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我所知道的王佩瑜

我所知道的王佩瑜

我所知道的王佩瑜

北大法學院的碩士 樊百樂,筆名範秀軒主

2000年中秋節,長安大戲院晚場是應景的名家名段演唱會,裏面赫然寫著“王佩瑜《擊鼓罵曹》”。早就想在臺下親眼壹睹“小冬皇”的風采,便早早地買了票,八月十五晚上隨便吃了點飯,就跟壹個喜歡程派的同學趕去劇場了。

仿佛多年以來的慣例,與中老年名家同臺時王佩瑜總是唱開場。那天由於親臨現場比較興奮,所以後來只記得她狀態壹如既往地好,嗓音壹如既往地充沛嘹亮,唱“張良進履在圯橋”時的“圯”字切得很準確,其他就壹概不曉了。看著偶像壹到後臺,仿佛來時激動的勁頭在開場十分鐘後就消退了壹大半。中途離開劇場到長安二樓轉悠,發現王佩瑜正在茶座裏喝可樂。我托人介紹上前打招呼,坐下來聊了壹會,她送我壹張名片,合了個影就告辭了。現在想來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因為這就是我們成為莫逆之交的肇端。

我從小聽戲偏愛余叔巖,1995年開始在電視上聽王佩瑜,記得電視上經常放她的三段戲。壹個是她當時最負盛名的《文昭關》,“壹輪明月”唱“十三壹”,不管大家接受不接受,但知名度挺高的。壹個是有壹次《九州戲苑》中的《捉放宿店》,壹個是與孫正陽老師合作的《烏盆記》。當時的印象非常好。尤其是《文昭關》,覺得她扮相很清秀,嗓音清澈並且醉人。她這出戲有幾個腔跟楊派不同,現在還記得很清楚。例如“俺伍員好壹似喪家犬”的“好”走滑音,“雞鳴犬吠”的“雞鳴”翻高,都是不大常見的處理方式。《捉放》和《烏盆》的扮相還是那樣清俊,但唱腔的記憶不是很清晰了,就記得唱法很簡練,節奏很緊湊,壹點不覺得慢板的拖沓。不過遺憾的是她這幾出戲後來似乎很少上演了。

認識佩瑜之後,我們經常通信打電話,在最初的兩年裏,幾乎她來北京的每壹場演出我都看了。記得2000年冬天有壹天晚上我們倆從劉曾復先生家回來在地鐵上聊天,她說她們學校要選派她參加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問我是唱《搜孤》好還是《捉放》好。我當時說不如唱《搜孤》,因為孟小冬這出最紅。但她有自己的見解,認為目前自己快要出科了,不能滿足於“小某某”之類以摹仿著稱的榮譽,必須展示壹下真正的實力。後來證明她是正確的。2001年元旦後不久的壹個周日下午,她在長安以《捉放曹》參賽。第二天我刑法期末考試,但禮拜天還是興致勃勃地去了。比賽時間限制在二十分鐘,所以戲碼掐頭去尾,不過還是很精彩的。從殺莊後陳曹二人快長錘上場開始,到宿店“放虎歸山又把人抓”完,後面的散板都馬掉了。上師大為這次參賽沒少花力氣,新制的寶藍褶子和黑方巾,特別精神。佩瑜上場很“余派”,直接快長錘裏打馬上來了,沒加絲邊什麽的俗套。“陳宮心中似刀鍘”的反西皮散板唱得很有味,但似乎有點拖沓,不如她磁帶裏的境界高。但極其值得稱道的是曹操殺呂之後的幾句散板,唱得太整了。壹般人唱也知道要催快,所以打個快紐絲,頂多把散板過門加進鑼鼓裏,但還是顯著松懈。佩瑜這點處理經過真傳授和研究,幾乎鑼鼓、過門、起唱同時進行,嘎調翻得又高又不拖沓,現場的緊張氣氛壹下就烘托出來了。這幾句還有個難點就是“壹家大小喪劍下”的哭頭裏面的夾鑼,前面幾句唱得再緊湊,壹等這個鑼鼓也折了。而佩瑜則是“壹家呀”壹鑼、“大小”壹鑼,“喪劍”的拖腔裏夾鑼,“下”字和“老丈啊”水到渠成壹瀉千裏,顯得十分不俗。後面的“聽他言”就輕車熟路了,但她和琴師陳平壹參考余孟二人的錄音,仔細研究了這段戲的過門、墊頭和尺寸,真正做到了嚴絲合縫,跟壹般唱法相比高下立見。宿店的三眼尺寸較快,看得出是追摹孟小冬的吊嗓錄音。整場戲節奏把握得很好,行雲流水壹樣,有“催著人聽戲”的快感,回味無窮。

