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1856)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他出生於德國茨維考城書商的家庭,從小喜愛音樂和文學。
因家庭偏見,他年青時在大學學習法律,只能業余學習音樂。當他通過曲折的鬥爭而能夠專攻音樂時,因急於求成,借機械裝置鍛煉鋼琴指法,使手指受傷,失去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可能,他遂致力於音樂創作與音樂評論。
舒曼生性感情敏感,並且有民主主義思想。1834年他創辦了《新音樂雜誌》,對改變當時陳腐的音樂空氣,促進浪漫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關心和支持尚未為人所知的音樂家,如:肖邦、柏遼茲、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納等。1838年由於維也納反動當局發現了他介紹舒怕特的《C大調交響曲》,迫使他無法工作,他遂於1839年回萊比錫。
1840年與當時有名的鋼琴家克拉拉結婚。1843年他在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1856年因患精神病逝世。
舒曼的代表作有:鋼琴曲《蝴蝶》、《狂歡節》、《交響練習曲》、《幻想曲集》等,這些樂曲促進了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發展。1840年寫了138首歌曲,被稱為“歌曲文萃”,還寫了四部交響曲,及《a小調鋼琴協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
如果有壹天我變成流氓,請告訴別人,我純真過......
舞指如歌
青銅元老
財產 21388
帖子 7962
註冊 07-04-01
來自 愛我中華尊馳車友會
社會影響力 0
愛卡長號碼 870938
2樓發表於 07-12-05 09:55
莫紮特
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1756 - 1791),是音樂史上罕見的奇才。他出生在壹個音樂家庭,父親是壹位經驗豐富的小提琴家。莫紮特3歲開始學習鋼琴,4歲時對壹般的樂曲只要彈幾遍就能背誦,5歲便開始作曲,6歲和姐姐壹起跟隨父親到歐洲各國旅行演出,轟動了歐洲,被譽為“音樂神童”。
他出身於薩爾斯堡壹個宮廷樂師家庭,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即興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譽為"神童"。1773年起他任薩爾斯堡大主教宮廷樂師,因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滿主教對他的嚴歷管束,於1781年憤然辭職,來到維也納,走上了艱難的自由音樂家的道路。在他的創作中出現了許多革新的因素,但卻不為當時墨守成規的人們所歡迎,因此經濟壓力很大,經常靠借債度日,然而他卻心甘情願地過著貧苦而自由的音樂家生活。他曾說,"我的舌頭已經嘗到了死的磁味,我的創作還是樂觀的。"他在短促的壹生***創作了歌劇二十二部,其中最著名的是《費加羅的婚禮》、《唐·橫》、《魔笛》;交響曲四十九部,其中《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壹》交響曲最為著名。他還創作了奏曲、鋼琴曲、室內樂重奏等多部作品。莫紮特的創作深受巴赫、海頓等人的影響,他的作品結構精致勻稱,旋律富有歌唱件,風格明朗,樂觀,配器註重音色效果,對後世的音樂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莫紮特壹生中最後的兩年是他經濟最困難的時期。1791年12月5日他去世時妻子正患重病,家裏連壹個零錢也沒有,他被埋在窮人的公墓裏,沒有壹個親屬給他送葬 ----莫紮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成員之壹。他的創作是十八世紀歐洲音樂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輝總結。他為德國民族歌劇奠立了基礎,創造出壹種現實主義音樂劇的新體裁;他擴充並革新了器樂作品的內容,使交響曲和室內樂曲的形式格外嚴謹。莫紮特在創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尋,把十八世紀的音樂藝術提到壹個新的高度,並為後來的音樂的進壹步發展準備了條件--這就是莫紮特在音樂史上的功績所在。
如果有壹天我變成流氓,請告訴別人,我純真過......
