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曲笛的壹首代表作品,經笛子演奏家陸春霖的演奏註入了江南絲竹的風韻,整個音樂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慢板,另外壹個部分是中板。這首曲子表現了人們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願望,聆聽大師的演奏,我們也可以領略到鷓鴣這只鳥在天空是多麽無拘無束地飛翔。
2《百鳥朝鳳》
嗩吶。
原來是流行於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間音樂,是從山東鼓吹這種演奏形式演變而來的。這個作品非常富有感染力,整個作品活潑、粗獷、歡快、爽朗,富有生活氣息。
嗩吶又叫做蘇奈爾,在宋元時期由波斯傳入我國,嗩吶由雙簧哨子、芯子、桿子和銅碗四個部分組成,嗩吶的音量非常大,我們民間給嗩吶壹個小名,叫喇叭。它非常善於表現熱烈奔放的場面和興奮、歡快的情緒,音色明亮粗獷,大多用於民間節慶、婚喪喜事和戲劇場面,常與打擊樂配合,在演奏風格上也分為南北兩派。
3古琴曲《高山流水》。
古琴又名七弦琴,在周代的時候,也就是在公元前十壹世紀到公元前二世紀已經非常普遍了。
古琴也往往是在文化程度較高的士大夫階層流傳,因此,它與中國傳統審美活動緊密結合,深遠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觀念。
談到《高山流水》,我們大家可能都會想到伯牙、子期之間壹段知音的故事。這首《流水》,可以說整個音樂形象非常生動,它主要表現的是從崖壁上滴下的山泉水,到小溪,匯入江河,直到匯入大海這樣壹個非常廣闊的意境。我們可以說它是借描寫壯麗山川來抒發對祖國非常抒情的、寬廣的、堅定不移的胸懷和誌向,是對祖國的壹種贊嘆。這個作品也非常經典,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的美國航天號宇宙飛船,裏面就攜帶了我們中國的這首《流水》。
4《鴨子拌嘴》
不同的打擊樂器
壹個非常詼諧幽默的音樂作品,
根據不同的打擊樂器各種節奏的不同,我們仿佛聽到了樂器與樂器之間的對話,非常神奇,這裏面沒有任何旋律,全部都是由節奏構成的。
5《春江花月夜》
大型合奏樂,又叫民族管弦樂,是壹種新型綜合性民族管弦樂隊合奏的音樂,這種樂隊為大型樂隊,借鑒了西洋管弦樂隊組合的壹種配置,備有吹、拉、彈、打四種樂器,並且分有高、中、低三個聲部的完整樂器。壹般樂隊的人數有三四十人,規模宏大,音色豐富,表現力非常強。
該曲發揮了各種樂器的性能,表現了江南絲竹音樂清秀細膩的特色,以優美、柔婉的旋律、巧妙的構思和變奏手法,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猶如壹幅清麗、淡雅的長卷山水畫,使人聽後心曠神怡。
6獵人之《傳說》:
管樂為主要演奏樂器,節奏不快,以鼓點強調重音,兼以吉他和音。全曲是ABA1曲式結
構。
鼓樂和其他為前奏,壹三段主旋優美,節奏較慢;二段旋律輕快,風格與壹、三段不同。
三段結尾處有些變化。最後以長音結束全曲。
強烈的鼓點貫穿全曲,鼓點多而且變化快。
7獵人之《魂魄的挽歌--酷拉皮卡的主題》:
說是挽歌,但節奏是輕快的。全曲是簡單的A B A曲式,旋律並不復雜,壹、三段基本壹
直,由壹個大樂句連續演奏三遍,再加入過度音進入第二段和結尾。壹、三段由吉他演
奏主旋律,小提琴以極小聲和極高的音域合音;每個樂句結尾處都有輔助樂器加重重音
;從第二個大樂句開始,加入三連音的鼓點,模仿出沈重的心跳聲。B段由聲音優美、空
闊的長笛演奏,吉他在重音處合音。進入B段後,有種悲涼、憂傷的感覺,風格有些轉變
,比較像挽歌。再入第三段,風格、節奏、旋律變恢復到第壹段的樣子,以吉他的壹組
琶音結束全曲。壹、三段是清澈的,而二段由於長笛演奏,斷音不明顯,悠揚、憂傷。
8《月光曲》
西方古典浪漫主義
舒緩愉悅
鋼琴曲
《月光曲》分三個樂章,全曲的速度由慢變快,情緒也壹步比壹步熱烈。第壹樂章表現出貝多芬思念的柔情,悲傷的吟誦,情緒十分沈重,壓抑,憂郁。第二樂章作為簡短的過渡和情緒上的轉換,為情緒激昂的第三樂章的出現作準備。第三樂章像是從貝多芬心底裏發出來的申訴,沖動,抗議,它的情緒緊張而激烈,表現了異常激動甚至憤怒的感情,其中斬釘截鐵的節奏,表現了大師堅強的意誌。在尾聲中,滿腔的憤怒達到頂點時,突然沈寂下來,但洶湧澎湃的心情並沒平靜,預示大師決心繼續與命運頑強的抗爭。
