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籍匈牙利鋼琴家,就學於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多南伊的學生,1939年與布達佩斯愛樂樂團合作演奏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而成名, 1943年遷居瑞士,1955年入瑞士籍。
02.阿格裏奇 Martha Argerich 1941———
阿根廷女鋼琴家,5歲首次登臺,1946年師從斯卡拉穆紮(Scaramuzza)接受嚴格訓練, 1955—1957年在維也納師從古爾達,後又在日內瓦拜李帕蒂夫人和馬加洛夫為師。1957年獲布梭尼國際鋼琴比賽獎、日內瓦國際鋼琴比賽壹等獎。1960年從米凱蘭傑利繼續深造,1965年在華沙第七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中獲壹等獎,波蘭唱片公司在現場錄制了她演奏的肖邦《第壹鋼琴協奏曲》的唱片,壹下子使她名揚四海。
03.阿勞 Claudio Anrau 1903-----1991
智利鋼琴家,作為鋼琴神童,5歲就登臺, 1910年由智利政府資助到柏林斯特恩音樂學院留學,成為克勞澤的學生。1914年在柏林首次舉行獨奏會,1918年在尼基什和富特文格勒扶植下演奏協奏曲,從此蜚聲全球。1927年獲日內瓦國際鋼琴比賽大獎,1940年在聖地亞哥創辦鋼琴學校,1941年全家定居紐約。阿勞的性格內向,在表現上追求純正嚴謹的古典風格與深刻的感情之間的結合,在演奏中強調重音的效果,追求結構嚴謹與細膩情感表達的結合。
04.阿什肯納濟Vladimir Ashkenazi 1937—
冰島籍蘇聯鋼琴家,6歲開始學琴,8歲在莫斯科登臺演奏,進入莫斯科中央音樂學校後,在蘇巴特亞(Sumbatyan)的班上學習10年,1955年入莫斯科音樂學院,成為奧伯林的弟子。1955年獲第五屆肖邦比賽二等獎,1962年獲第二屆柴科夫斯基國際比賽壹等獎。1963年在倫敦舉行演奏會大獲成功後,留居倫敦,1968年移居冰島, 1972年入冰島籍。阿什肯納濟作為俄羅斯鋼琴家,感情充沛,追求表達的抒情性、詩意與浪漫氣質,作為奧伯林的學生,又有莫斯科學院派那種不同於德奧學院派的嚴謹。
05.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 1884—1969
德國鋼琴家,1897—1898年在萊比鍋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師從雷肯多夫(Reckendorf),成為最後壹位萊比錫學派的代表人物。巴克豪斯16歲與尼基什指揮的萊比鋸格萬特豪斯樂團合作協奏曲而成名,其演奏生涯長達70年,1946年入瑞士籍,定居於與意大利相鄰的盧卡諾。。
06.巴倫勃伊姆 Daniel Barenboim 1942—
以色列鋼琴家,5歲在雙親指導下學琴,7歲就在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獨奏會, 1951年全家移居歐洲,1952年定居以色列,入以色列籍。同年獲美國的以色列文化財團獎學金,到薩爾茨堡莫紮特音樂學院隨埃德沮、菲舍爾學琴,1955年從法國鋼琴家布蘭傑。巴倫勃伊姆在演奏中的長處是樂句的表情處理,他對旋律線的表現能力很強,但往往過多地註意表面的效果。
07.貝爾曼 Lazar Bermar 1930—
