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只需要孩子喜歡就可以,這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看新聞,有教育人士批判現在的兒歌不適合小朋友,脫離生活沒有童趣,註重教化,文中舉了壹個例子,某位家長在教孩子兒歌的時候,小朋友壹臉不解的問家長,什麽是手絹,什麽是燕子,等等。總之新聞最後的出的結論是,過去的那些經典兒歌過時了,需要新的兒歌和童謠。可是真的如此麽?
作為壹個家長來說,並未覺得現在的兒歌有何不妥之處。我家小孩現在兩歲多壹點,正是喜歡兒歌的時候,很早就給她買了專門的兒歌機,小朋友是愛不釋手,走到那都拎著這個“大兔子”。現在她可以完整唱下來的兒歌已經有十多首,能哼出曲調的那就更多了。
在新聞裏,聲稱記者去了幼兒園,進行調查,結果很多的小朋友都不知道燕子和其他鳥類的區別。對於這個說法,我是壹百個不信。我家小孩還沒有到幼兒園的年齡,就已經能夠吧燕子和其他鳥類分開,甚至已經可以叫出十幾種鳥類的名字,不至於那些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如我家小孩吧。
手絹也是壹樣的問題,文中說道小朋友只知道手絹是用來丟的,卻不知道手絹的用處。可是以我的經驗來說,這個說法也是壹個笑話,估計記者只知道壹個《丟手絹》的兒歌罷了,可實際上,關於手絹的兒歌還有很多,比如兒歌《小手絹》中就有唱到“又擦鼻涕又擦汗”。我家小孩都知道手絹的作用,甚至還和我們要手絹,還好家裏剛好有多年前旅遊的紀念手絹。
如果說脫離實際,其實不只是這些兒歌,幾乎大半的兒歌都是如此。現在的小朋友,沒數過鴨子,沒騎過毛驢,買采過蘑菇,可是《數鴨子》《我有壹頭小毛驢》《采蘑菇的小姑娘》他們壹樣的喜歡,難道必須要真的看過實物才可以麽?某些專家貌似也太看不起小孩的智商了吧。
兒歌和童謠這些並不是只是為了給孩子增加樂趣,也應該有壹定的教育作用,應該是可以帶著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那些經典的兒歌之所以能夠廣泛流傳,歷久彌新,不是沒有道理的。
壹直懷疑為什麽有人會把矛頭對準那些經典老兒歌,看到最後才算是明白了,原來又是壹篇推廣所謂“新編兒歌”的軟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