《月光曲》的三個樂章,作為壹個整體,有著內在的聯系:從不平靜的思索,到要求鬥爭和行動;由深刻的悲哀,到憤怒的抗議,最後樂曲結束了,貝多芬好像仍然處在深刻的思想鬥爭。
9《梁山伯與祝英臺》
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了憤怒的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壹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樂曲的結構為奏鳴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組成。作品從故事中擇取“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分別作為樂曲呈示部、展開部及再現部的內容。運用西洋協奏曲中的奏鳴曲式,很好地表現了戲劇性的矛盾沖突。並吸收了我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使之既有交響性又有民族特色.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壹部單樂章奏鳴曲式的小提琴協奏曲。它把民間傳奇故事濃縮為“草橋結拜”、“同窗三載”、“長亭惜別”、“逼嫁”、“樓臺會”、“投墳”、“化蝶”等7個主要情節。
10少女的祈禱
鋼琴曲
樂曲采用主題與變奏的曲式結構,降E大調,4/4拍子,行板。簡短音階下行接兩個琶音引子後,便是由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調和輕捷的下行音調組成的主題。其波浪式的旋律線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回旋感。表現了天真無邪的少女的遐思和幻想。這首鋼琴曲結構簡單、親切、溫婉、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八個小節的主題重復壹遍後開始了三次變奏,仿佛預示著少女 豐富的感情變化。其委婉的旋律發自內心深處的真誠,仿佛是少女對美好幻想的期盼。
她究竟在祈禱什麽呢?
器樂作品沒有實體形象,妳盡可以自由地發揮妳的想像去理解、體會。
11《野蜂飛舞》
《野蜂飛舞》是壹首非常詼諧幽默的音樂小品。它原是俄羅斯作曲家裏姆斯基所作歌劇《薩旦王的故事》第二幕第壹場中,由管弦樂演奏的壹首插曲。如今,這首風格詼諧的管弦樂小曲,已脫離原歌劇,成為音樂會中經常演奏的通俗名曲。
這首管弦樂曲《野蜂飛舞》(又名《大黃蜂的飛行》)的原曲譜上記有:“從海面的遠方,飛來壹群大黃蜂,圍繞到天鵝的四周,盤旋飛舞。”此曲用小提琴或長笛獨奏時,更能生動地表達出大黃蜂振翅疾飛的情景,這裏選用的是小提琴獨奏的版本。全曲由半音階的下行樂句開始, 經過旋律輕快而有力的中段後, 又回到了第壹主題。最後半音階上升樂句,則描寫大黃蜂的離去,直到消失在視線以外。
12十面埋伏
琵琶
《十面埋伏》主要歌頌了楚漢戰爭的勝利者劉邦,盡力刻畫了“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而《霸王卸甲》則著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劇,對這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歷史人物表現了更多的同情和贊頌。 由於作者的立意不同, 因此兩曲的重點段落也不壹樣。《十面埋伏》逼真地描繪了氣勢磅礴的大戰的場面,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猶如“雄軍百萬,鐵騎縱橫,呼號震天,如雷如霆也。”
13 二泉映月
二胡