俄羅斯鋼琴家,7歲參加聯歡節而第壹次錄制莫紮特作品的唱片,9歲進莫斯科音樂學校,隨後入莫斯科音樂學院,成為戈登威澤的學生。 1956年獲比利時伊麗莎白皇後國際鋼琴比賽第五名,布達佩斯國際鋼琴比賽三等獎,1976年與卡拉揚、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柴科夫斯基的《第壹鋼琴協奏曲》而成名。
08.貝洛夫 Michel Beroff 1950—
法國鋼琴家,幼年被梅西安發現才華而推薦進巴黎音樂學院,不滿20歲就因演奏梅西安和其他現代作曲家的作品而蜚聲全球。貝洛夫除莫紮特奏鳴曲外,從不公開演奏1900年以前的作品,主要以演奏巴托克、梅西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的現代作品為特色,對節奏感有極強的把握能力,能在鋼琴上表現出豐富的打擊樂色彩,是表現梅西安作品的權威。
09.畢肖普壹科瓦塞維奇 Stephen Bishop—Kovacenich 1940—
美籍南斯拉夫鋼琴家,出生於洛杉磯,1951年在舊金山首次公開演奏,1959年移居倫敦,師從赫斯,1961年在倫敦舉行獨奏會而成名。畢肖普壹科瓦塞維奇以敏銳的觸鍵和所表達的近乎透明而又富於詩意的音色而著稱,他演奏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狄亞貝利變奏曲》都是極獲好評的作品,主要特色是充分展示了貝多芬細膩和充滿詩意的壹面,力量與宏大性上略顯欠缺。他演奏的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鋼琴作品,獲愛迪生獎,其巴托克的表現明顯比科奇什的表現更多豐富的表情。其實就其氣質與演奏風格,他最出色的演奏還是貝多芬的兩張鋼琴小品,以及格裏格、舒曼的鋼琴協奏曲。
10.博列特 Jorge Bolet 1914—
美籍古巴鋼琴家,12歲獲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獎學金到該院留學,在薩佩頓(Saperton)班學鋼琴,1932—1933年師從戈多夫斯基,1935年拜羅森塔爾為師,接著又從魯道夫·塞爾金深造。 1937年在費城舉行獨奏會而嶄露頭角,1938年獲霍夫曼鋼琴比賽獎,二戰中參軍,戰後繼續演奏生涯。博列特被稱為浪漫樂派鋼琴演奏家的最後代表,他的演奏是抒情與狂想的很好結合,所以被稱為“李斯特的代表”。博列特在Decca錄制了8張李斯特作品選集,是其代表性唱片,他演奏戈多夫斯基改編的肖邦練習曲,也是極為精彩的錄音。
11.布倫德爾 Alfred Brendel 1931—
奧地利鋼琴家,幼年在南斯拉夫師從德澤利克(Dezelic),1943年全家遷回奧地利,從卡恩 (Kaar)學琴。後在菲舍爾的鋼琴班深造,1948年獲布索尼比賽獎而揚名。布倫德爾編訂了貝多芬的全部鋼琴作品,他有極寬的演奏幅度,不僅深入研究作品內涵,而且極具挖掘作品的浪漫抒情的能力,他在處理裝飾音與華彩樂段方面總能尋找到最佳的效果,其演奏以註重音色的細微變化為最大特色。舒伯特和海頓的作品,是他演奏的作品中的上品,其中的優雅與抒情性都無人能夠企及。他演奏的貝多芬與吉利爾斯、施納貝爾形成極鮮明的對照,把貝多芬解讀得如行雲流水壹般,極具特色。而他的莫紮特鋼琴協奏曲,雖不如海布勒那樣體現出極端的細膩,卻賦予了莫紮特壹種清純雋永的色彩斑讕。他的布拉姆斯協奏曲,呈現出別人難以達到的那種豐富的層次。布倫德爾是德奧演奏家中少有把歌唱性和對結構的把握結合得天衣無縫者,他的特點可以“高雅的行雲流水”來形容,但其表現領域嚴格限在古典——浪漫時期的德奧作曲家。
12.布赫賓德 Rudolf Buchbinder 1946—
捷克鋼琴家,幼年隨父母移居維也納,1961年參加慕尼黑國際比賽,獲鋼琴三重奏獎;1966年獲克萊本國際比賽特別獎,其與蘇克、斯塔克組成的三重奏團,在闡述東歐作曲家的室內樂作品方面具權威性。