舞指如歌
青銅元老
財產 21388
帖子 7962
註冊 07-04-01
來自 愛我中華尊馳車友會
社會影響力 0
愛卡長號碼 870938
3樓發表於 07-12-05 09:59
海頓
約瑟夫·海頓於1732年4月1日出生於奧地利的羅勞村,1809年5月1日逝世於維也納。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壹位代表人物,壹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頓的父親是壹個馬車制造匠,母親是個廚娘,父母都是音樂愛好者,這使海頓從小有機會受到音樂的熏陶。他的家境貧苦,為了學習,六歲就離開了父母到維也納。海頓有著超人的音樂才華,八歲那年,被選為當時施臺芳教會的兒童合唱團的團員。後來長大後,嗓子變聲,被合唱團趕了出來,從此他流落街頭,嘗盡了世間的艱難困苦。幸運的是他被壹位歌唱家發現,並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強活了下來。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他壹生最為艱苦的時期。雖然生活困窘,但他熱愛音樂的信念從未動搖,他努力學習音樂,最終得到了匈牙利貴族保爾·艾斯特哈齊的幫助,成為這位侯爵的宮庭樂師。此後,海頓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這壹時期創作的,由於他性格開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聽起來總有壹種寧靜、樂觀的感覺,而不象貝多芬的音樂那樣具有強烈的鬥爭性。?
海頓對古典音樂的主要貢獻是交響曲和四重奏,由於他對於交響曲體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作“交響樂之父”。?
海頓的性格善良,誠懇而質樸,是壹個人道主義者。他的這些性格在音樂中得到了十分明顯的體現。他還熱心關懷青年音家,莫紮特、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頓求教,並且尊稱他為“我們的父親”。?
海頓的音樂風格熱情、典雅,充滿了歡樂、幸福、和平的氣氛。他的音樂就象優美的田園詩壹樣。他總是用這種筆調來歌頌大自,歌頌生活。在他的作品中,還經常可以感受到鮮明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海頓作品的另壹個特點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樂曲中充滿了愉快而別致的情趣。?
海頓是壹位多產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範圍也十分廣泛,其中包括歌劇、神劇、清唱劇、交響曲、器樂協奏曲、弦樂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內樂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驚愕交響曲》、《午別交響曲》、《時鐘交響曲》、清唱劇《創世紀》和《皇帝四重奏》等。這些作品都與奧地利民間音樂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頓純樸、明朗、幽默和樂觀主義音樂風格,並對後代音樂家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海頓晚年兩次訪問倫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並創作了《倫敦交響曲》。海頓壹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樂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於維也納近郊壹個中等市民家庭。童年時代,他從家庭音樂生活中學會了演奏風琴、鋼琴和小提琴,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藝術。他窮困潦倒,三十壹歲十就英年早逝。人們根據他的遺願,把他葬在他所崇拜的貝多芬的墓旁 ----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接時期。他的交響性風格繼承的是古典主義的傳統,但他的藝術歌曲和鋼琴作品卻完全是浪漫主義的。談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對《C大調交響曲》的評論:“這種音樂把我們引入壹種境地,使我們忘卻了以前曾有過的東西”
巴赫
