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項城二高致遠樓二樓
參與人員:胡新穎 閆艷麗 李海靈 崔冬梅 張偉麗 王婷婷 張冉 潘鳳 孔萍 羅祎
觀課陳靜老師的實錄課小學四年級詩歌鑒賞課《綠》。
壹、老師們對本節課進行議課
李海靈老師:
現象:我發現陳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從多個角度營造了立體的“綠”的意境。比如在讀課文時設置了音樂背景,讓學生在文中圈出所有的“綠”字,領著學生品讀“綠”的句子甚至標點符號,學生依次描述“綠”流到小溪的景象,批註“綠”的感悟,列舉生活中的“綠”,通過不同的語速用聲音表達“綠”;在完成“眼中“綠”的構建後,又開展了對“風、雨、太陽等無色事物寫成綠色”的探究活動,以古詩詞的分析呈現了“心中的綠”,表現了綠的“靈動”和綠的“動態美”。但面面俱到的“綠”的另壹面是重點模糊、課堂超時。
問題: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根據孩子們的就近發展區分配各環節的教學時間?
如果我來教:我會以“眼中綠”為核心,從“聽說讀寫”四個角度,設置不同任務,讓學生分組討論、書寫、闡述、繪制多姿多彩的“綠”,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眼中綠”,更種下“心中綠”。然後設置問題,“請同學們寫下和綠有關的古詩詞”,學生展示、朗讀後,播放幻燈片中預設的古詩詞,在***同賞析中讀出靈動的綠、動態的美,助推“心中綠”的枝繁葉茂。
2.崔冬梅老師:
現象在本節案例中從學生的神態和肢體中,可以看出在本課30分鐘後明顯有部分學生有疲勞分神的表現。
問題如何保持學生課堂專註力?
如果我來教
1.壓縮教學時間 2.做個小遊戲,把課堂節奏調節壹下,增加點趣味性。3.關註走神的同學,提問他,與他互動壹下。
問題2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
如果我來教1導課控制在3分鐘之內 。2新授環節控制在20分鐘。3鞏固環節控制在5分鐘。4拓展環節5分鐘。5布置作業2分鐘。剩余5分鐘為預留時間,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
3.張偉麗老師:
現象在老師上課過程中,我發現在上課的後期,部分學生出現了打哈欠等疲憊現象。
問題1如何保持學生課堂專註力?
如果我來教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註意力;優化教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註意力。四年級的學生都有壹個特點,就是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註意力集中程度低、持續時間短。很容易出現大腦階段性疲勞。如果采用單壹的教學方式,就會出現學生的註意力分散和興趣降低。疲勞是大腦皮層的壹種保護性機制,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我來教,我會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註意力。現象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整節課的上課時間是55分鐘,比正常上課時間長。
問題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
研究表明:7─10歲的兒童連續註意時間約20分鐘,10─12歲兒童連續註意時間約25分鐘。因此合理利用“黃金時間”解決主要問題。並通過優化教法充分地把學生的註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內容上,發揮課堂的“黃金時間”。
4.王婷婷老師:
現象1:課堂半小時之初孩子註意力還可以,往後孩子出現了小動作、打哈欠之類的現象。
問題1:如何保持學生課堂註意力?
如果我來教根據調查,7到10歲的兒童的關註力時間壹般為20-30分鐘之內。假如我來上課,我會把本節的重難點放在兒童能保持關註力的時間範圍內,當超過這個時間時,或通過觀察發現兒童的關註力下降時,我會這樣做以保持學生課堂註意力:1,課前準備壹個孩子喜歡的笑話或腦筋急轉彎,講給他們聽或讓他們猜。2,全體起立壹起坐個小運動,搖搖脖子,伸伸腿,蹦蹦跳跳活動3分鐘。3,放壹小段眼保健操,歇歇眼睛,靜靜腦子。4,及時提醒關註力不夠的學生,可提問,註視,肢體接觸等。
現象2:壹節課55分鐘,環節設計很齊全,很好,但感覺缺少點層次感,重點把握的不太明了。
問題2: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
如果我來教我們此要根據本節教學目標合理按排教學內容。詩歌重在讀以體會作者的情感,因此先讓學生能讀,5分鐘內學生字詞。然後讓學生會讀,5分鐘教會讀詩歌的節奏,語調,語速等。再讓學生讀懂熟,5分鐘內讓學生流利朗讀,並盡可能的會背。接下來,就讓學生讀美,10分鐘來體驗作者的寫作意圖,描繪的畫面,傳達的情感,並列舉更多的關於詩歌美的例子。最後分別用5分鐘,相互交流本節所學的知識,來發表個人看法。再用5分鐘的時間老師做總結並布置作業。
5.張冉老師:
現象:在陳老師的這節課中,我發現她用了55分鐘,超出了我們大多數壹節課40分鐘的設定,且在前30分鐘課堂中學生舉手很積極,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是30分鐘後,學生出現打哈欠,手不停的擺動的動作,而此時作為聽者,我也開始走神,註意力不再集中,感覺很疲憊。
問題: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
如果我來教我會提前進行教學預設,根據課堂教學環節給每個環節先預設時間,若課堂教學中超出預設時間,應及時調整課堂設計,若教學任務較重,預留內容較多,可把剩余內容留到下壹課時進行。
6.潘鳳老師:現象1:課堂半小時之初孩子註意力還可以,往後孩子出現了小動作、打哈欠之類的現象。
問題1:如何保持學生課堂註意力?
