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有賴於音樂作品本身的特點
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水平。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它具有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的藝術魅力,通過情感的抒發和表達來打動人、感染人。幼兒年齡小,好想像,愛幻想,因此生動形象、富於變化的音樂旋律與節奏能激發幼兒的想像;同時,兒童情感外露,富有情緒感染力的音樂不僅能喚起兒童的內心感受,還能使他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因此,為幼兒選擇的音樂作品必須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具有鮮明的風格特征,這樣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形象、情感,就會被幼兒所喜愛、理解、接受,並能喚起他們的興趣。
具有豐富多樣性。適合幼兒欣賞的音樂作品主要有:優秀的中外少年兒童歌曲,由歌曲改編的器樂曲,專門為兒童創作的簡單的器樂曲,專門為兒童創作的音樂童話片段,中外著名音樂作品或其中的片段。可見,幼兒音樂欣賞作品的內容、形式、風格是多種多樣的,從內容上看,它有反映社會生活、自然界的作品,也有反映兒童生活和內心世界的作品;從形式上看,它有不同形式的歌曲、器樂曲等;從風格上看,它有進行曲、搖籃曲、圓舞曲等,同時還包含了不同時代的中外優秀作品和優秀的民間音樂。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而富有藝術美的音樂欣賞作品,能擴大兒童的藝術視野,豐富他們音樂欣賞的知識與經驗。
結構應當工整。在為幼兒選擇音樂欣賞活動的作品時,我們還要考慮到該作品的比例結構是否合理。壹般而言,形式簡單、結構工整,且長度適中的音樂作品比較適於幼兒欣賞。而我們在選擇作品的過程中經常發現,壹些優秀的中外著名作品,或是為幼兒專門創作的音樂童話,在結構或長度上有時很難符合這些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將作品與幼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認真分析和節選,選擇作品中比較常見的樂段或節奏變化明顯的音樂進行提煉,使之符合或接近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如大班音樂欣賞活動《金蛇狂舞》,它原本的結構是“引子壹A―B―A―B―A”,經過教師的思考和節選,將作品壓縮成了壹個“引子壹A―B―A”的單純的三部曲的結構,這樣既尊重了作品本身,又符合了教育要求。 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
小班幼兒音樂作品的選擇。3~4歲的小班幼兒受其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影響,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他們往往會對“傾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會十分樂意地、自發地傾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並主動分辨這些聲音。“傾聽”是幼兒必須具備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是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的基本出發點,也是開展音樂欣賞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可以更多地為小班幼兒選擇壹些傾聽的素材,為今後中、大班的音樂欣賞活動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如小班音樂欣賞活動《小朋友散步》,讓幼兒隨著音樂中不同的音響變化,理解睡覺、起床、散步、聽雷聲、看天氣、刮大風、下大雨、跑回家等壹系列活動,讓幼兒創造性地表現和表演。 同時,教師還可以為他們選擇壹些結構單壹、形象鮮明、篇幅短小的音樂元素進行欣賞。如,音樂作品《小兔跳》以歡快的跳音和優美的快節奏旋律來表現小兔跳躍的畫面;《小熊吹喇叭》通過低沈、緩慢的音樂表現手法,展現出小熊憨態可掬的形象;《小燕子》舒緩、優美、流暢,讓孩子們感受到燕子自由愜意地在天空飛翔,等等。小班幼兒雖然還不能用語言較好地表達對作品的感受,但他們會通過對這些音樂的欣賞,用身體去進行模仿、去創造性地表現,來獲得身心的愉悅,以達到欣賞的目的,為今後欣賞更豐富、更多元化的音樂作品做好鋪墊。
中班幼兒音樂作品的選擇。幼兒到了4~5歲,他們欣賞音樂的聽辨能力有所提高,逐漸能辨別聲音的不同變化,具體表現在傾聽能力、感受能力、聽辨能力的進壹步增強。此時的他們能夠感受壹些不同題材、風格鮮明、結構短小的歌曲、樂曲。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壹些風格鮮明的音樂作品,如圓舞曲、進行曲、搖籃曲等,同時也可選擇壹些樂句、樂段之間有重復的音樂作品,比如壹些AB結構的樂曲和壹些簡單的ABA結構的三段體的作品。
