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論文網 /5/view-3756299.htm
首談燕樂起源及其發展
隋唐時期的音樂機構是適應宮廷燕樂的高度發展而建立的,燕樂即宮廷燕樂,燕樂專指天子以及諸侯宴請賓客時用的音樂,它來源於漢族傳統音樂的不斷積累和漢魏以來外族音樂大規模的輸入,實質上是我國封建社會音樂文化的精華在長期的沈澱基礎上以及壹定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催化下的必然產物。宮廷燕樂沿用隋朝九部樂,到了唐太宗時增為十部。“始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壹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龜茲伎,七曰文康伎。”隋煬帝時,又增加了康國、疏勒兩個樂部,這就是隋代“九部樂”的宮廷燕樂體制。
唐代宮廷燕樂起初完全承襲隋代燕樂體制,“高太祖登極之後,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至唐太宗貞觀十壹年(637年),廢除“禮畢”,十四年,又將“燕樂”列為首部,於是形成了唐代的“九部樂”。
唐代“九部樂”中的“燕樂”,不同於廣義宮廷燕樂的含義,而是壹個具體的樂部名稱。貞觀年間,“景雲現,河水清”,協律郎張文收集制作了《景雲河清歌》,名為“燕樂”。這是壹部宣揚帝王的功績、歌頌太平盛世的樂舞,壹般用於莊重場合表演。哲學上有句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那麽音樂作為壹種藝術、壹種文化,也必須建立在壹定的物質基礎上,如果連飯都吃不上,連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大家想想還會有人創造音樂、從事音樂教育嗎?所以說呢,唐代音樂首先也是基於社會發展背景有社會的發展,所以音樂才能有更好的進步。
隋唐音樂機構的發展和建立
提到唐代的音樂機構,不得不提起太常寺,太常寺是唐代掌管禮樂的最高行政機關,由太常卿主管,規模甚為龐大。古書上是這樣記載的:“唐之盛時,凡樂人,音聲人、太常雜戶子弟,隸太常及鼓吹暑,皆番上,總號音聲人,至數萬人”。當時唐朝全國人口也只有5000萬人,光太長寺就有數萬人,可以想想,這樣的比例在封建社會絕對是空前的。太常寺下面有兩個機構,第壹是大樂署。大樂署主管對音樂藝人的訓練和考核,它既管《雅樂》,又管《燕樂》,內部有若幹位樂師擔任教學。當時政府對於音樂藝人的訓練與成績考核有著相當嚴格的制度。第二個鼓吹署,顧名思義,鼓吹署即管理鼓吹樂的單位,主管用在儀仗活動與宮廷禮儀活動中的鼓吹樂,兼管百戲(古代對諸種戲、樂舞的總稱)。
教坊是管理樂工、領導藝人演出的機構。唐高祖建國之初,便設立了內教坊,教坊是歸太常寺管轄,屬於宮廷內部專門設計的音樂教育部門,目的是為皇帝提供娛樂性歌舞表演。據《教坊記》上記載,教坊的成員有男有女,還有兒童,總人數能達壹萬人以上。唐玄宗時,特別重視教坊這壹專業的音樂教育機構,大大拓展了教坊的規模。
教坊的設立,客觀上為俗樂的不斷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條件,促進了音樂分工,培養了壹大批宮廷音樂家,音樂技能逐漸流傳入民間,促進了民間音樂的發展。
梨園因設於禁苑附近之梨園而得名。“開元二年,以上天下無事,聽政之暇,於梨園自教法曲,必盡其妙,謂皇帝梨園弟子。”梨園是宮廷中培養歌舞人才和器樂表演人才的地方,由皇帝親自組建並經常由皇帝親自組織排練,梨園中音樂教育內容多數是法曲,也有壹些器樂的合奏,唐玄宗的創作也多半交給梨園表演。可以說,它是宮廷音樂藝術精華最集中的地方。
總體看,較完善的音樂形式與內容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高水平的音樂人才;高度繁榮的音樂文化是音樂人才培養成果顯著的標誌和最好的說明。因此,音樂教育為唐代音樂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有利條件,不僅推動唐代的音樂繁榮,並對以後的音樂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敘述隋唐時期音樂教育的特點
隋唐時期是中國音樂發展的壹個黃金時期,統治階級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促使了音樂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並使中國音樂走向了世界。在新世紀的今天,地球村現象的出現,世界各國的交流更加頻繁,我們在繼承和發展祖先們留下的寶貴音樂文化遺產的同時,吸收和借鑒外國的優秀文化,不斷融合後形成新的文化,使中國的音樂在世界的舞臺上再放光芒。
第壹,交流廣泛:南北、中外音樂得到廣泛交流的機會。正如前面所講的——“唐代不僅與天竺、高麗等鄰國保持著密切聯系,而且與中亞、波斯灣、阿拉伯國家也開展了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
第二,具有社會性:社會音樂活動廣泛開展,無論是在宮廷內還是在社會上,音樂教育活動都有很大發展。《涼州行》中“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就是對當時音樂教育普及程度的真實描繪。此外,在唐玄宗的親自倡導下形成的“六麽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的愛樂局面。
第三,音樂教育活動非常發達,官辦音樂教育活動逐漸完備,培養了大量的音樂人才。
隋唐時期音樂機構的建立和音樂教育對後世的影響深刻,這種專業化、體系化的音樂教育機構可與當今的音樂學院相媲美,即使對於今天的國民音樂教育的發展,仍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