如果我來教(1)個人認為,老師可以變換半小時之前的授課模式,後面可以語言或者語氣發生變化,也可以是再激發壹把課堂的氣氛,打破孩子半小時之前已經養成的那種形態。(2)把精彩內容就控制在半小時之內,後面做練習或者是現場仿寫。
現象2:壹節課55分鐘,環節設計很齊全,很好,但感覺缺少點層次感,重點把握的不太明了。
問題2: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
如果我來教首先,教學目標要明確,四年級詩歌的教學重在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悟詩人的情感。其次是重點段落的教學,最後是拓展延伸。所以,情境導入五分鐘之內,重點段落教學二十分鐘之內,這期間包括詩歌朗讀指導,包括重點段的分析和仿寫指導,後面就是於其他詩的串講,也就是拓展延伸及情感的升華,整節課下來也就四十分鐘之內。
7.孔萍老師:
現象陳老師這節課講到30分鐘左右時,我發現這樣壹個問題,有壹部分學生會回答問題不積極以及產生小動作現象,針問題對這種現象,我提出的問題是:課堂上如何讓學生保證持續的專註力?
如果我來教我會設計壹個分組活動,再配上積分獎勵,從而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以及想象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隨時跟著老師的節奏,認真思考,積極回應,保持專註力。
2.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問題,我會這樣做:壹般常態課教學環節會分為6部分,新課導入、課堂新授、鞏固歸納、拓展延伸、課堂小結、板書設計。我的課堂側重點壹般放在課堂新授方面,大概用到15分鐘左右,這是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的落實生根地,教學難點我會放到拓展交流上,這是思維能力的訓練。
8.閆艷麗老師:
現象1:陳靜老師在布置活動任務後,有壹個學生拿文具用了壹分鐘左右的時間,而且整個過程對活動任務不十分積極。
問題1:教師如何讓學生迅速集中於課堂活動?
現象2:陳靜老師在講課時目光時不時看向教室側面的大屏幕,學生始終註視著教室前方的小屏幕,師生在同壹空間裏的視線沒有聚集。
問題2:如何解決師生在教室內空間的利用和分配?
現象3:教師在提問時問學生:為什麽喜歡第三小節?學生回答:因為感覺到了綠到處都是。教師評價:因為綠的多。
問題3:如何始終保證問——答——評的壹致性?如何利用生成性評價推動教學效果的達成?
9.胡新穎老師:
10.羅祎老師:
現象我發現在本節課的上課過程中,老師以問題的形式層層深入,引發學生思考,然後進行提問。對學生的提問頻率較高,設置問題較全面,覆蓋了整節課的內容。
問題如何在上課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來引領課程?
假如我來教我會將問題進行相應的分類,將問題的數量減少,在引入下個自然段內容時采用問題的形式進行提問;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比如,讓學生合作討論寫出含有“綠”的古詩詞,讓學生討論與綠有關的幾種顏色比如墨綠、翠綠、粉綠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等。
二、基於老師們的討論,我們總結出兩個較為普遍的問題:
總結問題:1.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持續的專註力?2.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時間?
