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道滘歷史

道滘歷史

1.道滘的歷史和歷史名人

道滘昔稱“到滘”,又名濟川,意思是到了河川相聚的地方。權威的《辭源》和《現代漢語詞典》等都對“滘”作出了解釋,並不約而同舉出廣東東莞道滘的例子。

星移鬥轉,滄海桑田……

當改革巨浪潮湧珠江口,開放的春風吹拂莞邑大地,道滘這壹南國著名的水鄉展現出勃勃的生機。

在位於東莞市西部,距莞城8公裏的這片63平方公裏的熱土上,勤勞智慧的道滘人乘世紀長風,搏中流激水,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創造了壹個又壹個驕人的成績,使開門見水、舉步登船成為遙遠的記憶;編織草席、加工五金等傳統手工作坊已被壹間間工廠企業和跨國公司所代替;隔河千裏路、搖船送糧忙已讓川流不息的直通貨櫃車拋在了久遠的過去。

巍煥樓見證了水鄉的風雨歷史,虹橋承載了創業者如飛的步履。

今日的道滘,壹座座大橋如彩虹飛渡,壹條條標準公路如練帶緩舞;廣深高速公路橫跨鎮區,從這裏的立交口出發往廣州33公裏,往深圳93公裏,規劃中的東莞物流中心毗鄰於此。今日的道滘四海賓朋匯至,工業區鱗次櫛比,城鎮建設彰顯出典型的水鄉特色,東江碧水悠悠,滿城花樹錦繡。

被譽為魚米之鄉、美食之鄉、文化之鄉、中國曲藝之鄉的道滘現正在打造極具水鄉特色的經濟重鎮;圍繞東莞市委市 *** 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標,以及“壹城三創五爭先”的發展戰略,搶抓機遇、與時俱進,努力創造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壹個目標(建設現代化水鄉新城)、三位壹體戰略(高速公路出入口商業經濟增長區位、新城區現代水鄉特色城鎮中心區位、南閣工業園經濟增長區位)正描繪出新時代的新水鄉!

古榕如蓋,小巷清幽,亙古不變的是鄉音古韻;小橋流水,壹葉輕舟,飄逸靈動的是水聲音律;巍塔木棉,荷塘月色,壹如既往的是水鄉民風的淳樸、水鄉文化的淵深、水鄉人民的胸懷寬廣、熱情喜客。

道滘基本概況

道滘鎮位於東莞市西部,距離莞城9公裏。廣深高速公路橫跨鎮區,有大型立交出入口,往廣州36公裏,往深圳93公裏。東江南支流貫穿鎮區,水陸交通非常便利。

全鎮面積54.41平方公裏,轄管13個村,壹個社區。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全鎮常住人口52748人,另外有外來人口53324人。

鎮區處於東江南支流下遊水網地帶,水道縱橫,河湧成網,年平均氣溫23℃,全年無霜期360天,年平均雨量1819毫米,年平均日照1834小時,是物產富饒的魚米之鄉。

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道滘立村,因地處東江南支流所到之滘,故稱“到滘”。1954年到滘鄉改稱道滘鎮,把“到”改成“道”。清雍正八年(1730年)周誌記載,到滘屬延福鄉第十三都。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又稱濟川鄉,直至1953年都沿用濟川鄉名字。清同治元年至十三年(1862年至1874年),到滘屬十壹都中堂司管屬,民國元年(1912年)屬東莞縣第九區,淪陷前(1938年)屬第六區,1940年劃為第壹區,1945年稱第六區濟川鄉,1949年11月屬第八區,1953年改為第十三區,稱到滘鄉,1954年改稱道滘鎮,把“到”改成“道”。1956年改為道滘區道滘鄉,1958年10月成立道滘人民公社,1982年9月改稱道滘區,1987年4月撤區建鎮,稱道滘鎮。

2.徐水道教歷史

徐水縣古稱遂州、龍山郡、安肅州。1914年改為徐水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澱眾多。燕長城縱橫全境,為歷代軍事重地。道教活動久矣!安肅鎮北關沿瀑河北支的燕長城下的姜女廟,為全國最早的姜女廟之壹,早於山海關姜女廟數百年。徐水縣道教興盛,除道教民間俗神或官署祭祀的關帝、城隍、真武、土地、文昌、龍王等祠宇外,尚有16所道教宮觀(《河北省誌·宗教卷》),多集中在安肅鎮、遂城鎮、大王店鎮、高林村鎮及大因鎮,其中碧霞祠、佑聖宮、天慶觀和北極觀等宮觀為唐代奉敕修建。(相傳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朝見諸侯合符於安肅(今徐水縣)釜山(鍋底山)。清魏士《釜山》:“合符事遠矣,石泉水自深。試嘗淡泊味,猶見古皇心。”道教以始源於黃帝,尊為道教始祖,黃老道即此。歷史上著名高道有劉道秀、馬維藩等。

