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薩福詳細資料大全

薩福詳細資料大全

薩福(Sappho,約前630或者612~約前592或者560),古希臘著名的女抒情詩人,壹生寫過不少情詩、婚歌、頌神詩、銘辭等。壹般認為她出生於萊斯波斯島(Le *** os)的壹個貴族家庭。據說她的父親喜好詩歌,在父親的薰陶下,薩福也迷上了吟詩寫作。她是第壹位描述個人的愛情和失戀的詩人。 青年時期曾被逐出故鄉,原因可能同當地的政治鬥爭有關。被允許返回後,曾開設女子學堂。古時流傳過不少有損於她的聲譽的說法,但從壹些材料看,她實際上很受鄉人敬重。

基本介紹 中文名 :薩芙 外文名 :Sappho 別名 :女荷馬、第十位繆斯女神 國籍 :古希臘 出生地 :萊斯博斯/萊斯沃斯島(Le *** os) 出生日期 :前630或者612 逝世日期 :前592或者560 職業 :詩人 主要成就 :古希臘第壹位女詩人

創造“薩芙體”,推動抒情詩(Lyric)的發展 人物簡介,人物特點,人物生平,相關作品,流傳作品,作品風格,詩體特點,作品內容,影響與評價,人物評價,作品詩選,評論文章,影視作品,影視信息,劇情簡介, 人物簡介 當時的希臘女性須征求家族同意方能結婚,尤其是貴族婦女。現在無從考證薩福是否願意,只知道她在成年後嫁給了壹位貴族,還生了壹個女兒,但是沒有過多久,她選擇了離開丈夫和家庭。她先是在西西裏島住了壹段時間,又返回故鄉,並在那裏度過了余生。 薩福畫像 在萊斯波斯島,薩福建立了壹所女子學校,專門教導女孩子們寫作詩歌。當時有不少少女慕名而來,拜在她門下。薩福以護花者的愛戀心情培育她們,同時也像母親壹樣呵護她們成長,為這些花壹般清新美麗的少女寫下了許多動人的情詩和婚歌。 古希臘人對同性之間的愛情抱有很大的寬容之心,而且盛行師生間的同性戀情,師者授業解惑,學生以情相報,所以這些帶有強烈同性戀情感的詩歌在當時不但沒有遭禁,而且還廣為傳頌。薩福的詩打動了許多人,羅德斯島上的居民也因出了如此才華橫溢的詩人而感到自豪。為了表示他們的愛戴和驕傲,在薩福還活著的時候,他們就在銀幣上鑄上了她的頭像。 薩福是古希臘的著名詩人,也是世界古代為數極少的幾位女詩人之壹。薩福因為遭到壹位女戀人的拒絕而心碎跳崖自盡,喪命英年。別的史學家則認為詩人壹直活到公元前550年左右才壽終正寢。 人物特點 薩福是西方文學史上開天辟地的女詩人,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的希臘。薩福是當時詩壇的大牛,連柏拉圖老頭子都誇她作起詩來簡直就是繆斯附體。不過薩福侍奉的女神不是繆斯,而是愛神阿佛洛狄忒,這就註定了她的風格:優雅精致、性感香艷。薩福喜歡在詩裏自爆隱私,所以在她的殘篇裏(據說“薩福寶典”有整整十卷,可惜經歷後世男權社會漫長的文字獄,只剩下壹兩首完整的,其余都是斷章),我們明確看到她對其它女子心旌搖蕩神魂顛倒,她們相愛時的醉生夢死。 薩福之愛 比較逗的是,薩福詩裏面的女子名字眾多,據說這些都是她在萊斯波斯島上創立的女子學院裏的學生。 當然薩福也有失手的時候,她留下來最完整的壹首詩就是向愛神吟唱的祈禱詞,通篇是求問愛神怎麽追求壹位少女,薩福說:“求坐在華麗寶座的永生不朽的愛神,宙斯的女兒,我求妳,我的主啊,別用痛苦和煩惱折磨我這顆心。