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如何評價鹿晗的新專輯Reloaded

如何評價鹿晗的新專輯Reloaded

作者:鄧柯(樂評人)

鏈接:/question/35521988/answer/79579695

來源:知乎

鹿晗 is Reloading

幾天前壹位歐美音樂調頻的女主播搭我順風車,我車上正放著《有點兒意思》(Penthouse Remix)。她問:

「鄧老師妳也喜歡這種 Chill?」

「最近被約了篇稿子,要做功課」

「現在國外音樂人也開始約中文的樂評了莫?」

「這。。。是鹿晗的專輯」

「什麽?」

然後我切到了那首 Squareloud Remix

「O…..M…..」

然後到了副歌段的 Lead solo

「woca……」

還好我壹直以來都秉承著「不能只聽自己想聽的歌」,以及「在認真聽完作品之前不作評價」的原則,否則經常會面臨這種尷尬。而稍微起點兒壞心(比如挑段兒沒中文的放給身邊的高筆格朋友「聽說 Skrillex feat 了壹個新歌手誒」),這《Reloaded I&II》妥妥地就是盤打臉專輯啊。

當然,如果事先了解壹下鹿晗新專輯的制作團隊,可能就會多壹些防備,避免作出貿然判斷。鹿晗這張專輯的制作團隊包括了美國大牌制作人 Djemba Djemba、加拿大音樂人 Matthew Tishler、英國唱作人 Jamie Scott,以及國內新銳電子音樂人 Squareloud,和音樂人朱婧汐(Jing)(這兩位也是本專輯內主要的詞作者)。團隊相當年輕但足夠專業,且擁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及藝術理念。以及,不會便宜的制作費。

不過對音樂最終的判斷還是要落實到作品上。我對《Reloaded》(包括了《Reloaded I&II》兩張 EP 以及《致愛》、《超級冠軍》、《勛章》、《諾言》四首單曲)的整體感受是:這是張先鋒、時尚、精致的專輯。盡管考慮到公眾的接受程度從而在音樂形態上有所保留,但作品中許多顛覆性的審美取向及表達方式已經初露端倪——

比如《有點兒意思》,這就是首很 Hip-hop 化的歌。直白用力的「I got that good / I got that good good」作為歌曲的副歌段,使用了采樣拼貼的創作方式(即把某壹個演唱或演奏片段截取下來不斷復制粘貼),也就是典型的「電子樂思維」。這種不斷重復說唱采樣片段、各種聲部織體變換疊加的作曲法帶有濃郁的反旋律反和聲特征:強調節奏、淡化歌詞文本意義,追求不確定的引申內涵,審美上帶有反傳統的叛逆感。而常常伴隨著美式嘻哈樂出現的街頭暴力色彩又被鹿晗相對精致的外表和舞蹈、以及還算按步就班的主歌(他們還站在原地吵著什麽)和 Pre-Chorus 段(I’ll tell you about)給中和掉了,畫風頗有活力而又無侵略性。

《有點兒意思》的另外兩個 Remix 版本(Penthouse Penthouse & Squareloud)以及壹首純器樂版(Instrumental Version )則是徹底的電子樂——混合了 Trap、Dubstep 元素而又絕無 House、Trance 那種容易被誤解為「廣場舞」的 EDM 律動。

在此有必要展開講解壹下「電子樂思維」,也就是此前提到的「鍵盤思維」及「吉他思維」以外的另壹種不占主流,但發展迅速的音樂創作思路,即:不再把旋律和和聲作為音樂的主要推動力,而是通過對樂段(Pattern)進行大量復制、變型、疊加,讓音樂在有規律的循環中通過內在層次的變化和沖突來實現情緒的推進與爆發。如此壹來,音樂就從調性中解放了出來(甚至可以出現無旋律音樂,比如 Hip-hop、噪音音樂等),旋律、和聲逐漸邊緣,而音色、律動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電子樂毫無疑問是鹿晗這張專輯最醒目的標簽,但這絕不是他專輯的全部,我們甚至無法用現有的電子樂風格去概括或界定它。其實對於很多飛速發展的領域,大多數的概括都只是標記而已,因為我們完全不知道邊界在哪裏。我們能做的是不斷地歸納、分析、總結,然後給藝術家們提供新的思路和視角——比如專輯裏另外壹首我非常喜歡的《海底(Deep)》。它具有《有點兒意思》中的許多特征如拼貼式發展、簡化歌詞文本,但更讓我驚異的特點在於:信息量。