劉道秀,遼代道士。安肅((今河北省徐水縣)人。早年即有出家修道的念頭,二十三歲時入盤溪山,拜和光道人為師。道秀善符法,凡治病禳災,莫不靈異常,而尤能救治暴死之人。嘗歸省其家,見村民中有暴死者,另軍市川亦有劉氏妻暴死,劉道秀均送與道符,死者立活。寓居淶陽,逢二十余名盜賊密謀夜劫居所之家,道秀知悉,即行道法,狂風驟起,飛沙走石,盜賊迷而不知路途,終於潰逃,住家因得以保。其修行煉道,濟世利人,多如此類。年六十,無疾而逝。馬維藩,字介夫,號靜元。明萬歷間安肅人。初為儒生,後遇異人授以方外之傳,遂覺悟而入道。《保安府誌》說:“維藩素慈祥,樂接引,於芽甲草木、含息蠢動之微,皆不欲傷之。與鄉人言惟種陰德、存天理外,無長語。鄉人皆敬信之。”

徐水縣著名的道觀有崔迪城之東嶽天齊廟及碧霞祠。據《東嶽大帝本紀》載,泰山神東嶽大帝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掌人間貴賤尊卑之數,管十八地獄,六案薄籍七十六司,生死修短之權。唐代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宋封為天齊仁聖帝,元代加封為天齊大生仁聖帝,歷代帝王封禪均於泰山。泰山神有女名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全稱“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間俗稱“泰山老奶奶,”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壹。另據明·王之綱《玉女傳》:“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焉。”道經稱碧霞元君“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罪福報應,感應速彰。”因此,東嶽廟和碧霞祠遍布天下,名“泰山行宮。”明馮惟敏《安肅碧霞祠》:“板築空余宋故疆,野人猶解說楊郎。邦畿千裏今安堵,峰堠三關古戰場。紫塞遙連虛帶礪,白溝近繞豈金湯。建隆無意山南地,當日應知有靖康。”安肅碧霞祠在河北聞名。

崔迪城之東嶽天齊廟及碧霞祠建於村東頭。此村建於明朝洪武二年(1404年),崔姓從山西小辛洲搬遷而來,此地原有宋代土城壹座。遂將村建在城東,並建東嶽天齊廟及碧霞祠。據崔迪城村健在的96歲老人張等金等口述,張家世代信奉東嶽大帝。張家祖上三代是明朝年間從大東張村搬遷到崔迪城落戶,他家上三代祖爺張洛增和三祖張五服的父親再修東嶽天齊廟。並領信眾虔誠到山東泰山拜山,請東嶽大帝和碧霞元君聖像分靈,供養於崔迪城之東嶽天齊廟及碧霞祠,香火旺盛。張洛增任廟主(住持),張五服二任,張洛街三任,張洛華四任,崔拾中五任,崔小申六任,崔三喜七任等等。 崔迪城之東嶽天齊廟及碧霞祠原有碑記,記載有劉大召任住持時在清朝重修東嶽天齊廟及碧霞祠的經過。歷經滄桑,歲月流逝,時光推移,輝煌的東嶽天齊廟成為過去,在人們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執行。古老的道教又煥發出勃勃生機。崔迪城村東嶽大帝、碧霞元君信奉者崔春江、崔三喜、任洪姝、劉建賓等人懷著對東嶽大帝、碧霞元君的崇敬之情,於2005年親臨東嶽泰山,求受道法。神緣所至,皈依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山東省道教協會副會長、泰山碧霞祠住持霍懷虛大師門下,宗奉道教全真龍門金山派,為第二十三代弟子。且有大批信徒在認定之中。並希望通過合法渠道申請,恢復崔迪城東嶽天齊廟道場,根據中央(1982)19號文件和《宗教事務條例》,結合徐水縣道教實際,為了充分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合法活動,以滿足廣大信眾過好正常的宗教生活。積極引導廣大信眾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3.民勤道教歷史

這麽說吧,道教是我國的傳統宗教,由三清祖師開創,它的歷史遠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而逐漸形成於周秦兩漢。道教並非是壹人壹時壹地所創所生,乃中國歷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相結合而成之宗教。

中文名

道教歷史

宗教

道教

發源

上古時期

形成時期

周秦兩漢

道教淵源

道教思想淵源雜而多端,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領域都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