這次比賽王佩瑜獲得壹等獎,奠定了她由“童伶”向壹個成熟演員嬗變的堅實基礎。而同年五月舉辦的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則更加無疑使“王佩瑜”三個字深入人心。這次她拿出了殺手鐧《搜孤救孤》,從公堂起到法場止。這出戲本身的妙處就無庸贅言了,經過孟小冬等名家的演繹更是精彩絕倫的經典劇目。相對來說,王佩瑜的這出戲我聽的次數多壹些,尤其是在各種演唱會上經常“白虎大堂”壹番。但平心而論,那次是我看的最完美的壹次。壹來是與琴師鼓佬多次排練磨合,更重要的是作為唱念完整的折子戲,演員和觀眾都很容易進入狀態,壹氣呵成,暢快淋漓。這次比賽王佩瑜大出風頭,不但總分位居各行當參賽演員之首,而且重作馮婦,把小時侯擅長的評彈露了壹手。壹曲《情探》使得多年以後還經常有人問她那身紅色晚禮服是在哪買的。

想來2001年是我看佩瑜戲最多也是她藝術上進步最大的壹年。五月的電視大賽後不久,她跟我打電話說,我快畢業了,要學出新的,妳知道我近來在學什麽嗎?《打棍出箱》!我壹聽當然很興奮,想跟她聊兩句,誰知道她說我還沒看過這出戲呢。壹個月以後,她在上海天蟾舞臺辦了專場,除了清唱許多名段之外,大軸和寇春華老師演出全部《瓊林宴》,可圈可點,她的冰雪聰明和心胸也可見壹斑了。隨後,她這出戲在北京畢業又演了兩次,我都去聽了。想來這種情節簡單、程式繁復的戲不大會吸引人,但當時我請壹個不愛聽戲的同學去看的時候她居然贊不絕口,可見,真正的藝術自有它的魅力所在。

盡管有壹些前輩並不認為她這出戲盡善盡美,但我始終有壹個想法,就是這出戲的公演是王佩瑜近五年來藝術方面的裏程碑之壹。壹來,這是她畢業前學的最後壹出戲,並且頻繁上演,贏得了很大的知名度和好平。二來,這出戲唱、念、做都很吃工,是王佩瑜藝術水平的壹次全面展示。再者,這是譚派、余派的經典名作,傳承有緒,並且多年以來鮮見於舞臺,這也能看出王佩瑜致力於弘揚骨子老戲的決心,所以這件事情的象征意義遠大於其本身。

