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壹切智慧、壹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說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說明音樂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們在進行強體力勞動時,為了減輕精神上的負擔,發出“杭唷!嗨唷!”的聲音,特別是在集體勞動時,更有用歌唱的節奏來統壹步伐和著力點的作用。勞動號子就是這樣產生的。另如持續時間較長的重復性勞動,為避免單調及精神上的疲勞,人們也會自然地發出種種歌聲來調劑精神。如采茶、放牧、搖船、插秧等等,雖節奏並不壹定與勞動動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調節,就會使人感到輕松和減少寂寞感,枯燥感。
當我們在非常愉快的時候,會壹面唱著歌,壹面手舞足蹈地跳著舞。當我們在非常郁悶時,忽然壹支優美動聽的旋律飄至耳畔。煩惱、不快立刻煙消雲散,無有蹤跡。
當男女之間欲表達愛慕之情的時候,會發自內心的歌唱。例如我國家喻戶曉的著名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以“相愛”為內容的第壹樂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獨奏的長笛在輕柔的弦樂背景上奏出明亮、秀美的曲調,雙簧管奏出優美迷人旋律。顯示出壹派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春光明媚的江南景色。這是壹個愛情的主題,它美麗動人,表現了梁山伯、祝英臺真摯、純樸的愛情,大提琴與小提琴的真誠對答,描述了草橋結拜的情景。之後,樂隊和小提琴相互補充,使愛情主題更加熱烈、愉快。這是熱情的、真摯的、誠懇的發自內心的愛情之歌。
當自己的親人朋友遠離身邊的時刻,出於誠摯的想念,以及期望重逢的心情,於是寄情於歌,這又是大多數抒情歌曲產生的由來。例如,我國著名詞曲家王立平先生《駝鈴》運用音樂的素材把壓抑、深情、欲說又止的送戰友踏征途的依依惜別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同時又表達出“當時夜半北風寒,壹路多保重”的戰友深情和革命友誼。
在人們集體生活中,常有集會活動,如示威遊行、列隊行進、集體操等等。這時,大家唱著節奏鮮明、音調雄健有力的歌曲,以壯聲勢,並寄於感情。這又是軍歌,進行曲以及隊列歌曲產生的由來。
人們為了調劑精神,在吃飯、飲茶、休息之時,同時聽聽輕松愉快的音樂,使人精神格外爽健及增加愉快情緒,這又是古代宴樂和今日餐吧、酒吧、咖啡吧產生的原因之壹。即使是在喪失親人、摯友或失去心愛的東西時,在悲痛欲絕的情況下,也會連哭帶唱地、情不自禁地歌唱,這又是悲歌、悼歌、葬歌、哀歌產生的由來。
人們為陳說某個故事或某個生動情節,常常夾唱、夾白、夾抒、夾敘的方式來表達,這又是長篇敘事歌以及曲藝音樂產生的由來。
當人們的感情不能用歌唱表達的時刻,又借用種種不同樂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手法等,超脫了人聲的限制,並且運用獨奏、合奏、協奏等等形式,這就是壹切器樂曲產生的原由。以上實例說明,生活中需要有音樂來陪伴,而音樂又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調劑品,以及人們寄托思想感情的藝術品,更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之壹。所以說:“哪裏有人類的足跡,哪裏就有音樂。”它既可以自娛,也可以娛人,更可以通過音樂音響的信息,來傳達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古今中外無不如此。特別是人類越進化、越發展,音樂的復雜性、細致性、多樣性越是明顯,並且大部分音樂以超越了國家民族、人種的界限,以人類***同的感情語言特性,來進行相互間的感情交流,特別是器樂曲更是如此。因“喜、怒、哀、樂、憂、思、苦”這些感情屬性,只要是人類,都會有相同的感知,至於其深度如何,那倒要視具體作品來定了。即使是不同民族的音樂語言,其音調雖有所同異,而感情、氣質的屬性,仍然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