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有哪些偉大的歌唱家,他們分別有怎樣的成功事列?

有哪些偉大的歌唱家,他們分別有怎樣的成功事列?

安娜·莫福 (Anna Moffo,1934-),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早年在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從格萊戈裏學習聲樂,後又師從裏契及法伐萊托等。因在意大利斯波萊托劇院和電視節目中演出《蝴蝶夫人》獲得成功而相繼登上皮亞琴察和斯卡拉歌劇的舞臺。並去薩爾茲堡、倫敦、巴黎等地巡回演出。1957年在美國芝加哥抒情歌劇院以《藝術家的生涯》在的咪咪壹角引起轟動。兩年後又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成功地演唱了《蝴蝶夫人》、《茶花女》等劇目,為國際歌劇所贊賞。

他音質純凈清脆,線條明晰勻稱,音量不大,卻充盈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保羅·羅伯遜

保羅·羅伯遜 (Paul Robeson,1898-1976),美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演員、社會活動家。早年在穆維爾高級學校求學期間,就曾參加過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出。1923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此後壹直從事戲劇演出和電影拍攝等活動。1925年在紐約哈倫劇院舉行第壹次黑人靈歌獨唱會,大獲成功。1927年,他在美國著名音樂劇《遊覽船》中演唱了《老人河》壹曲,由此壹舉成名。

他通曉多種語言,能用英、法、俄、漢等二十余種語言歌唱,其音色渾厚、深沈,具有黑人歌唱家所特有的魅力。據說他在室內演唱時,其雄渾的低音能把窗戶的玻璃震得隆隆作響,可見他的功力。他還寫有文字著作《我站在這兒》、《黑人民族的歌曲》等。

貝克佛蕾·西爾斯

貝克佛蕾·西爾斯 (Bcverly

Sills,1929-),美國女高音歌唱家,真名:貝爾·西爾佛曼。十二歲開始學習聲樂,十七歲在費城首次登上歌劇舞臺。1955年以扮演《蝙蝠》中的羅薩琳達名震紐約市歌劇院舞臺,成為該院專屬歌唱家,演唱了二十多年。1966年扮演《裘力斯·凱撒》中的克奧佩特拉獲得巨大名聲,從此登上歐美著名歌劇院舞臺。她是典型的花腔女高音,雖音量不大,卻能巧妙地發揮美聲唱法的長處。風格獨特,曲目廣泛,是當代演唱“曼依”最好的演員,不但聲情俱佳,而且法語準確。現任紐約市歌劇院總指導。

比爾吉特·尼爾森

比爾吉特·尼爾森 (Birgit

Nilsson,1918-),瑞典女高音歌唱家。自幼愛好歌唱並參加卡魯普地方合唱團活動。1941年入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學習聲學,1946年在瑞典皇家歌劇院初次登臺,扮演《自由射手》中阿迦德壹角獲得好評。1948年後演出壹系列歌劇名作,贏得很高的國際聲譽。1951年參加格林德伯恩歌劇節。此後成功地演唱衛瓦格斯塔德之後,成為當代最出色的演唱瓦格納歌劇的女高音歌唱家。1956-1958年先後在舊金山、紐約、米蘭等地演唱。

由於其功底深厚,至今仍活躍於演出第壹線,藝術質量不減當年。

彼得·施賴爾

彼得·施賴爾 (Peter

Schreier,1935-),德國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八歲入德累斯頓聖十字架教堂合唱團中唱童高音,翌年首次登上歌劇舞臺,在莫紮特的《魔笛》中扮演壹個男童。十六歲變聲後正式從師學習聲樂,1964年考入德累斯頓音樂學院專攻聲樂、指揮。畢業後在柏林、漢堡、德累斯頓、倫敦、羅馬、維也納、薩爾茲堡、布宜諾斯艾利斯、米蘭、紐約等地舉行音樂會或演出歌劇。

他的嗓音柔婉優美、音樂處理細致嚴謹,擅長於演唱莫紮特的古典歌劇和舒伯特、舒曼、沃爾夫等作曲家的藝術歌曲,同時又是出色的宗教歌曲演唱家。

恩裏科·卡魯索

恩裏科·卡魯索 (Enrico

Caruso,1873-1921),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895年在家鄉那不勒斯初次以男中音登臺演唱《浮士德》,1898年以扮演《費杜拉》壹劇中的羅列斯始唱男高音角色。後旅行熱那亞、聖彼得堡等地演唱,深受歡迎。1904年赴英國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壹舉成名。畢生刻苦磨練,演出歌劇五十余部,在紐約的十年內即演唱過六百余場,隨時能演出的曲目有五百多首。