那年夏天,佩瑜和她的同學壹行到北京舉行畢業公演,戲碼非常硬。第壹天日夜兩場,下午她的《二進宮》,晚上折子戲專場,她唱了《法場換子》和《玉堂春》的藍袍。第二天、第三天夜場分別是《趙氏孤兒》和《瓊林宴》。這三天我從頭到尾都看了。認為其中最好的壹出就是《二進宮》。這出戲可以說難也可以說不難。如果沒有嗓子,想必壹場下來支絀竭蹶,斷是使人不勝其煩的,所以壹般人對之視為畏途。但如果天賦佳喉,這麽多句唱確是解渴的上選。況且它沒有復雜的人物心理以及戲劇沖突,基本上純粹是賣唱工,老譚早年曾以“活人不唱死戲”為由不屑為之,所以又可以說是簡單的。而這出戲和《坐宮》壹樣,幾乎成了每次大小晚會、各種票友登臺的必備劇目,簡直臭了街了,唱家不計其數,稍微會唱的也都能來幾句,所以要想脫穎而出入大家的法眼又是有難度的了。難能可貴的是,佩瑜這出戲唱得很脫俗別致,並沒有使大家有生厭之感。這出戲孟小冬有全出說戲錄音,佩瑜既以余派標榜,當時座中許多余孟擁躉都是“盤道”來的。佩瑜完全按照範本演繹,神完氣足不說,詞句腔調還多有獨到之處。除了眾所周知的“漁樵耕讀、四季花名”外,“用手接過龍壹條”中“用手”高唱收腔走低,顯得很搖曳。而“趁此機會生計巧”不走滑音避免了與後面“全仗妳”的“妳”字的重復,確是大家路數。《瓊林宴》非常轟動,當晚朱家溍先生也為座上客。覺得她的《問樵》最好,圓場、下擺都很邊式,與寇老師四門鬥做雙身段也無懈可擊。鬧府和出箱稍弱,尤其是出箱恐怕是考慮到重復的身段和唱腔太多,加了壹些花腔和花活,反而有些影響整體效果。說來好笑,最喜歡余派的我看佩瑜演出次數最多的戲卻是《趙氏孤兒》。2001年是馬連良先生百年誕辰紀念,那年陰差陽錯居然看了七次《趙氏孤兒》,其中四次都是佩瑜演的。總得來說,覺得她唱這出不大對工。壹來是她夙以《搜孤》聞名,大家聽她這出時不免都要引起以余派標準而規範之的聯想。此外,這出戲同場對唱太多,不便於換調門,她需要多次遷就其他演員降調演唱,音色比較晦暗。再者,後半出中程嬰的滄桑、悲憤都是佩瑜這個年齡和這種性格的演員很難詮釋到位的。所以,我並不是特別欣賞她的這壹出。

和《文昭關》壹樣,《法場換子》似乎也屬於“少兒王佩瑜”時代的作品,當年屢唱不衰,現在則束之高閣。這段反二黃是余叔巖創造精神的集大成者,裏面許多腔調都與早期余派風格大異其趣。不過這出戲也是非好嗓音者不能勝任。佩瑜的這壹段是很出彩的,不過估計更出彩的是她的琴師陳平壹。平常拉十八張半矜持拘謹,這次可以大顯身手了。

畢業後佩瑜的事業有三件事值得壹提。壹是她競爭上崗就任上海京劇院壹團團長,成為上京最年輕的團長,當時各界媒體很是宣揚了壹陣。二是她進入了第三屆中國京劇青年演員研究生班。三是她於2004年成立王佩瑜工作室,正式挑班成了“瑜老板”。盡管研究生班時至今日,已由於其過於註重理論忽略新劇目尤其是老戲的學習而受到各方面的批評,但作為京劇在所謂學術方面的標榜,仍如告朔餼羊,年年例行公事地招收新人。佩瑜選擇加入應該說是壹個正確的選擇,因為這畢竟標誌著她向融入主流京劇名演員的方向又邁上了壹個臺階,至少獲得了壹張或許實際意義並不大但卻很必要的通行證。正如目下春節聯歡晚會近乎千夫所指,但企望壹夜成名的演員仍舊為能在上面露壹小臉而趨之若騖壹樣,作為演員,如果想成名角,必須理智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徒然仗著酒香,巷子不深也很快湮沒無聞了。

