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沁小院(以下簡稱“問”):馮老師,您好!請問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是什麽?
馮永敏(以下簡稱“答”):因為我大學本身是唱歌專業,畢業後發現我們這裏的培訓,缺少很正式的教學生唱歌,壹是為了填補這個空白;二也是自己學到的東西,想分享給別人。
問:您的學員裏有少兒,也有成人。成人學唱歌,目的、作用是什麽?
答:興趣愛好。比如說平時很喜歡唱歌,然後跟朋友去ktv,想認真的感受壹下這個東西。
問:流行歌曲很多人覺得嗓子好,聲音大,吼吼就可以了。
答:完全不壹樣。人們對於音樂的需求已不是簡單的聽歌和消磨時間,相互間傳遞感情和表達情緒變得越來越重要。
問:您自己是怎麽開始學唱歌的?是不是從小對唱歌就有愛好?
答:原先膽子很小,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現。後來上初中以後,壹次學校十佳歌手比賽,想要鍛煉壹下自己,去參加比賽。就感覺唱歌這東西蠻好玩的。然後就壹直唱,唱到高中,正式開始學。
問:您覺得音樂帶給您什麽?
答:怎麽說呢?感覺音樂像生活中的另壹個朋友吧。
問:您對音樂的理解?
答:算是壹種藥吧。
問:能說說您在音樂中獲得哪些力量、支持、安慰?
答:不大好說吧……很多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問:您比賽的時候爸媽有去看嗎?
答:不會。爸媽從來沒有去現場。因為比賽現場比較激烈。他們會有些擔心有點害怕。
問:比如說龍港好聲音,就在龍港,為什麽不去呢?
答:我i覺得,唱歌,是自己的事,爸媽在不在場無所謂;他們,就在家等著消息就行了。
問:雖然沒在現場,他們在家裏心裏會不會掛念著呢?
答:會的。比完賽,回去他們都會說,會交流的。
問:平時和爸媽聊音樂這塊多不多?
答:不多。因為他們工作和這個沒有聯系。
問:爸爸媽媽對妳唱歌的態度?
答:剛開始是有反對的。但總的來說他們還是隨我。學唱歌出來能找口飯吃不太容易。後來我讀大學,也拿到壹些獎,他們開始也覺得沒有之前想的那麽糟糕。家長他們想的東西會比較多比較復雜。之前他們都有點擔心。
問:妳覺得家庭對妳的影響怎樣?
答:家庭這塊,給了我空間。然後靠自己吧。畢竟學唱歌是跟他們完全不相同的專業。
* * * ? *
(綠沁思緒:)
近九點。采訪結束。
他送我到門口。也在穿鞋。
我叫他不用下來。
他說:“沒事沒事。我也要下去夜跑。”——夜跑,是他除了唱歌外,唯壹業余愛好。
采訪中,感覺他的話並不多。不是那種侃侃而談的類型。“這個嘛,不大好說誒。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他笑笑。
但他哼歌時,壹張口,就感覺有洶湧澎湃之勢。
回家後,不知怎的想起上次張翎講座。
臺上的她已歷萬水千山,雲卷雲舒,但不知怎的,我還是從她話語裏聽到壹點點曾經的焦慮與疑惑:“從小,我就知道,我這輩子,做得最好的就是寫作。我會成為作家。但不知道,這壹天,來得這麽久。”“為寫作,我準備了幾十年。”“要有壹雙飛翔的翅膀,也要有用雙腳走路的能力。翅膀累了,用腳;腳倦了,可以用翅膀。”
這些,好似與本次采訪無關。
閑時,翻看馮永敏朋友圈,看到有好多跑鞋。
我發了條信息:“夜跑的照片拍張給我吧。能傳遞妳想法,有壹定意境。”
他說自己夜跑是在村子裏,晚上基本沒人。壹個人,不好拍。
傳了張大頭像。
汗涔涔。
也好。
這樣的青春,更真實;也令人不由得——想起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