如今也請妳快來!從苦惱中把我解救出來,做我的戰友,幫助我實現我惆悵的心中懷抱著的心願。”善良的愛神不忍拒絕。薩福往往給自己的詩歌譜上曲調,供人吟詠彈唱。在技巧上,她創立了“薩福體”,改革了當時詩歌創作的韻律;在內容上,她與其他詩人壹起,把詠唱的對象由神轉向人,用第壹人稱抒發個人的哀樂,領當時文學創作風氣之先。 千百年來,薩福被人們視為描寫女 *** 情的聖人、“女性主義者的偶像”、“化身為文學家的羅蕾萊”(羅蕾萊是德國民間文學中傳說的女妖)。 當時很多希臘女子慕名來到萊斯波斯島,拜在其門下學習詩藝。當時萊斯波斯島上的貨幣,都以薩福頭像為圖案。 從19世紀末開始,薩福成為了女同性戀的代名詞,“Le *** ian”(意為女同性戀者)與形容詞“Sapphic”(女子的同 *** )等,均源於薩福。由此,薩福也被近現代女性主義者和女同性戀者奉為始祖。 人物生平 薩福出生於貴族世家,無憂無慮的孩提時代是在萊斯波斯島上度過的。 萊斯沃斯公元前7世紀曾是壹個文化中心,該島現名米蒂利尼。她在富庶的萊斯沃斯島上享受自由、閑暇和寧靜的時光,過著精致奢華的生活。但青年時期因卷入了壹起推翻執政王事件而被放逐到義大利北部的西西裏島。在憂郁、流亡的生涯中,她嫁給了壹位富有的名叫瑟塞勒斯的富商西西裏男子,育有壹女,名叫克雷斯。 薩滿畫像 不久之後,身為才女的她無法忍受婚姻中沒有交流、沒有靈魂的結合,薩福離開了丈夫和家庭,她獨自在西西裏島上過著平靜優渥的生活。這時,她開始創作詩歌,詩篇從西西裏島傳出使她名聲遠播。等她回到萊斯波斯島時,已是壹位無可匹敵的詩人了。 那時她約為二十多歲,風華正茂,在萊斯波斯島上她創辦女子學校,教授詩歌、音樂、儀態,甚至美容和服飾。許多人慕名而來,貴族把自己的女兒送往該校。她喜歡這些年輕美麗的女孩,不僅教授她們詩歌與音樂,閑暇之余熱情教授她們戀愛藝術。心中的詩情在朝夕相處中轉化為深深的愛戀,使她與女學生們在那片芬芳之地上綻放出艷麗的同性之愛的花朵。從而使薩福的名字成為現代女同性之愛的象征。現代英語Le *** ian(女同性戀)壹詞就是來源於Le *** os(萊斯波斯島)。她的許多詩篇都是對女學生學成離別或嫁為人婦時表達相思之情的贈詩。 薩福曾造訪義大利錫拉庫紮市時,該市曾樹起壹座雕像以示敬意。薩福還因擔任壹所希臘女子精修學校的校長而聞名遐邇。薩福詩作的對象很可能就是薩福的學生。薩福是壹位創造出了自己特有詩體的抒情詩人,這種詩體被稱作“薩福體”。 相關作品 有關詩人詩歌的史料同詩人的傳記壹樣撲朔迷離。人們只知道她是上古時代的壹位偉大的詩人:古希臘人十分稱贊她,說男詩人有荷馬,女詩人有薩福,柏拉圖曾譽之為“第十位繆斯”。她的詩對古羅馬抒情詩人卡圖盧斯、賀拉斯的創作產生過不小影響,後來在歐洲壹直受到推崇。詩人的肖像曾上過硬幣。詩人的詩作大約於公元前3世紀首次輯成9卷行,但流傳至今的極少,僅有壹首28行的詩作保存完好,到19世紀為止,人們主要是通過其他作者的引用得以了解詩人的。1898年學者們出土了壹批含有詩人詩作殘片的紙草。現代的各種版本中,詩人詩作的殘片累計已達264片,但僅有63塊殘片包含完整的詩行,只有21塊含有完整的詩節,而迄今能讓我們作為文學作品來欣賞的近乎完整的詩作僅有4首。第4首是2004年新發現的,這首12行的詩作是在壹具埃及木乃伊上面的紙草上發現的。