回答:
1.李海靈老師: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根據孩子們的就近發展區分配各環節的教學時間?我會以“眼中綠”為核心,從“聽說讀寫”四個角度,設置不同任務,讓學生分組討論、書寫、闡述、繪制多姿多彩的“綠”,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眼中綠”,更種下“心中綠”。然後設置問題,“請同學們寫下和綠有關的古詩詞”,學生展示、朗讀後,播放幻燈片中預設的古詩詞,在***同賞析中讀出靈動的綠、動態的美,助推“心中綠”的枝繁葉茂。
2.崔東梅老師:(1)如何保持學生課堂專註力?①壓縮教學時間②做個小遊戲,把課堂節奏調節壹下,增加點趣味性。③關註走神的同學,提問他,與他互動壹下。(2)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①導課控制在3分鐘之內②新授環節控制在20分鐘③鞏固環節控制在5分鐘④拓展環節5分鐘⑤布置作業2分鐘。剩余5分鐘為預留時間,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
3.張偉麗老師:(1)如何保持學生課堂專註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註意力;優化教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註意力。四年級的學生都有壹個特點,就是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註意力集中程度低、持續時間短。很容易出現大腦階段性疲勞。如果采用單壹的教學方式,就會出現學生的註意力分散和興趣降低。疲勞是大腦皮層的壹種保護性機制,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我來教,我會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註意力。(2)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研究表明:7─10歲的兒童連續註意時間約20分鐘,10─12歲兒童連續註意時間約25分鐘。因此合理利用“黃金時間”解決主要問題。並通過優化教法充分地把學生的註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內容上,發揮課堂的“黃金時間”。
4王婷婷老師:(1)如何保持學生課堂註意力?根據調查,7到10歲的兒童的關註力時間壹般為20-30分鐘之內。假如我來上課,我會把本節的重難點放在兒童能保持關註力的時間範圍內,當超過這個時間時,或通過觀察發現兒童的關註力下降時,我會這樣做以保持學生課堂註意力:1,課前準備壹個孩子喜歡的笑話或腦筋急轉彎,講給他們聽或讓他們猜。2,全體起立壹起坐個小運動,搖搖脖子,伸伸腿,蹦蹦跳跳活動3分鐘。3,放壹小段眼保健操,歇歇眼睛,靜靜腦子。4,及時提醒關註力不夠的學生,可提問,註視,肢體接觸等。(2)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我們此要根據本節教學目標合理按排教學內容。詩歌重在讀以體會作者的情感,因此先讓學生能讀,5分鐘內學生字詞。然後讓學生會讀,5分鐘教會讀詩歌的節奏,語調,語速等。再讓學生讀懂熟,5分鐘內讓學生流利朗讀,並盡可能的會背。接下來,就讓學生讀美,10分鐘來體驗作者的寫作意圖,描繪的畫面,傳達的情感,並列舉更多的關於詩歌美的例子。最後分別用5分鐘,相互交流本節所學的知識,來發表個人看法。再用5分鐘的時間老師做總結並布置作業。
5.張冉老師: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我會提前進行教學預設,根據課堂教學環節給每個環節先預設時間,若課堂教學中超出預設時間,應及時調整課堂設計,若教學任務較重,預留內容較多,可把剩余內容留到下壹課時進行。
6.潘鳳老師:
問題1如何保持學生課堂註意力?(1)個人認為,老師可以變換半小時之前的授課模式,後面可以語言或者語氣發生變化,也可以是再激發壹把課堂的氣氛,打破孩子半小時之前已經養成的那種形態。(2)把精彩內容就控制在半小時之內,後面做練習或者是現場仿寫。
問題2: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首先,教學目標要明確,四年級詩歌的教學重在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悟詩人的情感。其次是重點段落的教學,最後是拓展延伸。所以,情境導入五分鐘之內,重點段落教學二十分鐘之內,這期間包括詩歌朗讀指導,包括重點段的分析和仿寫指導,後面就是於其他詩的串講,也就是拓展延伸及情感的升華,整節課下來也就四十分鐘之內。
7.孔萍老師:(1)課堂上如何讓學生保證持續的專註力?我會設計壹個分組活動,再配上積分獎勵,從而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以及想象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隨時跟著老師的節奏,認真思考,積極回應,保持專註力。(2)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壹般常態課教學環節會分為6部分,新課導入、課堂新授、鞏固歸納、拓展延伸、課堂小結、板書設計。我的課堂側重點壹般放在課堂新授方面,大概用到15分鐘左右,這是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的落實生根地,教學難點我會放到拓展交流上,這是思維能力的訓練。
8.羅祎老師:(1)課堂上如何讓學生保證持續的專註力?我會設計出不同的活動,比如分組討論,然後讓學生進行朗讀比賽;分組搶答曾學過的含有“綠”的詩句;搶答生活中常見的“綠色”,比如墨綠、翠綠、淺綠、粉綠等。再配上積分獎勵,最後看哪組的分數較高,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想象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跟隨老師的思路,認真思考,積極回應,保持專註力。(2)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如何分配每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對於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感受梅雨潭的綠的特點,體會作者情感。(2)品味、積累文中運用精妙的詞語、句子。教學重點:在反復朗讀中品味語言、體會情感。壹般新課導入大約2分鐘,課堂新授大約30分鐘,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比如默讀、背誦、教師朗讀,提問個別學生朗讀,朗讀比賽等形式進行,突出重點。鞏固歸納大約5分鐘,拓展延伸和課堂小結大約8分鐘。同時要註意板書設計的內容,板書設計壹般要突出重點,詳略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