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漢樂保存著六百多首情調不同、形態各異的優秀傳統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中軍班音樂和絲弦音樂是漢樂的主要組成部分。中軍班音樂是民間吹打儀仗音樂,解放前中軍班藝人多為職業和半職業性質,為民間婚、喪、喜、慶時所雇請,有時,不同的“笛館”(中軍班藝人的團體)還對臺競技,因此有廣泛的群眾性。在本次音樂會上,我們可以欣賞到中軍班音樂的代表作——《嫁好郎》,壹首在女子出嫁時演奏的嗩吶與樂隊的樂曲。絲弦音樂是民間最為普遍的演奏形式,通常使用的樂器有頭弦、笛子、笙、提胡、揚琴、三弦、耶胡、琵琶等等。這場音樂會我們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絲弦樂,包括絲弦樂中的極品,被稱為儒家音樂的漢調清樂。
廣東漢樂的分類和演奏形式按照傳統廣東漢樂的演奏形式和長期沿革的演奏習慣和不同用途形成五個類別。壹是絲弦樂,俗稱和弦索。它是廣東漢樂中最普及、最為大眾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時,以頭弦(俗稱吊規子)或提胡領奏,配以洋琴、琵琶、三弦、笛子、椰胡等樂器。絲弦類的曲目眾多,在已整理出的漢樂曲目中有430首。二是清樂,又稱儒樂。它追求比較高雅的演奏形式,常為文人雅士的活動。它演奏時樂器較少,主要有: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等。清樂的曲目為56首。三是漢樂大鑼鼓,又稱八音。它主要活動於民間迎神賽會或鬧元宵等客家傳統節日。它以嗩吶為主奏,打擊樂有:大鼓、蘇鑼、大鈸、小鈸、碗鑼、銅金、小鑼、馬鑼(八音用)。
在廣東漢樂曲庫中漢樂大鑼鼓樂曲僅有23首。四是中軍班音樂:歷史上,它為職業或半職業的民間音樂班、社,作為儀仗性質的樂隊,主要用於民間的婚喪喜慶活動。它以嗩吶為主奏樂器,配以打擊樂和若幹絲弦樂,在漢樂的曲目中它的數量僅次於絲弦樂,***有62首。中軍班音樂演奏比較講究形式和場合,因此,它又細分為禮樂(如《鬧花堂》、《朝天子》)、祭祀音樂(如《大樂》、《送歌》)、喜樂(如《嫁好郎》、《玉美人》)、敲板樂(如《江西調》、《相思》)、小調吹奏(如《賣雜貨》、《花鼓調》)。五是廟堂音樂,它是出家人進行宗教法事時演奏的吹打音樂。演奏時,它以嗩吶為主,配以打擊樂,若幹絲弦樂,此類樂曲有31首。廟堂音樂的演奏講究做法事的對象。如百歲老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朝天子》;未上壽的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哭皇天》;壹般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菩庵咒》、《五更佛》、《大江》、《哀哀淚》、《哭相思》等;喪事的通用曲目是《佛曲》。 1、曲調類別與標題特征在廣東漢樂“絲弦樂”和“清樂”中,歷來有“大調”和“串調”之分。“大調”是指樂曲長度在六十八板並屬於六十八板系統的樂曲。“串調”是指在戲曲音樂中(漢劇)用以配合劇情和舞臺表演,以及渲染、烘托舞臺氣氛的開場和過場音樂。串調樂曲長短不壹,多則數十板、少則十余板。
由於廣東漢樂基本上屬於有標題的曲牌類民間器樂曲,在不少“大調”樂曲中,通過標題揭示樂曲的意境和情感,反映壹定的思想內容和情趣,如《出水蓮》、《昭君怨》、《崖山哀》、《懷古》等;但也有樂曲雖有標題曲名,也表達某種情緒,但並不表現特定的音樂形象,如《南進宮》、《北進宮》等;有的只表明樂曲的來歷和出處,或略示其音樂的某些特點和用途,如《單點頭》、《亂插花》等。作為曲牌類音樂,有些樂曲雖然標有曲名,但樂曲所表達的情感與標題曲名並無必然的聯系,僅作為壹首曲調的標誌。
