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石占明的個人生平

石占明的個人生平

歲月流轉,千百年來,太行壹脈山河錦繡、人傑地靈、文藝興旺、民風醇正、民情濃郁,沈澱了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造就了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流傳下了許多感人的神話、傳奇故事。

在太行山深處壹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名叫“紅都”的小山村,那裏群山懷抱、溪水甘甜、草地肥沃,那裏的人們憨厚質樸,勤勞善良,率真豪放,就是這樣壹片熱土上流傳著壹個與“唱歌”有關的、帶有傳奇色彩的、真實的故事;從這個偏僻的小山村走出了壹位新時代名揚於黃河兩岸的源生態民歌“歌王”;並締造了壹個“山村羊倌”關於歌唱的宏大夢想;造就了壹種純真質樸、嘹亮高亢、音域寬闊、難以模擬、獨特的民歌演唱風格。

他攝取著太行山、汾河厚重的泥土文化營養,他見證了壹個年輕人為了夢想執著拼搏的歷程;他的傳奇經歷背後的苦辣辛酸告訴了我們“天道酬勤”的真理,他的剛毅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標桿,筆者希望他的故事能夠推廣和傳揚,以期待更多的人來了解關註原汁原味的民歌藝術、愛原生態民歌,唱原生態民歌,更希望能啟迪和感悟更多的人。

石占明家祖祖輩輩居住在左權縣城西20多公裏外的紅都村,隸屬左權縣的石匣鄉,埋在深山裏。這個村因抗日戰爭中那場著名的“紅都戰役”而聞名。但由於過於偏僻,很少有外人去。幾年前,政府規劃新農村建設,要求紅都村全村外遷。可這裏的老鄉,出於對這方熱土的深深眷戀和不舍,他始終不肯離開,守著這片山地,依然過著放羊、放牛的自由生活。

石占明出生時,家裏非常貧窮,祖祖輩輩都以放羊為生,父親也無不例外,是個老羊倌,放了壹輩子羊,也唱了壹輩子歌。父親是壹個極為樂觀的人,這輩子哀愁二字好像與他根本沒有壹點關系,再勞累辛苦中尋找著那份快樂。早年農業社解散時,他父親把社裏賣剩下的幾只沒人要的羊趕回了家,精心伺養,像母雞下蛋壹樣,幾只放到幾十只,幾十只放到了壹百多只。

父親在當地是壹個招人喜歡的民間歌手,鄉裏鄉親都稱他“山歌老大”,他只要壹出門,不管走到哪裏,歌聲就傳到哪裏,田地裏、小溪邊、山谷中,總能聽到他歡快的歌聲。甚至有的時候,有人在村路上碰到隨意讓父親唱上壹兩段,他都會毫不猶疑的唱起來,而且會聚來更多的人湊熱鬧,壹唱就是半天過去了,結果羊卻跑到四處吃人家的莊稼,父親還得背上自家的糧食去向人家賠償。父親從無怨言,也不計較,六十歲了,依然唱得有情有調,有滋有味。

母親勤勞樸實,善良賢惠,那時家境不好,壹家人壹年四季夥食全是母親張羅,柴、米、油、鹽、醬哪樣都得精心盤算仔細計劃。今天石占明仍能記起小時候那個關於“雞蛋”的故事,壹天他和弟弟放學回家,趁母親下地還沒回來,便偷煮了三四個雞蛋想解解饞。可母親突然回來了,壹揭鍋蓋便露了餡兒。母親看著鍋裏的雞蛋又看看守在鍋前饞巴巴的兩個孩子,過了好壹會母親撫摸著兩個孩子的頭說:“孩兒啊,這幾個雞蛋是娘攢著賣錢,指望著用它們來換油鹽醬醋、針頭線腦兒哩,這可維系著咱們壹家人的生活啊,妳們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學著替整個家考慮事情了。”母親說完深深地看了壹眼小石占明,在那壹霎那間,母親的那種帶有無奈而期待的眼神,深深地觸動了這個整日裏只知道玩鬧的嘎小子,那壹刻他好像突然長大了許多,明白了許多,壹種力量在他的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他告訴自已壹定要改善家裏的生活條件。