三大基本源頭

道教有三大基本源頭:鬼神崇拜、方仙信仰和黃老道家。

鬼神巫術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宗先賢視為神靈而加以祭祀,祈禱膜拜。黃帝時期有了對於天帝的祭祀,其內容有“封禪告天”、“郊祀上帝”、“接萬靈於明廷”等。這種由來已久的鬼神崇拜,到周朝時形成了壹個天神、地祇和人鬼的神靈系統和敬天法祖的信仰傳統。道教不僅承襲了這種鬼神崇拜思想,而且將這個神靈系統納入神仙體系。與鬼神崇拜密切聯系的巫術信仰也由來已久,古人認為,蔔筮可以決疑惑、斷吉兇;巫覡能夠溝通鬼神,轉告神旨;巫術可以為人們祈福鑲災、醫治疾病。上古巫術直接被戰國神仙方士承襲。

神仙方術信仰。戰國時期,北方燕齊和南方荊楚等地出現了宣傳長生成仙的神仙方士,形成了諸子百家中的神仙家(亦稱方仙道)。方仙道宣揚長生成仙信仰,把黃帝和老子作為得道成仙的楷模而奉之為神仙祖師;提出了尋求仙境仙人和不死仙藥的主張,並實踐祠竈祭神、行氣辟谷、導引吐納等修煉方術;尤其是倡導煉丹術,把服食丹藥作為成仙途徑。荊楚地區的《莊子》和《楚辭》等對神靈仙境的屢見不鮮的描述,給神仙方士很大的啟迪和思考;燕齊地區流傳著海上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的傳說,驅動著帝王和方士前往尋訪。方仙信仰和方技術數被道教繼承,方士逐漸演化為道士

4.道滘的歷史和歷史名人

道滘昔稱“到滘”,又名濟川,意思是到了河川相聚的地方。

權威的《辭源》和《現代漢語詞典》等都對“滘”作出了解釋,並不約而同舉出廣東東莞道滘的例子。 星移鬥轉,滄海桑田…… 當改革巨浪潮湧珠江口,開放的春風吹拂莞邑大地,道滘這壹南國著名的水鄉展現出勃勃的生機。

在位於東莞市西部,距莞城8公裏的這片63平方公裏的熱土上,勤勞智慧的道滘人乘世紀長風,搏中流激水,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創造了壹個又壹個驕人的成績,使開門見水、舉步登船成為遙遠的記憶;編織草席、加工五金等傳統手工作坊已被壹間間工廠企業和跨國公司所代替;隔河千裏路、搖船送糧忙已讓川流不息的直通貨櫃車拋在了久遠的過去。 巍煥樓見證了水鄉的風雨歷史,虹橋承載了創業者如飛的步履。

今日的道滘,壹座座大橋如彩虹飛渡,壹條條標準公路如練帶緩舞;廣深高速公路橫跨鎮區,從這裏的立交口出發往廣州33公裏,往深圳93公裏,規劃中的東莞物流中心毗鄰於此。今日的道滘四海賓朋匯至,工業區鱗次櫛比,城鎮建設彰顯出典型的水鄉特色,東江碧水悠悠,滿城花樹錦繡。

被譽為魚米之鄉、美食之鄉、文化之鄉、中國曲藝之鄉的道滘現正在打造極具水鄉特色的經濟重鎮;圍繞東莞市委市 *** 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標,以及“壹城三創五爭先”的發展戰略,搶抓機遇、與時俱進,努力創造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壹個目標(建設現代化水鄉新城)、三位壹體戰略(高速公路出入口商業經濟增長區位、新城區現代水鄉特色城鎮中心區位、南閣工業園經濟增長區位)正描繪出新時代的新水鄉! 古榕如蓋,小巷清幽,亙古不變的是鄉音古韻;小橋流水,壹葉輕舟,飄逸靈動的是水聲音律;巍塔木棉,荷塘月色,壹如既往的是水鄉民風的淳樸、水鄉文化的淵深、水鄉人民的胸懷寬廣、熱情喜客。

道滘基本概況 道滘鎮位於東莞市西部,距離莞城9公裏。廣深高速公路橫跨鎮區,有大型立交出入口,往廣州36公裏,往深圳93公裏。

東江南支流貫穿鎮區,水陸交通非常便利。 全鎮面積54.41平方公裏,轄管13個村,壹個社區。

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全鎮常住人口52748人,另外有外來人口53324人。 鎮區處於東江南支流下遊水網地帶,水道縱橫,河湧成網,年平均氣溫23℃,全年無霜期360天,年平均雨量1819毫米,年平均日照1834小時,是物產富饒的魚米之鄉。

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道滘立村,因地處東江南支流所到之滘,故稱“到滘”。1954年到滘鄉改稱道滘鎮,把“到”改成“道”。

