與愛情故事,故事情節多源於古代佛經,流傳較廣的有《占巴西頓》(意為“四棵占巴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