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豫劇表演的舞臺裝置極為簡單,往往只用蘆席、箔子壹擋,臺上壹桌二椅,即可開演。打小鑼、敲梆子的人員兼"檢場"。進入城市後,有較固定的劇場,舞臺裝置才有所改進。豫聲劇院已采用壹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飾講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風流"。此後又受京劇服飾的影響,已基本與京劇服飾相同。
豫劇傳統程具有濃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革新,創作由粗到細,粗中有細;由俗到雅,雅俗***賞,表演藝術日臻完美。同時,各行當也湧現了壹大批藝術上有成就的演員。
豫劇的音樂屬於梆子聲腔系統,是板腔體式。據清朝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歧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縣誌》所記載,當時本地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壹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又被稱為"梆羅卷"。根據藝人們相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也都曾辦過科班。豫劇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到各地語音和民間音樂等因素的影響,在音樂上形成了帶有區域性的不同風格的藝術流派。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又稱"西府調");形成於豫南沙河壹帶的"沙河調"。其中"祥府調"、"沙河調",從唱腔的板式結構、調式、旋律、節奏、句法組成和語音等方面看,都和"豫東調"比較近似,故統稱"豫東調"。因此今豫劇唱腔韻,壹般分為"豫東調"與"豫西調"。因此今豫劇唱腔音樂,壹般分為"豫東調"與"豫西調"各自具有顯著特色流派。"豫東調"唱腔主音為"5",以中州音韻和商丘、開封的語音為基礎,在傳統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聲音高細,花腔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點,"豫西調"唱腔主音為"1",以中州音韻和洛陽語音為基礎,在傳統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聲大腔圓,寒韻(哭腔)較多,具粗獷、渾厚、悲壯、深沈的特點。這兩大腔系在豫劇早期發展過程中,是"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30年代開始有了交流。建國後,清除"門戶之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融會貫通。以上是過去按其流布的不同地區,有豫東調、享福調、沙河調、豫西調的傳統分類;另外也有按其唱腔音樂在演唱音區的不同,而將前面三類統歸豫東調,俗稱"上五音"。與這些相對應的是演唱的音區較低的豫西調,俗稱"下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