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產生於前蘇聯烏茲別克***和國,原名《亞裏亞》(《卡拉卡西烏開姆》)。1932年,亞美尼亞作曲家哈恰圖良(A. Khachaturian)就曾在《鋼琴三重奏》第三樂章中采用過這段旋律。與此同時,這首歌也傳到中國,為西部諸民族流播,1939年由王洛賓在甘肅酒泉所搜集。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王洛賓跟隨“西北抗戰劇團”在甘肅的河西走廊宣傳演出時,他從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商人那裏記錄了壹首名叫《亞裏亞》的新疆民歌。這是壹支流傳在南疆地區的民歌。
王洛賓在自己的“音樂劄記”中,曾經記錄了這支民歌的起源:“這個舞是南疆的壹種鄉土遊戲。秋收時節,在麥場上休息的時候,由壹位上年紀的老漢穿上婦女的服裝、戴上蓋頭,然後作出扭捏的動作。壹個青年在他身旁邊唱邊跳,最後掀開蓋頭,卻看見蓋頭裏原來是壹位白發老漢,大家哄堂大笑,然後繼續勞動。”這種鄉土遊戲,起源於南疆農村,是人們在勞動時為了逗樂解乏而發明的娛樂形式,本身並無多少藝術價值。
青海兒童抗戰劇團成立不久,在西寧昆侖回民中學任音樂老師的王洛賓就忙著為孩子們編寫演出節目。他找出了自己在河西記錄的那支民歌《亞裏亞》,打算采用這個鄉土遊戲的音樂和舞蹈素材,為劇團的孩子們編寫壹個邊唱邊跳的歌舞節目。按照習俗,娶親時新娘子的蓋頭只能掀開壹次。可是王洛賓卻別出心裁地讓新娘子的蓋頭連續被掀起了四次。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每掀起壹次蓋頭來,都會有壹次不同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