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舞臺劇《媽媽咪呀》好看嗎?講的是什麽內容?

舞臺劇《媽媽咪呀》好看嗎?講的是什麽內容?

音樂劇《媽媽咪呀》在全球240個城市,13種語言演唱。觀看人數超過4200萬。故事發生在壹個新娘媽 媽和三個有可能是新娘父親的男人之間的故事。新娘蘇菲希望能在她婚禮當天找到他的親生父親,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在接下來這短短的24小時之內,她的人生和家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超級天團ABBA樂隊膾炙人口的22首經典金曲,貫穿全劇,將歡樂的人生態度傳遞給每壹位觀眾。 作為壹家百年劇院,百老匯在每個時代都可以找尋到自己的標誌,琳瑯滿目的經典名劇像壹尊尊坐標,將百老匯劃分為不同的時代,30年代有《萬事皆空》,40年代有《俄克拉荷馬》,60年有《芝加哥》,80年代有《貓》,90年代有《為妳瘋狂》,而代表21世紀百老匯藝術風範的則是這部享譽全球的音樂劇《媽媽咪呀》(Mamma Mia!)。 故事講述在希臘小島上以開餐館為生的壹對母女。女兒即將出嫁,她很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親自在婚禮當日將她的手交給她的丈夫,但只可惜她的媽媽從來沒有告訴她誰是她的父親。於是在出嫁之前,她偷看了媽媽的日記,發現她媽媽有三個情人都極有可能是她的親生父親,在情急之下,她便根據她找到的舊信件地址,寄了三張請柬邀請他們參加她的婚禮。 在她媽媽不知道的情況下,女主角的“三個”爸爸在婚禮的前壹日抵達小島。三個男人都懷著不同的心情再回到這個希臘小島上,大家都緬懷著自己與女主角的媽媽二十年前的壹段情。自這三個爸爸上了小島後,高潮便壹個接壹個,觀眾亦同時為女主角焦急,到底誰才是她的親生父親?觀眾又為女主角的媽媽擔心,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再次與這三個舊情人碰面,到底她會否遷怒她的女兒?她又如何面對這三個舊情人?至於那三個極有可能是女主角爸爸的男人,哪壹位才是真正的父親?到底這個婚禮會否由喜事變成“壹鍋粥”呢?… 首演:1999(倫敦) 2001(百老匯)  詞曲作者:Benny Andersson/ Bjom Ulvaeus Stig Anderson 編劇: Catherine Johnson 歷程  1999年 倫敦西區愛德華王子劇院首演。空前轟動,各界名流蜂擁而至,與普通觀眾擠在壹起觀看,打破了倫敦 票 房記錄,倫敦交通更為之癱瘓。 2001年 進軍百老匯,演出約進行了近2000場,成為百老匯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之壹,超過了經典《音樂之聲》。 2002年 提名托尼獎最佳音樂劇,托尼獎最佳音樂劇本獎。 2004年 Mamma Mia!韓國版本演出創下了韓國戲劇的最高紀錄。韓國音樂的助陣更為Mamma Mia!帶來全新東方風情。 2006年 瑞士版本在金面獎上大獲全勝:最佳音樂,最佳音樂劇女主角,最佳音樂劇女配角,音樂劇最佳導演獎,最佳背景設計等六項大獎。 2007年 好萊塢影帝湯姆·漢克斯看好Mamma Mia!,已經將該劇改編,將於2007年將該劇搬上好萊塢銀幕。 2010年 已經巡演全球240座城市,從美國拉斯維加斯到漢城東京,全球4200萬觀眾為它開懷大笑,創下全球20億票房,摘得“世界第壹音樂劇”桂冠。 音樂劇《媽媽咪呀》已擁有13個語言版本:英語、德語、日語、荷蘭語、韓語、西班牙語、瑞典語、弗蘭德語、俄語、挪威語、意大利語(正在制作中)、丹麥語(正在制作中)、法語(正在制作中)。中文版將成為媽媽咪呀!大家庭中的第14種語言版本。 目前有10個不同的演出版本在世界不同地方同時上演音樂劇《媽媽咪呀》,包括倫敦、百老匯,墨西哥、澳洲、荷蘭、西班牙、韓國、日本、美國和國際巡演。