主題是命運,表現了壹個經歷舊中國生活坎坷與磨難的流浪藝人的辛酸苦辣和倔強不屈。全曲婉轉流暢、跌宕起伏,是壹首變奏曲式的曲子。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訴、如悲如怒,時而委婉低回、時而激越高亢,不僅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憤懣和哀痛,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
全曲將主題變奏五次,隨著音樂的陳述、引伸和展開,所表達的情感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發。其變奏手法,主要是通過句幅的擴充和減縮,並結合旋律活動音區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現音樂的發展和迂回前進。多次變奏不僅僅是為了表現不同的心境,更是為了深化主題。全曲速度變化不大,但其力度變化幅度比較大,每逢演奏長於四分音符的樂音時,輕重有變,忽強忽弱,時起時伏,扣人心弦。
14陽光三疊
二胡
《陽關三疊》原是壹首根據唐代詩歌編寫而成的古琴曲。王維有詩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中有“西出陽關無故人”句,而樂曲又重復三次,故名《陽關三疊》。二胡演奏家閔惠芬將該曲改編成二胡獨奏曲,妥帖地表現了主人送別友人時依依不舍的綿綿之情,別有壹番韻味。樂曲速度緩慢,音色深重,多用內弦演奏,惜別之情與唐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樂曲以相同的兩個主題先後出現,將全曲分為兩段。第壹段:從樂曲開始至第二十小節第二拍為止,相同的音型樂句重復兩次,在第五、九、十小節運用移指滑音,增添了壹份仿古琴演奏所特有的色彩。第十二小節的八度音程使情緒出現了壹次小高潮,然後旋律又恢復平靜。第二段:從底二十小節第三拍開始至樂曲結束為止,相同的主題重復出現(同壹樂句的第三次重復),但指法運用有所不同,音色趨於明亮。第三十二小節的音型連續三次出現,音量逐步增強,似有很多心裏話卻不知如何道來。接著是壹段結束樂句,節奏自由處理,其中的八分音符上行旋律把全曲推向高潮。之後是壹段伸指滑音,表現了友人終將離去卻無可奈何,但內心依依不舍的復雜心情。結尾幾小節,音色沈穩、安詳,有意猶未盡之感。
15鷓鴣飛
笛子
《鷓鴣飛》後經陸春齡加工改編,發展成具有濃郁江南風格的笛子獨奏曲。在民間流傳有原板《鷓鴣飛》和經過放慢加花的花板《鷓鴣飛》,陸春齡將後者再次放慢加花,作為樂曲的第壹段,然後接快速的花板,前後兩段形成變奏關系。此曲富於歌唱性,旋律優美細膩,流暢舒展,充分發揮了曲笛圓潤豐滿的音色特點。
樂曲通過對鷓鴣展翅飛翔的生動描繪,表達了人們渴望自由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悠揚抒情的慢板和流暢活潑的快板,使音樂富有層次和對比。在演奏中充分發揮了南方曲笛音色醇厚圓潤、悠揚委婉的特點,並通過打音、顫音、贈音等技巧調飾曲調,以表現鷓鴣飛翔之態。如樂曲開始的四個長音,運用實指顫音、虛指顫音以及力度的變化,壹下子就把鷓鴣展翅翻飛的藝術形象展現在聽眾面前。中段運用氣息控制,通過力度的強弱對比,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鷓鴣忽遠忽近、忽高忽低,縱情翺翔的姿態。樂曲最後運用越來越輕的虛擬顫音,給人以鷓鴣飛向天邊,越飛越遠的聯想。
16空山鳥語
二胡
《空山鳥語》是壹首技巧性很強的二胡獨奏樂曲,是劉天華學習、借鑒西洋音樂創作和表演手法的成功實踐。在此曲中,劉天華創造性地運用三弦拉戲式的模進手法,描繪了深山幽谷中群鳥歡鳴、生機盎然的優美意境,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頌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麽美妙的壹幅水墨卷軸,疏密有序,動靜交替,充滿詩意。正是:“山林多奇采,陽鳥吐清音”。又曰:“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響”。作曲家如此著力用音符加以描繪的,也許就是他心中的理想境界。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