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二十幾歲時的壹個冬天,壹個寒冷的聖誕節之夜,貧困、孤獨的青年音樂家,壹個人徘徊在維也納的街心,仿佛在尋找什麽,又似乎是漫無目的,僅僅為了享受壹下這聖誕之夜的冷寂的星空……
空氣中飄過了富人們餐桌上的烤鵝和蘋果的香味,年輕的貝多芬在寒風中高昂著頭顱,火焰般的卷發在風中飄揚……他的心靈似乎感到了壹股沖動……
突然,他看見壹位身體單薄的小女孩,匆匆地從教堂的那邊走過來。她的臉色那麽難看,仿佛正因為什麽不幸的事兒而感到絕望,她的弱小的身體在寒風中哆嗦……
“小姑娘,什麽事使妳這麽傷心,我能幫助妳嗎?”
原來,小女孩叫愛麗絲,她的壹位鄰居雷德爾老爹正病得厲害,他身邊壹個親人也沒有,唯壹的小孫女上個月也得傷寒病死了。雷德爾老爹哭瞎了眼睛,正躺在床上發著高燒。他有壹個願望,在這個願望沒有實現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則,他的靈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小愛麗絲說,“先生,雷德爾老爹是個善良的人,他愛畫畫,愛聽音樂。每到春天,他就騎著馬到森林裏去,秋天帶著壹大捆畫回來。他把賣畫的錢都分給了我們這些窮鄰居,而他自己窮得只剩下壹架破鋼琴。他病了,他天天都念叨:‘讓我再看壹眼森林和大海吧,讓我到塔希提島,到阿爾卑斯山去看壹眼它們吧!……這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唯壹的願望啊!’”小女孩含著淚水告訴面前的這位先生說:“多好的老人啊!可是沒有人能幫助他實現這壹願望!”
“不,也許有的!”
就在這個寒冷的聖誕之夜,青年音樂家隨著小愛麗絲來到了老畫家的身旁。他輕輕地打開了老畫家的那架舊鋼琴的琴蓋。他坐在這架舊琴前,心中似有壹種神秘的激情湧起……他的手指輕輕的按動了琴鍵……
是的,他的靈感和激情迸發出來了,在他接觸琴鍵的的壹剎那間,仿佛有壹仲無法言說的神秘召引,又若內心深處正在接受神祗的幫助,他彈奏著,彈奏著……那麽自如,那麽專註……
這時候,雷德爾老爹停止了咳嗽,好象是壹種回光返照似的,他坐了起來,咧開嘴巴,微笑著,頭部也隨著音樂的節拍搖晃……小愛麗絲更是滿臉驚訝地望著這架破舊的鋼琴,好象在懷疑,這位年輕的先生是不是壹位巫師,怎麽好象具有魔法壹般……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爾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島四周的海水,還有海鷗、森林、耀眼的陽光……全看到了!啊,上帝!我的靈魂終於可以升入天堂了……
雷德爾老爹撲上前,擁抱了正沈醉在琴聲裏的音樂家。“先生,感謝妳讓我在聖誕之夜看到了我想看到的壹切——我終生熱愛的大自然。”
貝多芬站起身,“不,是妳那仁慈的心靈在召引我,在趨動著我,還有您,美麗可愛的,天使壹般的愛麗絲!是您把我引到了這架鋼琴前……”
“不,是您幫助雷德爾老爹實現了他的美麗願望。”
“請允許我把這首曲子獻給您吧——可愛的小愛麗絲。”說完,青年音樂家低下頭,輕輕地吻了小愛麗絲,然後猛地轉過身,拉開門,大步走進了夜色中,他的火焰般的卷發在風中飄揚,雄壯的姿態活象壹只雄獅……
許多年過去了,貝多芬從沒忘記過這個冬天的夜晚。他的心靈常被壹種難以名狀的感情纏繞著。終於有壹天,他憑著準確的記憶,寫出了那首曲子,他的心情才稍微平靜了壹些。他難以忘懷那位善良、美麗的小女孩愛麗絲。他不假思索地把這首鋼琴曲題名為《致愛麗絲》……
《月光》資料:
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作於1801年。幾乎沒有壹首名曲像這首奏鳴曲壹樣,因“月光”這壹俗稱而名滿天下、家喻戶曉。《月光》這壹名稱據說是源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雷爾施塔布(1799-1860)形容這首樂曲的第壹樂章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閃耀的湖面上,壹只搖蕩的小舟壹樣”。其實,貝多芬自己曾提到過,本曲是“幻想曲式的奏鳴曲”。
第壹樂章,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4/4拍子,三部曲式。為奏鳴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興性的柔和抒情曲。壹反鋼琴奏鳴曲的傳統形式,貝多芬在本曲的首樂章中運用了慢板,徐緩的旋律中流露出壹種淡淡的傷感。
第二樂章,小快板,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貝多芬在這壹樂章中,又壹次“反其道而行之”,改變了傳統鋼琴協奏曲中壹向作為慢板樂章的第二樂章,而采取了十分輕快的節奏,短小精悍而又優美動聽的旋律與第壹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本樂章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承前啟後”作用,第壹樂章與第三樂章在此銜接得非常完美。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本樂章擁有精巧的結構與美妙的鋼琴性效果和充實的音樂內容,急風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著各種復雜的鋼琴技巧,表達出壹種憤懣的情緒和高昂的鬥誌。直到全曲結束之前,還是壹種作“最後沖擊”的態勢。
貝多芬這壹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作法,他企圖重新評價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傳統的格局,奏鳴曲式往往只出現在壹個樂章裏,而通常在第壹樂章,但貝多芬打破了這種模式,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是古典樂派開始朝浪漫樂派轉變的作品之壹。
第壹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它那夢壹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壹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它所依據的題材很簡單:樂曲壹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構造了無邊的幻想,四小節後,第壹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它細致而沈靜,略帶些憂郁。1段1分18秒在B大調上出現了第二主題。中間部由第壹主題開始。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出急躁不安的情緒。隨後,進入第三段,第壹主題平靜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c小調的面目再現,然後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動機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結束。
第二樂章比較短小,李斯特形容這個樂章為“兩個深淵中之間的壹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將第壹樂章的沈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銜接地非常完美。 第壹段是連奏與斷奏相呼應的主題,然後再以變奏加以重復。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調。2段1分13秒再現第壹段。這個樂章好像是瞬息間留下的溫存的微笑。
第三樂章雖然在調性上與前樂章有緊密的聯系,但表達的感情則完全不同。第壹主題是熱情不可遏制的沸騰和煽動性,猶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連連的跳腳聲。第二主題像是從心底裏發出來的申訴。它臨近結束時連續的八分音符,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現了熱情的情感和堅強的意誌。經過短短的展開部後,內心的激動表現得更為強烈。在尾聲中,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突然沈寂下來,但洶湧澎湃的心情並沒有就此平靜。貝多芬曾說過他的作品二十七號的兩首奏鳴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的樂章之間要緊接不要有停頓,這樣才能從開始樂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漸展開,進入到錯綜復雜的終樂章,而得以提供壹種凝聚高潮的感覺。
義務教育課程試驗標準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本第二十六課《月光曲》壹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月光曲”為標題杜撰的壹個動人故事。
原文:
有壹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壹個小鎮上。壹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壹所茅屋裏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屋子裏有人在談話。壹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壹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壹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妳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貝多芬聽到這裏,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裏點著壹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壹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壹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壹首吧。”
壹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裏的壹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壹縷壹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壹個連壹個朝著岸邊湧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湧的大海。
相關故事: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蘇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壹夜工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