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姓的歷史名人有熊繹、熊通、熊安生、熊朋來、熊廷弼。
1、熊繹(生卒年不詳),羋姓,熊氏,名繹,鬻熊曾孫,西周諸侯國楚國始封君。周成王時,熊繹受封南蠻之地,建立楚國。之後,熊繹去世,其子熊艾繼位。
熊繹在位時期,發展生產,擴大疆土,乘柴車、穿破衣開辟荊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進貢,並與齊、魯等國國君輔佐周康王。經過熊繹至熊渠數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國疆域不斷擴展,國力不斷增強,由壹個方圓僅有五十裏的小國發展成泱泱大國。
2、楚武王熊通(?-公元前690年 楚國丹陽人,今湖北宜昌),羋姓,熊氏,名通,楚若敖之孫,楚霄敖次子,楚厲王(楚蚡冒)之弟,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在位50年,春秋三小霸之壹。
公元前741年,楚厲王去世,楚武王殺其兄楚厲王之子,自立為君。楚武王繼位後,奉行鐵腕政策,敢作敢為,給楚國留下清朗而安寧的江漢平原和壹套初具規模的國家機器,楚國由此強盛。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去世,其子熊貲繼位,是為楚文王。
3、熊安生,字植之,長樂阜城(今河北阜城)人,通五經,精《三禮》,是北朝經學家,北學代表人物之壹。北齊時,任國子博士;後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官露門學博士,不久,致仕卒。沿襲東漢儒家經說,撰有《周禮》、《禮記》、《孝經》諸義疏,均已佚。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禮記熊氏義疏》四卷。
4、熊朋來,字與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宋鹹淳甲戌(1274)年進士。宋亡後,隱居鄉裏,傳授儒學。曾任福建、廬陵(江西吉水縣東北)兩郡教授,“所至,考古篆籀文字,調律呂,協歌詩,以興雅樂,制器定辭,必則古式”(《元史·儒學傳》)。又常鼓瑟而歌以自樂,為當時著名的經學家和音樂家。
5、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飛白,號芝岡,漢族,湖廣江夏人,明末將領,萬歷進士,楚黨。由推官擢禦史,巡按遼東。
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遼東。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楊鎬經略遼東,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大固。熹宗即位,天啟元年(1621年),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攻破遼陽,再任遼東經略。與廣寧(今遼寧北鎮)巡撫王化貞不和,終致兵敗潰退,廣寧失守。淪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黨爭,以前雖為楚黨,但與東林黨關系密切,且與東林六君子也關系匪淺。並傳言有楊漣彈劾閹黨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後為閹黨所害,天啟五年(1625年)被殺,並傳首九邊。
崇禎二年(1629年),熊廷弼得以歸葬故裏,謚襄湣,有《熊襄湣公集》。
百度百科-熊繹
百度百科-熊通
百度百科-熊安生
百度百科-熊朋來
百度百科-熊廷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