家庭的熏陶對石占明影響很大,每天晚上他就偎依在爺爺的身旁聽爺爺的嗩吶聲,起伏的嗩吶聲飄揚整個山村,清脆、響亮,在耳邊響著,卻被風吹得更遠,仿佛有壹種力量,在牽引著他。另外,奶奶也有壹副好嗓子,石占明還記得奶奶自己經常唱的壹首歌叫《到坐家門前納鞋幫,淚點點滴在鞋尖上》,這首歌讓他記憶特別深刻,奶奶每唱壹次,她淚水就流壹次,把自己內心的感情釋放出來。她的歌聲觸動了他當時幼小的心靈,感覺到奶奶心裏有說不盡的苦和流不完的淚。石占明很小的時候特別希望天天跟隨父親上山放羊,因為到了山上就能聽見父親的山歌,是那樣的嘹亮、高昂,豪放的歌聲在山谷中回蕩,是那樣的令人興奮。

石家世代幾乎人人都會吹拉彈唱,多少年來,村裏遇著紅白喜事、正月鬧社火就全靠石家人來湊景兒了,也就有了壹個吹唱班子,外人稱頌“石家班”。早先爺爺和四叔都是吹嗩吶的好把式,三叔敲鼓,姑姑拍鑔,出嫁壹個,次小的就頂上來,直到後來四姑手把雙鑔,再加上父親這個好唱角兒。這石家班真是樣樣都拿得起,或再搭上幾個幫手,就沒有什麽大場面應對不了的了,也包攬了當地的紅白喜事的壹些吹拉彈唱,在十裏八鄉,特別受鄉親們喜歡。

石占明上小學時,教學環境和設備相當差,教室簡陋,沒有寫字的本子,只能用磨光了的石板來寫字,石占明從小就愛唱歌,所以他說他就喜歡到山上放羊,跟父親學唱山歌,喜歡跟爺爺吹嗩吶。到13歲的時候,爺爺和他說:“妳學會了吹嗩吶,最起碼的就可以有口飯吃,等我老了,吹不動了,妳就接我的班,把咱們祖祖輩輩的手藝和我的心願傳承下去。”石占明雖然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但是這對於他後來民歌演唱之路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石占明就是在這樣壹個環境中,從小受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熏陶,耳濡目染,有了對民歌的喜愛。喜怒哀樂都通過自編自唱去表達,去表現美好的生活和豐富的思想感情。從小壹直唱,他感受著原汁原味的民歌帶給他的快樂;他感受到這片熱土和他的親人們給予他最大原動力,不斷地在推動他把這最古老最原始的藝術帶出大山,傳承並不斷的創新;他也領悟了田青老師對他講的那句“民歌卻是窮鄉好”話的真諦。那種面對著大山,放開喉嚨,敞開嗓子,自由自在的歌唱是在那狹窄的舞臺上難以尋找到的感覺和效果。 初中壹畢業,自小愛吹愛唱的石占明沒有再繼續讀書,而是每天隨父親上山,跟著羊群,跑前跑後,不停的吆喝,趕著上千只羊,漫山遍野的羊群,不滿方圓壹公裏,他的吆喝聲必須讓所有的羊聽見。所以,這種吆喝是最練嗓子的。可他母親不願意他像父親壹樣也壹輩子與羊為伴兒,常常嘮叨:“妳光惦記著放羊,妳想打壹輩光棍呀!”石占明只是憨厚地笑。因此他也就常常出外打工,雖然身板和父親壹樣瘦小,倒也不比膀大腰圓的鄉人勞力差,但他還是希望靠自己唱歌的天賦來維持生計。

離家的日子裏,靠著天生的好嗓子,於1994年,因會吹嗩吶,會唱山歌,石占明被選進左權縣藝術團,在藝術團裏,他的演出很少,幾乎很少讓他演出,團裏因為他不會說普通話,又嫌他太“土”,表演沒有氣場,半年後就被藝術團辭退了。

被辭退後,他有些感觸,他認為這次工作經歷對他而言,不是打擊而是壹次鼓舞,他決心壹定要汲取這次被辭的教訓,為了自己的事業壹定要走出壹條自己的路子,他深深地知道小小的藝術團都留不下,壹定是自身條件還不夠好,自己的身上沒有亮點。所以他帶著壹定要不斷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的信心和勇氣又投入到新的環境中。

沒過多長時間,他又被永佛寺煤礦組織的文藝隊吸納,參加過壹些小型的演出活動,這回的石占明充分的珍惜每壹次演出機會,把自己的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很受領導的賞識和同事的認可,這給了石占明很大的鼓舞,本想這次能長期的發展下去,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文藝隊不知什麽原因突然被取消了,想當然石占明的工作也就沒有了。

那時,想想家裏受累的父母們,為了能改善家裏的生活條件,石占明並不灰心,離開縣城後他去了七裏店村私人搞的小型吹唱團,隨班四處賣藝,從壹個個小山村、到大壹點的鄉鎮,方圓百余裏,石占明的名字漸漸地傳開了,不僅是他嗩吶吹的棒,歌唱的響,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好,重義氣。

