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9月18日,農歷庚申年八月初七日:張勛1920年堂會第壹天
張勛在天津英租界耀華裏自辦大型堂會第壹天。名角薈萃,陣容整齊。余叔巖、楊小樓、梅蘭芳、陳德霖、劉景然、羅福山、尚和玉、龔雲甫、郝壽臣、侯喜瑞、王鳳卿、慈瑞全等都參與演出。
演出劇目
倒第三《連環套》(楊小樓,郝壽臣)
壓軸《木蘭從軍》(梅蘭芳,王鳳卿)
大軸《罵曹》(余叔巖)
1920年9月19日,農歷庚申年八月初八日:張勛1920年堂會第二天
張勛在天津英租界耀華裏自辦大型堂會第二天。名角薈萃,與第壹天出場壹樣。兩天堂會戲結束後,張勛設宴款待藝人,席間給每個演員發紅包。余、楊、梅“三大賢”拿的是第壹等戲份,每場壹千零七十元,所帶配角,戲份另開。
倒第三《林沖夜奔》(楊小樓)
壓軸《木蘭從軍》(梅蘭芳,王鳳卿)
大軸《定軍山》(余叔巖)
1922年10月,農歷壬戌年:程艷秋首次赴上海演出
程艷秋首次赴上海演出,演於亦舞臺,同行有羅癭公、榮蝶仙、吳富琴、李多奎、侯喜瑞等。
在上海,程艷秋在羅癭公陪同下拜訪了康有為、陳散原、袁伯夔、周梅泉、樊樊山、陳叔通、金仲蓀、吳昌碩等前輩。
後因上海警察找余叔巖麻煩,小報也散布流言蜚語,余叔巖只身返回北京,使得頭牌空缺。於是程艷秋改掛頭牌,特邀王又宸助演。
1922年12月16日,農歷壬戌年十月廿八日:中和園1922年12月16日演出
演出劇目
大軸:《寶蓮燈》帶“打堂”(尚小雲飾王桂英,馬連良飾劉彥昌,侯喜瑞飾秦燦)
1923年,農歷癸亥年:天津李士偉家堂會
天津李士偉家堂會,壓軸言菊朋、章小山、侯喜瑞《寶蓮燈》,大軸程艷秋、程繼先《奇雙會》。
1923年3月10日,農歷癸亥年正月廿三日:程艷秋首演《紅拂傳》
程艷秋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紅拂傳》。程艷秋飾紅拂,侯喜瑞飾虬髯公,郭仲衡飾李靖。
1923年8月18日,農歷癸亥年七月初六日:程艷秋首演《風流棒》
程艷秋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風流棒》。程艷秋飾李珠英,王又荃飾荊瑞草,侯喜瑞、榮蝶仙、郭仲衡、張春彥合作演出。
1924年8月8日,農歷甲子年七月初八日:程艷秋組鳴盛社
程艷秋改組和聲社為鳴盛社,社長為其嶽父果湘林。因羅癭公病逝;編劇金仲蓀,羅之未竟遺作《碧玉簪》,由金仲蓀接手完成。“鳴盛社”的班底有李洪春、曹二庚、慈瑞泉、文亮臣、張春彥、侯喜瑞、王又荃、吳富琴等原和聲社老夥伴;王瑤卿先生則退出,搭入尚小雲、譚富英的重慶社。在北京三慶戲院演出。
1925年8月20日,農歷乙醜年七月初二日:鳴盛社改為鳴和社
在鳴盛社支持壹年有余後,社長果湘林先生不勝勞煩,程艷秋亦不忍老嶽受累,決定自行出面組班,特聘梁華亭先生任社長,經理內外社務,改組鳴盛社為鳴和社,班底成員有郝壽臣、侯喜瑞、曹二庚、慈瑞泉、郭仲衡、文亮臣、金仲仁、王又荃、周瑞安、李洪春、張春彥、董俊峰、李多奎等原和聲社老夥伴。請高登甲先生抱本子任後臺管事,文武場面則有琴師穆鐵芬、鼓師杭子和、陳鴻壽及錫子剛等。由金仲蓀任編劇,程艷秋掛頭牌自兼編導和唱腔身段設計。
