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美麗鄉村已成為安吉繼中國第壹竹鄉、國家首個生態縣之後的第三個全國性品牌,領銜制定了《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以下是我整理湖州市安吉縣旅遊景點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安吉竹子博覽園安吉竹子博覽園前身為安吉竹種園,位於中國著名竹鄉--浙江省安吉縣境內,它是竹鄉旅遊的經典之作、王牌景點,是集竹文化、竹工藝於壹體的中國竹子博物館和亞洲規模最大的安吉竹種園的完美結合,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整個竹博園是融科研、生產、生態、旅遊等諸多功能為壹體的竹類大觀園。素有"都市後花園"之美稱的安吉竹博園,全園總占地面積600畝,匯集了大江南北,海內外竹子34個屬304個品種。
安吉是中國第壹竹鄉,安吉竹博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竹鄉旅遊的經典之作,王牌景點。到竹博園遊覽,可以壹覽世界各國的奇篁異筠,洞悉千載的竹子加工利用史。清風搖曳,竹影婆娑,占地1200畝的園內,遍植各類竹子389余種。置身其間,仿佛走進竹的海洋,它們有的偉岸淩空,有的低矮匍匐;或細如棒針,有的葉大如帛;有的色彩斑斕,有的古怪扭曲。
秋冬觀竹,可觀竹的形態,觀竹稈的顏色和形狀,觀竹葉形,而春夏之際,觀看竹筍,則更是興趣盎然。且不說筍殼呈黑綠色的烏芽筍,紫紅色的金竹、青色的四季竹,花的角竹,也不說形如纓花槍的槍刀竹,甜的甜筍,苦的苦竹,單說那哺雞竹和黃甜竹,就讓人瞧上半天了。
在翠竹叢中,運用獨具匠心的造景藝術,述說源遠流長的竹子傳說和典故。泥墻壘築的茅草房,栩栩如生地訴說著孟宗哭竹的故事;特異造型的竹廬,活靈活現地再現斑竹傳說;"墨竹院",翰墨飄香;"竹峰棧道",更著實體驗了壹番《臥虎藏龍》中竹林騰飛的意境。
中國竹子博物館是6000年竹文化的濃縮,是中國壹流、世界領先的竹子專業博物館。全館占地12000平方米,分歷史廳、資源栽培廳、文學藝術廳、工藝集萃廳、國際陳列廳等八個展廳。竹編《清明上河圖》,《蘭亭序》,世界最粗最大的巨龍竹,實心的古裏竹等。以豐富的展品,詳實的史料,了解中國豐富的竹資源、悠久的竹歷史和光輝燦爛的竹文化。
竹博園內還備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和節目。如鳥藝表演、跑馬、賽車、野營、燒烤、垂釣、穿竹迷宮、破梅花八卦陣、聽竹音樂、賞竹舞、或是湖上蕩舟、或是林中品茶……韻致無窮!
