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隨著隋唐燕樂的興盛而起的壹種音樂文藝。
從音樂方面說,詞是燕樂發展的副產品。從文學方面說,詞是詩樂結合的新創造。燕樂的興盛是詞體產生的必要前提,詞體的成立則是樂曲流行的必然結果。經過三個時間:
壹,隋唐燕樂的興起開辟了新的音樂時代,也開始了詞曲的孕育創造期。(宋劉梁陳世有新聲,但屬於清商樂系統。追溯詞的起源不能超越隋代。) 二,日見繁富與新聲竟作的燕樂樂曲,為詞的產生提供了充足的樂曲條件。(唐教坊曲是盛唐樂的總匯,中晚唐俗樂大盛,曲調繁衍。但要註意樂曲發展為詞調是有條件有選擇的。)
三,適應社會需要與樂曲要求,長短句曲子詞逐漸發展起來,最終取代唐聲詩,成為與古、近體詩並行的新詩體。
第壹節、燕樂與詞——我國詩、樂結合的新傳統
中國古代音樂發展的三階段
先秦的古樂為雅樂,是廟堂之樂。《詩》中的雅、頌就是雅樂詩歌。在戰國時衰落。無力與新興的俗樂爭勝,最後不得不淪亡。唐宋時的雅樂只是裝點禮儀的模擬品。
漢魏六朝的音樂稱清樂。樂府詩就是配合清樂的歌詞。清樂之始是相和三調(平調、清調、瑟調),或稱清商三調(宮、商、角),行於中原。六朝的吳歌、西曲稱清商樂(因其清調以商為主,故稱清商),行於江南。但清樂與隋唐燕樂相比,從容雅緩,音希而淡,入唐後也逐漸衰落,只是壹些唐代南方的吳吟越調,還是清樂的余波。
唐宋詞的配合音樂主要是燕樂。隋唐時代流行的新樂叫燕樂。燕樂源頭上溯到北朝的魏、劉、周。南北分裂造成了音樂上的南北分界。在北方少數民族統治地區,中原舊樂與西域胡樂融合,並以胡樂為主,逐步形成了與清樂不同的北樂系統。
隋統壹後,隋文帝對南北曲進行匯集整理,於雅樂外置七部樂,後煬帝置九部樂。
隋七部樂:國伎(西涼伎) 清商伎 高麗伎 天竺伎 安國伎 龜茲伎 文康伎
隋九部樂:清樂、西涼、龜茲、高麗、天竺、康國、安國、疏勒、禮畢
唐貞觀十四年,太宗平高昌,得高昌樂。使協律郎張文收造燕樂,去禮畢樂。合為唐十部樂。
唐十部樂:燕樂、清商、西涼、龜茲、安國、康國、疏勒、高昌、高麗、天竺
燕樂的主要部分是西涼樂與龜茲樂。
蘇祗婆琵琶的五旦七調
四弦:宮、羽、商、角
七調: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
第二節 唐教坊曲——唐五代詞調的淵藪
唐曲分大曲、次曲、小曲。大曲結構復雜、遍數繁多,多至數十遍。小曲是單譜單唱。大曲盛於宮廷,民間多為雜曲小唱。
由樂曲轉為詞調是壹個再創造的過程。詞調與曲調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是否有人依譜填詞。
壹、 隋曲
王灼《碧雞漫誌》卷壹:“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認為詞起於隋。
二、 唐曲
唐代音樂發達,始於貞觀,極於開元、天寶。
唐代的兩張曲名表:
1、 太常曲
太常寺是專門的音樂機關,而大樂署是太常寺八署之壹。唐十部樂就錄隸於大樂署。太常曲對詞源意義不大。
2、 教坊曲
教坊曲對詞調起源意義重大。
教坊即教習音樂歌舞的伎藝之所。玄宗好俗樂,為了不受太常禮樂制度的限制,將俗樂引入宮廷,於開元二年,另設內外教坊。內在蓬萊宮側。外又分兩所,右為光宅坊,左為長樂坊。右善歌,左善舞。洛陽也有教坊兩所。從此,教坊與太常並存。太常為政府官署,主郊廟;教坊是宮廷樂團,主宴享。
此外,玄宗在長安西北禁苑內設梨園,這個由他親訓的樂團體稱為“皇帝梨園弟子”。內外教坊與梨園實際上取代了太常寺而成了當時真正的音樂中心。
開、天年間的教坊曲,***324曲。其中雜曲278,大曲46。曲名備載於崔令欽《教坊記》。教坊曲內容豐富,有用於歌唱的,也有說唱,亦有歌舞,甚至還有扮演戲弄的。用於歌唱的歌詞形式有齊言聲詩和長短句兩種,演變為唐五代詞調的有79曲。
另有40余曲,入宋後轉為詞調。
教坊是供奉宮廷,在中晚唐卻出現於社交場所。教坊曲傳播機會大增。這種音樂環境和社會環境是詞生長所不可或缺的溫床。
教坊曲還有二百多曲沒有被用作詞調,說明曲調轉為詞調是有條件和選擇的。原因如下:
1) 雜曲入詞多,大曲入詞少,夫大曲演唱繁復,限制過多,不易流行之故也。
2) 詞調選用還反映時代風尚。菩薩蠻詞調盛於晚唐,蓋其曲風行晚唐耳。詞依曲作,曲借詞行。
第三節 從選詞以配樂到由樂以定辭——詞體的形成過程
新曲越多,曲調越流行,就越需要為它們配上更多的合乎時尚的曲辭。不斷地以新歌辭替換舊曲章,是中晚唐時興的做好。同時,為新聲撰寫曲辭,為名曲配上名詞也是詩人們樂往的。
但要註意曲辭與詞不是同壹個概念。唐燕樂曲辭相當多的是“聲詩”,依曲拍為句的“長短句”倒是較為後起。
元稹《樂府古題序》論及歌詩之異,其區別為:
壹類本徒為詩,“後之審樂者,往往采取其詞,度為歌曲。蓋選詞以配樂,非由樂以定詞也”,這就是“聲詩”,或稱“歌詩”。
壹類本備曲度:“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因之準度。”“斯皆由樂以定詞,非選詞以配樂也”。這就是曲子詞,歌詞,或簡稱詞。
近體詩入樂的矛盾:整齊的句式與參差不齊的樂曲始終存在矛盾,盡管入樂時,可以在節奏和歌法上作壹些變通,但不能徹底解決,而且樂曲越復雜多變,這種矛盾就越難克服。唯壹的出路是探索壹種新的詩樂結合方式。
宋人關於曲辭從齊言到雜言演變的解釋:
沈括《夢溪筆談》卷五:和聲說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卷三九:虛聲說
朱熹《朱子語類》卷壹四零:泛聲說,
以上說話都不盡當,但實際上都是指出五七言詩式與樂曲的矛盾。以樂定詞,聲文相從是唯壹出路。依曲拍為句是重大突破。
最早提出這種方式的是劉禹錫。其《憶江南》二首自註:“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
依曲拍為句,打破整齊的詩律,以文就聲。就進入了依譜填詞的階段。這是確立詞體的開端。經過唐五代與北宋,這種方式日趨復雜和完善,終於形成了壹整套與詩律不同的詞律。詞體從此獨立發展,與詩分流異趨。
沈括《夢溪筆談》卷五,謂填詞入曲始自王涯:“唐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復用和聲。此格雖雲自王涯始,然貞元、元和之間,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
李白詞的真偽考證(了解)
宋代黃升(花庵)《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首錄李太白七首,以《菩薩蠻》、《憶秦娥》為“百代詞曲之祖”,案謂詞起義李白。
菩薩蠻曲名見於教坊記,或天寶間曲。憶秦娥詞不見於唐五代記載。北宋李之儀《憶秦娥》詞自註“用太白韻”,說明北宋後期才傳為李白作。且此詞與五代、北宋前期的諸篇《憶秦娥》用詞都不同。歐陽修、馮延巳、張先似都不知李白之作有前。顯然,“簫聲咽”壹調比他們的詞要出得晚,乃托名李白之作。
詞源於唐,而大盛於宋。唐詞還處於創體和初步發展階段,尚為唐詩的壹個支流。它在燕樂風行的環境裏,盛唐時於民間孕育生長,中晚唐經過壹些著名詩人之手逐步成熟和定型。這就是詞產生的大致過程。與此同時,聲詩則由盛而衰,兩者是此消彼長。至於要確定哪首詞是詞體的鼻祖,非常困難。但如果不顧現傳文人詞多出於中晚唐,而把詞體成立時間壹味地提早,也是不合實際的。
第二章 詞 體
詞上承詩,下衍曲。三者源流相繼,而界域判然。詞體的特點部分由詩體演化而來,但更主要是的是詩樂相生的性質所決定的。
詞曲相依其方式就是由樂以定詞,依曲以定體。
第壹節 詞的創作——按譜填詞
作詞與作詩不同,除了有自度曲先撰詞再上譜的之外,壹般都須先按律制譜,爾後配詞。“前人按律以制調,後人按調以填詞”。所以我們把作詞叫作“填詞”。
填詞用的譜有兩類:壹類是音譜。譜以紀聲,詞以示例。壹為詞譜,分調選詞,作為詞聲律定格。
壹 音譜
