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姓是當今中國第二十三大姓,在臺灣是第十二大姓。
鄭姓出自姬姓,發祥地為鄭國,是黃帝的後裔。在中國的早期歷史上,鄭姓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業績。五千多年前,軒轅皇帝以姬水為姓,建都有熊,後來春秋時期的鄭武公、鄭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國都。黃帝的第五世孫後稷是鄭姓的血緣始祖。黃帝的第19代孫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兒子姬發滅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為周武王。所以鄭氏就是周朝王室的後裔。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靜封他的異母兄弟姬友於鄭(今陜西華縣)為三等諸侯國的國君,國號"鄭",鄭國誕生。姬友因此被稱為鄭桓公。到周幽王的時候,鄭桓公擔任司徒的職務,掌管教化。因為見到周幽王昏庸無道,寵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內憂外患交織,預感將要發生變亂,鄭桓公就向太史伯請教自保的辦法,太史伯認為洛水以東,黃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饒,交通方便。桓公聽了太史公的建議,把家屬和重要財產安置在了那裏。後來,鄭桓公死於“犬戎之亂”,虢、鄶之間壹個叫"京"的地方,史稱"虢鄶寄孥"。次年,西周王室發生了"犬戎之亂",桓公為國捐軀,其子掘突襲位,是為鄭武公。後來,鄭武公乘護送周平王東遷之機,先後功滅虢、鄶,建立新的鄭國。鄭國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他的國人就用國名作為姓氏,子孫播於陳、宋間,以原國名為姓氏,就是鄭氏。
二、遷徙分布
鄭氏最早的發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鄭縣。在戰國時因為韓國所滅,便散遷到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等地間。秦時,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滎陽。秦漢以後,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主要以今浙江,陜西,山東,湖南,湖北,四川,江蘇,安徽,河北,山西等境為其分布的主要地區。其後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31世孫鄭眾之子安世遷居鹹陽。因漢武帝令"強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孫南遷至浙江會稽山陰。鄭姓大舉南遷始於"永嘉之亂"之時。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為鄭姓。唐初,河南鄭氏又有隨陳政、陳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鄭氏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明清之際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閩的。鄭氏移居臺灣,始於鄭成功;播遷至海外,始於清朝,現分布於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鄭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滎陽,隴西,南安,淮陽,商丘,光州等。
三、鄭姓始祖世系
鄭姓始祖世系如下: 黃帝→玄囂→嶠極→高辛→後稷→不窟→鞠陶→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俞→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 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武王發→成王誦→康王釗→昭王瑕→穆王滿→***王醫扈→懿王燮→夷王燮→厲王胡→***和行政→宣王靜→封姬友(鄭桓公)於鄭。 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鄭國滅亡後,散居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 制(今滎陽西) 祭(今河南鄭州東)和陳(今河南淮陽) 宋(今河南商丘)之間,為紀念故國,相繼改姓為鄭,自此,鄭姓誕生。
四、郡望堂號
1、堂號
"博經堂":東漢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壹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
"安遠堂":漢宣帝時,鄭吉為侍郎,那時外侮屢屢來犯,鄭吉打敗了車師,使日逐投降。於是皇帝提他當司馬。為了西方國境的安全,又派他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
2、郡望
滎陽郡:三國時置郡,治所在滎陽。
洛陽:我國古都之壹。漢、魏故城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漢城西18裏。
高密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高密。相當今山東高密壹帶。
雍州:東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
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陽郡:戰國秦置郡,治所在宛縣。
五、家乘譜牒文獻
文獻:鄭太崖祖房譜
江蘇:鄭氏宗譜壹卷、雲陽鄭氏宗譜二十卷、扶風鄭氏宗譜四卷、蘭陵鄭氏宗譜三十卷、東山鄭氏世譜八卷首壹卷、蕭山鄭氏宗譜十二卷
浙江:鎮北龍山鄭氏宗譜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視重修宗譜二十四卷、慈溪灌東鄭氏宗譜十卷、蘭溪鄭氏宗譜十九卷
安徽:峰陽鄭氏家譜不分卷、祁門奇峰鄭氏本宗譜四卷、鄭氏宗譜十三卷、桐城鄭氏宗譜、桐西鄭氏宗譜、禮儀堂鄭氏宗譜、鄭氏宗譜壹卷
福建:南湖鄭氏宗譜、石井本鄭氏宗族譜、石井本宗族譜、鄭氏世代譜、桃源鄭氏族譜二卷、桃源鄭氏族譜、四城鄭氏家譜、滎陽堂鄭氏家譜、滎陽鄭氏宗譜、巖鎮鄭氏遷出宗譜壹卷、鄭氏傳家譜、續修白華鄭氏宗譜、鄭氏族譜、鄭氏宗譜不分卷、鄭氏宗譜壹卷五
六、鄭姓名人名人輩出:
鄭國:是戰國時的著名水利工程師,韓國人。出任關中史官。他為秦國開水渠,灌溉良田四萬多頃,使關中沃野千裏。歷史上記作“鄭國渠”。
鄭玄:東漢學問家,研究《易經》、《禮經》等等,他講學,有上千人來聽。
鄭吉:漢代大將軍,保衛邊疆戰功赫赫,封為 安遠侯。
鄭成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復臺灣的名將。明末名將,唐王賜姓朱名成功,授總統使、詔討大將軍,時人稱"國姓爺"。
鄭板橋:清朝書畫家,善畫蘭竹,秀麗蒼勁,亦工書法,所創"板橋體"獨具風格,號稱"三絕",是"揚州八怪"之壹。
鄭和:明航海家,本姓馬,小字三寶,回族,民間稱他三保太監。明入宮為宦官,後從燕王起兵,有功,賜姓鄭,曾奉命率艦隊七下西洋,途經三十余國,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聖地麥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人物。
鄭光祖:元朝著名劇作家,他和關漢卿、馬致遠、白樸被譽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作《倩女幽魂》。
鄭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鄭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鄭旦即西施,經過訓練,送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