該詩連同牛津大學學者馬丁·韋斯特的英文譯文發表在2005年6月第3周出版的《泰晤士報文學增刊》上。 流傳作品 薩福被冠以“抒情詩人”之名,是因為在那個時代,詩歌是由七弦琴伴唱的。薩福在技術和體裁上改進了抒情詩,成就了希臘抒情詩的轉向:從以諸神和繆斯的名義寫詩轉向以個人的聲音吟唱。 薩福留有詩歌九卷之多,但目前僅存壹首完整的詩章,其余均為殘篇斷簡。從公元前三世紀起,薩福的名字就開始出現在詩歌、戲劇和各種著述中,她逐漸被神化或醜化,按時代的需求——或被喻為第十位繆斯;或被描繪為皮膚黝黑、長相醜陋的女人。中世紀時,因她詩篇歌詠同性之愛而被教會視為異端,將她的詩歌全部焚毀。若不是在十九世紀末壹位埃及農民在尼羅河水域偶然發現紙莎草本上記載薩福的詩歌,被淹沒的詩歌會更多。但薩福的傳奇始終流傳著,尤其是在各代詩人們心中成為壹座燈塔。 作品風格 薩福的詩溫婉典雅,真情率性,大多以人的愛和欲望為主題——不同於她以前的詩歌是以神作為歌吟的對象——詩中充滿了愛的勸喻、愛中的甜美與痛苦或兩者相互交織的情愫,以及彌漫著憐憫和嫉妒的悲鳴之聲。讀她的詩歌,猶如冒險去遠航。 薩福的詩藝很高,在目前僅存的詩篇中已經能夠看出她嫻熟運用暗喻(不像荷馬時代多用明喻)這種現代詩歌的技巧,使詩歌形象和內在涵義更為豐富和飽滿,如她描寫鴿子:“它們的心漸漸冷卻/任雙翅垂落下來”,意象優美而淒婉,鑲嵌著她難以述說的某種落寞情懷;又如上述引文中的“戰車和驍騎”,除了具體所指外還暗喻著男人。 此外,有時她的詩歌又像浪漫主義時期的抒情詩,將大自然的風物山川用來象征自己微妙心緒。 詩體特點 薩福的詩體是獨創的。西方詩歌史上把這種詩體稱之為“薩福體”。它們是獨唱形式的——荷馬時代和古希臘悲劇中有許多是歌隊的集體合唱——詩體短小,以抒情和傾述內心情懷為主,音節更為單純、明澈。在“薩福體”的格律中,每壹節分為四行,每壹行中長短音節在相對固定中略有變化,前三行有點像荷馬時代的六韻步詩體,第四行則音節簡短,顯得幹脆明快。相傳,與薩福同時代的雅典統治者梭倫也是壹位詩人,當他偶然聽到薩福的詩篇時說“如果我學會了她的音律,可以死而無憾了”。 薩福的詩體類似於中國古代的詞,目的在於供人彈琴詠唱,但她往往自己譜曲。薩福不僅在技巧上創立了“薩福體”,改革了當時詩歌創作的韻律,而且與其他詩人壹起,在風格上把詠唱的對象從神轉移到人,並用第壹人稱來抒發個人的哀樂,在當時相當革新。 作品內容 薩福的作品多為柔美婉約的渴求愛戀的情詩,並且常常為她的女學生所作。當時很多年輕女子慕名來到勒斯博島,拜學在她門下。薩福不僅教與她們藝術,而且寫給她們表達強烈愛慕的情箋。當學生學成離島,嫁為人婦時,薩福還為她們贈寫婚詩。古希臘盛行師生間的同性戀情,師者授業解惑,學生以情相報,所以這些帶有強烈同性戀情感的詩歌在當時不但沒有遭禁,而且還廣為傳頌,甚至連萊斯波斯島上用的貨幣都以薩福的頭像為圖案。在薩福由於家庭原因流亡於西西裏島時,那裏的居民為她豎起了雕像以表愛戴。柏拉圖稱薩福為“第十謬斯”,視其地位與雅典眾神相當。雅典統治者梭倫本人也是位出色的詩人,但有壹回聽到薩福的詩時,堅持要求學唱,並說: “只要我能學會這壹首,那麽死也無憾了。” 影響與評價 薩福往往給自己的詩歌譜上曲調,供人吟詠彈唱。在技巧上,她創立了“薩福體”,改革了當時詩歌創作的韻律;在內容上,她與其他詩人壹起,把詠唱的對象由神轉向人,用第壹人稱抒發個人的哀樂,領當時文學創作風氣之先。