有壹次演出,觀眾喜歡他的演出,不停地讓他上場,最後老板讓石占明放開了唱,多唱壹場加50元,結果他不停的唱,壹直到深夜十二點鐘,他嗓子都唱痛了,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壹場也沒有停,最後他掙到2400元錢,在那個時候這筆錢不算小數,頂它差不多放小壹年羊的工錢。他沒有獨吞這筆錢,而是平均分給了其他壹起參與為他伴奏負責吹拉彈唱的的幾個人,他們當時都高興壞了,壹下子仗義也出了名,好多文藝社都爭著搶著要他。

因為歌唱得好,為人又心善、仗義,1999年石占明隨團到了縣裏東鄉演出時,結識了他的妻子。半年後,直爽厚道的他把這個深深傾慕他那歌聲的、距他壹百多裏的外村閨妮娶進了家門,也了結了父母多年來的心願。

父親老了爬不動山了,家裏的羊便分給他們兄弟幾個。石占明東挪西湊又買了幾十只,自幼就跟著爹上山的他,很快也成了個放羊的行家裏手。用放羊鏟扔石頭搗頭羊,底氣十足地長聲吆喝,再“啪啪”地甩響放羊鞭,直把幾百只羊指揮得服服貼貼。風裏來雨裏去,石占明日復壹日地在山溝裏遊走著,按他的話說,“這壹放了羊,就等於‘轉了正’啦,不管啥天氣啥季節,每天都得固定出工收工哩!”盡管養羊依舊苦累,但因為論收成在農村來說還算是個好營生,因此村裏數得著的“精”人都放了羊,時過境遷,再也沒有人像以前那樣笑話放羊漢是沒本事的“二不楞”了,娘也就不再絮叨了。

小日子過了起來,石占明放著羊,倒也沒擱下他的嗩吶,村裏村外也常有同好免不了拉他到婚喪嫁娶的操辦中去湊個臺,羊便托兄弟們代管壹陣兒。可忙碌回來占明還是和他爹壹樣,覺得在山上放歌痛快,在山間他隨心而與的唱著,以至動情處歌聲高揚,像使勁壹甩放羊鞭般,聲音便從山溝裏向上攀,上了山頂上了雲端,全然沒有登臺時的局促心情,每逢其時他總覺得自己的歌唱得棒極了。

在漫長又孤獨的牧羊人生活中,他經常對著秀美的山川、空靈的大自然引吭高歌,造就了悲壯、高亢、獨特的民歌演唱風格。 2002年到來時,石占明的命運出現轉機。他對這壹年的記憶是特別的。

2002年4月,石占明因在縣裏的鬧社火歌詠比賽中得了二等獎,他被縣裏選送到北京,參加中山音樂堂“高原如歌——中國邊遠少數民族音樂尋根之旅”左權民歌小花戲音樂會的專場演出。當時連壹句普通話也不會說的他,高興得抱著壹只羊轉了幾個圈圈,翻了幾個跟頭。他賣了幾只羊做路費,穿著布鞋就闖北京了。第壹次來到北京,他當然想看天安門、萬裏長城,還有人民大會堂。可他想著他家裏放養的四百多只羊,那裏還有剛剛產下的壹百多只小羊羔呢。在舞臺上站著時,他還在想他的那些小羊羔。所以壹開口,便跑了調,觀眾雖然不知道,他卻下臺後卻急哭了。但是壹曲《高高山上壹簍油》,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當掌聲經久不息,觀眾大喊再來壹個時,他還以為自己沒唱好,深鞠壹躬,便回轉後臺不知出來了。是主持人把他從幕後拽出來,給觀眾又清唱了幾首才得以退場。此時的石占明深深地感到觀眾對自己的認可及對民歌的喜愛,

2002年10月,左權縣舉辦“九壹八”紀念抗日名將左權將軍殉國六十周年、遼縣易名為左權縣六十周年活動,縣文化局組織了壹場關於左權民歌、小花戲的發展研討會,並組織了壹場民歌演出,慰問北京前來的音樂專家們。開始縣裏叫專業歌手唱了幾首民歌,著名音樂人田青怎麽聽怎麽都沒鄉土味,就說,叫壹個地道的民歌手唱唱。縣裏說,叫石占明唱唱。石占明在4月的鬧社火民歌比賽中得過二等獎,石占明的歌聲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當石占明的歌聲在田青面前壹響起時,田青就驚呆了:世界上還有這麽好的民歌!這麽好的歌聲!他立馬就決定要石占明跟他前往浙江,參加全國首屆原生態南北民歌擂臺賽。