音譜就是曲譜或歌譜,以樂音符號記錄曲調。它是樂師伶工依樂律而制的聲樂譜。現存最早的唐樂曲譜是20世紀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壹卷唐曲譜抄本。就在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劫走的六千余卷文物之中。現存於法國國家圖書館(伯3808號)。
現存的完整音譜,只有姜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不但聲、詞俱全。而且有令曲、慢詞,聲詞相配的方式亦比較復雜。是研究宋代詞樂的重要藝術文獻。
二 詞譜
唐時的“樂章文譜”,是有譜有詞。宋詞譜亦有譜有詞。以詞譜代替音譜,音譜湮沒的原因有二
1) 填詞按譜,其意義就是按音譜。填詞者就必須知音識曲。柳七、美成、白石知音善律,自可成。但大多數詞人卻未必能夠盡諳樂律,難以盡依音譜。宋之後,音譜失傳,所謂按譜填詞,就只能是“前人按律以制調,後人按調以填詞”。
2) 唐宋樂曲的流行大都有時間性,壹個曲調的音譜歌法失傳,便成絕響。有些詞調因有人有作,以文字聲律定型下來,於是就能獨立流傳。
柳、周、姜諸家詞在宋代實際上是起到了代替詞譜的作用。
第二節 詞休的形成——依曲定體
曲詞是壹首歌曲的音樂形式,詞調則是符合某壹曲調的歌詞形式。
詞調與近體詩的區別:
1、 有調名 詞調名本是曲調名,曲名除了表明音樂內容外,還表示曲調性質與樂央類別。詞調以曲調為名,不另取名。
2、 分片 唐宋曲大多為兩面。詞調分片即由音樂分段而來。
3、 韻位無定
每段音樂分為若幹小段,稱之“均”。壹均為壹個相對完整的音樂單位,樂曲於此“頓”“住”,詞調則於此斷句、押韻。
4、 句式參差
壹均分若幹小節,謂之拍。壹拍就是音樂的壹小節,稱之為樂句。詞分句與曲拍有關。曲拍有輕重緩急,故詞調句有短長,字有多少。
5、 字聲結合更加復雜 曲調節奏、旋律是用七音表現的。詞調以文字聲調與之配合。其用字講平仄四聲,陰陽清濁。
詞調的上述特點是依曲定體的結果:
壹 依樂段分片
片者,遍也。唐宋時樂曲的壹段為壹遍。大曲常由數遍至數十扁組成,稱之為“大遍”,
其分曲為“小遍”。摘取其中壹遍,用為詞調,稱為“摘遍”。所以,急曲就是急遍,慢曲是慢遍。詞調稱遍是由大曲、法曲而來的。
現代樂段有多段式,唐宋曲也大多分段,有壹至四段四種。以兩段的為主。詞調亦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四種。以雙調為主。
1、 樂曲壹段而成壹調的,稱為單調、單遍。單遍詞往往起於詞初期,其中壹些調後來加疊為雙調。
2、 樂曲兩段而成壹調的稱雙調。雙調是詞曲的基本形式。前後兩段相互對稱或對比。前段稱上片或前闋,後段則是下片或後闋。樂終曰闋,壹闋就是壹遍。上下前後之分依樂段,而與詞義無關。下為雙調詞中的壹些術語:
重頭曲:雙調詞上下片完全相同,依原曲重奏壹遍。其中上下片首句相同的就是重頭曲。
大頭曲:雙調詞前後段不同(大都為慢曲),前段短,後段長,前段可以視作後段的頭。
換頭:雙調詞如果前後段首句不同,那麽後段的首句就是換頭。
過遍:雙調詞後段首句稱過遍,即樂曲換了壹段之意,起承前啟後的作用。
3、 樂曲三段成壹調,謂之三疊。三疊詞分為兩類:壹為前兩段相同,稱之為“疊頭曲”,又稱為“雙拽頭”(如水龍吟)。另壹類三疊是非疊頭的。柳永的《戚氏》,周邦彥的《蘭陵王》就是這類。
4、 四段成壹調的是四疊。吳文英的《鶯啼序》四段二百四十字,是最長的詞調。
二 依詞腔押韻詩不論古近體,壹般是兩句壹韻。詞除了隔句韻外,還出現了韻位或疏或密,甚至疏密相間的方式。密者壹句壹韻,疏者壹均壹韻。這種方式因調而異。
柳永的《八聲甘州》就是八小段音樂(八均)組成,壓八韻。斷詞時壹段均尾都用句號。非頓句的尾字如果有看似壓韻的字不算入韻位。
押韻還有個選韻的問題。唐近體中押平韻,詞則有平、仄、平仄通押、三聲互押、入聲獨押與中間轉韻多種方式。多數詞調有具體規定。
詞依曲定體,因此韻位的規定比近體詩復雜。但因為詞韻分合比詩韻廣,詞要應歌,所以要求接近口語,就不能死守所謂的官韻。三聲通葉、入派三聲,甚至可以用方言壓韻。這是與詩韻相比重大進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