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是古代音樂中常用的合奏樂器,在戰國至漢代這段時期得到廣泛運用。從漢代的陶俑和畫像磚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樂器在樂隊中的演出場景,但是現在它已經失傳了。當然,我們可以根據文獻記載、出土實物和其“近親”笙的情況,大致還原竽的形制和發聲原理。
和笙相同,竽也是壹種簧管樂器。所謂“簧管樂器”,就是在竹管中嵌入簧片,吹奏時氣流通過竹管振動簧片而發聲。除了笙竽之外,少數民族樂器巴烏也同樣是簧管樂器。
只是巴烏與笛簫類似,是通過手指在不同出音孔上的按放而調整音高,所以只需要壹根竹管;而笙竽則由於每根竹管只能發出壹個音高,必須由多根不同長短的竹管組合在壹起才能演奏樂曲。
同時,為了擴大樂器的音量及便於演奏,這些竹管被插在壹個空心的竽鬥上(竽鬥早期由“匏”制成,後改為木制),演奏者只需從竽鬥吹入氣流,通過手指對出音孔進行掌控,使氣流通過特定音高的竹管,便能調整樂曲演奏中的各種音高變化。
與笙相比,竽的體積較大,竹管數量也較多。長沙馬王堆出土過壹件竽,高78厘米,竽鬥、竽嘴為木制,二十二根竹制竽管分前後兩排,每排十壹管插在橢圓形的竽鬥上,呈雙弧形排列。
從其形制來看,我們可以想見為何會有“濫竽充數”的情況發生:首先,這種樂器體積較大,吹奏時別人較難註意到演奏者的狀態;其次,由於它多用於合奏,在大量的聲響之間,壹件以氣流吹奏的簧管樂器是否真正表現了應有的效果,也是很難識別的。
總結:濫竽充數的雕像,現位於上海大寧靈石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