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民俗風情

民俗風情

河南的民俗風情

河南省位於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位於我國中部偏東、黃河中下遊,處在東經

110°21′~116°39′,北緯31°23′~36°22′之間,與冀、晉、陜、鄂、皖、魯6省毗鄰,東西長約580公裏,南北跨約550公裏。全省土地面積16.7萬平方公裏,在全國各省市區中居第17位。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河南省的民俗風情較多,下面先介紹幾個供大家瀏覽。

1. 葛記燜餅

葛記燜餅館的創業人葛明惠先生,是清朝滿族鑲黃旗人,生於1882年,他10歲進北京珂王府做事,曾給王爺趕車,頗得王爺欣賞。他勤快好學,閑時常到王府膳食房幫廚,熟諳烹調技藝。當時,王府中有壹種主食千層餅,還有壹種菜肴名稱壇子肉。有壹天,王爺回到府中,感到腹中饑餓,葛明惠便越俎代庖,用壇子肉為王爺燜了壹盤餅,又用榨菜、蕪荽沏了壹碗湯,餅軟肉香,清湯爽口,王爺大加贊賞。民國初年,戰亂紛紛,葛明惠攜兩子來河南謀生。危難中想起被王爺贊賞的壇子肉燜餅,於是,經朋友幫忙在鄭州火車站附近開了“壇子肉燜餅館”,葛明惠親自站竈,兩個兒子打下手。解放後,葛明惠和他的次子先後去世,長子葛雲祥繼續經營,他繼承發揚父親的烹調技術,使烹制的壇子肉壹開壇便香氣溢,達二裏之遙,經其多年苦心經營,遂使葛記燜餅成為聞名遐爾的風味小吃。

葛記壇子肉燜餅是用餅和特制的壇子肉加青菜燜制而成。其餅是用軟面烙成千層餅,放涼後切成簾子棍形備用;壇子肉選用帶皮五花豬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方塊,先放入鍋內添水煮開,撇去浮沫雜質,撈出肉裝入壇內,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湯封口,大火燒開後,改用文火慢燉,燉到爛熟。開壇時濃香四溢,過往行人聞香止步,素有“開壇香”之美譽。燜餅時,鍋內用青菜鋪底,放上餅條和壇子肉,加高湯稍燜即成。其肉香味醇厚,肥而不膩, 其餅柔軟適口,老少皆宜。燜餅時配菜除用綠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鮮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燜餅用的湯。除豬肉湯外,還用雞湯、鴨骨湯。因此燜出的餅軟香不膩,鮮美可口。

2. 旱船

旱船,顧名思義就是在陸地上玩的遊戲,它是漢族民間舞蹈的壹種形式。開封的旱船,大多用竹、木、秫稭紮制而成,外邊用彩布蒙住,船內裝壹雙假腳。玩時將船套系在化了裝的表演者腰間,表演者兩手提著船的兩邊,走著碎步,晃晃悠悠,尤如坐在船上,另壹人或兩人,扮作船公,手拿劃漿,在船後或船兩邊,邊走邊劃,如同行船於水上。玩旱船,壹般由幾只旱船編為壹隊,配上鑼鼓和小曲,跑舞起來熱鬧有趣。50年代前,扮演者多是男子,在船裏坐的小媳婦、大姑娘也由男子扮演。後來,女子也加入了劃旱船的行列。每逢節慶日子,往往是旱船、高蹺、大頭人,鑼鼓等混編成隊,同時演出。

3. 開封二月二

開封二月二 農歷二月初二為中和節,民間傳說二月二龍從沈睡中蘇醒,擡頭升空,行雲降雨,故民間又稱“龍擡頭”。開封壹帶歷來春季多旱,水貴如油。舊時,開封城鄉都建有龍王廟,祈求龍王降雨,以保夏季農糧豐收。因此,二月二敬龍的習俗在開封相沿不衰。每到二月初二,家家吃飯時都要吃“炒涼粉”,其意為幹旱寒冷的冬季即將結束,溫暖多雨季節即將來臨。二月二開封當地還有食烙饃的食俗,吃時當中卷入雞蛋、肉絲、大蔥、甜醬等,認為食油煎、火烙的食物可防止各種毒蟲的侵害。

4. 豫劇

豫劇鄭州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積澱當數被列為中國十大戲劇劇種之壹的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七品芝麻官>、《朝陽溝>等劇目風靡全國,家喻戶曉。在不同的時期,豫劇都有壹些水平較高的代表作,如50年代前期有《小二黑結婚>、《羅漢錢>、《新條件>、《劉胡蘭>、《趕腳>等;50年代後期有《朝陽溝>、《掩護>、《冬去春來>等。60年代更是出現了壹大批優秀的現代戲劇目。80年代雖然戲曲陷入困境,但河南的現代戲卻是出現了《金雞引鳳>、《倒黴大叔的婚事>等壹批較有影響的劇目。喜愛現代戲的觀眾也越來越多,在不少地方,現代戲觀眾人數超過了古代戲觀眾的人數。同時,豫劇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培養了常香玉、閻立品、馬金鳳、牛得草、王善樸、魏雲、馬琳、高潔等壹大批藝術造詣很深的表演藝術家,他們都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精湛的表演藝術為人們所稱道。

5. 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每年9月1日至9月5日,鄭州都會舉辦以“弘揚中華武術,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為宗旨的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武術節期間,除了舉行規模宏大的迎賓儀式外,還會舉行大型文體表演、少林武術精英擂臺賽、文藝演出、旅遊觀光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