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幼兒園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麽有關中班音樂課教案怎麽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課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中班音樂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並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嘗試用語言節奏表現大雨、小雨。
3、能從音樂高低變化中區別下大雨、下小雨,學習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體驗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雨絲”人手壹份,節奏圖,鋼琴。
2、已學過歌曲《大雨小雨》
活動過程:
1、出示雨絲,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壹起學習了詩歌小雨點,發現小雨點會發出什麽聲音?那妳們覺得大雨會發出什麽聲音?我們今天壹起來下雨。(在座位下有雨的道具請妳拿出來)
2、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聽,在下什麽樣的雨?(另壹教師彈高音區音樂:輕快、跳躍)請妳們覺得小雨是怎麽下的?(輕輕的、有點跳的感覺)請妳跟著琴聲來下小雨。(師再次彈輕風,師生***同輕輕抖動雨絲。)妳們覺得怎麽樣可以把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表示小雨(幼兒討論)教師采用壹種合理的動作壹起練習(比如轉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
師:聽,又下起了什麽雨?(師彈低音區音樂:沈重、連貫。)妳們聽了有什麽感覺?用妳們的雨和動作來表示下大雨。(再次彈,師生動作)
師:噓!雨停啦,(師生停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雨是會變大變小的,讓我們來跟著琴聲來變化著下雨吧!(彈兩種不同的音樂,師生***同變化抖動雨絲。)
3、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區別大雨、小雨的變化
(1)師:雨停了,讓我們休息壹會,聽壹段音樂吧(彈奏《大雨小雨》)
(2)引導幼兒嘗試用高低不同的聲音和語言節奏表現雨的變化。
A)用語言節奏練習下小雨。
⑴ 師:我們都知道小雨會發出什麽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小雨時候聲音應該怎麽樣?(輕)誰會用輕輕的聲音來下小雨?
⑵出示節奏圖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奏圖,我們壹起來念壹下它的節奏。
誰會用小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奏來下雨,註意了小雨的聲音應該怎麽樣?(幼兒練習 ---個別:還有誰有不壹樣的下小雨聲音、集體)
B)用語言節奏練習下大雨。
⑴ 師:那大雨會發出什麽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大雨時候聲音應該怎麽樣?(響)誰會用響亮的聲音來下大雨?
⑵出示節奏圖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奏圖,我們壹起來念壹下它的節奏。
誰會用大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奏來下雨,註意了大雨的聲音應該怎麽樣?(幼兒練習 ---個別:還有誰有不壹樣的下大雨聲音、集體)
(3)傾聽音樂,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區分大雨、小雨。
⑴ 師:妳們聽,大雨、小雨是誰在唱?(配班老師彈《大雨小雨》的音樂老師用不同的聲音演唱)
大雨唱了什麽部分?小雨唱了什麽部分?
⑵ 我們再來聽壹聽,比比誰的耳朵最靈,(再次傾聽)小雨唱的歌是怎樣的?是跳跳的,還是連連的,細細的還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細細的)大雨呢?(連連的、低低的、粗粗的)(出示圖譜:表示兩種不同的聲音)
⑶ 師:我們壹起來唱壹唱,好嗎?小雨的聲音應該是怎麽樣的?(是細細的),大雨的聲音應該是怎麽樣?(粗粗的),(師生壹起清唱)