另外還有5個版本即將出爐,哥本哈根版、巴黎版、米蘭版、南非巡演版和中國版本。 評價  “ABBA對音樂有驚人的天賦,壹發而不可收拾” 音樂劇《媽媽咪呀》:世界流行元素 英國記者馬克·山頓見證了音樂劇《媽媽咪呀》從1999年首演直到今天的過程,世界上沒有任何壹部音樂劇演出規模可以與之匹敵。 那是1999年的3月22日,音樂劇《媽媽咪呀》遇到它的第壹次也是最至關重要的考驗——首次面對倫敦的付費觀眾——他們也由此受到了觀眾壹如既往的歡迎,從那之後的每個夜晚,每場演出都是如此。但在那以前,在倫敦春季的夜晚裏,壹切事情都是完全難以預料的。“我們真的不知道是否會被觀眾接受”,制作人Judy Craymer最初的想法就是將正好10年之前的ABBA組合的歌曲放置到壹個全新的、獨創性的格式——音樂劇中。她愉快地回憶道:“觀眾們瘋狂了。他們的確是跳出了座位來,在劇場中的過道上手舞足蹈,盡情歡唱。到現在還是這樣,每個有演出的夜晚都是這樣。 現在,他們的這種做法已經傳遍了世界,成為壹種全球性的娛樂現象;這種現象背後卻有著相當自然的基礎,創作者始終沒有將目光偏離所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是說,要用壹種新鮮、富有生命力並且直接的方法將人們所熟知的節目個性化,尤其是ABBA的歌曲。同時還要保持其流行音樂的完整特質。此外,更要付出額外的努力,這也是壹出好的音樂劇的必要條件:提升故事的感人程度,並對其加以評論。 但是盡管在這壹個案中歌曲被排在了首要的位置——Craymer用天才般的直覺發現了這些早先的歌曲可以被用於音樂劇的潛在價值——她也不得不尋找壹條釋放這些潛能的途徑,通過很強的故事性來承載它們。“我知道從音樂劇《媽媽咪呀》壹開始,就不僅僅是重新編排ABBA音樂,或者弄成獻禮演出那樣簡單”,她評論說。“這個故事必須用與ABBA音樂相稱的極富感染性的方式來呈現,要挖掘出壹個使人易於接受的方式。”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Craymer為此花費了十年的功夫才將它搬上了舞臺。為了做好制作人,當她還是《貓》的最初倫敦演出版的舞臺監督的時候,親身在現場(至少是在後臺)觀摩另壹部音樂劇《West End》,隨後她加入了Tom Rice的制作公司。也是在那裏,她在擔任《West End》執行制作人的時候接觸到了Benny Andersson和Bj?rn Ulvaeus在ABBA解散後的首個演出項目《CHESS》,她完全被Benny 和Bj?rn所傾倒。 對於Bj?rn而言,正是在後來註定要走黴運的《CHESS》百老匯演出教給他人生中的重要壹課。“我在《CHESS》之後對故事的理解,就是第壹、第二、第三,就像人們在百老匯所說的那樣。歌詞將故事推向前進,許多歌曲都是噪聲,沒有什麽戲劇的成分。”劇作家Catherine Johnson受委托寫壹本關於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書,幸運的是,他從中發現了大量的戲劇成分,並設法提取出來。不僅是後來整個故事本身,她還發現其它重要的東西:早期ABBA的歌曲更為天然、懵懂、天真,適合十幾歲的少年,然而後來ABBA變得更加成熟和富有哲思。並且,這些歌曲當然都是女聲演唱。她因此建議講故事定格在兩個年齡段的女人上,壹個母親和她的女兒。Ulvaeus堅持歌詞不能被任意篡改,他的部分也是如此,“故事遠比歌曲重要”。但是對Johnson而言,他的挑戰是“無論故事中講述了什麽,我總是要回歸歌曲。”她抱定決心要避免多年來困擾音樂劇的錯誤:“我不希望在那些令人厭惡的沈悶片段裏摻雜進歌聲。對我而言,最至關重要的是,是我創造了令人信服的角色並將他們納入壹條故事主線,我當然要盡力將故事和歌曲完美地結合在壹起。” Craymer接下來要開始做的就是為這艘音樂劇之船尋找壹位好的船長:導演。