她很早以前就跟我說過,希望能有壹個自己的“王佩瑜劇團”,像過去壹樣名角挑班,四處跑碼頭。作為年輕人,我和她都深切體會到現存體制對演員乃至京劇藝術的禁錮,但在市場暗淡的情況下,獨闖江湖又談何容易?但第壹個吃螃蟹的人終歸是可敬的,她今天邁出了這壹步,並且沒有跌倒,也許明天就會有千百個人循著她的腳印繼續探索。京劇放歸市場是大勢所趨,走自己的路吧,我祝福她。

經常有人問我,王佩瑜是個怎樣的人?像了解了任何人所會作出的評價壹樣,我會說:“她是個復雜的人。”她雖說不是名震寰宇,但多少也是個名角了,再加上比較沈穩,很多人都有點怵,甚至有各種不實的詆毀。“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其實遇見知心的朋友,她開朗而且隨和,但又不狎近,極有分寸感,讓人覺得“與君子交,不過如此”。

我們屬於相見恨晚型的,當初就憑著在劇場壹次唐突的晤面,發現十分投緣,便不斷書信聯系。她每次來京我們都要暢談壹番,尤其對於余派更是聊不完的話頭。她確實是個聰明人,對於藝術原則的把握,她有著驚人的高明見解。她理解余派,熱愛余派,並且追求余派,“信而好古”,這壹點甚至許多老演員都難以企及。這當然也有賴於多位業內外名師的教誨,但她的領悟力和藝術品位不能不說是與生俱來的。

對於藝術王佩瑜很保守,但思想卻並不落後。她多次談過她對京劇市場的看法,認為憑借多方努力完全可以發掘,並且自從加入劇團開始就不斷地進行各種成功或者不太成功的嘗試,朝氣蓬勃。

佩瑜書法好已為許多人熟知,我們恰好除了京劇還有些其他的***同愛好。她私下喜歡打斯諾克臺球,我也非常喜歡,所以在我本科階段每個周末與她上網聊天的相當部分時間都是在討論臺球。她喜歡愛爾蘭的肯?達赫迪,而我則崇拜蘇格蘭的斯蒂芬?亨得利。我們還都喜歡看電影,看到什麽好片都會相互推薦。此外,我們都為張國榮的憂郁氣質所吸引。記得2001年才認識她時,第壹次打電話給她她不在,寢室同學告訴我她去聽張國榮的演唱會了。2003年是多事之秋,北京非典疫情正是山雨欲來,四月壹日傳來了張國榮辭世的噩耗,我們在各自淒惶封閉的空間裏,用手機短信互相安慰。

但凡幼年從藝的京劇演員,由於長期圈內的熏炙,大都比較開朗精明,王佩瑜也不例外,但她身上很少有壹些演員的油滑和市儈習氣。她在擔任團長以前,待人接物已十分得體,成了壹團之長後談話時更是有壹種指揮若定的氣度,非常真誠但不說錯話,確非壹日之功。她很有主見。在作出壹項決斷時往往會聽取旁人尤其是外行的意見,能夠尊重地傾聽,然後自己拿主意,並且往往事後證明是正確的。她對待旁人很有親和力,甚至有時帶著壹絲狡黠。比如我母親僅僅和她吃過壹頓飯,但壹與我談及她便對其平易隨和贊不絕口。還有壹次我們倆在必勝客吃比薩,她透過玻璃窗看見外面有個乞丐,便讓侍者拿壹張錫箔紙包起半塊自己出去送給他了,還和他逗了逗趣。這些都不會使別人和好的意見對王佩瑜敬而遠之。同時,她又不懦弱,對於不滿意的人和事針鋒相對毫不客氣。恩威並施,真是壹個“老板”。