13.卡薩德絮 Robert Casadesus 1899—1972
法國鋼琴家,卡薩德絮家族是法國有名的音樂世家,卡薩德絮1911年進巴黎音樂學院,1922年開始全球巡回演出。卡薩德絮的演奏具有典型的法國風格,這就是追求典雅與平衡感,他認為演奏最重要的是音質,而不是技巧。卡薩德絮演奏的拉威爾作品具有權威性,其闡釋的弗雷作品典雅而華麗。他與弗朗西斯卡蒂合作舉行奏鳴曲演奏會,與弗朗西斯卡蒂的境界極為契合,兩人相得益彰 ,是極典雅的壹對搭檔。其與賽爾與克利夫蘭交響樂團合錄的莫紮特晚期協奏曲,也極具特色。
14.卡辛奧裏 Gianluca Cascioli 1979——
意大利鋼琴家,在伊莫拉的音樂學校學習,作為神童,曾在意大利得過多次比賽獎,並應邀赴美國演出。其演奏風格追求輕靈而敏捷的觸鍵,有出色的技巧與優秀的音樂感覺,是目前活躍於樂壇的最年輕的鋼琴家。DG公司於1996年發行了他演奏的兩張小品專集,板獲好評。
15.奇科利尼 Aldo Ciccolini 1925--
法籍意大利鋼琴家,就學於那不勒斯音樂學院,1942年在那不勒斯演奏肖邦的第二協奏曲而嶄露頭角,1949年獲瑪格麗特·隆國際比賽壹等獎。奇科利尼擅長演奏弗雷、聖桑、薩蒂等法國作曲家的作品,其錄制的薩蒂鋼琴作品全集,獲得極高的贊譽。
16.克萊本 Van Cliburn 1934—
美國鋼琴家,17歲進紐約朱利亞德音樂學院,師從列文涅,1947—1954年,7次獲美國各種比賽獎,1958年因參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比賽獲壹等獎而成名。克萊本在冷戰期間,是蘇聯發射第壹顆人造衛星後,第壹個在蘇聯獲得成就的美國人,因而成為美國的寵兒,回國時像英雄凱旋受到夾道歡迎。克萊本的演奏,以亮麗的音色著稱,尤其是高音部充滿光輝,有“克萊本色彩”之稱。遺憾的是克萊本僅在60年代紅極壹時,70年代就不再有出色的表現。他在演繹類似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普羅科菲耶夫的協奏曲上,顯示出更寬闊的幅度和色彩變化。當然,最具轟動效應的是其1958年回國後錄制的柴科夫斯基《第壹鋼琴協奏曲》,這張唱片上市10天便熱銷100萬張。
17.科爾托 Alfred Cortot 1877—1962
法國鋼琴家,就學於巴黎音樂學院,1886年獲音樂學院鋼琴比賽壹等獎,年方30歲已成為當時法國音樂界出類拔萃的人物。1905年與蒂博、卡薩爾斯組成“黃金三重奏團”,1919年與馬熱奧創辦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校,培養了壹大批類似哈斯姬兒、李帕蒂、弗朗索瓦等優秀學生。科爾托追求高貴的氣質、抒情性與迷人的音色的結合,他演奏舒曼與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麗和細膩,強調了他們的豐富表情。二次大戰期間,科爾托與納粹當局合作,出任傀儡政權職務,並繼續舉行演奏會,卡薩爾斯因此與他決裂。1944年科爾托被盟軍逮捕,釋放後被法國人視為“法奸”和不受歡迎的音樂家。
18.柯曾 Clifford Curzor 1907—1982
英國鋼琴家,1919年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師從雷迪,後在古德森班上學習,16歲在倫敦皇後大廳演奏巴赫三重協奏曲而成名。1928年到柏林拜施納貝爾為師,後又到巴黎受蘭多芙斯卡指導,可謂融合了多家長處。柯曾的演奏,善於把剛健的節奏與內心莊嚴寧靜的情感完美地結合起來,他的演奏對結構把握能力強,觸健中充溢著英國紳士那種優雅,擅長於莫紮特與舒伯特的作品。其與維也納八重奏團合作的舒伯特的《鱒魚》,是這個曲目的頂尖版本之壹。