很多文藝作品的發展,可以視為信息量的發展:50 60 後喜歡看拖沓的電視劇(分心做個飯洗個碗也不會錯過重要情節),70 80 喜歡美劇(更加緊張刺激情節也燒腦),而到了 90 00 後,終於出現了彈幕這種信息量多到爆的東西(即便沒有彈幕,年輕人也喜歡《奇葩說》那種說話跟打機關槍似的節目)。我第壹次看到彈幕很疑惑,這麽多東西看得過來麽?然後再壹想,互聯網內容是可以任意回看的,信息量多了看不過來就多看幾次唄(如果有需要),而信息量不足可能對於習慣了超負荷閱讀量的用戶缺乏吸引力。我們是不是壹定要 get 到這麽多的信息呢?我們可能單純地享受著被海量信息轟炸著的感覺。

至少在音樂裏,信息轟炸是非常爽的,這也是未來音樂潮流發展的重要方向之壹。比如引領著世界電子樂潮流的當紅制作人 Skrillex 橫空出世的處女 EP《My Name is Skrillex》就是盤信息量多到爆的專輯:他大大提升了采樣的拼貼密度(他的素材編輯精度甚至達到了聲音包絡級),織體和節奏聲部的變化頻率遠高於通常電子樂。音樂內在結構仍然存在(起伏、呼應、遞進),但交互速度眼花繚亂令人無法捕捉,雜亂的片段讓人無法理性思考,於是感官刺激就凸顯得更加單純而徹底。

鹿晗實現起來當然溫柔了許多,《海底(Deep)》仍然在主歌和 Pre-Chorus 段中保留了壹條還算成型的旋律線,但副歌「就讓我墜入海底底底底 Deep,底底底底 Deep」已經文本意義非常單薄而律動色彩更為凸顯的 Rap 段落(底/Deep 這種雙語押韻雙關真的很有意思)。反拍的 Trap 音色串聯著壹大堆音色采樣(兩款 iPhone 默認鈴聲、沒電提示音、手機信號幹擾聲),以及塞滿了整首歌的琶音、Lead fill、眼花繚亂的結構,以及時而 solo 時而自我疊加的鹿晗的聲音,妥妥的信息過載。以我的耳朵(靠這個吃飯呢)尚且反復聽了數十遍才大概理出歌曲的結構脈絡,尋常人等想在音樂層次上聽出個所以然,還真不太容易。

但聽起來真的蠻爽,或許就像年輕人對彈幕的樂此不疲壹樣。

這是新的審美。不壹定會主流,但是真的 fashion。剝離過往,在新專輯內以如此先鋒的姿態出現,Reloading(重啟)壹詞,還真的是名副其實呢。

專輯內其他幾首歌,在創作上存在取舍(他畢竟還是偶像歌手還得顧及壹下接受度),但制作細節和品質都擺在那裏,雖然不是那麽先鋒但審美取向也相對統壹,質量保證得也不錯。這不是收幾首好歌、請幾個音樂制作人就能解決的,這需要系統的思考和平衡、甚至是妥協。鹿晗雖然還稱不上「音樂人」,但這確實是體現著他的音樂趣味和想法的壹張專輯。

其實照理說我也應該找些缺點進行些「客觀地」批評。缺點確實存在,比如旋律形態不強、編曲變化太多讓人產生炫技感、某些歌曲MV和歌曲本身存在違和(不光是《海底》)等。但細想起來,很多缺點,在轉變了審美取向(也就是藝術接受中的基礎原則)後,就不再是缺點了:旋律不好聽,可旋律本來就不是他的重點;編曲炫技,可他就是要讓妳們眼花繚亂全被他繞暈;至於歌曲不上口,人家根本沒準備著讓妳在 KTV 裏唱……所以這些問題,可能在他的世界裏都不是問題。如此看來唯壹的問題……就是他的作品在外面的世界的傳播度(也就是圈純音飯的難度),還相對有限吧。

我從來不否認鹿晗作為偶像擁有大量的情感壓倒理性的粉絲。甚至在有意識地加以了解後,愈發感受到了這個組織(鹿晗粉)在看似自斂之下蘊含著的巨大能量(壹億評論啊!)。於是我就更欣慰於鹿晗對歌迷審美取向的塑造:壹個能夠真正接受非旋律形態、富信息量歌曲的歌迷(雖然 TA 可能是在非理性狀態下接受的),在理性面對其他形態的流行音樂時,容易抱著更加寬容而開放的心態,畢竟前者在審美上是相對先鋒、抽象而高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