跟佩瑜認識五年了,聽她的戲也有十年了,所以頗值得在這個時刻寫點什麽。五年來我能夠從壹個“粉絲”成為她的知心朋友,也是人生壹大幸事。佩瑜藝事精進,並且敏而好學,前途不可限量,“瑜黨”自然歡欣鼓舞。或許是她面龐清秀衣著瀟灑談吐不凡,也或許後人著力強調推崇的余派的“書卷氣”,人們總喜歡稱之為“學者型演員”,更有好事者為其冠以“儒伶”之號,其實這都未免是對佩瑜以及余派的誤讀。余叔巖唱戲實際上也並不咬文嚼字,他有些名士派,又有些假道學。而王佩瑜雖然比壹般演員沈靜溫文,但她既沒有學者淵藪古奧的知識,更沒有所謂學者的幼稚和酸腐。她的豁達老練,她的任俠果敢,甚至她身上壹點點的江湖氣,又豈是壹個“儒”字了得?“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佩瑜做戲為人無不追求中正平和,又不刻意泥古。這才是真余派。

還有壹篇應該更早壹些。

王佩瑜印象

星期二晚上快十壹點的時候,我打電話給水底魚兄,說我想寫壹篇關於王佩瑜的文章咱們聊聊吧,魚兄說那好吧。於是我們就開始海闊天空地侃,說余叔巖說孟小冬說腦後音說三級韻說王佩瑜的藝術說京劇的未來。漆黑的寢室靜悄悄的,只有我們用壓低的聲音囁嚅著交談,仿佛長生殿階前閑話開天盛世的白頭宮女。魚兄感冒了,說話有點吃力,很秀氣地咳嗽幾聲,用壹如往常的幽細的聲音總結似的說:"咳,梅余楊的盛時風光不再了."我唯唯地應諾幾聲說魚兄您可得註意身體呀那麽您歇著吧然後就掛上了電話。摸著黑爬到上鋪躺下,覺得那篇文章壹點頭緒也沒有,倒是心裏憑添了壹分悲從中來的倦意.

我也不知為什麽會喜歡京劇。其實壹切空靈幽雅的東西我都喜歡。我喜歡姜夔的詞喜歡余叔巖孟小冬的京戲喜歡劉寶全的大鼓,喜歡"冷香飛上詩句"的清空,喜歡"壹輪明月照窗下"的淡遠。余生也晚,無緣壹睹大師們在紅氍毹上的風采,只能從亙古傳留的唱片裏追尋先賢的吉光片羽。夜闌更深的時候,我總是插上耳機,聽嘈嘈的雜音裏傳來那個報幕人低沈而熟稔的聲音:"百代公司約請譚鑫培老板唱《賣馬》。"壹曲終了,浮躁的靈魂感到些許被安撫的快慰,當然也少不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落寞和自己終究未能免俗的悲哀。

今日的京劇始終透著壹派無法掩飾的商業化的俗媚。有條件要媚,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媚。所以很感激皮黃跟紅豆給我們這幫遺老遺少騰出這麽壹塊地方,用彼此道聽途說的只言片語和鉆針唱片裏模糊的音響拼湊著那個歌舞升平的年代的支離的印象.

劉老說余派藝術就像中山公園裏的金魚,對生存條件十分挑剔,放什麽草,餵什麽食,什麽時候換水,什麽時候遮陰,都由專門的把式悉心伺候著。所以它終究只能是文人雅士的玩物。余孟二人衣食無憂自然可以苦心孤詣地精雕細琢,像楊寶森那樣"董道而不豫,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又有幾人?京劇式微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讓當今的名角盡洗鉛華力追先古之遺風恐怕只能是壹種苛求抑或是奢望了。

我聽王佩瑜是五年前的事。壹個小姑娘,很清秀的扮相,字正腔圓地唱《文昭關》。我當時上初中,只覺得很好聽,並不知日後那樁關於所謂"十三壹"的公案。在尚不知唱腔韻味為何物的懵懂少年時代,倒是她的聲音在我耳鼓中拓下了最初的余派的印象。