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國的埃森納赫城。他的家庭是壹個音樂世家,大約從16世紀開始,巴赫家族就已經出現了壹些著名的音樂家。在這個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樂家中巴赫的成就最高,名字最響亮。 創作了《平均律的鋼琴曲集》。在鋼琴演奏技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運用,這對鋼琴曲的創作、演奏、鋼琴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巴赫壹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著名的《平均律的鋼琴曲集》外,還有《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布蘭登堡協奏曲》及《農民康塔塔》等。
巴赫繼承和發揚了前輩作曲家的創作手法,把復調音樂提高到壹個嶄新的階段,對小提琴協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對交響音樂的產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鋼琴音樂也十分突出,為後來貝多芬鋼琴音樂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巴赫不但是壹個偉大的作曲家,而且還是壹位傑出的演奏家的優秀的音樂教育家。他在世時重用貧困,沒人過問他的作品,死後數十年才得到人們的重視。他成為人們推崇的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大師,並在世界音樂史上享有音樂之父的美稱。
李斯特
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
生平 1811年l0月22日李斯特生於匈牙利西部肖普朗的萊丁村選擇德國魏瑪定居,從事創作,並任魏瑪宮廷樂長兼劇院指揮。這時歐洲各地革命相繼爆發,他同情和支持這場革命,創作了《匈牙利康塔塔》和《工人大合唱》。1849年匈牙利革命失敗後,他沈痛地寫了鋼琴曲《送葬的行列》,1854年寫了交響詩《英雄的葬禮》以悼念革命烈士。他每季要指揮演出壹部新歌劇,並經常舉辦音樂會,大力推薦古典作品以及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他在逐漸掌握管弦樂寫作技巧的同時,首創了單樂章的標題交響詩,壹***寫了l2首這類體裁的作品(晚年才寫最後的第l3首)。這個時期李斯特還創作了其他重要作品,如兩首帶合唱的交響曲(《但丁交響曲》和《俘士德交響曲》),第l和第2鋼琴協奏曲,l3首《匈牙利狂想曲》,《b小調奏鳴曲》等鋼琴曲和抒情歌曲多首。此外,作為音樂評論家,李斯特撰寫了壹系列音樂評論文章,如《柏遼玆和他的<哈羅爾德交響曲>》、《羅伯特·舒曼》等。他還組織全德音樂家協會,使魏瑪成為新德意誌樂派(亦禰魏瑪樂派)的活動中心。這是他事業上尤其是創作上的黃金時期。可是由於門戶之見,1858年他指揮上演他的學生P.科內利烏斯的歌劇《巴格達的理發師》時,遭到了非難。1860年他和R.瓦格納壹起受到報紙上的攻擊,加上他的幼子夭折,以及未能與卡羅琳正式結婚等壹連串的挫折,使他他的鋼琴作品和他的演奏風格是壹致的(除晚年壹些作品)。他的《高級技巧練習曲》以技巧艱深、形象鮮明而著稱。他的鋼琴音樂中,以激情和詩意見長的有《但丁奏鳴曲》《彼特拉克十四行詩》《愛之夢》等,以悲壯奮發的革命豪情著稱的有《裏昂》《送葬的行列》等;雄勁剛健的有《第壹鋼琴協奏曲》;思想深刻並富於強烈戲劇性的有《b小調鋼琴奏鳴曲》;最富民族民間特色的則是《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2首運用民間的募兵舞曲最為典型。他晚年的作品則反映出對新技巧的探索。
如果有壹天我變成流氓,請告訴別人,我純真過......
舞指如歌
青銅元老
財產 21388
帖子 7962
註冊 07-04-01
來自 愛我中華尊馳車友會
社會影響力 0
愛卡長號碼 870938
7樓發表於 07-12-05 10:02
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裏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他1840年5月7日出生於烏拉爾的伏特金斯克城,父親是壹個冶金工廠的廠長兼工程師,母親愛好音樂,很會唱歌,也會彈琴,因此,他們家庭充滿了音樂氣氛。他自幼便已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能,但是,家裏的人卻從來沒有想到他將來會成為壹個職業的音樂家。