1925年9月12日,農歷乙醜年七月廿五日:尚小雲首演《林四娘》
協慶社在中和園打炮。其中《林四娘》為初次公演。
演出劇目
《貪歡報》(尚富霞)
《殷家堡》(九陣風,茹富蘭)
《馬上緣》(小翠花)
《林四娘》(尚小雲,言菊朋,侯喜瑞)
1925年12月3日,農歷乙醜年十月十八日:言菊朋自協慶社辭班
協慶社在三慶園夜戲,尚小雲貼演《紅綃》,侯喜瑞、朱素雲、範寶亭、尚富霞演出。譚小培、王長林在壓軸合演《天雷報》,而把言菊朋與尚富霞的《胭脂虎》派在倒第三。言菊朋演完辭班。
1925年12月4日,農歷乙醜年十月十九日,晚:1929年12月4日三慶園演出
協慶社在三慶園演出夜戲。
演出劇目
壓軸:《鬧府》(譚小培)
大軸:《巴駱和》(尚小雲,茹富蘭,王長林,侯喜瑞)
1925年12月12日,農歷乙醜年十月廿七日:程艷秋首演《文姬歸漢》
程艷秋於北京三慶園日場首演《文姬歸漢》。程艷秋飾蔡文姬,王又荃、王瑤卿、郭仲衡、貫大元、周瑞安、侯喜瑞、曹二庚合作演出。
1925年12月17日,農歷乙醜年十壹月初二日,晚:1925年12月17日三慶園演出
協慶社在三慶園夜戲。
演出劇目
壓軸:《賣馬》(譚小培)
大軸《寶蓮燈》(帶“打堂”)(尚小雲,馬連良,侯喜瑞)
1925年12月20日,農歷乙醜年十壹月初五日:1925年12月20日三慶園演出
協慶社在三慶園日場。
演出劇目
倒三:《黃鶴樓》(譚小培,朱素雲,茹富蘭,侯喜瑞)
壓軸:《盜宗卷》(馬連良,劉景然,王長林)
大軸:《貞女殲仇》(尚小雲)
1926年2月,農歷乙醜年:楊小樓重組忠慶社
楊小樓、余叔巖之雙慶社報散。楊小樓重組忠慶社,演於新明戲院,言菊朋應邀短期搭入。
2月5日,新明夜戲,壓軸言菊朋《法場換子》,大軸楊小樓、侯喜瑞、錢金福、九陣風《戰宛城》。
1926年2月4日,農歷乙醜年十二月廿二日,晚:小翠花首演《貂蟬》
又興社在開明夜戲。其中《貂蟬》為初次公演。
演出劇目
壓軸:《打漁殺家》(言菊朋,玉幼卿,王長林)
大軸:《貂蟬》(小翠花,孫毓堃,侯喜瑞,劉景然,李洪春)
1926年2月20日,農歷丙寅年正月初八日:1926年2月20日開明戲院演出
又興社在開明戲院白天戲。因為《汾河灣》是言菊朋的招牌戲,大戲《戰宛城》甘居壓軸。
演出劇目
壓軸:《戰宛城》(小翠花,孫毓堃,侯喜瑞)
大軸:《汾河灣》(言菊朋,王幼卿)
1926年5月28日,農歷丙寅年四月十七日:1926年5月28日吉祥園演出
協慶社在吉祥園夜戲。
演出劇目
壓軸:《鬧府》(馬連良,侯喜瑞)
大軸:《奇雙會》(尚小雲)
1926年5月29日,農歷丙寅年四月十八日:程艷秋首演《沈雲英》
程艷秋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沈雲英》。程艷秋飾沈雲英,王又荃、文亮臣、郭仲衡、吳富琴、周瑞安、侯喜瑞、曹二庚合作演出。
1926年11月27日,農歷丙寅年十月廿三日:1926年11月27日開明戲院演出
玉華社在開明戲院夜戲。
演出劇目
壓軸:《失街亭》(馬連良,侯喜瑞)
大軸:頭二本《梅玉配》(小翠花,水鮮花)