他的嗓音既剛勁宏亮又柔潤甜美,呼吸控制及分句法十分完美,再長的樂句也能唱得從容自如。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男高音”。1909年嗓子動過手術後,於1913年重返歌壇。他是第壹個錄有唱片的歌唱家,拍過電影,又長於雕塑和漫畫。

弗蘭科·科菜裏

弗蘭科·科菜裏(Franco Corelli

1921-),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從小具有非凡的童聲嗓音,後當過制圖工人。三十歲時參加佛羅倫薩五月音樂節聲樂比賽獲獎,1952年在斯波菜托首次登臺公演,以後在斯卡拉歌劇院和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1960年起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臺柱。

他的嗓音通暢、寬厚、宏亮,音域廣闊,激情充沛,風度瀟灑,名列當代男高音前茅。勝任抒情戲劇型和戲劇型男高音角色,又擅唱那不勒斯歌曲,並灌有唱片。

何塞·卡雷拉斯

何塞·卡雷拉斯 (Jose

Carreras,1946-),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十歲在法雅的木偶劇《彼德羅先生》中飾報幕少年,二十二歲始登歌劇舞臺。在意大利威爾第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後,曾到意、西、法等國巡回演出,並先後在紐約市立歌劇院和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登臺演出《茶花女》、《唐·卡洛斯》等劇目。七十年代中期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演唱者。

他的嗓音流暢抒情、清峻柔美,氣息均勻、線條清晰,任何時候都不放縱聲音。他是目前西方最負盛譽的男高音之壹。

吉烏塞比·迪·斯岱法諾

吉烏塞比·迪·斯岱法諾 (Giuseppe di

Stefano,1921-),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生於西西裏島,從小喜愛歌唱,後在米蘭學習聲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征入伍,當部隊奉命調往德國布防時逃往瑞士,並在瑞士作過幾場“跑步式”的演出。戰後回到米蘭繼續其聲樂學業,此後不斷演出。

他那溫暖抒情而富於魅力的音色和發自深心的熾熱、懇切而動人的感情,使他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半期達到了自己藝術生涯的巔峰。除歌劇外,他還擅長演唱那波裏歌曲。

克麗斯塔·路德維希

克麗斯塔·路德維希 (Christa

Ludwig,1924-),德國女中音歌唱家。自幼學習聲樂,1946年在法蘭克福首次登上歌劇舞臺,飾演約翰·施特勞斯所作輕歌劇《蝙蝠》中的俄羅斯王子奧洛夫斯基。以後參加過薩爾茲堡音樂節,在《費加羅的婚禮》中飾凱魯比諾。1959年首次演唱於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69年以《阿伊達》中的阿姆柰麗絲壹角登上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的舞臺。

除演唱過所有西方著名歌劇中的女中音角色外,還能勝任不少戲劇女高音的角色,如貝多芬《費德裏奧》中的女主人公、威爾第《命運之力》中的萊奧諾拉等。她的嗓音豐滿圓潤、富穿透力,被認為是演唱瓦格納歌劇、馬勒《大地之歌》、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的理想人選。

蕾昂泰茵·普萊斯

蕾昂泰茵·普萊斯 (Leontyne

price,1927-),美國女高音歌唱家。原想當教師,後接受羅伯遜建議,轉入紐約朱利亞特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52年扮演《法爾斯塔夫》中的福特夫人壹角,為音樂界所矚目。畢業後演過《波姬與貝絲》中的女主角貝絲。1955年被美國廣播公司電視中心選為演播歌劇《托斯卡》的主要演員,1957年普朗克《卡爾美教派修女的對話》在舊金山公演時,經作者推薦任主角。1958年首次在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代替契爾凱蒂出臺演唱《阿伊達》,獲得空前成功。從此阿伊達成為她最拿手的角色。1961年第壹次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登臺扮演《遊吟詩人》中的萊奧諾拉。

她的演唱嗓音圓潤、濃密而色彩豐富,不論高、中、低音,都有“黃金般的特質”。真實、深刻的感情表現和女性角色的內向與溫柔,使她被公認為當代最傑出的“阿伊達”。

麗娜塔·苔巴爾迪

麗娜塔·苔巴爾迪 (Renata

Tebaldi,1922-),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從小在當歌唱演員的母親身邊長大,十三歲開始學鋼琴,十七歲入帕爾馬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44年以《梅菲斯托菲利斯》中的葉蓮娜壹角開始其舞臺生涯。1946年經卡拉揚推薦參加斯卡拉歌劇院的演出活動,從此聲名日盛,足跡遍及歐洲各著名歌劇院。1955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奧賽羅》後,成為該劇院臺柱。

她的演唱風格、感情的表達恰如其分,嗓音極其柔潤流暢,加之優雅的儀態和無懈可擊的音準,使其成為當代最卓越的女高音歌唱家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