安吉竹子博覽園為 AAAA 級景點、
江南天池又名天荒坪景區,位於安吉縣東南部。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省級風景名勝區。目前成為世界第二、亞洲第壹的抽水蓄能電站。在天荒坪頂有電站上水庫,從空中俯瞰,宛若壹架巨大的外來飛行器停泊於茫茫竹海中,碧波蕩漾,水光粼粼。整個景區內竹海茫茫,溪澗遍布,風景資源十分豐富。電站景區的大溪峽谷縱深9公裏,兩岸高山對峙,谷底大溪奔流匯至下水庫。這裏還有滑雪場,它是目前華東唯壹的野外露天滑雪場,填補了江南冰雪旅遊的空白,創造了江南露天滑雪的奇跡。
獨松關中國古城臨安(今浙江杭州)西北關隘。位於今浙江省安吉縣南獨松嶺上。東西有高山幽澗,南北有狹谷相通,為古代臨安經廣德通建康(今江蘇南京)之咽喉要地,用兵出奇之道。獨松關雄踞在獨松嶺上,十分峻險。關旁原有壹棵千年古松,關以松名,故曰“獨松關”。明代詩人淩說《獨松冬秀》詩雲:“撞破關門山勢開,樹頭雲起喚龍來。擎天老幹高千丈,傲雪貞標壓眾材。歲久根節堅作玉,風生巖壑響成雷。蒼顏不改渾依舊,萬古相期竹與梅。”“獨松冬秀”古時是鄣南(安吉)八景之壹,古松雄關的景象,想來壹定很美。
獨松關,中國古城臨安(今浙江杭州)西北關隘。獨松關在今浙江省安吉縣境內,南與杭州市余杭區境交界,北距城關遞鋪鎮8公裏。歷史上,獨松關與位於余杭境內的幽嶺關、百丈關合稱“獨松三關”,是南宋京城臨安北側的主要屏障,只要守住了獨松關,也就擋住了杭州北來的'兵患,因此,獨松關是古時兵家必爭之地。
獨松關東西有高山幽澗,南北有狹谷相通,為古代臨安經廣德通建康(今江蘇南京)之咽喉要地,用兵出奇之道。南宋於建炎年間(1127~1130),為阻金兵南下,在獨松嶺壘石為關。關南5公裏,左有百丈關(位百丈嶺上),右有幽嶺關(位幽嶺上),合稱獨松三關(見彩圖)。獨松關東南至溪口為溪徑谷地,長20公裏。溪口踞通道谷口,謂三關要路。德祐元年(1275),元軍自建康出兵經廣德,破獨松關直取臨安,至1279年南宋遂亡。元至正十二年(1352),紅巾起義軍據獨松,占安吉,元軍自雙溪口北上,破獨松三關,起義軍敗。清鹹豐十年(1860),清軍進攻天京(今江蘇南京),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由杭州借獨松捷徑,迅速北上,與各路太平軍大破清軍,遂解天京之圍。今獨松關已失其險。
獨松關的地理形勢險要,關後是高峻的獨松嶺,嶺上滿是蒼松翠竹。兩條從獨松嶺上前伸出來的山脈,如同兩條巨人的臂膊,將獨松關抱在其中。關墻全由大石砌成。據清人編的安吉縣誌上說:關墻之上原有箭樓,關內有兵營6間。關墻長約60米,厚10米。關墻橫跨湍急的獨松澗,銜聯左右兩條高峻的山脈。沿山澗右側是壹條陡峭的羊腸小道,直通關門。關門如洞,深十米,高約三米,寬不足壹米,只能容壹人通過。洞頂中部開有兩米長、壹米寬的天窗。此天窗極有創意,平時可給關洞內透光,戰時敵人進入關洞內,守兵可從頭頂上襲擊之,使敵人無處躲避,大有“壹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安吉東南方向與余杭交界處,有壹個地方叫關上,宣杭古道從這裏經過安吉遞鋪鎮北上,從宣州入徽。此處名即為關上,當然自有關門。南宋建炎年間在此所設關卡,名為獨松關,相傳關門前有獨松壹棵,幾度興廢後現已無存,只有我朝保護文物的石碑壹塊。此處比較清靜,似乎沒有什麽遊人去訪古,目前只剩下城門還在,邊上的城墻已經在修公路時候拆除,關前後夾雜在幾棟民房之間,關上本有軍事目的的藏兵洞若幹,現在已經沒了,變成了堆放竹子的場地。走進城門,城門象壹個短的隧道,關門如洞,深十米,高約三米,寬不足壹米,只能容壹人通過。在城門當中,頭頂有壹方孔,想來是有2個目的,第壹個作用平時用於采光,第二目的是軍事防守時候,用做圍殲敵人的甕城作用,當敵人進入城門後,可以上部進行攻擊。物是人非,經歷了朝代興亡,已經殘破不堪。原來在這附近沿線,另有幽嶺關,千秋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