1926年11月28日,農歷丙寅年十月廿四日:1926年11月28日開明戲院演出
玉華社在開明戲院夜戲。
演出劇目
壓軸:《打嚴嵩》(馬連良,侯喜瑞)
大軸:三四本《梅玉配》(小翠花,水鮮花)
1927年4月30日,農歷丁卯年三月廿九日:程艷秋首演《朱痕記》
程艷秋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朱痕記》。程艷秋飾趙錦棠,張春彥飾朱春登,侯喜瑞飾李仁,文亮臣飾朱母,曹二庚飾宋成,李四廣飾宋母,慈瑞泉、慈少泉飾兩衙役。
1928年1月13日,農歷丁卯年十二月廿壹日:1928年1月13日第壹舞臺演出
第壹舞臺“窩窩頭會”義務戲。
演出劇目
《大回朝》(裘桂仙)
《馬鞍山》(時慧寶)
《收關勝》(尚和玉)
大軸是四大名旦(梅、程、荀、尚)、老生三傑(余、高、馬)等名伶合演的全本《紅鬃烈馬》:
《彩樓配》(王琴儂)
《三擊掌》(陳德霖,貫大元)
《母女會》(王幼卿,松介眉)
《投軍別窯》(李萬春,程玉菁)
《誤卯三打》(周瑞安)
《趕三關》(馬連良,朱琴心)
《武家坡》(余叔巖,程艷秋)
《算軍糧》(荀慧生,高慶奎)
《銀空山》(王鳳卿,於連泉,朱素雲)
《大登殿》(楊小樓,梅蘭芳,尚小雲,李多奎,侯喜瑞,張春彥)
1928年12月3日,農歷戊辰年十月廿二日:程艷秋首次赴武漢演出
程艷秋首次赴武漢演出,配演的有貫大元、郭仲衡、侯喜瑞,演於新市場大舞臺。從12月3日到12日,演出了《花舫緣》、《玉堂春》、《紅拂傳》、《鴛鴦冢》、《紅髻烈馬》等新老劇目。程艷秋首次來武漢,大受歡迎,天天滿座。
1928年12月14日,農歷戊辰年十壹月初三日:程艷秋為鄂北工賑會義演
12月14日至12月16日三天,程艷秋與壹同首次赴武漢演出的貫大元、郭仲衡、侯喜瑞等為鄂北工賑會義演。
1929年2月21日,農歷己巳年正月十二日:程艷秋二次赴武漢演出
因為程艷秋首次赴武漢演出賣座太好,剛過春節,漢口民樂園內舉辦“中華國貨展覽會”,又聘請其來演出壹個月。這次隨來的有譚小培、侯喜瑞,武旦九陣風。
1929年4月,農歷己巳年:1929年第壹舞臺夜戲山西賑災會募款義演
第壹舞臺夜戲山西賑災會募款義演。梅蘭芳、余叔巖、楊小樓、高慶奎、荀慧生、程艷秋、王又宸、馬連良、尚和玉、侯喜瑞、閻嵐秋等名伶參加演出。
演出劇目
壓軸《遊龍戲鳳》(梅蘭芳,余叔巖)
大軸《八蠟廟》(楊小樓反串張桂蘭,梅蘭芳反串黃天霸,余叔巖反串朱光祖,程艷秋反串賀人傑,馬連良反串關泰,閻嵐秋反串褚彪,朱桂芳反串費德功,姜妙香反串金大力,郝壽臣反串小老媽,侯喜瑞反串秦小姐,李壽山反串丫鬟,諸茹香反串秦義成)
其中余叔巖反串朱光祖,扮相、白口、身段活脫脫壹位極好的開口跳。特別是在桌子上的椅子上,拿了壹個大頂,又直又幹凈,前後臺都服了。後來,譚富英在北京,楊寶森在香港,均按余叔巖的路子反串過朱光祖。
1929年5月18日,農歷己巳年四月初十日,晚:1929年5月18日中和園演出
徐碧雲的雲慶社在中和園演夜戲。
演出劇目
壓軸:《失街亭》(言菊朋,侯喜瑞)
大軸:《盧小翠》(徐碧雲,程繼仙,蕭長華)
1929年8月3日,農歷己巳年六月廿八日,晚:楊小樓首演《野豬林》
