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武漢歐式建築介紹?

武漢歐式建築介紹?

說起武漢歐式建築,最為有名的就是蓮溪寺、江漢關、問津書院、無影塔等武漢標誌性建築。武漢,簡稱“漢”,中國湖北省省會。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壹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以下是中達咨詢為建築人士整理相關武漢建築資料,具體內容如下:

武漢歐式建築——江漢關

江漢關簡介:

江漢關大樓,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漢口江漢路和沿江大道交匯處,南臨長江,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之壹,漢口租界的核心建築。

漢口海關——江漢關於1861年11月成立。1922年11月4日,江漢關成立60周年時,該樓舉行奠基典禮,於1924年1月21日正式落成。大樓占地1499平方米,建築面積4009平方米,總高度46.3米,為武漢當時最高建築,其中鐘樓頂端海拔83.8米。

1924年開始,江漢關奏響《威斯敏斯特》序曲,文革期間曾改奏《東方紅》,1987年又改用《威斯敏斯特》報時並沿用至今。

江漢關大樓無論從外觀還是建築質量,都堪稱當時國際先進水平。它作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的見證,也是中國從閉關自守走向開放包容的載體。它是漢口開埠的見證人,是武漢滄桑歷史的紀念碑,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武漢歐式建築——江漢關

江漢關建築風格:

大樓地理位置於北緯30°34'49”,東經114°8'45”,占地1499平方米,建築面積4109平方米,通高40.6米。

整個建築物線條勁直,棱角清晰,底層主體建築為正方形四層樓,正面與側面有科林斯式柱廓8根,每根高約10米,直徑1.5米,柱頭由忍冬草的圖案組成,宛如壹個花籃。門前臺階高築,自上而下多達23級,建築物的主要部分,如墻壁、頂盤、梁柱均采用湖南麻石砌成並刻有花紋線條。底層莊重厚實,中上層高聳典雅,富有藝術特色。大樓內部裝修也非常考究,總的來說力求華麗美觀。例如辦公室、會議室、臥室等,采用色彩凝重的柚木門和英國制造的柳安木地板,樓窗鑲嵌大型透明玻璃。而水、衛、電氣裝置亦均系國外產品如照明燈具吊扇開關和電線等,系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產品,而電路電線均嵌入墻壁與地板中,樓內電梯為英國梅德威公司制造。自來水管、水泵及衛生設備系英國戈登公司產品。樓頂建有蓄水池,可蓄水50噸。采用中央控制的供暖設備系統,為美國暖氣設備公司制造,安置在大樓底層兩地下室內。

外墻用湖南花崗巖石疊砌,樓東、西、北三面墻均帶花崗石廊柱,飾以變形的科林斯的柱頭,北面的8根大柱直徑為1.5米。主面設計采用三段構圖的古典手法,以鐘樓為中心為對稱圖。墻面、山花、窗楣與入口半圓形拱門的處理是文藝復興式風格。由於南面與舊市區接壤,因而南向開口,呈三合院式布局,形成壹內院。正面入口設28級臺階。東西面處理相似,兼顧江面景觀與江漢路的對景關系。漢口曾多次遭受水災,但水位從未超過大樓壹層,設計時對洪水位已作充分考慮。鐘樓四層內設鋼梯直上頂層,第三層外墻四面嵌有直徑3米的鐘面,擁有7個不同音階的大鐘,每日按時敲鐘,按刻奏東,鐘聲清亮,夜深人靜時三鎮可聞,形成人們心目中的時刻中心。

大樓主樓計4層,底層(即壹樓)面積為1019.66平方米,其中設有報關人員休息室、報關廂房、化學檢驗室、緝私物品倉庫。

二樓為工作人員的大辦公室,面積為1118.42平方米;三樓面積為1123.87平方米,為稅務司辦公室及秘書、巡江事務等辦公室;四樓面積為781.72平方米,為高級關員居室。

武漢歐式建築——江漢關

江漢關特色建築:

特色鐘樓

江漢關鐘樓,從主樓平臺上至頂層計4層樓,鐘面直徑3米。鐘樓的機件系瑞士蔡氏土麥士鐘表廠制造,報時裝置系由美國安達森邁爾公司制造,整個機件的安裝均由漢口的達衛長和亨達利鐘表公司承擔,具體組裝由王衡量師傅負責。