2、音階調式與特性音廣東漢樂基本上可分為兩種調式音階。壹種是以56123五聲為骨幹音,增加4 7兩個偏音作為裝飾性輔助音,構成七聲徵調式。在廣東漢樂中常稱作“硬套”或“硬線”樂曲,與潮樂中的“輕三六”調及粵曲中的“正線”調基本相同,是廣東漢樂音階的基礎。另壹種是以57124五聲為骨幹音,增加6 3兩個偏音作為裝飾性輔助音,構成帶有特性音的七聲徵調式。其中7 4兩音在6 7 1和3 4 5的三音列中,其音高近似壹個中間音,通常稱為“特性音”或“中立音”,7 4兩音構成純五度音程。在廣東漢樂中常稱為“軟套”或“軟線”樂曲。與潮樂中的“重三六”調及粵曲中的“乙凡調”基本相同,是廣東漢樂曲調風格富有特色的壹種音階。由於廣東漢樂存在兩種不同的音階組合方式,因此在廣東漢樂中便形成了“軟線”和“硬線” 兩類不同風格韻味的樂曲。“軟線”樂曲曲調風格比較深沈、哀怨,“硬線”樂曲曲調風格比較明快、活躍。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在“軟線”與“硬線”樂曲之間還具有相互轉換的特點。即將“硬線”樂曲中的6 3分別轉換為7 4,即為“軟線”樂曲。反之,將“軟線”樂曲中的7 4分別轉換為6 3,即為“硬線”樂曲。這種通過五聲骨幹音相互轉換的特點,與潮樂中“輕六”與“重六”曲調的轉換,以及陜西秦腔音樂中“歡音”與“苦音”的轉換,其特點是相同的。由此不難看出,廣東漢樂在調式音階及特性音等方面與中原傳統音樂的親緣聯系。
3、套曲聯奏及變奏特點廣東漢樂屬曲牌體音樂,是套曲結構或稱曲牌聯綴體結構。在傳統演奏中,有的樂曲慢板轉快板變奏是同壹首樂曲,而有的樂曲慢板轉快板是另壹首樂曲的聯奏,即為套曲形式。此外還有由同宮系統的若幹音樂曲組成套曲聯奏形式,構成聯套式結構。演奏時按照慢板、中板、快板依次演奏,但均嚴格保持“同宮到底”,以求得調式調性上的統壹。壹般“軟線”接“軟線”樂曲,“硬線” 接“硬線”樂曲。按照傳統的演奏習慣,如《出水蓮》後面多接《昭君怨》和《崖山哀》聯為套曲,又如《玉連環》後面多接《絆馬索》和《落地金錢》聯為套曲等。由於廣東漢樂來自民間,多有即興變奏的特點。演奏者常根據“調骨”(即主曲調通用譜)按照不同樂器的特點自由發揮,從而形成不同的風格流派。廣東漢樂的拉弦樂器有頭弦、提胡和椰胡。由於樂器的音區和音域不同,在演奏時雖然定調相同,但定弦不同。主奏樂器用“正指”(5 2弦)演奏,而其他拉弦樂器則用“反指”(1 5弦或2 6弦)配合,形成不同的曲調變化。
此外在不同種類樂器組成合奏時,由於樂器性能特點不同和演奏手法上的差異,不但在音色上形成對比,而且在曲調走向和節奏音型的運用上富於變化,從而具有“支聲”復調因素的變奏特點。 廣東漢樂的傳統演奏樂器廣東漢樂的傳統樂器主要分為兩大類,即文樂類和武樂類。
文樂類
(1)頭弦,別名吊規子。筒和桿皆木質。用鋼絲弦2根,裏粗外細,音距差4度。用普通馬尾弓,弓平拉,壹般只用壹個把位。在組合演奏中屬領奏樂器,是廣東漢樂特征之壹。
(2)提胡。外形構造與廣東高胡相似,筒稍大,桿稍長。用鋼絲弦2根,G調定弦5-2。膝間夾著平拉,演奏時多用長弓;快速時,宜用長弓密指,或長短弓結合,不用碎弓。音色嬌柔而渾厚。提胡常用三至四個把位,音域較寬廣、表現力強,可領奏或獨奏。
(3)椰胡,別稱胡弦,亦稱扶弦。筒以椰殼鑲以薄木板,桿木質,忌用硬木,長80公分。弦軸2根,用牛筋絲弦,比頭弦的弦絲稍粗。定弦與頭弦相反,G調定1-5或2-6,也有定作3-6弦。椰胡是輔助弦樂。
(4)低音胡,木制。筒面闊30公分許,高約25公分,長27公分。牛筋絲弦2根,用馬尾弓。定弦比椰胡低3-4度,G調5-2。組合演奏中,不加花而減字,突出主音,著重低層音。
(5)笛子,又稱“橫品”,竹制。它是主要吹樂器,常作領奏或獨奏,在組合演奏中要求圓潤連貫,不用吐音,打指音也很少使用,力求整體合樂和諧,快速時可減字或依調音連音吹奏,靈活處理。