⑷ 分組唱:誰願意唱大雨的聲音呢?誰願意唱小雨的聲音?(教師幫助幼兒分組)!(幼兒分組交換唱2遍)
4、遊戲:大雨小雨
師:我們玩個大雨小雨的遊戲吧。我們小朋友做雨點。當聽到下大雨的聲音就表示雨點很多,我們就很多的小朋友抱在壹起。當下小雨的時候雨點是很少的,那妳就自己隨意的走小碎步。
5、結束部分。
師:雨停了外面的陽光出來了,我們到外面去曬壹會太陽、吹壹會風。(教師帶領孩子去室外活動壹會兒)
中班音樂課教案篇2
學習目標
樂於進行表演活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嘗試看圖譜用樂器演奏。
活動準備
幼兒在活動 4 中畫好的病菌臉譜。
《病菌拜拜》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 8 頁。
沙槌、三角鐵、其他樂器。
指揮棒。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小組
1、請幼兒戴上病菌臉譜,想象自己是病菌,表演病菌活動的姿態。
2、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 8 頁,請幼兒觀察圖畫,向幼兒提問:
圖中有什麽樂器?( 沙槌、三角鐵。)
當奏出沙槌聲音時,病菌的手勢是怎樣的?( 向上舉起。)
當奏出三角鐵聲音時,病菌的手勢又是怎樣的?( 垂下。)
3、老師根據幼兒用書第 8 頁的節奏圖譜,搖動沙槌和敲奏三角鐵。
請幼兒隨著節奏扮演病菌自由走動,當聽到三角鐵的聲音,就立刻停下來。
4、 老師示範看圖譜奏樂,可請另壹位老師用指揮棒指著圖譜,當指揮棒指著“ 沙槌” 圖時, 演奏者搖動壹下沙槌; 當指著“ 三角鐵”圖時,演奏者先敲壹下三角鐵,然後把持敲擊棒的手橫向擺動壹下。老師可多示範幾遍看圖譜奏樂,引導幼兒掌握節奏。
5、等幼兒熟悉以上節奏後,與幼兒玩“病菌來了”的遊戲,幼兒分成兩組,壹組是配樂組,壹組是動作組。配樂組的幼兒分別拿著沙槌和三角鐵看圖奏樂;動作組的幼兒分別扮演“病菌”和“小朋友”。沙槌聲響起時,“病菌”和“小朋友”可以自由走動,三角鐵聲響起時, “ 小朋友” 停止走動, “ 病菌” 去抓身邊的“小朋友”。
6、可請幼兒想象病菌走路的聲音像什麽樂器聲,然後換上該種樂器代替沙槌來演奏。
活動評價
能動作協調、有創意地表演病菌走路。
能看圖譜用樂器演奏。
活動建議:
在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 8 頁的節奏圖譜中,壹個“沙槌”圖代表壹拍,而壹個“三角鐵”圖代表兩拍。由於敲打三角鐵時,只有壹次動作和壹下聲響,所以可繼續做擺動敲擊棒的動作,使幼兒感受兩拍的時值。
老師還可改變遊戲方式,用或快或慢的節奏奏樂,讓幼兒感受不同的節奏的變化。例如當音樂節奏慢時,“病菌”不能抓“小朋友”;當音樂節奏快時,“病菌”才能抓“小朋友”。
中班音樂課教案篇3
活動內容:拉拉勾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情緒變化,體會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2.學唱歌曲,唱準節奏
3.懂得朋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團結
活動準備:
1.圖片A:相互生氣;圖片B:高興拉勾和好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字卡“拉拉勾”、節奏卡
活動過程:
壹、律動《拉拉勾》伴奏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音樂跳起來吧!
二、練聲 發聲練習:
1 2 3 4 5 - ︳6 6 6 6 5 - ︳2 2 2 3 4 - ︳
我們 來唱 歌 啦啦 啦啦 啦 挺起 小胸 膛
5 6 5 4 3 -︱ 1 2 3 4 5 4 3 2 ︳1 - - -︱
張開 小嘴 巴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三、出示圖A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看,他們怎麽啦?妳從哪裏看出他們生氣了?
師:今天老師把這兩個小朋友生氣的事情編成了壹首歌曲,我們壹起來聽聽吧!
四、學習歌曲《拉拉勾》
1.教師清唱歌曲前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誰來說說,妳聽到歌曲裏唱了什麽?(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2.學習節奏,唱準休止符和切分音符
師:老師發現了壹個節奏比較難唱的地方(出示節奏卡)我們壹起來學學好嗎?