鐘樓頂層有壹座六方形的裝置,即由7個不同音階的銅鐘組成的音響室。第三層系大鐘的時針室,時針長1.5公尺。第二層系大鐘的機件室,低層大廳是擺砣室。大鐘是按刻奏樂,敲的是威斯特敏斯特曲,據《英漢辭海》解釋:此曲是指英國倫敦議會大廈鐘樓大笨鐘所奏的鐘曲,由於議會坐落在倫敦威斯特敏斯特區,故鐘曲也由此得名。1794年,英國著名作曲家克洛茲設計以4個音符為壹組的“報刻”音樂,首先被劍橋大學新落成的聖瑪麗教堂鐘樓所采用,世稱“劍橋鐘聲”。1859年,英國議會大廈鐘樓亦敲此曲,故而聲名大振。倫敦市民常常聽到鐘聲便核對時間,此鐘聲與歌頌英女王無關。“劍橋鐘聲”宛若德國古典音樂家勃拉姆斯第壹交響樂的主題曲。鐘曲按每壹個小時奏4小節16個音符的規律運行,按點敲鐘,聲音洪亮,遠近皆聞。

鐘樓頂上還安裝了壹個風向儀,由4個英文字母組成:E、S、W、N (East東、South南、West西、North北)。儀上還立有壹個鎦金英式帆船標誌,別具特色。

鐘樓的管理系由外班結關關員負責,每星期五與停泊在長江中的英國軍艦核對格林威治天文臺標準時間,以便校正時差,如需撥快可將鐘表內的“絞盤”向上轉動,反之則向下轉動,轉動的次數,則視鐘的快慢時差而定。每星期六上午10時,由水手上鐘樓對機件擦洗加油,並將懸吊的牽引鐘錘卷揚壹次,以轉動落錘運轉時鐘,鐘在報時時不能卷揚鐘錘,卷揚鐘錘時不能過於靠近滑輪,以免折斷鋼絲使鐘停頓。還要檢查鐘錘下的沙箱,是否到位或裝滿沙石,以備萬壹鋼絲折斷,接住鐘錘免生事故。鐘樓開始報時是1924年1月18日。

鐘樓頂層平臺,是了望信號臺,站在臺上可鳥瞰漢口港全景,並可用望遠鏡觀察進出港口的輪船,通過信號員打出旗語,指揮輪船進港或出港。這個信號臺由4個信號員輪流值班,每6個小時輪換壹次,分班值守。白天掛上紅燈籠,表明有輪船自下遊進港;掛上綠燈籠,表明有輪船自上遊進港。信號員同時用電話向副檢查長報告有關輪船上下遊出港口情況,如船名、位置和動態等情況,俟當班人員壹壹記入登記簿內,並在公告欄上公布,以便海關工作人員進行查驗。

武漢歐式建築——江漢關

江漢關建築歷史:

初建原因

1861年開埠前,清政府在武漢三鎮僅設有內陸關卡,如武昌的江關、漢陽的朝關、漢(口)西的宗關、漢口的漢關。漢口開埠後,內陸關卡壹並撤消,建立以漢關為基礎的江漢關。

1861年3月,英國單方面公布了《揚子江貿易章程》和《長江通商章程十二款》定:“外商商運貨到長江中上遊,只需在鎮江辦備手續,即可在鎮江以上各口隨意裝卸合法商貨,返鎮江前可勿庸履行任何海關手續。”從而導致外輪蜂擁進入長江中、上遊。時任湖廣總督的官文對此表示不滿。

官文遂向清廷上奏折,請求在漢口設關。幾經周折,總理衙門大臣奕訴終於頒發劄諭曰:“……至漢口地方,據該督奏稱,必須設關,自應準其建立,查驗出進各貨……”

1863年1月1日,江漢關開幕儀式在漢黃德道兵備道江漢關監督鄭蘭的出席下正式開關(在1863年1月1日前,江漢關在籌備期間,僅稽查貨物並未全行征稅,直到正式開關後,方開始征稅)。1863年1月15日,首任江漢關稅務司狄妥瑪向總稅務司赫德報到。

1863年,江漢關署初設在湖北夏口縣漢口河街,即英租界外花樓街濱江青龍巷內,江漢關監督則設於漢口居仁門巡檢司署附近官衙,當時沿河大道自今江漢路至襄河口壹段並非大馬路,而是臨江壹條河街,僅能通行獨輪車、轎子,交通不太方便。

當時江漢關署在左鄰右舍為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洋行的房地產。

江漢關署的房屋和緝私倉庫是1866年向美商旗昌洋行以14萬2千關平銀購置的。後來江漢關業務發展很快,業務量僅次於上海江海關。據江漢關關冊記載:1862年各國輪船全年到漢為1462艘,計29萬余噸貨物,到1892年則達萬艘以上。故舊址狹窄簡陋已不敷應用,應擇地修建新的海關大樓。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