19.齊夫拉 Gyorgy Cziffra 1921—
法籍匈牙利鋼琴家,5歲就登臺即興演奏民歌,1930年進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在多南伊班上接受嚴格訓練。1933—1941年在匈牙利和北歐等地舉行獨奏會,好評如潮。1941年入伍參戰,1947年被俘釋放後,在費倫希(Ferenczi)班上繼續學習,1955年獲李斯特比賽獎,1957年移居巴黎,後入法國籍。齊夫拉的演奏,以技巧而取勝,技巧的表達令人眼花繚亂,但對作品的內涵往往很難深入探究。他演奏的練習曲及高難度技巧作品,都能充分展示其才華,最具特色的作品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與《超技練習曲》。
20.德繆斯 Jorg Demus 1928—
奧地利鋼琴家,1940--1945年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鋼琴與指揮,1953年進吉澤金的高級班深造,1953年在維也納舉行獨奏會,成為二次大戰後新壹代奧地利鋼琴家。德繆斯的演奏,以柔和而富彈性的觸健與旋律線條優美著稱,在表現巴赫時極具特點,是很優秀的聲樂鋼琴伴奏人選。
22.昂特勒芒 Philippe Enterment 1934—
法國鋼琴家,10歲進巴黎音樂學院,是瑪格麗特·隆的學生,17歲獲瑪格麗特·隆壹蒂博國際比賽壹等獎,而後在各地巡回演出。以演奏莫紮特鋼琴協奏曲與拉威爾鋼琴作品為專長。
23.埃森巴赫 Christoph Eschenbach 1940—
德國鋼琴家,1950年經約夫姆介紹,到漢堡音樂學院師從漢森,後又轉入科隆音樂學院師從施密特壹諾伊豪斯。1962年在幕尼黑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德國廣播電臺獎,1965年在盧塞恩參加第壹屆哈斯姬兒比賽再獲壹等獎,從此開始演奏生涯。埃森巴赫在挖掘巴赫的大健琴的鋼琴表達、布拉姆斯的室內樂作品的闡釋上都具特色,而他給菲舍爾壹迪斯考演唱的舒曼歌曲的配樂,也深得舒曼的神韻。
24.菲舍爾 Edwin Fischer 1886—1960
瑞士鋼琴家,1896—1904年在巴塞爾音樂學院胡貝班上學習,後在柏林斯特恩音樂學院師從克勞澤,1931年接替施納貝爾在柏林高等音樂學校鋼琴高級班任教授,此時已成為演奏巴赫與貝多芬作品的專家。菲舍爾是布倫德爾的老師,他對巴赫有專門深入的研究,能深刻地體現巴赫的結構美。菲舍爾闡釋的貝多芬,更追求其整體性,因為顧及整體結構與效果的平衡,他的演奏有時過於規整。
25.弗朗索瓦 Ssmson Francois 1924—1970
法國鋼琴家,6歲登臺演奏,11歲獲法國尼斯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獎,後到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繼續學習,1939年回巴黎,進巴黎音樂學院師從科爾托,1940年獲音樂學院比賽壹等獎,1943年獲瑪格麗特·隆國際比賽壹等獎。其演奏曲目包括肖邦、李斯特、德彪西、拉威爾、巴托克、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尤以演奏德彪西、肖邦的作品最為著稱。弗朗索瓦演奏的肖邦與魯賓斯坦的肖邦有極大差別,魯賓斯坦的肖邦強調情感,弗朗索瓦則更強調肖邦的情感所體現出來的音色,所以也有人認為弗朗索瓦的肖邦高於魯賓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