師:我們先來看下這張節奏卡,下面畫橫線說明這個音要唱得?(快壹點)這個小黑點說明前面這個音要唱得(慢壹點)這個數字0說明什麽呀?(這個地方不能唱,表示停止的意思)對了,我們可以用握拳來表示。就像老師這樣,妳們也來試試吧
3學習歌詞後半段,進行思品教育
師:小朋友,妳們覺得他們倆這樣不理不睬的做法對嗎?好朋友應該怎麽樣?對了,我們中四班的小朋友們都是好朋友,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互相團結友愛,友好相處,不能因為小事就吵架就生氣,那妳們想想有什麽辦法可以讓這兩個小朋友重新做回好朋友呢?(握手、擁抱、親親、拉勾勾)小朋友們真聰明,想了這麽多方法幫助他們,他們呀也想了壹個好辦法,是什麽辦法呢?我們壹起來聽聽(出示圖B)。
5.師結合圖片清唱歌曲後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這兩個小朋友是怎麽和好的呀?對了,拉拉勾(出示詞卡)這也是我們這首歌的名字,小朋友再跟老師說壹遍。原來,拉拉勾是消除朋友之間的誤會,重新做回好朋友的方法呀。這麽好的辦法我們也來學學吧!
6.引導幼兒看著圖片學唱歌曲
師:老師又發現了壹個難唱的地方,我們壹起來學學
過渡:小朋友又把難的地方學會了,真厲害!現在讓我們大家壹起看著圖再試著把歌曲唱壹唱
7.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情緒變化
師:《拉拉勾》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點不壹樣,前半段講的是兩個小朋友吵架了,後半段講這兩個小朋友和好了,那小朋友們想壹想,這兩段歌曲在唱的時候情緒上有什麽不壹樣?(觀察表情)
師:前半段生氣,我們可以用什麽速度來演唱?(較慢)後半段他們和好了,心情很高興,我們又可以用什麽速度來演唱?(較快)好,那等會兒我們唱這首歌曲時就要用上不同的速度來唱,那樣就更好聽了!
五、活動延伸
師:這首歌小朋友都學會了,而且還能用不同速度的聲音來表現生氣與高興的心情,真棒!如果小朋友們能邊唱邊用動作表演歌曲那就更棒了!這樣吧,小朋友回去想想動作,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好嗎?
中班音樂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借助圖片感知理解歌曲中的角色,知道蝸牛的特征,體會歌曲所表現的詼諧幽默的情感。
2、通過傾聽範唱,感知地方童謠的特色,把我“阿”字重疊的表現手法,學習演唱歌曲。
3、對地方童謠有興趣,初步感受小蝸牛堅定的信念。
活動準備:
小蝸牛,小鳥圖片各壹個、長長得葡萄藤、紫色的筆
活動過程:
壹、猜謎語,講故事,感知歌曲的背景內容。
1、今天老師帶來壹個謎語,告訴幼兒謎面: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壹碰,趕緊躲進房裏頭。請小朋友猜壹猜是什麽?
2、下面我給大家講壹個《蝸牛和黃鸝鳥》的故事小蝸牛家門前有壹棵葡萄樹,葡萄樹和小蝸牛是好朋友,它邀請小蝸牛去他家吃葡萄,當葡萄藤剛長出綠色的嫩芽的時候,小蝸牛就背著重重的殼出發了,他壹步壹步的沿著葡萄藤向上爬,猜壹猜,後來會發生什麽事情呢?
二、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1、有壹首歌會告訴我們答案的,現在我們來聽壹聽(幼兒傾聽歌曲)
2、老師出示圖,妳聽到歌裏說了什麽?小蝸牛遇見了誰?它對蝸牛說了什麽?小蝸牛聽了黃鸝鳥的話,是怎麽回答的?妳覺得黃鸝鳥怎樣?
三、學習歌曲
1、下面我們再來聽聽歌曲,找找這首歌什麽地方比較好玩,找找什麽地方跟我們以前唱的歌不壹樣?我們應該怎樣唱?
2、告訴幼兒這是壹首臺灣童謠,幼兒說壹說這首歌什麽地方比較好玩,找找什麽地方跟我們以前唱的歌不壹樣?
3、帶領幼兒唱壹唱富有地方特色的“阿”字。
4、看圖片完整的演唱歌曲。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的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
6、請個別幼兒示範表演唱。
7、想壹想,小蝸牛爬到葡萄藤上時,葡萄會變成什麽樣子呢?為什麽?
8、老師在葡萄藤上添畫壹串壹串的葡萄。
9、妳喜歡這首歌嗎?妳喜歡小蝸牛嗎?為什麽?