(6)洞簫,竹制。與笛子的區別,壹是不用竹膜,二是以竹節小孔直吹,發音深沈渾厚,常與琵琶、古箏組合演奏,也可獨奏。
(7)嗩吶(客家人稱嗩吶為“笛”),是民間吹打樂的主要樂器。分為管口、管身和音波三個部分。管口銅制,以蘆哨入管端;管身木制,音波為銅制。傳統嗩吶有三種,大者叫沒管,用“鴨腳樹”或“沙桐沒樹”制造,不用音波,比中嗩吶低2-3度音,作為低音旋律對吹伴奏;中者即中嗩吶,最常用的嗩吶。用蘆竹哨吹奏,發音明亮大方,玉潤悅耳;小者即小嗩吶,又叫海笛,俗稱“茅笛”。比中嗩吶短小三分之壹,造型壹樣,多用麥桿哨,發音清脆,全按平吹比中嗩吶高出3-4度音。中嗩吶、小嗩吶屬領奏、獨奏吹管樂器。
(8)月弦,木制。板面圓形,直徑約30公分,弦柄及軸***長25公分左右。弦軸3支,外弦用同樣的弦2支,內弦1支。未用洋琴以前,月弦位置重要,有琴膽之稱。采用洋琴後,月弦退居次要地位。
(9)三弦。傳統用的屬小三弦。琴鼓闊8公分,長14公分,厚6公分,面底均裹以蛇皮,外形成橢圓狀。弦桿全長60至70公分,弦軸3個,系大、中、小弦3根。它的特點是聲音清晰,穿透力強。
(10)洋琴,又名揚琴。十九世紀末開始使用,過去使用的槌竹末端薄而軟有彈跳力,稱“軟槌竹”。多改用“硬槌竹”。洋琴在廣東漢樂組合演奏中位置重要。
(11)琵琶,傳統用的琵琶四相十二品,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改用十二平均律,弦亦由絲弦改用金屬弦。指法以彈、挑、勾、抹、輪、滾為主。琵琶在組合演奏中位置重要,音色和表現能力強,只是音量遜於洋琴。
(12)箏,據史籍記載已有二千三百多的歷史,因此常稱為“古箏”。箏是壹弦壹柱、多弦多柱樂器。箏體呈長條形,面板弧形,底板平直有2個音孔,面板底板均用桐木制作。建國前的箏16弦,今多用18弦、21弦以至25弦。按五音階順序定弦。傳統指法是右手指帶假甲彈弦,左手按音。箏在廣東漢樂中屬於雅樂的樂器,常獨奏,或與琵琶、椰胡、洞簫組合演奏。其他如笙、號筒、秦琴、古琴等或已失傳或已不用或少用。
武樂類
(1)正板①構造:梨木制,長方形,長約16公分,寬約8公分,高約4公分;內空,近上邊旁開口;平放在鼓架左方,以小鼓槌擊打,發音“各”,又稱“各板”。另壹種由長24公分,闊6公分的梨木板,其中二塊稍薄緊系,壹塊稍厚,兩者用紅絲綢帶(布)松系壹邊,稱“三板”或“搖板”,執於左手,以掌指分開,搖跳擊敲。②音響:“各”、“殼”,音老闊大。③用法:落在強拍,均勻擊敲。
(2)副板、片鼓。①構造:副板與“各板”結構相同,稍小,平放於正板之右。片鼓圓形,腳大頂小,硬木制,內空,外表皮革;也有頂平身扁者。②音響:“的”或“打”,連續念音“拉打打”,比正板音細尖而清淅。③用法:副板與片鼓作用壹樣,落在弱拍,謂之“眼”。擊打自由任意,又可作起界之用。
(3)小鼓,又名戰鼓。①構造:木身,圓形,內空,頂面底面表皮革。頂面直徑均12公分,底面直徑約9公分,身稍凸大似橢圓狀。②音響:“督”,連續音念“碌督督”。③用法:中軍班音樂多用,可代替正副板。
(4)大鼓、堂鼓。①結構:大鼓的結構與小鼓的形狀相同而大十幾倍。大鼓鼓面70至100公分。堂鼓鼓面直徑約30公分,面底壹樣大,有扁形或橢圓形不同形狀。②音響:“咚”,連續音念“弄咚咚”。③用法:民間大鑼鼓多用,中軍班音樂也常用,多用於強烈氣氛的熱鬧場面。
(5)戥子。①構造:銅制,若小杯狀,底尖圓、高、闊,直徑約3公分;底部有耳,掛於10公分許的小竹竿,以小鐵柱擊打。②音響:“叮”,清淅,有余音。③用法:絲弦樂曲多用,落在強拍,可以增添色彩。
(6)小鈸。①構造:銅制,圓形,中央向外圓凸為執耳。直徑約16公分。合***2塊,互相碰擊得聲。②音響:“七”、“齊”。碰擊即離為響音,不離或半離為煞音、翕音,視情節使用。③用法:壹般落在板裏(每小節的最強拍)。小鑼、小鈸、銅金組成壹套“小鑼鈸”鑼鼓經。