盡管Phyllida Lloyd從來沒有指導過任何壹部音樂劇,Craymer本能地感覺到她和Lloyd是這個項目的不二人選,她自己有戲劇和歌劇的背景,接受了挑戰,如其盡己所能——幫助演員創造角色,演好故事——壹切都將壹馬平川。當壹個好導演為這個項目做好了充分的鋪墊,就到了可以起飛的時候了。 事情的發展卻不像預計的那樣順利,Craymer寫道:“我感到欣慰的是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成功是三個女人空前合作的結果,這並不是有意對男性的歧視。”事實上,舞臺上三個最好的朋友之間的友情——Donna 和 Dynamo(母女,姐妹?)——正式這場演出的創作者自身的投射。Craymer強調說:“我們從劇中三個女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為Catherine是個多少有些雜亂無章的單身母親,我本人屬於那種養尊處優的類型,Phyllida則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然而,演出大獲成功的秘訣不是創作者在舞臺上能找到了自身的投影,而在於觀眾能否找到。 Phyllida Lloyd寫道:“在Catherine Johnson獨創性的故事裏,觀眾能享受到壹種特殊的體驗——在舞臺上看到他們自己。”在此過程中,歌曲獲得了重生,演出的主題——父母們尋找到自我身份以及代溝——產生普遍的***鳴。正如Johnson所說,“這裏有母女之間的關系,懷舊的浪漫,某些人迷失了,又被重新找回。各種事情都能在每個人身上找到關聯性。”這個演出展現的是現實處境下人們的真實生活,同時流行音樂的旋律為70年代和早期80年代的那壹輩人設定了音軌,演出中的音軌仿佛穿越了年代和國家的界限。其所要傳達的本質,通過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標識——壹幅永恒的婚禮畫卷所蘊含的歡樂,甚至是狂歡——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正如演出所代表的,這個畫面被世界上的城市所廣泛認同音樂劇《媽媽咪呀》的影像。 這壹演出也將流行音樂的世界同音樂劇和諧地凝聚在壹起,彼此無法分割:的確,在30年代和40年代,流行音樂來自音樂劇的世界——百老匯或者好萊塢千變萬化後的產物,但流行音樂在50至60年代取得了統治地位,音樂劇被拋在壹旁獨自發展,走過了曲折繁復的道路。音樂劇《媽媽咪呀》雖精深卻不孤傲,它將人們熟悉的流行音樂經典重新帶回,用人們熟知並摯愛的歌曲將音樂重新帶回劇場。 Craymer將演出的成功首功首先歸結於演出制作各個領域內的合作者,“他們創造了化合反應,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精誠合作為制作中各個領域的進展提供了動力”。其中包括了至關重要且需要高超技巧的創造性貢獻的布景設計(Mark Thompson),燈光(Howard Harrison),音樂設計(Andrew Bruce 和 Bobby Aitken)和舞蹈指導(Anthony van Laast)。對她而言,則是“要鼓起勇氣,相信我們所做的壹切——音樂、故事以及我身邊的天才。當然也要保持臨場的幽默感,隨時拿出用之不竭的精力。” 但是,精力除了來自於腎上腺,更來自像音樂劇《媽媽咪呀》這樣的富有激情的作品。音樂劇《媽媽咪呀》品質在於,富於感染力的激情可以從臺上傳到觀眾中,然後再次傳回到舞臺上,形成永不休止的能量循環,令人鼓舞的身體震顫和喜樂。 作為導演,Phyllida Lloyd言簡意賅地將音樂劇《媽媽咪呀》歸結為:“這個演出是Bj?rn 和Benny當年創作歌曲時始料未及的。他們的音樂創造了流行音樂的歷史,我們的演出創造了音樂劇的歷史。”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