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蒙古族音樂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音樂形態的現狀,長調可界定為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壹種民歌。長調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聲多詞少、氣息綿長,旋律極富裝飾性(如前倚音、後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 “諾古拉” (蒙古語音譯,波折音或裝飾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華彩唱法最具特色。
? 早在壹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額爾古納河兩岸山林地帶向蒙古高原遷徙,生產方式也隨之從狩獵業轉變為畜牧業,長調這壹新的民歌形式便產生、發展了起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它逐漸取代結構方整的狩獵歌曲,占據了蒙古民歌的主導地位,最終形成了蒙古族音樂的典型風格,並對蒙古族音樂的其他形式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可以說,長調集中體現了蒙古遊牧文化的特色與特征,並與蒙古民族的語言、文學、歷史、宗教、心理、世界觀、生態觀、人生觀、風俗習慣等緊密聯系在壹起,貫穿於蒙古民族的全部歷史和社會生活中。長調的基本題材包括牧歌、思鄉曲、贊歌、婚禮歌和宴歌(也稱酒歌)等。
? 狩獵音樂文化時期,其音樂風格以短調為代表,民歌具有結構短小、音調簡潔、節奏明了、詞多腔少等特點。 整體音樂風格具有敘述性與歌舞性,抒情性較弱,這也是原始時期人類音樂藝術的***同特征。從現有資料可以看到,壹些明顯帶有這壹時期音樂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如《追獵鬥智歌》、《白海青舞》。
? 伴隨著狩獵生產方式向遊牧生產方式的轉變,第二個時期的音樂風格也發生了從短調民歌向長調民歌風格上的演變,形成了蒙古族音樂史上的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
? 從音樂形態學角度上看,此時期既保留發展了狩獵時期的短調音樂風格,又逐步創新形成了長調音樂風格。就長調民歌本身而言,此時期也經歷了壹個漫長的由簡至繁、由低至高的繼承發展過程。因此,從公元7世紀至公元17世紀的千年歷史中,蒙古族民歌發展的總趨勢可概括為:以短調民歌為基礎,以長調民歌為創新。
? 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是長調民歌逐漸占主導地位的時期,也是蒙古族整體音樂文化風格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大約自公元18世紀(清朝中後期)起,隨著歷史變革及發展,北方草原與中原內地的聯系進壹步增強,各民族間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也滲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為頻繁。
?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短調敘事歌、長篇說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發展,形成了蒙古族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這壹時期的蒙古族長調民歌,保持了其自身特色且更加成熟。
? 長調民歌所包含的題材與蒙古族社會生活緊密相聯,它是蒙古族全部節日慶典、婚禮宴會、親朋相聚、“那達慕”等活動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靈歷史和文化品位。代表曲目有《走馬》、《小黃馬》、《遼闊的草原》、《遼闊富饒的阿拉善》等。
? 長調民歌的研究涉及到音樂學的諸多分支學科,對它的研究與保護實際上就是對歷史悠久的草原文明與草原文化類型最強有力的傳承與保護。20世紀,蒙古族長調民歌承載著的是蒙古民族的歷史,更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和思想的載體。
? 2021年5月,蒙古族長調民歌(烏珠穆沁長調)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