四、音樂活動:摘葡萄
1、小蝸牛爬上葡萄藤終於吃到了甜甜的葡萄,葡萄藤上的葡萄又大又多,小朋友,我們壹起去摘葡萄吧。
2、幼兒隨音樂邊唱邊摘葡萄:藤上許多紫葡萄,壹串壹串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葡萄,身體健康多快樂。
中班音樂課教案篇5
壹、活動目標
感受樂曲、理解樂曲內容,有表情地表現歌曲內容。
二、重點與難點
這是壹首敘事性歌曲,要讓孩子有表情地表現歌曲內容,理解歌詞是重點,這首歌的歌詞講述的是壹個小小的故事,故事的情節很簡單,但是故事中角色的形象卻相當明顯(小鹿是善良、熱情、可愛;小羊是可憐的)。幼兒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才能體會角色的情感,真正來解決歌曲的難點:有表情地表現歌曲內容。
三、準備
1.圖片三幅(註三幅畫時畫出小山羊和小鹿表情)。
2.若幹積木拼成的壹幢房子
3.小鹿、小羊頭飾。
4.錄音磁帶《森林木屋》。
四、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在壹首歌曲中有表情地表現歌曲內容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幼兒的表現力如何最主要的是來源於對於生活的理解,因此熟悉歌詞是相當重要的,通過講講故事、看看圖片、看看老師的表演才能真正體會到角色的情感以及情感的變化。在此基礎上老師進壹步地引導才會真正讓幼兒有表情地表現歌曲內容。
五、活動過程
1.看圖片講故事。
在教室的壹角掛上三副圖片,有空的時候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片。
①教師可以有空閑的時候請幼兒來看圖片,和幼兒壹起說圖片,能說出故事的幼兒也可以做“小老師”講給大家聽。
②圖片可以出現壹段時間,讓每個人都能去看看。
③在引導和觀察圖片時,可以提醒幼兒觀察小鹿小山羊情緒變化,常常問問幼兒“這是為什麽?”
④教師可以在有空閑的時候經常播放錄音磁帶,讓幼兒熟悉旋律,熟悉歌詞。
2.看老師表演。
可以組織全班幼兒著二位老師來表演“森林木屋”,通過老師的有表情地講敘故事和歌表演進壹步理解歌詞,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①老師的歌表演和老師的故事講敘必須有表情。
②老師可以在演出之前再次提醒幼兒觀察表演中角色 情感是如何變化的,為什麽會這樣變化,在老師演示之後可以讓幼兒將自己的思考在集體中討論,進壹步體會角色 情感變化。
③歌表演時應有場景布置、應帶頭飾。
④在老師表演時,會唱歌的幼兒可以和著錄音唱歌曲“森林木屋”。
3.集體活動。
①老師和幼兒分角色表演歌曲“森林木屋”,如老師做小山羊,小朋友來做小鹿邊唱歌曲邊表演,表演之前再壹次和幼兒***同回憶小鹿的情感變化:大清早起床在窗口笑瞇瞇地看森林看見小羊被追趕著急地聽小羊求救,救下小羊又愉悅地和朋友抱在壹起,並且請幼兒大膽表演。
老師在幼兒表演過程中要時捕捉多壹些表演得好的幼兒,使她發揚光大,務必請其他幼兒也學學。
②老師和幼兒交換角色表演歌曲“森林木屋”,如教師做小鹿,小朋友做小山羊,大家邊唱歌曲邊表演。
表演之前再次和幼兒***同回憶小羊的情感變化;被獵人追趕的著急狀以及被小鹿救下後歡喜狀,老師在幼兒表演過程中要及時捕捉多壹些表演得好的幼兒,使她發揚光大,務必請其他幼兒大膽學學。
③設置小舞臺請 願意大膽表演的孩子上臺表演。
鼓勵幼兒在表達情感、表現歌詞的時候能與別人不壹樣,如小羊著急的樣子可以是緊皺眉頭,可以是急急敲門,可以是嚇得抱住頭,可以是急得直跺腳等等。
4.表演角裏活動進壹步激發幼兒有表情地表現歌曲。
①表演角裏讓每壹個幼兒都能有機會參加活動,這首歌曲在表演角裏延續的時間可有壹個星期左右。
②教師在表演角裏除了鼓勵引導幼兒有表情地表現歌曲內容,最主要的是激發幼兒根據自己想法來表現,發現有不同於別人的表演應及時肯定,還可以通過講評讓它成為大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