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車來源於西方,是寶寶會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壹般由底盤框架、上盤座椅、玩具音樂盒三部分組成,歸屬於玩具童車類。學步車可以適度輔助嬰兒學習走路,帶玩具的學步車也具有“娛樂”性功能,對於訓練嬰兒肢體動作的協調有壹定的幫助。
在保證安全和正確使用的前提下,學步車為寶寶學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也解放了媽媽的雙手。但如果學步車選擇不合適,也會對寶寶學習走路產生不良的影響。
對於看寶寶的老人省力,但不要長期坐。不過學步車對寶寶並不是很好的。學步車將嬰兒固定在其內,使嬰兒失去了大運動鍛煉的機會。大運動鍛煉包括爬、站立、彎腰、行走等,能加強身體各部位運動的協調性。因為學步是需要力氣的,而坐在學步車裏的孩子需要活動時,可以借助車輪毫不費力地滑行,缺乏真正的自主鍛煉 嬰兒長期用學步車,會出現發育異常:兩膝蓋內側突出膨大,兩小腿向外撤,兩膝關節靠攏時踝關節不能並攏,看上去像“X”形;有的兩條小腿向外彎曲,兩踝關節關攏時(立正姿勢),膝關節不能靠攏而呈“O”形,也就是所謂的“羅圈腿”。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而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寶寶發育有自身的規律,與神經、肌肉發育的成熟程度及視力發育密切相關。俗話說:“7滾8爬周會走”,而很多媽媽早早地給小寶寶準備了學步車,寶寶才能坐穩就坐上學步車,媽媽認為這樣自己既可以做家務,又可以讓嬰兒學習走路。過早或過多或使用學步車不當,違背嬰兒生長規律人為“助走”,會對嬰兒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如才滿7個月的小寶寶就坐學步車,因個子小,坐墊過高,腳不能完全著地,只能用腳尖觸地滑行。久而久之,寶寶就形成前腳掌觸地的欠腳走路姿勢 有很多爸爸媽媽使用學步車是因為他們覺得學步車可以保證嬰兒的安全,而統計結果卻動搖了人們對學步車的信心,根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統計:每年約有8800名15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由於使用學步車而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