柴科夫斯基十歲時進彼得堡法律學校學習,但他仍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學習鋼琴,並時常去看歌劇。1859年他畢業後曾在司法部任職。在這段時間內,他壹直抓緊學習音樂,參加社交性鋼琴演奏和創作活動。1862年柴科夫斯基進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於他終於踏上接受真正的專業音樂教育的決定性道路。畢業後(1866年),應尼古拉·魯賓斯坦 的邀請,柴科夫斯基就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歷時十壹年之久。但他時常為這妨礙他的創作活動的枯燥的講課工作而感到苦惱,既使這樣,他還是創作出各種各樣的優秀作品,其中包括最初的三部交響曲、交響詩《弗蘭契斯卡·達·利米尼》、幻想序曲《羅米歐與朱麗葉》、舞劇《天鵝湖》以及《第壹鋼琴協奏
曲》等。這是柴科夫斯基創作的第壹個時期。
1877年,柴科夫斯基的生活發生了重大的轉折。他當年結婚,快速仳離。這是他壹生中精神最為痛苦的壹年,他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癥,為此他辭去音樂學院的職務,並就此永遠結束了繁重的教學工作。此後,在1885年以前,他主要住在鄉下或到國外,多半在瑞士或意大利。這個期間,通過魯賓斯坦的介紹,他得到壹位非常熱愛音樂和十分慷慨的富孀——梅克夫人的賞識和資助(1877-1890年),使他有可能就此專心從事音樂創作。同時,1877年開始,是柴科夫斯基的創作的極盛時期。他開始創作兩部天才的作品——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和他的成名作《第四交響曲》。
這時候,俄國的現實生活進入反動的時期,革命的力量轉入地下活動,俄羅斯社會思想和俄羅斯藝術的壹切進步的和民主的表現,都受到了殘酷的壓制。他在這個時期中的壹些重要作品,反映了亞歷山大三世統治下的黑暗的反動時期的社會情緒——俄國人民,特別是俄國知識分子感到惶惑不安和不知所措的情緒,以及思索著祖國的命運和生活的意義的心境。但他並不是消極無為的,柴科夫斯基在紮記中曾說:“從完全聽從命運, 轉而對命運發生懷疑,最後決心通過鬥爭克服悲慘的命運”,從而表現了他對生活是持肯定的態度。
柴科夫斯基的晚年是他創作的頂峰時期。1888-18**他訪問了德國、捷克、法國 和英國,與勃拉姆斯、格裏格、德沃夏克、古諾、馬斯涅等結下了友誼。1891年他到美國作演出旅行,獲得很大成功。1893年6月,英國劍橋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在這 期間,他除了創作《葉甫根尼·奧涅金》、《第四交響曲》外,還創作了《第五交響曲》、 《曼弗裏德交響曲》,歌劇《黑桃皇後》、《約蘭塔》,舞劇《睡美人》、《胡桃夾子》;還 有《暴風雨》、《意大利隨想曲》、《壹八壹二年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以及各種器樂重奏、鋼琴獨奏、聲樂浪漫曲等,幾平涉獵所有體裁。特別是他在1893年夏天寫出的《第六(悲愴)交響曲》,是他的絕筆之作,同年10月16日由作者在彼得堡親自指揮這部作品的第壹次演出。不料,10月2I日他意外地感染了霍亂病,於10月25日不幸與世長辭。
柴科夫斯基是總結全歐洲音樂發展的整個時代的壹位偉大的世界規模的俄羅斯人。他建立了自己宏大的交響音樂體系,它不同於貝多芬的體系,而是以俄羅斯風格概括了貝多芬之後的交響音樂的許多發展,這使他成為交響音樂方面登峰造極的人物之壹。他的音樂是俄羅斯文化在藝術領域內的最高成就之壹。柴科夫斯基也是我國人民所熟悉和熱愛的西歐作曲家之壹。 柴科夫斯基壹生***寫了七部交響曲,其中《g小調第壹交響曲》是他的交響樂體裁的處女作,是壹部真正的俄羅斯交響曲,其特征是著重於心理描寫、充滿愛國主義的抒情情調。這部交響曲也是人們理解他的交響樂作品的人門階梯和“門徑”。
柴科夫斯基曾說:“我全心全意地渴望我的音樂傳播開去,渴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它,會從這望面得到安慰和支持”。歷史上有過許多音樂家,對於他們的才能,專業音樂工作者給予的評價比壹般聽眾安分的多,但是柴科夫斯基所壹貫追求的——只是他的音樂 使更多人被感動,為大多數人所喜愛,這個願望在他生前就已經實現了。柴科夫斯基的知音,不只是專業音樂工作者,而且還有廣大的無名聽眾。他的音樂力求用最直接的抒 發個人感情的方式,來表達最有普遍意義的東西,他以大家都能理解的音樂語言組織出 壹層生活中的詩意和人類感情中風流迷人的成份,因而能觸動人們的心靈。
如果有壹天我變成流氓,請告訴別人,我純真過......