(7)大鈸。①構造:銅制,形狀與小鈸相同,而比小鈸大壹倍以上,直徑約33公分。②音響:“釵”(響擊音)、“澤”(煞音、翕音)。③用法:落在強拍,有時強弱拍均敲擊,響擊時,其音顫動。大鈸 與大鑼組成壹套鑼鼓經,是打擊樂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樂器。
(8)碗鑼。又稱挽鑼。①構造:銅制,若小碗大,扁形,邊唇有兩小孔以串耳帶,挽於左手掌中,用10余公分長硬竹板強擊發音。②音響:“ 當”,清亮帶嬌音。③用法:多用於吹打樂曲,照樂句擊打比較靈活。
(9)當點。①構造:銅制,如碗鑼壹樣大小,稍薄,外邊有平面邊唇,邊唇有四個小孔,用來串掛在木框內使之懸空。用苗竹枝(如筷子壹樣)在末端曲成半“丁”字形狀敲擊。②音響:“點”。③用途:用於點、眼,每拍壹句,均勻敲擊。當點是中軍班音樂專用擊樂器,也是中軍班音樂別具壹格的特色,如“敲板調”等必用之。
(10)馬鑼。①構造:銅制,狀似碗鑼而大數十倍,直徑約40公分,用16公分長木槌敲擊。②音響:“曠”粗獷熱鬧。③用途:多用於民間大鑼鼓,便於遊行。
(11)小鑼。①構造:狀似碗鑼,邊的比例稍短,面部圓順微凸,直徑約18公分;用16公分長硬竹板擊打,或用手執懸空擊打。②音響:“堆”、“丟”、“雷”。連續音念“雷堆”。③用途:小鑼鈸和大鑼鈸兩個系統的鑼鼓經均用小鑼,是鼓板的代表。
(12)銅金。又名乳鑼。①構造:銅制,圓形,略小於馬鑼,中央圓凸,以木槌(纏布或白棉帶)敲擊。②音響:“鋼”,余音長,似投石於池塘之水波。③用途:多用於小鑼鈸組合的鑼鼓經,落在強拍,作用如大鑼。
(13)大鑼。又稱大蘇鑼。①構造:銅制。狀似小鑼,直徑90至100公分,掛於架,以18公分長的木頭(外纏白布)敲擊。②音響:“孔”、“況”。聲音溫雅淳厚、優美動聽。這是廣東漢樂,漢劇音樂打擊樂器的特征。③用途:與大鈸有時同擊,有時相對交換,有時鈸雙鑼單,或單鑼出現,擊強拍,是打擊樂的重要樂器。
曲目
廣東漢樂曲目豐富,從已整理出版的《廣東漢樂曲目集》來看,***有曲目612首,其中絲弦樂430首,清樂56首,漢樂大鑼鼓23首,中軍班音樂62首,廟堂音樂31首。代表曲目有絲弦曲《單點尾》、《玉山坡》、《思夫》,嗩吶曲《粉疊》、《普天樂》、《玉芙蓉》,廟堂音樂有《壹封書》、《水底魚》等。其中部分樂曲來自中原宮廷音樂、古代音樂,保存了唐代宮廷樂律,如中軍班樂曲《大樂》、絲弦音樂《南進宮》等。廣東漢樂廣納百家之長,如《漁樵問答》是由古琴曲演變或模仿而來的,《剪剪花》是由民歌小調轉化的,《得勝令》也原屬戲劇曲牌的。
1、絲弦樂:《迎春曲》、《百家春》、《春串》、《南進宮》、《北進宮》、《琵琶詞》、《懷古》、《翡翠登潭》、《平湖》。
2、清樂:《出水蓮》、《西廂詞》、《將軍令》、《蕉窗夜雨》、《平山樂》、《挑簾》、《高山流水》。
3、漢樂大鑼鼓:《鬧元宵》、《小開門》、《錦上添花》、《迎賓客》、《得勝令》、《賀太平》。
4、中軍班音樂:《拜花堂》、《嫁好郎》、《玉美人》、《賞花》、《賣雜貨》、《花鼓調》、《飯後茶》、《雙扶船》。
5、廟堂音樂:《朝天子》、《哭皇天》、《五更佛》、《佛曲》、《菩庵咒》、《哀哀淚》、《哭相思》、《大江》。
大埔縣參加“2005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嶺南民間藝術大匯演”榮獲金、銀獎
大埔縣文化館組織兩個民間藝術表演節目“廣東漢樂”和“花環龍”,壹行69人於2005年11月25日赴廣州參加“2005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嶺南民間藝術大匯演”,於11月26日至28日壹連三天,在廣州市天河區天河體育中心南西廣場、廣州市荔灣區上下九廣場、廣州市越秀區英雄廣場等三處表演了5場,受到了中外觀眾及廣州市民的歡迎和好評;經“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組委會”組織專家組評選,大埔縣參演節目:廣東漢樂·迎春曲榮獲金獎,花環龍表演節目榮獲銀獎。