於是石占明在田青老師的強力推薦下,又壹次走出山村,參加文化部主辦的“中國首屆原生態南北民歌擂臺賽”。他是第5個選手,穿著羊皮襖拿著羊鞭,壹上場“啪”地壹甩羊鞭,開口就唱,唱完了臺下壹點聲音也沒有,壹會兒掌聲雷動,把整個現場都震了。這是個什麽人?當時擂臺賽女主持問田青老師。田青老師說,不瞞妳說,他是我前幾天剛剛從山裏帶出來的,壓根兒沒經過初賽、復賽,直接就進決賽。

石占明是這樣想的,“俺是來唱歌的,而不是來比賽的”,所以唱得很輕松。他以他獨具魅力的、純屬“野路子”的歌喉贏得了“十大民歌歌王”之壹的桂冠。不久,田青還請石占明給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去講壹堂課。他覺得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民歌!真正的中國聲音!他要讓他的學生們感受感受這來自鄉土的天籟之音!

連簡譜都不識的石占明,就這樣揣著羊鞭走進了中國最高的音樂殿堂。這是他祖祖輩輩都沒想過的。在這所音樂殿堂裏,他沒有什麽音樂理念,可他卻用他的歌聲征服了這所殿堂裏的所有人。他和他的歌聲,像山野裏吹來的龍卷風,席卷了這所殿堂的每壹顆心每壹個角落。讓這些學生興奮、激動和狂熱。石占明壹下子就成了他們的偶像。

2002年11月份,在省城太原首屆“山西黃土風情農民歌手大賽”上,石占明又以“開花調”贏得了壹等獎。

2002年,盡管這壹年的風光幾乎沒有給石占明的小家帶來什麽實惠,但2002年,卻是羊倌石占明的歌唱事業突然之間有了轉變的關鍵壹年。

隨後,2003年,中央民族樂團邀請作為山西民歌藝人的石占明和陜北信天遊、藏族民歌、蒙古長調藝人壹道,匯為“黃河之聲”,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江山如此多嬌——新年民族音樂會”。石占明以壹曲《打酸棗》再次引起轟動。首都媒體以《羊倌歌王登上人民的大會堂》為題,廣泛宣傳他的事跡。

2004年8月11日,《桃花紅杏花白》山西原生態音樂會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成功主辦,石占明與劉改魚等山西歌手,為京城觀眾奉獻了壹臺精彩的演出。

2005年以來,他多次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的演出,還多次被中國音樂學院還專門請他去當“客座教授”。

2006年通過文化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的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博導、研究員田青教授力薦,被正式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特招入伍並擔任原生態民歌獨唱演員。

此後,他的演出不斷,榮譽不斷。他先後16次被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的文藝名牌欄目,《民歌中國》更是以他為主角,進行了專題采訪。至此,他創造了太行山上又壹個關於歌唱的傳奇。

2014年,石占明作為夢想達人,登上《2014農民網絡春晚》和《2014網絡農民鬧元宵》晚會的舞臺,以原生態的歌喉,演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和《山西民歌聯唱》 征服了每壹位現場觀眾。 從壹個山村裏的“羊倌”到如今中國南北民歌歌王,從壹個普通的民間歌手到今天著名民歌歌唱家,從山西左權到北京首都,談到這壹段傳奇的的經歷,除了石占明自身的勤奮努力,他表示,他還非常感恩於自己的歌唱表演事業得以不斷成熟、精進給予幫助過的幾個“貴人”。

田青老師就是其中壹位最為感激的人,就是他在調研時不經意的發現了他,從而讓他從深山裏走出,讓他的歌聲能夠真正走到全國百姓們的心裏,另外,田青老師還在專業的演唱技法及事業發展上都給予他細心地指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他說他自身還有許多不足和缺點,他在日後的實踐中壹定要好好地去唱、去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巧,不斷地汲取更多的知識,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以不辜負田青老師對他的信任和栽培。

郭守衛老師是山西左權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左權縣恒隆煤業董事長,在石占明的作品專輯編輯、拍攝、制作、出版過程中給予莫大的幫助和支持。在老郭看來,他幫助石占明,不是幫助他個人,而是為了讓家鄉這土生土長的藝術永遠的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來學習,來欣賞,他覺得很榮幸,所以幫助石占明也壹如既往。 另外他還提到著名作家劉紅慶,左權文化局石湘濤、王琳等諸多人,對他的演出及在生活上都給予了莫大的支持和幫助。所以石占明表示,他壹定不會辜負家鄉父老鄉親們的期望,壹定在歌唱事業這條路,壹步壹個腳印的走下去,為家鄉爭光,為全國人民演出,唱好每壹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