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聲樂作品。黎美海先生創作了100多首歌曲,體裁內容步及獨唱、合唱、古詩詞歌曲、少年兒童歌:《黎英海聲樂作品選集1》、《黎英海聲樂作品選集2》、《中國民歌選》、《春曉—黎英海歌曲選》、《楓橋夜泊—黎英海、顧淡如古詩詞歌曲選》、《在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獨唱歌曲》、《民歌獨唱由集》、《我們壹生的道路要像焦叔叔那樣跟黨走—童聲合唱》、《聶耳冼星海獨唱曲選》等。
黎英海最重要的聲樂作品,是他於1982年為首屆“華夏之聲音樂會”創作的由《春曉》(孟浩然詩)、《登鸛雀樓》(王之渙詩)和《楓橋夜泊》(張繼詩)組成的聲樂套曲《唐詩三首》。這部套曲以其新穎獨特的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特別是其中的《楓橋夜泊》(發表於1983年第1期《音樂創作》,運用整體構思的方法,通過鋼琴低音部五度雙持續音的“鐘聲”、中層裝飾性音型的“流水聲”、上層旋律音型的“縷縷愁思”與吟誦性的、帶有古典韻味的獨唱旋律相結合,生動、真切地表現了原詩那種無限愁情但又懷有某種希望的深刻意境,其別具壹格的藝術手法和鮮明的音樂形象令聽眾為之嘆服。《楓橋夜泊》不僅是黎英海本人聲樂作品中的佼佼者,也是我國新時期藝術歌曲創作的優秀代表作品之壹。在1988年舉行的“8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創作比賽”中,這首歌曲得到全體評委的壹致好評,榮獲金獎。
其次,在黎英海的聲樂創作中,還必須者重提及他的鋼琴伴奏寫作藝術。他不僅為自己創作和改編的作品配有精致的鋼琴伴奏,而且很早就為聶耳、冼星海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編配了鋼琴伴奏,並於1957年出版了由他編配的《聶耳、冼星海獨唱歌曲集》(上海文藝出版社)。直到現在,音樂會上所演唱的聶耳、洗星海的獨唱歌曲,大多仍在使用黎英海所寫的伴奏譜。他的鋼琴伴奏技法順暢、和聲手法豐富、織體層次清晰、音樂形象鮮明,與旋律配合起來渾然壹體,常能以簡練的、恰如其分的藝術手段,取得恰到好處的藝術效果,達到理想的藝術境界。不僅為演奏者們所歡迎,而且也為同行們所推祟。
2、鋼琴作品。如:《中國民歌鋼琴小曲五十首》、《黎英海鋼琴作品選集》、《黎英海鋼琴作品選集2》、《黎英海配鋼琴伴奏少年兒童歌曲選》、《五聲音調鋼琴指法練習》、《民歌獨唱曲—鋼琴伴奏》、《中國鋼琴作品精選—夕陽簫鼓》、《歌曲即興伴奏編配法》、《動物園——幼兒鋼琴小組曲》(1985年3月)、《雜技速寫組曲》(1996年)、《記住祖母的話——少兒鋼琴組曲》(1972年12月)、《移官變奏曲》2001年)、《陽關三疊》(1978年)等。
黎英海的器樂創作,主要是鋼琴作品。特別是《夕陽簫鼓》,樂曲的寫作遵循了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運用中國傳統的作曲技法並多方汲取中國民族樂器(如鼓、簫、琵琶、古箏等)的演奏手法,塑造出了壹個純凈、美妙、詩情畫意的音樂世界,令人神往而為之陶醉。這首作品不僅在國內贏得了廣泛的歡迎,而且也深受國外聽眾的喜愛,引起了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外音樂界人士與華裔音樂家們的關註和褒揚,認為它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氣質和神的。
3、管弦樂作品。黎熒海先生多部管弦樂作品,如:電影音樂《偉大的起點》(1954年)、(閩江橘於紅》(1955年)、《球場風波》(1956年)、《聶耳》與人合作,1959年)、《海上明珠》(1976年6月)、《海囚》(1980年)等。
電影音樂是黎先生創作的又壹重要領域,其中《海囚》深刻體現了我國人民在帝國主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深受大家喜愛。
4、音樂理論部分。黎英海先生的各類理論著述,如:《黎英海音樂理論選集1》、《探索—黎英海音樂論文集》,以及1959年出版的著名學術論著《漢族調式及其和聲》等。
? 《漢族調式及其和聲》是以漢族五聲調式七聲音階為基礎,結合西洋大小調和聲理論,對民族音樂創作等問題進行系統性歸納和總結的壹部著作。它是作者多年來創作積累和潛心研究的成果,對我國傳統音樂理論的研究和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