國家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等有關領導在現場觀看了表演;四十八家中外新聞媒體在現場進行了報道。頒獎儀式在廣州珠江賓館舉行。
傳承譜系
廣東漢樂的傳承是以樂器演奏技巧來進行的,大多數樂師能演奏多種樂器。因此,廣東漢樂的傳承具有多樣性,即家庭傳承、師徒傳承、社會傳承相互交融。由於大埔廣東漢樂活動歷史悠久,因此,清代以前的傳承情況難以考證,現從我們通過普查得來的資料和查找的文獻、方誌資料綜合起來進行分析、考證,列出如下傳承譜系。
(壹)師徒傳承
1、雙溪 李藍田(嗩吶) 代別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傳承方式學藝時間居住地址第壹~六代不詳男不詳不詳不詳不詳雙溪鎮第七代 李藍田 男1890年不詳師傳不詳雙溪鎮第八代 羅曾優男1942年中專師傳1952年楓朗鎮第九代 肖晨光男1961年大專師傳1971年百侯鎮2、茶陽 饒托生(頭弦、古箏、三弦、笛子、揚琴) 代別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傳承方式學藝時間居住地址第壹代饒托生男1884年不詳師傳不詳茶陽鎮第二代羅九香 男1901年不詳師傳不詳楓朗鎮饒從舉 男1897年不詳師傳1921年茶陽鎮饒慶雄男1902年不詳師傳1922年茶陽鎮羅協鴻男1920年不詳師傳不詳楓朗鎮第三代饒寧新男1941年大專師傳1947年廣東星海音樂學院羅曾良 男1936年高中師傳1954年楓朗鎮羅德栽男1939年大學師傳1956年廣東星海音樂學院第四代劉川與男1959年初中師傳1979年湖寮鎮3、楓朗 羅娘德(嗩吶) 代別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傳承方式學藝時間居住地址第壹代羅娘德男1890年不詳師傳不詳楓朗鎮第二代余敦昌男1920年小學師傳不詳大麻鎮第三代楊培柳男1942年初中師傳1958年百侯鎮第四代謝軍貴男1947年小學師傳1979年長治鎮4、茶陽 饒淑樞(提胡) 代別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傳承方式學藝時間居住地址第壹代饒淑樞男1905年不詳師傳不詳茶陽鎮第二代羅璉男1919年中專師傳不詳湖寮鎮 第三代廖東雄男1947年初中師傳1958年大埔漢劇團第四代房寶香女1989年初中師傳1979年湖寮鎮5、青溪 範思湘(司鼓) 代別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傳承方式學藝時間居住地址第壹代範禮輝男不詳不詳不詳不詳青溪鎮第二代範思湘男1905年小學父傳不詳青溪鎮第三代範勝華男1945年初中師傳1959年大埔漢劇團第四代管映庭男1965年中專師傳1985年大埔漢劇團(二)家族傳承
1、 大麻 余述仙(嗩吶) 代別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傳承方式學藝時間居住地址第壹代余述仙男1895年不詳不詳不詳大麻鎮 第二代余敦昌男1920年小學父傳童年大麻鎮第三代余玉琪男1965年高中父傳童年大麻鎮2、楓朗 羅調律(三弦、嗩吶) 代別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傳承方式學藝時間居住地址第壹代羅調律男1901年不詳不詳不詳楓朗鎮第二代羅曾優男1942年中專父傳童年楓朗鎮第三代肖晨光男1961年大學父傳童年楓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