與小班幼兒相比,中班幼兒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在不斷發展,對音樂創造性的表現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這壹時期的幼兒基本上能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和情感,並由此產生壹定的想像、聯想,再用外部動作加以反映。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壹些情感豐富、有情節的音樂作品讓幼兒去欣賞,讓他們初步學習運用不同的藝術表演形式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如語言文學、美術繪畫、韻律動作和舞蹈等。
大班幼兒音樂作品的選擇。大班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有了更大的進步,隨著他們音樂經驗的不斷豐富和積累,他們能夠感受和辨別較為復雜的音樂作品,並能區別作品結構、情緒和風格上的細微差別,同時也能夠對音樂形象鮮明的同類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和歸類。他們用語言表達音樂感受的能力增強了,並能在音樂變化的過程中大膽想像,因此為他們選擇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更多地選擇壹些中外著名的優秀樂曲,以及專門為幼兒創作的器樂曲、兒童音樂劇、童話劇等,如《四小天鵝舞曲》、《夢幻曲》、《彼得和狼》、《牧童短笛》等。 三、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
音樂欣賞作品選擇恰當與否,是幼兒感受、表現和創造的前提,因此為幼兒選擇音樂作品時,應當考慮到他們的興趣愛好,並善於把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內容引入音樂活動,以便讓幼兒聯系實際生活加以想像並用動作進行表現。當幼兒有了切身的體驗,他們才能對音樂產生表現的欲望。 如《勤快人和懶惰人》的音樂作品講的是廚房勞動,是幼兒比較熟悉的,結合幼兒實際生活和“娃娃家”的經驗,為欣賞活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活動中教師適當的啟發和引導,可以喚起每位幼兒參與欣賞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自然而然地聯想和感受到:有的音樂好像是媽媽在洗菜、擇菜,有的音樂好像是媽媽在切菜,還有的音樂好像是媽媽在炒菜,等等。漸漸地,孩子們在濃郁的興趣中,愉快地欣賞了音樂,同時將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和與之相符合的音樂形象結合,起到了真正欣賞音樂的目的。
我們也不難發現,生活中很多孩子對壹些流行音樂非常感興趣,經常能隨口哼唱幾句。從幼兒的生活和興趣出發,成人世界的流行音樂同樣可以作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壹個題材,但需要教師結合幼兒的認知水平,經過認真的思考、推敲、提取和升華,對作品進行篩選和過濾。如前壹段時間非常流行的歌曲《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孩子們特別喜歡,因此,可以將歌曲中成人化的歌詞進行幼兒化的理解,將歌曲中描寫愛情的情感轉化為友情的情感,這樣經過升華後的作品更適合幼兒欣賞,也更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走出了“流行音樂不適合幼兒欣賞”的誤區。 四、緊密聯系主題活動,做到點面結合
目前,主題教學活動在各級幼兒園開展廣泛。在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在老師的引領下對某壹主題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究,在選擇音樂欣賞作品時,我們也可以根據主題背景下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選擇具有典型代表的作品來進行欣賞。如在大班主題《中國娃》之《多彩的民族風情》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對民族特色鮮明的蒙古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參觀了“內蒙風情園”後,他們探索蒙古族的興趣更加濃厚,美麗的大草原、熱鬧的那達慕大會、激烈的賽馬比賽都是他們近期關註的話題。因此,結合主題活動的經驗及幼兒對賽馬這壹民族風俗保持的興趣,我們選擇了《賽馬》這首具有典型蒙古風情的二胡獨奏曲,通過欣賞作品,讓幼兒初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現力,感受樂曲所表現的蒙古族熱烈、歡騰的賽馬場面,培養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力。這樣,單壹的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緊密融入到主題活動之中,做到了點面結合。
每壹部欣賞作品都是壹個用聲音編織起來的藝術品,讓我們帶著孩子用心去聆聽,用情感去體驗,努力實現素質教育的藝術教育目標,讓音樂成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