楊小樓的永勝社在第壹舞臺夜戲,新排首演《野豬林》(頭本《林沖發配》),侯喜瑞飾魯智深。壓軸言菊朋《失街亭》,錢金福的馬謖,裘桂仙的司馬懿。
1929年8月4日,農歷己巳年六月廿九日,晚:楊小樓首演《山神廟》
楊小樓的永勝社在第壹舞臺夜戲,新排首演《山神廟》(二本《林沖發配》),侯喜瑞飾魯智深。壓軸言菊朋的《鬧府》,錢金福的煞神,裘桂仙的葛登雲。
1930年,農歷庚午年,年初:斌慶社於廣德樓演出最後壹場戲
斌慶社於廣德樓演出最後壹場戲。
演出劇目
《群英會》(王文源,俞步蘭,侯喜瑞,陳富瑞,王斌芬,朱斌仙)
《貴妃醉酒》(雪艷琴,朱素雲,曹二庚)
《青石山》(俞振庭,徐碧雲,王斌芬,範斌祿,俞贊庭,蘇斌泰,朱斌仙)
1930年1月30日,農歷庚午年正月初壹日:1930年1月30日廣德樓演出
廣德樓由斌慶社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雙搖會》(王盛意)
《彩樓配》(俞步蘭)
《草橋關》(裘桂仙)
《連環套》(耿長春)
《蟠桃會》(俞振庭)
《定軍山》(劉又萱,王文源,孫毓堃)
《陽平關》(侯喜瑞,陳富瑞,曹璽彥)
《禦碑亭》(雪艷琴,郭仲衡,朱素雲,雪艷舫,曹二庚)
1931年8月,農歷辛未年:程艷秋首演《春閨夢》
程艷秋於北京中和園首演《春閨夢》。程艷秋飾張氏,俞振飛飾王恢,哈寶山飾曹襄,吳富琴飾李氏,文亮臣飾劉氏,蘇連漢飾趙克媽,曹二庚飾李信,李四廣飾孫氏,侯喜瑞飾公孫瓚,慈少泉飾丫鬟。
1935年4月3日,農歷乙亥年三月初壹日:程硯秋三次赴武漢演出
程硯秋率鳴和社三次赴武漢演出。主要配角除貫大元、侯喜瑞、李多奎外,新增小生俞振飛。
當時漢口市戲劇審查委員會規定,要先登記辦證,然後才準上演。又因程硯秋缺少便裝照片,刁難不給辦證。程硯秋過江去武昌謁見了行轅主任張學良和省主席張群,又親自去戲審會拜客,這樣才獲準於4月11日先上演後補發登記證。
在程硯秋下榻的東方旅館,有某報記者請他題字。有位本地的“聞人”在旁插嘴說:“就題‘受寵若驚’這四個字吧!”程硯秋正色說:“我並沒有驚啊!”於是提筆書寫“戲有益”三字。語雲:“勤有功,戲(玩耍,壹作嬉)無益”。程硯秋把“無”字換了個“有”字,強調戲曲的移風易俗教育作用,為戲曲藝人爭取社會地位。
1935年4月11日,農歷乙亥年三月初九日:程硯秋三次赴武漢演出第壹天
程硯秋率鳴和社三次赴武漢演出。主要配角除貫大元、侯喜瑞外,新增小生俞振飛。第壹天打炮戲為《玉堂春》。
1935年4月12日,農歷乙亥年三月初十日:程硯秋三次赴武漢演出第二天
第二天打炮戲為全本《柳迎春》。
1935年4月13日,農歷乙亥年三月十壹日:程硯秋三次赴武漢演出第三天
第三天打炮戲為全本《碧玉簪》。
1935年4月22日,農歷乙亥年三月二十日:程硯秋三次赴武漢演出最後壹天
期滿,***演12天。最後三天為滿足觀眾要求加售站票。
此後鳴和社赴湖南演出。6月,由湖南北返路過武漢,新市場大舞臺挽留了5天。
1935年10月28日,農歷乙亥年十月初二日:程硯秋首演《亡蜀鑒》
程硯秋於北京中和園首演《亡蜀鑒》。程硯秋飾李氏,侯喜瑞飾鄧艾,曹二庚飾馬邈。此戲僅演兩場後即遭禁演。