千百年來,薩福被人們視為描寫女 *** 情的聖人、“女性主義者的偶像”“化身為文學家的羅蕾萊”(羅蕾萊是德國民間文學中傳說的女妖)。馬丁·威斯特稱她是“學者繞不過去的坎”。 薩福跳海 當時很多希臘女子慕名來到萊斯波斯島,拜在其門下學習詩藝。薩福不僅教她們知識,還寫了很多表達對她們強烈愛慕的詩作。在當時,古希臘盛行師生之間帶著強烈精神交往的戀情,薩福帶著強烈同性戀情感的詩歌廣為傳唱。當時萊斯波斯島上的貨幣以薩福頭像為圖案。從19世紀末開始,薩福成為了女同性戀的代名詞,Le *** ian與Sapphic等,均源於薩福。而由此,薩福也被近現代女性主義者和女同性戀者奉為始祖。 關於薩福的逸聞趣事,版本層出不窮,大多是基於不大可靠的傳聞。在埃裏卡瓊的《薩福的飛越》這本書裏,瓊將這個詭異的希臘女詩人拉進肥皂劇式的世俗生活中。薩福像斯嘉麗壹樣在男人中間周旋、調情,“似乎想要吞下整個世界”。行文中,瓊激蕩的語調如同薩福轉世。在她筆下,薩福是壹個無所畏懼、卓越不凡的女英雄。 在《如果不是冬天:薩福斷章》裏,安妮·卡爾森以獨特的翻譯風格,描述了薩福在大到愛情、欲望、婚姻、驅逐,小到靠墊、蜜蜂、豆子,以及關於衰老、羞恥、時間等等人類方方面面的思考,用括弧和空格來提醒讀者紙草上原稿文字的殘缺。 根據後世的傳說和演繹,這位女詩人薩福的形象越來越豐富多彩,感動了整個西方世界: 壹位美女,壹位詩人,壹位七弦琴演奏者,壹位神秘主義者,壹個美貌的母親所生的美貌的女兒,壹個失戀投海自殺的女詩人,壹個女同性戀者,這就是薩福,被柏拉圖尊為人間“第十位繆斯”的女人。在薩福這個名上,似乎可以加上任何壹個在現代文學流行著的辭匯。若是薩福本人,大概情願用自己的詩形容自己吧:“周圍的群星黯淡無光而她的光華,鋪滿了鹹的海洋和開著繁花的田野”。 人物評價 人都說九個繆斯——妳再數壹數; 請看第十位:萊斯博斯島的薩福。 ——柏拉圖 (註:繆斯:希臘神話中主司藝術與科學的九位古老文藝女神的總稱。) 堇色頭發,純凈的, 笑容好似蜂蜜的薩福啊 ——阿爾凱烏斯(古希臘詩人) (薩福的詩)雖然不多,但朵朵都是薔薇 ——《希臘詩銘集》緒言 米雷格(約公元前100年 歷史學家) 在歐美文學傳統裏,如果荷馬是父,那麽薩福就是母親,是姊妹,是情人。 少有哪個上古詩人,在歐美文學傳統裏,被如此經久不息地塑造成種種神話。 作品詩選 給安娜多麗雅 我覺得同天上的神仙可以相比, 能夠和妳面對面的坐在壹起, 聽妳講話是這樣的令人心喜, 是這樣的甜蜜: 聽妳動人的笑聲,使我的心 在我的胸中這樣的跳動不寧, 當我看著妳,波洛赫,我的嘴唇 發不出聲音, 我的舌頭凝住了,壹陣溫暖的火 突然間從我的皮膚上面溜過, 我的眼睛看不見東西,我的耳朵 被噪聲填塞, 我渾身流汗,全身都在顫栗, 我變得蒼白,比草葉還要無力, 好像我幾乎就要斷了呼吸, 在垂死之際。 沒有聽她說壹個字 坦白地說,我寧願死去 當她離開,她久久地 哭泣;她對我說 “這次離別,壹定得 忍受,薩福。我去,並非自願” 我說:“去吧,快快活活的 但是要記住(妳清楚地知道) 離開妳的人戴著愛的鐐銬 如果妳忘記了我,想壹想 我們獻給阿拂洛狄忒的禮物 和我們所同享的那壹切甜美 和所有那些紫羅蘭色的頭飾 圍繞在妳年輕的頭上的 壹串玫瑰花蕾、蒔蘿和番紅花 芬芳的沒藥撒在妳的 頭上和柔軟的墊子上,少女們 和她們喜愛的人們在壹起 如果沒有我們的聲音 就沒有合唱,如果 沒有歌曲,就沒有開花的樹林。 