舞指如歌
青銅元老
財產 21388
帖子 7962
註冊 07-04-01
來自 愛我中華尊馳車友會
社會影響力 0
愛卡長號碼 870938
8樓發表於 07-12-05 10:03
卡爾·車爾尼
1791年,奧地利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車爾尼出生在維也納壹個音樂世家,他3歲時就能彈鋼琴,7歲時能將自己的樂思記錄下來,10歲時已能清晰流暢地彈奏莫紮特、克萊曼蒂的全部鋼琴作品,並且具有超凡的音樂記憶力。1800年,9歲的車爾尼作為鋼琴家已在維也納舉行首次公演。1801年,年僅10歲的車爾尼去見貝多芬,貝多芬被車爾尼精彩的演奏所打動,欣然接受了這位學生,其後,車爾尼先後演奏了貝多芬的《C大調協奏曲》和《皇帝協奏曲》,從而使他名聲大振。
車爾尼的演奏引起了評論界的高度重視,以為他是繼胡邁爾後維也納最主要的鋼琴演奏家。但是,由於車爾尼身體纖弱、生性靦腆、內向,與演奏相比他更適合教學,因此,從15歲起,車爾尼便開始了他為之獻出畢生精力的教學生涯。作為壹名傑出的鋼琴教師,他培養了大批才華橫溢的學生,其中包括多勒、克拉克、伊爾、塞爾伯格等,而最著名的便是壹代鋼琴大師李斯特。
李斯特9歲時,有幸拜會了車爾尼。據車爾尼自傳中寫到:李斯特當時的演奏很不規範,粗糙而混亂,他的即興演奏不具備紮實的和聲基礎,完全憑靈感。然而,在他的演奏中卻蘊藏著壹種天生的才氣,正是這種難能可貴的氣質,使車爾尼認為此人是位可造之材。經過車爾尼的精心調教與李斯特的刻苦努力加聰明才智,通過幾個月的練習,當李斯特彈奏胡邁爾、貝多芬、巴赫的作品時,車爾尼無須去重視他的演奏技巧,而著重於讓他了解各位作曲家的寫作風格,車爾尼不斷給他瀏覽新作品,使李斯特有了壹種令人震驚的視譜能力。壹年後,李斯特舉行公演,轟動了整個維也納。然而,車爾尼並沒有把李斯特局限在刻板機械的技巧練習中,而是充分讓他施展自己的才能,使他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鋼琴大師。
作為壹名傑出的鋼琴教育家,車爾尼的成就不僅在於培養出了壹批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更重要的是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建立了壹套完整的教學體系。車爾尼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及論文,指引著當時的鋼琴演奏藝術得以健康發展。這些練習曲融古典派的雅典風格和克列門蒂的動態風格為壹體,經過精心的編排,嚴密的分類,由淺入深,適應不同層次的鋼琴學生練習。
車爾尼作為貝多芬的學生、李斯特的老師,在19世紀鋼琴演奏史上占有獨特的承上啟下的位置。如果說克列門蒂的動態演奏風格和李斯特的演奏技巧是鋼琴演奏史上的兩塊裏程碑的話,那麽車爾尼就是這兩塊裏程碑的鋪路架橋者。今天,車爾尼離開我們已136年了,在這壹個多世紀中,鋼琴音樂的創作和演奏藝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車爾尼的鋼琴練習曲在今天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對手指基本功訓練以及演奏維也納古典作品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養料,他為鋼琴演奏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值得後人永遠紀念和敬仰。
他的鋼琴練習曲對於訓練手指以及演奏技巧具有壹定作用,在許多國家被廣泛采用為鋼琴教材。其中《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號)、《鋼琴流暢練習曲》,(作品849號)、《鋼琴快速練習曲》(作品299號)、〈手指靈巧的技術練習〉(作品740號,也稱699號)、〈高級技術練習曲〉(作品365號)在我國常選作主要鋼琴教材。其他偶爾選用的練習曲還有作品139、821、636、221、721、337、261、553、300、335、355、399、400、500以及專門鍛煉左手技巧的718等。
如果有壹天我變成流氓,請告訴別人,我純真過......
