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1789音樂劇

1789音樂劇

《巴黎聖母院駝背》賞析

劇情簡介:它描述了壹個美麗、浪漫卻又悲劇的愛情故事。被父母遺棄的駝背卡西莫多在壹次偶然的機會被副主教克勞德·弗羅洛收養為養子。長大後,他成了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雖然卡西莫多長得很醜,有很多殘疾,但她始終保持著壹顆高潔的心。他愛上了壹個吉普賽女孩:埃斯梅拉達,他為她處死了養父,殉情而死。

《巴黎聖母院的駝背》是根據雨果的傑作《巴黎聖母院》改編的。其情節為大多數人所熟悉,靈魂深處探索人性的命題導致其深刻而沈重。它不像歌劇那樣復雜冗長,卻賦予了更高的形體表現力;不像芭蕾,只能通過演員的肢體語言來理解劇情。它是各種藝術表現形式的融合。而它的歌舞分離,恰好很好的把握和詮釋了劇中人性的張力,可謂經典。更難得的是劇中穿插了大量現代舞。據了解,這些舞蹈完全由專業舞者表演,其中不乏體操運動員或由體操運動員轉行而來的特技演員,使得舞蹈更具活力和觀賞性。當歌者用歌聲詮釋內心的情感時,舞者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人物心中的情感糾葛,並將這種情感以身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舞蹈和音樂的完美結合大大提高了音樂劇的觀賞性,賦予了該劇更多的生命力。

主要演員只唱不跳,但更像內心獨白,所以感覺更接近靈魂。深刻的歌詞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極具質感的旋律進壹步賦予其靈性,這首先為這部音樂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堅實的基礎壹旦遇上壹流的舞美設計,內在的基礎釋放得更加徹底,外在的形式也給人壹種更加從容的張力,從而大放異彩,躍動起來!這是《巴黎聖母院的駝背》最成功的地方,不得不再次贊美它的舞美。在舞美的渲染下,寂靜與奔放的轉折似乎就在俯仰之間,它準確地把握了這種內外互動。所有的設計也可以說是原創:鐵柵欄、大鐘、巴黎聖母院……是現實與現實的結合,時尚甚至前衛,但又不覺得做作——法國制造的高貴與優雅。

該劇的另壹大特色是音樂。如此多樣化的音樂被創新性地放在壹邊,產生了難以形容的奇妙效果,但每壹首都恰如其分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

卡西莫多是壹種搖滾唱法。在這壹點上我很震驚。真的很難想到,大量在地下流行的搖滾音樂,走到了音樂劇的高雅殿堂,被演繹的很深刻。或許是搖滾與生俱來的地下氣質與卡西莫多被壓抑在靈魂深處的吶喊壹拍即合吧!嘶啞,悲傷,幻滅,這種感覺就像是親眼目睹了結尾寫的場景:人們在鷹山洞裏發現了兩具詭異相連的屍體,壹個畸形的男人緊抱著另壹具女屍。當人們試圖將他們分開時,骨頭變成了灰塵…壹種無法抗拒的痛苦。

主教的唱腔帶有比較純正的歌劇口音,首先符合主教身份帶來的宗教感,莊重。但他的靈魂極度扭曲,瘋狂,甚至變態!每壹次他內心的沖突都在強烈的掙紮,在戲曲唱腔的爆發性演繹下,這種歇斯底裏的扭曲被擡高,擡高,再擡高!壹瞬間,妳似乎能感受到這種緊張的力量和恐怖。

埃斯梅拉達的風格極具異國情調,既符合她流浪巴黎的吉普賽女人的身份,又凸顯了她的品味:她明亮、純潔、清新、高貴甚至神聖,像天使壹樣美麗動人。心地善良的她接受了卡西莫多純潔的靈魂,無論是出於同情、感激、友情,甚至是愛情……她為他歌唱,為他跳舞,安慰他孤獨的靈魂。

還有詩人菲比...

在社會層面上,該劇反映了當時深刻的社會背景:

1831年前後,整個歐洲處於政治大動蕩之中,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正在進行復辟和反復復辟的復雜鬥爭。在法國,1789年在資產階級革命中被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外國封建勢力的支持下,於1815年復辟。但是資產階級必然勝利的歷史趨勢是不可抗拒的。1830年7月,法國爆發革命,結束了波旁王朝復辟的封建統治。

根據該劇改編的《巴黎聖母院》是作家借用中世紀題材對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罪行的總清算,也是對波旁王朝反動暴政的深刻批判1815-1830。比如劇中流浪漢襲擊聖母院的描述,其實就是巴黎1830七月革命的再現。《巴黎聖母院的駝背》是永恒的經典,經典就是這樣,留下壹絲遺憾也是經典。但這個遺憾並不能影響它成為經典。劇中展現的畸形之美無與倫比!真正的美來自於個性,來自於內心。美麗受人喜愛,卻經不起考驗。卡西莫多,雖然人如猿,他們並不美麗,但人格之美勝過美貌。卡西莫多展示了偉大和畸形的美。

可見,舞臺上的表演藝術,反映的社會層面,通過劇情表達的精神,對壹部成功的舞臺劇至關重要。藝術表現精神,精神寓於藝術之中。

希望能幫到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