阿狄司,妳也許會相信 阿狄司,妳也許會相信 即使在沙第司 安娜多麗雅也會常常想起我們 想起在這兒過的日子,那時 對於她,妳就像是女神的 化身,妳的歌聲最使她怡悅 現在,她在裏底亞女人們中間 最為出眾,就像長著粉紅纖指的 月亮,在黃昏時升起,使她 周圍的群星黯淡無光 而她的光華,鋪滿了 鹹的海洋和開著繁華的田野 甘露滴落在新鮮的 玫瑰、柔美的百裏香 和開花的甜木樨上,她 漫遊著,思念著溫柔的 阿狄司,在她纖弱的胸中 她的心上掛著沈重的渴望 她高喊壹聲:來吧!千耳的夜神 重復著這壹叫喊,越過 閃光的大海,傳到我們耳邊 給所愛 他就象天神壹樣快樂逍遙, 他能夠壹雙眼睛盯著妳瞧, 他能夠坐著聽妳絮語叨叨, 好比音樂。 聽見妳笑聲,我心兒就會跳, 跳動得就象恐怖在心裏滋擾; 只要看妳壹眼,我立刻失掉 言語的能力; 舌頭變得不靈;噬人的感情 象火焰壹樣燒遍了我的全身, 我周圍壹片漆黑;耳朵裏雷鳴; 頭腦轟轟。 我周身淌著冷汗;壹陣陣微顫 透過我的四肢;我的容顏 比冬天草兒還白;眼睛裏只看見 死和發瘋。 夜 譯本壹: 月已沒,七星已落, 已是子夜時分, 時光逝又逝, 我仍獨臥。 譯本二: 月亮已消失不見, 昴宿西沈,夜已過半。 時辰在流逝啊—— 而我仍在獨眠。 暮色 晚星帶回了 曙光散布出去的壹切 帶回了綿羊,帶回了山羊 帶回了牧童回到母親身邊 無題 哪兒去了,甜的薔薇? 哪兒去了,甜的薔薇? 壹旦逝去,永難挽回 我不復歸,我不復歸 我覺得 我覺得,誰能坐在妳的面前, 幸福真不亞於任何神仙, 她靜靜聽著妳的軟語呢哺, 聲音那麽甜, 啊,妳的笑容真叫人愛煞。 每次我看見妳,只消壹剎那, 心房就在胸口裏狂跳不已, 我說不出話。 啊,妳的笑容真叫人愛煞。 每次我看見妳,只消壹剎那, 心房就在胸口裏狂跳不已, 我說不出話。 我舌頭好象斷了,奇異的火 突然在我皮肉裏流動、燒灼, 我因炔目而失明,壹片嗡嗡 少女時期 “少女時期呀,少女時期,妳離我而去,妳在哪裏?” “我不再屬於妳,我不再屬於妳。” 克裏特少女 克裏特少女曾隨著這壹曲調, 以纖足環繞神聖的祭壇舞蹈, 敬畏地踏著遍地茂盛的花草。 評論文章 薩福(約612~約前560)是古希臘的著名女詩人,生於萊斯波斯島上的貴族家庭。她的父親喜好詩歌,在父親的薰陶下,薩福也迷上了吟詩寫作。當時的希臘女性沒有婚姻自主權,尤其是貴族婦女。現在無從考證薩福是否願意,只知道她在成年後嫁給了壹位貴族,還生了壹個女兒,但是沒有過多久,她選擇了離開丈夫和家庭。她先是在西西裏島住了壹段時間,又返回故鄉,並在那裏度過了余生。從她的選擇可以看出,薩福的婚姻是不幸的,深為才女的她無法忍受婚姻中沒有交流、沒有靈魂的結合,這也許是多為才女的悲哀。 在萊斯波斯島,薩福建立了壹所女子學校,專門交到女孩子們寫作詩歌。當時有不少少女慕名而來,拜在她門下。薩福以護花者的愛戀心情培育她們,同時也像母親壹樣呵護她們成長,為這些花壹般清新美麗的少女寫下了許多動人的情詩和婚歌。古希臘人對同性之間的愛情抱有很大的寬容之心,所以這些帶有強烈同性戀情感的詩歌不但沒有遭禁,反而廣為傳頌。薩福的詩打動了許多人,萊斯波斯島上的居民也因出了如此才華橫溢的詩人而感到自豪。