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我弟很早就推薦我看了,但我壹直沒有看。
我知道他給我推薦的原因。
就是曾經我有壹段時間的狀態,就特別像電影的豬腳。
不過在中國這個社會,這種類型的角色還挺多的。
基本上可以說就是壹個理想青年,遭遇現實的打擊之後,變得越來越厚黑。
越來越殘忍,越來越忘記了自己的初衷,追求壹種非常極端的成功。
主角安德魯是壹個熱愛音樂的鼓手。
他的偶像是查理·帕克,爵士樂大師級人物。
他是內向的,敏感的,不自信的人,唯有所長就是架子鼓打的比較好。
還去了全世界最好的音樂學院。
帶著理想來到了謝爾佛音樂學院。
在練習打鼓的時候,遇到了他的魔鬼教練弗萊徹。
弗萊徹選中了他,但是他的教學非常嚴格,甚至殘忍。
他為人自私,他的目的就是要自己功成名就,讓自己培養出壹個傳承者。
不惜任何手段,打罵他的樂隊成員,摔凳子,事先套好別人的軟肋,然後專門挑他痛楚進行攻擊。
譬如安德魯從小被母親拋棄,弗萊徹就專門那這個說他。
由於豬腳非常敬畏教練,因為他很有音樂才華和資歷,所以他有資格這麽說。
樂隊成員被罵,被打,被折磨心靈和靈魂,被打擊自信,都沒有誰敢跟他反抗。
因為他們音樂的前途就掌握在這個人手上。
主角自然也非常在意教練對他的看法。
他的初衷漸漸的從自己熱愛音樂,變成了追求得到弗萊徹的認可。
每當得到弗萊徹的認可他都像被靈魂洗滌了壹樣。
但弗萊徹贊賞的很少,幾乎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為的是逼迫,為的是榨幹成員的精力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安德魯不幸上了他的圈套,由於近乎偏執的追求弗萊徹的認可。
他甚至拋棄了女友,練鼓練到手出血,甚至出車禍。
最後他把恨得能量用在了音樂上。
早就失去了他的熱愛。
他對架子鼓的追求最終就變質了。
從愛變成了恨。
雖然恨得力量很大,但這是要犧牲其他東西為代價。
就像弗萊徹曾經的壹個學生,畢業兩年後就自殺了,就是由於弗萊徹教學留下的陰影。
如果要我總結壹下這個故事就是。
壹個有理想和熱愛的小男孩,在經歷世俗黑暗的洗禮,逐漸變成了壹種對功成名就偏執狂的故事。
在最後壹場演出,安德魯打出了400手速以上完美的表演。
他的父親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因為他只道,原來那個天真可愛的兒子不見了,現在已經變成了壹個功利性極強的人物,強到可以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強大到也許有壹天可以拋棄我這個父親。
其實這樣類似的故事很常見。
我以為追求理想,是為了得到幸福。
但往往很多時候,在我們追求目的的時候,逐漸偏離了軌道。
變成了壹個野心家,變成了壹個只為得到別人認可的存在。
索性現在我看這部影片的時候,還是可以帶著比較正常的三觀去看。
如果是之前,我可能會非常欣賞這種人。
但現在,我會覺得這種性格絕對離幸福很遠的。
而且壹將功成萬骨枯。
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