舞指如歌
青銅元老
財產 21388
帖子 7962
註冊 07-04-01
來自 愛我中華尊馳車友會
社會影響力 0
愛卡長號碼 870938
9樓發表於 07-12-05 10:05
貝多芬
路德維希 凡 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紀後年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音樂家。1770年12月26日貝多芬誕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蘭籍,移居德國後,曾任當地宮廷樂長。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宮廷禦廚的女兒。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是約瑟夫二 世實行"開明專制"的時期,波恩的統治者也實行了壹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當時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地之壹。貝多芬的幼年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但是,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嗜酒成癖的父親敗壞了家業,他企圖把四歲的貝多芬變成搖錢 樹,壹心想讓自己的兒子也成為莫紮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強 迫孩子練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後把孩子從熟睡中拖起來拉琴,不滿八歲的貝多芬被強迫在寇恩的聽眾面前表演、賣藝,十壹歲的貝多芬就開始在劇院的樂隊裏工作。這種嚴酷的童 年生活,使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獨立的以音樂謀生的道路,同時 也就養成了他堅毅倔強的性格。 1815壹1819年是貝多芬經歷的四年危機時期。當時,歐洲陷入了反動的封建復辟時期,資產階級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殺,黑暗籠罩著歐洲大陸。這個時期貝多芬的思想較為復雜,他的自信和堅定被失望和動搖所襲擾;創作上的英雄風格向抒情性風格轉變;作品很少,大部分時間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編歐洲各國的民 歌上。這充分說明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和主義者是有其歷史局限的。然而,貝多芬最後終於從沈默中掙紮出來,度過了他的危機 時期。從1819年起,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註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 鬥爭中來。此時他創作的五首鋼琴奏鳴曲、五首弦樂四重奏,乃至他創作中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合唱交響曲》)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波蘭作曲家,有壹半的法國血統。他的父親**國移居華沙,教貴族子弟學法語。肖邦在孩童時代就顯示了音樂天才,並就學於新成立的華沙音樂學院。在校期間,他戀上了年輕的歌手康斯坦西婭.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歲時他寫下了《f小調鋼琴協奏曲》,據說就是這位少女激發了肖邦的創作靈感.1831年9月,肖邦來到巴黎,他的余生便和這座城市的藝術生活聯系在壹起。肖邦在沙龍中與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來往,如音樂家李斯特、柏遼茲,文學家雨果、巴爾紮克、喬治桑、海涅,畫家德拉克洛瓦。通過李斯特,肖邦結識了“有壹雙憂郁的眼睛”的奧羅爾杜德旺夫人,也就是聞名於世的小說家喬治.桑。肖邦對她的第壹印象並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在壹種他從未經歷過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樂想象力達到高度興奮的程度。其後的八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諾昂喬治.桑的別墅裏度過的。這些年也是肖邦創作最旺盛的時期。但他的健康逐漸變壞,他和喬治.桑的關系也走向破裂。在他最後的信件充滿了孤獨的絕望。1848年他在英國演出,返回巴黎後幾個月便逝世了,時年三十九歲。他的葬禮在莫紮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禮進行曲》中舉行。他被安葬在拉雪茲公墓,壹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蘭的泥土 ----肖邦是浪漫主義時代最有獨創性的藝術家之壹,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絕不會把他的風格與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壹流的藝術家中,肖邦是唯壹把他的創作生活集中於鋼琴上的大師。從壹開始,他的想象就獻給了鍵盤,他在這狹窄的結構中創造出了壹個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鋼琴的局限性也轉變成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時間長度的持續音當然是鋼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卻巧妙地克服了這些局限。對於現代鋼琴風格的形成,他的功績是不下於任何其他音樂家的。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寬的和弦持續下去,形成縈繞著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訴學生:“必須讓每個音符都歌唱起來”在他的音樂中,精致的裝飾——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魔術般地把那些單音延長了。所有這些總是安排得很順手的,音樂幾乎像是自己演奏出來的----在肖邦的身上,母親的血統占著優勢,他是在自己的音樂中強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壹位偉大的作曲家,從此以後,斯拉夫民族因素歸入了歐洲音樂的主流。在肖邦的戰爭氣氛的波羅涅茲中,波蘭民族的血液沸騰得格外有力,它們那矯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猶如折彎的鋼條。那騎士般的瑪祖卡閃爍著火熱而輝煌的姿態;甜蜜的柔情和風趣的賣俏貫穿在圓舞曲之中。除了這些精神化了的舞曲形式之外,肖邦還寫了幻想曲、諧謔曲、敘事曲、即興曲、前奏曲、奏鳴曲。他抒發感情有時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測,有時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銷魂,但卻永遠是心血溫暖而慈祥的。通過他的抒情而成為壹種普遍語言的靈性在他那些光輝燦爛的練習曲中慶祝著最大的勝利,而那些夜曲則是他在孤獨中的夢幻,他向靜夜傾訴著壹個人的最懇切的渴望。他雖然在表面上是幸運的寵兒,但實際上,卻和他那浪漫主義的許多同代人壹樣,也是壹個飽經生活苦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