1936年3月12日,農歷丙子年二月十九日:言菊朋與楊小樓在天津對臺
言菊朋赴天津演於北洋大戲院。同行有周瑞安、侯喜瑞等。同時,楊小樓演於國泰,形成對臺。
1937年2月4日,農歷丙子年十二月廿三日:吳泰勛為其母五旬壽誕舉辦堂會戲
吳泰勛為其母五旬壽誕舉辦堂會戲,余叔巖、程硯秋、侯喜瑞、俞振飛、吳彥蘅等名伶都參加演出,是晚余叔巖演《托兆碰碑》,唱做念打不減當年,特別是後場幾個軟刀花及碰碑之身段,無處不美觀。工夫之深,足以超越儕輩。
1937年4月9日,農歷丁醜年二月廿八日:程硯秋在上海首演《費宮人》
程硯秋於上海黃金大戲院首演《費宮人》。程硯秋飾費貞娥,俞振飛飾崇禎帝,侯喜瑞飾李闖,鐘喜久飾李過,吳富琴飾公主。
1937年4月21日,農歷丁醜年三月十壹日:程硯秋組秋聲社
程硯秋組秋聲社,社長吳富琴。程硯秋與王少樓並掛頭牌,成員有曹二庚、慈瑞泉、李四廣、侯喜瑞、程繼先、鮑吉祥、哈寶山、李多奎、蘇連漢、鐘喜久、鐘鳴岐、紮金奎、俞振飛、劉永利、張蝶芬;司鼓白登雲,琴師周長華、任誌林,大鑼高文誠,舞臺監督高登甲。不久昆曲音樂家韓子和亦加入,俞振飛八月份脫離返滬由顧玨蓀易之。張春彥代鮑吉祥和哈寶山,慈瑞泉年邁以慈少泉繼之,以孫甫亭代已故老旦文亮臣;當年新搭入的有葉盛茂、李克昌。
編劇事宜雖由金仲蓀先生統籌,由於金主持中華戲校、戲曲研究所和《劇學月刊》常務,勢難分身,遂先後延聘杜穎陶、陳墨香,特別是翁偶虹先生參與新劇的編撰工作。
1956年8月28日,農歷丙申年七月廿三日:天津市京劇團成立演出舉行
天津市京劇團舉行成立演出。首場楊寶森大軸《失空斬》,特邀資深名凈侯喜瑞配演馬謖,厲慧良前面以《鐘馗嫁妹》壓軸;第二場厲慧良以《挑滑車》大軸,楊寶森則以《擊鼓罵曹》壓軸。楊、厲輪流挑梁,劇團欣欣向榮。
1959年6月3日,農歷己亥年四月廿七日:馬連良收梁益鳴為徒
馬連良收梁益鳴為徒,授業拜師典禮舉行,參加者有張夢庚、馬富祿、李洪春、貫大元、於連泉、曾平、梅蘭芳、張仲翰、侯喜瑞、李桂春、蕭長華、郝壽臣、馬彥祥、馬少波、李多奎、徐蘭沅、錢寶森、茹富華、於永利、周益瑞、言少朋、馬崇仁、李慕良、魏靜生、雪艷琴、譚富英、張君秋、葉盛章、劉連榮、袁世海、裘盛戎、栗金池、李少春等。
1961年2月13日,農歷庚子年十二月廿八日,晚:北京京劇團舉行春節聯歡晚會
北京京劇團全體演員、樂隊以及舞美等工作人員為歡度佳節,在北京市工人俱樂部,舉行了壹場別開生面的春節聯歡晚會,演出了壹臺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歌舞、雜技、戲法外,精彩的大軸戲是全團藝術家通力合作,聯袂演出反串京劇《大八蠟廟》。這出戲的舞臺監督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侯喜瑞老先生。演出陣容是:扮演費德功的是馬連良(老生反串武花臉),扮演朱光祖的是譚富英(老生反串武醜),扮演金大力的是張君秋(青衣反串大花臉),扮演小張媽的是裘盛戎(銅錘花臉反串彩旦),扮演黃天霸的是趙燕俠(青衣花旦反串武生),扮演賀仁傑的是李世濟(青衣反串武小生),扮演褚彪的是小王玉蓉(花旦反串武生),扮演秦義成的是李多奎(老旦反串老生),扮演施士倫的是馬富祿(小花臉反串老生),扮演費興的是陳少霖(老生反串小花臉),扮演關泰的是李毓芳(青衣反串大花臉),扮演來龍的是趙麗秋(花旦反串武花臉),扮演竇虎的是李淑玉(花旦反串武二花),扮演張桂蘭的是張洪祥(架子花臉反串武旦),扮演小姐的是周和桐(架子花臉反串青衣)。