清雍正八年(1730年)周誌記載,到滘屬延福鄉第十三都。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又稱濟川鄉,直至1953年都沿用濟川鄉名字。

清同治元年至十三年(1862年至1874年),到滘屬十壹都中堂司管屬,民國元年(1912年)屬東莞縣第九區,淪陷前(1938年)屬第六區,1940年劃為第壹區,1945年稱第六區濟川鄉,1949年11月屬第八區,1953年改為第十三區,稱到滘鄉,1954年改稱道滘鎮,把“到”改成“道”。1956年改為道滘區道滘鄉,1958年10月成立道滘人民公社,1982年9月改稱道滘區,1987年4月撤區建鎮,稱道滘鎮。

5.東莞歷史文化

東莞歷史源遠流長。史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地。

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壹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

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

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入晉,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

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湧(今莞城)。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

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60多年前,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抗戰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壹。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

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準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東莞歷史源遠流長。據歷史記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址。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壹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進入晉代,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

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名為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為東莞。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50多年前,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篇之地。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是東江人民抗日根據地,萬千東莞兒女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英勇戰鬥,浴血捐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使東莞成為南粵歷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準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6.誰知道廣東東莞的歷史

東莞歷史源遠流長。史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地。

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壹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

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

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入晉,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

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湧(今莞城)。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

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60多年前,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抗戰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壹。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

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準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東莞歷史源遠流長。據歷史記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址。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壹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進入晉代,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

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名為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為東莞。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50多年前,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篇之地。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是東江人民抗日根據地,萬千東莞兒女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英勇戰鬥,浴血捐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使東莞成為南粵歷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準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7.廣東東莞歷史

歷史 東莞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已有蠔崗人在此生活。

夏朝時,東莞屬南交地。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越之地。

前214年,秦始皇並嶺南,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漢順帝分番禺之地,設增城縣,東莞於增城治下。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隸屬東官郡。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湧(今莞城)。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的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明萬歷元年(1573年)以東莞守禦千戶所編戶五十六裏立新安縣(今深圳市)。

東莞相傳是東官的音轉,亦有人說是因地處廣州東面(今東南面)及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或曰昔日有僑東莞郡人居此,以為相似於其鄉,故名。 清朝(1839年),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此後鴉片戰爭爆發。

抗日戰爭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壹。 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

1985年9月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屬惠陽地區管轄。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東莞市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

擴展資料:

簡述 東莞,簡稱莞,是中華人民***和國廣東省下轄地級市,西臨珠江口,與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壹,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旅遊業、工業化城市,更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壹員,有“世界工廠”之名稱。

外省人構成東莞城市人口的壹半,其中港澳居民約120萬人。 地理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珠江三角洲東江中下遊。

地理坐標為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 最東端是謝崗鎮的銀瓶嘴山,最南端是鳳崗鎮雁田村的雁田水庫,最西端是沙田鎮西大坦村的獅子洋中心航線,最北端是中堂鎮潢湧村大坦小組的東江北支流中心航線。

東西長約70.45公裏,南北寬約46.8公裏。 東莞市東接惠州市惠城區、惠陽區,南抵深圳市龍崗區、寶安區,西挨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蘿崗區,北達廣州市增城區、博羅縣;四周***與穗、深、惠的9個縣級行政區接壤。

東莞市海域面積為97平方公裏,主要分布在獅子洋和伶仃洋。大陸海岸線長97.2公裏,屬南亞熱帶淺海區,長安、虎門、沙田、厚街、麻湧、洪梅和道滘等7個鎮擁有海岸線。

全市擁有威遠島、泥洲島、木棉山島、湧口沙、蝦繒排5個海島,海島岸線長34.58公裏,海島面積24.13平方公裏 文化藝術 東莞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以廣州方言演唱的粵曲、粵劇在東莞有悠久歷史,它是本土民間音樂吸融中原文化,並借鑒西方演奏技巧的產物,現為當地民間流傳最廣的地方音樂和戲劇,東莞素有粵曲、粵劇之鄉的美譽。 東莞的繪畫,受嶺南畫派先驅居巢和居廉的影響,註重寫生,吸收西方素描運用色彩的技法,為嶺南畫派的奇葩。

東莞每年十分隆重地舉行端午龍舟競渡、醒獅藝術、麒麟藝術、荔枝節、中秋燈會、重陽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動。 1958年,東莞被譽為全國第壹個“遊泳之鄉”;2000年1月,中國龍舟協會授予東莞沙田鎮全國第壹個“龍舟之鄉”稱號;道滘被國家文化部譽為“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東莞石龍鎮被譽為“舉重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