齊如山先生說夠得上名角須有六個條件,至今我卻只記得扮相和嗓音兩條了。王佩瑜的扮相夠得上壹個"秀"字。《坐宮》的六郎,眉心和眼瞼略施紅彩,跟金絲團龍紅蟒相映,透著壹股雍容嫻靜的氣質。《烏盆記》的劉世昌是鬼魂,不能敷胭脂,頭上罩著黑網子,很多人都顯得面目慘白慘白的,她卻於哀淒之中別饒壹番素雅清逸的韻致。大抵這就叫"祖師爺賞飯吃"罷。

王佩瑜的嗓音條件很不錯,清剛明澈,除卻女老生無法避免的些微的雌音外,與余先生的盛年很有幾分似處。她的衣齊轍很好。每當我和室友聽她《捉放行路》"我自己做差"壹句的"己"字時都總是要禁不住擊節稱嘆的。她音樂的感覺很好。壹次去梨園書店,老板放她的《法場換子》的反二黃給我聽,覺得她不但嗓音高亮,氣力充沛,抑揚頓挫也處理得很精到。壹個小姑娘能做到這壹點是難能可貴的,壇子裏對她下的"冰雪聰明"的四字按語絕非謬獎。她的唱法也很規矩。今人唱"這時候我只得暫且忍耐在心下"的"得"字的轉腔時總喜歡閃壹板,她卻永遠照余叔巖的原唱連著唱下來。現在唱"放虎歸山又把人抓"的收腔時習慣停壹下,胡琴先響,徐徐引出最後那個拖腔,她則每次都壹口氣唱完。現在時興唱慢板第壹句時把尺寸扳下來,寧可把腔唱折了也要要下壹個滿堂好,她則始終都不瘟不火地以壹棵菜的精神對待每壹句腔,顯得古拙得可愛。在這個高雅的京劇藝術都不免沾染俗靡浮華之氣的時代,有這樣不務花哨而以大方、簡練獨樹壹幟的演員,也足以令我這個因循守舊、不時發思古之幽情的老派戲迷倍感欣慰了。

恐怕所有理性的選擇都令人無法接受。京劇賴以生存的土壤日漸雕萎,人們再也不願在絲竹之中尋找放飛心靈的驛站。面對京劇舞罷歌闌的殘景,我卻無法平心靜氣地接受這個事實。據說老譚死後,人們稱聽余叔巖為"吞土皮"。大抵是說沒有煙土可抽時只好嚼土皮過癮。時過境遷,余氏已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壹代圭臬,而正如陳雲君先生所說,這種藝術也在其最為絢爛之時連同其母體京劇--抑或按紅豆的說法:"舊京劇"--壹起走向了生命的終結。"滿城爭說叫天兒"的盛景已如過眼煙雲,在某個雲淡風輕的午後,當我等獨自沈醉於十八張半的余韻時卻只能無奈地忍受獨愴然而涕下的淒清。我想,這大抵就是我為什麽如此激賞王佩瑜的緣故吧。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去長安看京劇名段演唱會,開場即是王佩瑜的《擊鼓罵曹》,十分鐘不到她就下場了。我對身旁壹女生說:"我壹半票錢已經沒了。"她對我莞爾壹笑。其實我知道王佩瑜終歸是個凡人,有人對她有著這樣那樣的意見,她的錄音中也可以找出這樣那樣的敗筆,但我卻依舊寧願壹如既往地欣賞她。因為從她的聲音中我總是能夠享受片刻"吞土皮"的快感,在晦暝之中看到回光返照的些微的希望,在這個缺乏純樸缺乏完美缺乏壹切高雅率真的東西的時代找到精神的寄托。也許許多年後,我終於無法擺脫俗世的羈勒,而京劇也終於成為舞榭歌臺之上的魯殿靈光,回首望去,才發現王佩瑜余叔巖乃至京戲都不過是我遠避塵囂寄情風雅的日子裏縹緲的夢臆。可是即便如此,那也將永遠是我生命中流光溢彩的段落。

2000年11月7日下午 於京中陋室呵凍而作

謝謝原作者分享。

圖片來自王佩瑜老師的官方粉絲團(愛上瑜氏音配圖)2021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