《大八蠟廟》的演出中間,還有戲中串戲:男旦青衣任誌秋學唱名家時慧寶先生的《朱砂痣》京劇唱段,著名京胡演奏家唐在炘清唱了《鎖麟囊》中“春秋亭”壹場的選段。
這場京劇大反串,雖說是劇團內部的辭歲的大聯歡,對外“封箱”不售票,但由於名家薈萃、雲集壹堂,使得能容納1300多位的劇場座無虛席,就連樓上樓下兩旁的走道都宣告“客滿”。
下午5點半,馬連良先生就來到後臺,同後臺的人們寒暄壹陣之後,就去化妝室扮戲。當年馬連良雖已年逾花甲,但其精氣神非常飽滿,沒有多大功夫就勾完費德功的臉譜。他很謙虛地對站在身旁的周和桐說:“勾臉戲我在富連成科裏唱過,但演反面人物,我還是頭壹回來,這,您得替我兜著點啊!”馬連良先生扮演的費德功壹出場就獲得了熱烈的“碰頭好”。他從亮相、臺步、身段到眼神,都非常準確地把費德功的陰險、毒辣、貪戀酒色的大惡霸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尤其手裏那把特別的大扇子,耍得又溜又帥,幾乎全身都是戲。待到“雙膀臂力壓泰山,全憑袖箭鎮淮安,結交綠林英雄漢,誰不聞名心膽寒”四句定場念白剛壹結束,觀眾席裏即發出壹片震耳的喝彩聲。
譚富英先生反串的武醜朱光祖,更是堪稱壹絕。當年譚先生已近花甲之年,其扮相不僅俏、美、邊式,而且壹招壹式均不失“開口跳”的架勢,即真是擡腿有尺寸,舉手是地方。“探莊”那場戲裏,不僅“走邊”動作優美,而且“鸞帶”踢得幹凈利落,踢腿能到鼻尖,上桌時的壹個“高臺”亮相,臺底下立即就是“炸窩”的滿堂好。不難看出這也是老先生幼年在科班奠定的紮實武功基礎。據譚元壽先生講:“反串武醜戲,這也是譚門的祖傳,從前只要是名角大反串,我老祖(譚派藝術創始人譚鑫培老先生)就專來武醜這壹行。”
反串黃天霸的趙燕俠更有獨到之處,她扮相英俊,功架漂亮。出場的“馬趟子”和“跑圓場”,還真有大武生的氣勢和派頭。她穿三寸高的厚底,壹個穩健的“垛泥”,就獲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同譚元壽(扮演費府家將)的刀槍開打,不僅配合默契,套路嫻熟,而且又沖又快,甚是火爆。
著名老旦李多奎先生,當年已是60開外的人了,在奔走公堂告狀的路上,突然來了壹個離臺板壹尺多高的“吊毛”,這個動作對年輕演員不算什麽,但對年過六旬的李老卻不是件鬧著玩的事。他唱了壹輩子老旦戲,還從來沒有起過這麽高“吊毛”的“範兒”。當時臺上臺下的觀眾,都替他捏了把汗,站在下場門看戲的裘盛戎趕緊走過去,既親切又半開玩笑地說:“多爺!您今晚怎麽玩上老命了?是不是不打算過年啦?”李老面帶笑容,很幽默地對大夥兒說:“別看我歲數大點,可腰腿還算靈活,說真的,沒有兩手絕的,也不敢應今兒晚上這個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