為了表示他們的愛戴和驕傲,在薩福還活著的時候,他們就在銀幣上鑄上了她的頭像。 薩福的詩具有劃時代意義。當時的詩是由豎琴伴奏吟唱的,因此非常註意格律。薩福在體裁上作了改革,使其更加朝向抒情的方向發展,這也就是她被認為是“抒情詩人”的原因。此外,她還是第壹個以第壹人稱描繪個人的愛戀情感的詩人,這與當時盛行的英雄史詩截然不同。 薩福的愛情詩,情感真摯而熱情澎湃,語言清新自然,韻律獨特優美,風格別具壹格,因此被稱為“薩福體”,對後來的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薩福的詩歌作品很多,曾經被後人編成九卷流傳於世,但是在歐洲中世紀時她的詩歌得基督教教會認為有傷風化而下令焚毀,只有壹些殘章斷簡被保存下來。 薩福在她那個年代就已聲名遠播,她的詩歌在全古希臘都受到贊頌。有人說,男詩人只有荷馬,女詩人只有薩福,對她做出了最高的評價。雅典的執政官棱倫本人也是位出色的詩人,當他聽到薩福的詩時,不由熱淚盈眶,發出了“只要我能學會壹首,那麽死也無憾”的感嘆。哲學家柏拉圖十分贊賞薩福的詩,稱她為“第十位繆斯女神”(掌管文藝的繆斯***有九位)。 後世對薩福的平生事跡有許多猜測附會,有關她身世的壹些故事不斷在小說家的筆下出現,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人們的想像而已。 薩福是壹個美艷的女子,有壹次她犯罪上了審判席,法官要判她死刑。薩福當庭脫下衣服,露出美麗的胴體,旁聽席立即爆發出抗議聲,不允許如此美麗的女人被處死。法官迫於壓力,只好對她從輕處理。 從19世紀末開始,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的興起,熱烈的贊揚女性美、反抗男性霸權的薩福被追認為女同性戀的遠祖,並認為是女性主義的先驅。她的名字和她居住的萊斯波斯島,成了女同性戀的詞源。 影視作品 情欲莎孚(Sappho) 影視信息 ◎譯 名 情欲莎孚 ◎片 名 Sappho ◎年 代 2008 ◎國 家 烏克蘭 ◎類 別 劇情 ◎語 言 英語 ◎字 幕 N/A ◎檔案格式 XviD + MP3 ◎視頻尺寸 624 x 352 980kbps ◎檔案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長 88 Min ◎導 演 Robert Crombie ◎主 演 Avalon Barrie ... Sappho Todd Soley ... Phil Lyudmila Shiryaeva ... Helene Bogdan Stupka ... Professor Orlov Alexander Leontaritis ... Voice over 劇情簡介 ◎簡 介 《情欲莎孚》劇照合集(14張) 1926年,壹對剛結婚的美國年青夫婦Sappho和Phil,去了希臘Le *** os島度蜜月,他們和蘇聯移民到此的考古學家的女兒Helene發生親密關系,這段愛情三角關系反映了當年古希臘女詩人Sappho的故事,她以情欲詩而著名。當他們3個的關系越加復雜時,現代的Sappho做出壹些行為,讓我們回想起古希臘女詩人熱戀死亡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