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英國音樂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英國音樂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現代音樂時期——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火星 金星 水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4世紀 文藝復興

15世紀 牧歌——彌撒曲——經文歌——杜飛〈1400~1474〉

16世紀 拜德爾〈1543~1623〉 吉本斯〈1585~1625〉 泰利斯〈1585~1625〉

17世紀 巴洛克時期

歌劇

普塞爾〈1658~1695〉

韓德爾〈1685~1759〉

18世紀 古典時期——浪漫時期——清唱劇——〈神劇〉

19世紀 國民樂派——現代樂派

艾爾加〈1857~1934〉

戴流士〈1862~1934〉

佛漢威廉士〈1872~1958〉

霍爾斯特〈1874~1934〉

20世紀

班傑明—布瑞端〈1913~1976〉

英國音樂的歷史雖然也像其他國家壹樣,反映國家的經濟,社會,宗教生活,卻有些傾向是特別屬於英國的.經久不變的因素之壹是保守主義,這種態度即使在講求試驗的時期仍保存古老的傳統.當強大的外來影響力來臨時,英國的保守傳統仍堅強把外來的風格與曲式改變成適合本土的表達方式而後可.

英國民間的合唱傳統甚早,民謠很盛.大英博物館中有壹篇手抄本的「夏天來了」(Summer is icumen in),據說是十三世紀寫成的,是現存最早的多聲部音樂(六部合唱卡農).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音樂史上,有幾位重要人物,如拜德爾,杜飛,泰利斯等,主要作品都是壹些經文歌,宗教歌曲或聲樂作品.接下來的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則是英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不過在他死後,英國音樂便壹直走下坡,直到韓德爾的出現,才又重振英國樂壇,成為巴洛克後期唯壹可以和巴哈分庭抗禮的音樂家.

二十世紀之交,英國現代音樂開始復興.從1880年到1966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壹時期代表人物是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他的作品帶有豐富的英國本土情感,曲風抒情.第二時期是國民樂派時期,代表作曲家有戴流士(Deilus1862~1934),佛漢威廉士,霍爾斯特等,著名的樂曲如佛漢威廉士的《綠袖子幻想曲》,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等.第三時期最出眾的音樂家是班傑明—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 ~ 1976),布瑞頓的歌劇被認為是繼普賽爾之後唯壹具國際聲望的,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為青少年的管弦樂入門》,《簡易交響曲》.等等.

壹,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湧現出壹批傑出作曲家,如泰利斯(1505-1585),拜爾德(1543-1623),吉本斯(1585-1625)等.文藝復興末期,伊莉莎白壹世時(1558-1603),英國國勢鼎盛.文藝上有莎士比亞,思想上有弗朗西斯.培根.音樂上,牧歌(madrigal)作者(如Weelkes, Morley, Gibbons)與彌撒曲(mass)作者(如Byrd, Tarverner)都很有名.泰利斯(Thomas Tallis, 1505-85)的經文歌(Motet) Spem in alium有四十聲部.

二,巴洛克時期

到了16世紀後期,英國宗教界出現了壹股清教主義運動潮流(清教主義者認為應當清除英國國教中的天主教殘余影響而得名).清教思潮反對人文主義思想,排斥塵世的娛樂,認為音樂舞蹈等藝術是有罪的.17世紀前半期,清教徒在政治上逐漸得勢.他們多代表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骨幹.宗教,政治的紛爭,清教主義的興起使得18世紀前半期的英國音樂呈現出近乎空白的局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主要由清教徒組成的政府取消了宗教儀式上的音樂,封閉了所有的歌劇院,英國的音樂界沈默了.

1658年斯圖亞特王朝在英國復辟.這壹歷史的倒退卻成了英國音樂得以發展的轉機.17世紀後期英國最重要的音樂家是普賽爾(Henry Purcell,1659-95).普賽爾壹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宗教音樂,歌曲,話劇配樂,最重要的貢獻是晚年的歌劇,帶有明顯的英國市民趣味和民族特色,他的歌劇Dido and Aeneas,如今還偶而演出.普賽爾去世後,英國歌劇發展再度陷於停頓,意大利正歌劇充斥英國劇院.1714年,韓德爾定居英國,為沈悶的英國歌劇界帶來了活力.他的正歌劇《裏納爾多》等在英國大受歡迎.

18世紀二十年代末,傳統的意大利正歌劇因為其沈悶的腳本,空洞的內容和雷同的劇情不能適應市民階層的口味,逐漸失去了市場.這時壹部針砭時弊的《乞丐的歌劇》(約翰·蓋伊詞,佩普什曲)在倫敦上演,它取材於日常生活,采用通俗幽默的對白和流行的曲調,贏得了市民的廣泛好評.劇中對以韓德爾為代表的意大利正歌劇作了無情的諷刺,使意大利歌劇在英國受到了沈重打擊,韓德爾經營的歌劇院最後因虧損而關閉.這時韓德爾把精力轉向了清唱劇的創作.清唱劇(oratorio)是壹種大型宗教性聲樂形式,內容多取材於聖經,所謂"清唱"是指沒有舞臺動作和服裝布景的變換.韓德爾把這種形式推向了頂峰.他的《所羅門》,《以色列人在埃及》,《參孫》都大獲成功,1641年他的《彌賽亞》成了這壹體裁的巔峰之作,其中的《哈裏路亞》堪與巴赫的《b小調彌撒》倂稱為巴羅克聲樂藝術的最高成就. 韓德爾逝世後,英國每年為紀念他都要舉行清唱劇專場演出.但在他之後,英國樂壇再也沒出現堪稱偉大的音樂大師.

三,現代音樂時期

英國壹直有很多高水準的聽眾,也有第壹流的演出團體,至今倫敦仍然是西洋音樂的重鎮.但普塞爾之後二百年,忽然沒有了國際知名的英國作曲家.十八世紀倫敦音樂幾乎是德國人韓德爾的天下,十九世紀則由德國的交響曲與意大利的歌劇分享.廿世紀初,世界級的英國作曲家才開始大量湧現.

艾爾加&戴流士

第壹個「英國的驕傲」是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他的「威風堂皇進行」因為在畢業典禮上常奏,成了耳熟能詳的名曲.他的曲風受德國影響很大.比較「英國味」的是他的弦樂小品——以弦樂表現合唱式的和音,是廿世紀英國的音樂特產之壹;與他同時的戴流士(Frederick Delius, 1862-1934)則受到法國印象派的影響.

國民樂派時期

1898年,成立了「英國民歌協會」,很多年輕的音樂家隨後加入.其中有兩人:佛漢威廉士與霍爾斯特(874 - 1934),在這裏發現了英國民謠的豐富.此後他們又研究伊莉莎白時代的古樂,創造了很特出的英國風格.霍爾斯特的管弦組曲「行星系」是極受歡迎的大眾名曲.

佛漢威廉士則成就更高.作品既多,品質也精,或許是廿世紀英國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九首交響曲,很受推崇.弦樂「塔裏斯幻想曲」是他公認的傑作之壹,最富彬彬有禮的英國味.

班傑明—布瑞頓

稍後壹代的班傑明—布瑞頓(1913-76)是天才型的作曲家.1945年,他的歌劇「彼得格蘭姆斯」(Peter Grimmes)使英國人覺得終於普塞爾有了後繼者.二次戰後,他的「戰爭鎮魂曲」成了和平的象徵.他的作品眾多,以聲樂的居多.

更近的英國作曲家中,塔維納(1944)頗有名.他信奉東正教,作品中幾乎都有宗教意涵,而且技法很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