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流行歌的發展已經有50年的歷史,這也是香港流行文化變遷的50年。梳理這段歷史,能發掘很多歌曲背後的文化和社會內涵。最近,著名音樂文化人黃誌淙在新書《流聲》中,將香港流行音樂的歷史背景、音樂源流、工業狀況、技術條件及臺前幕後的經驗和想法,有條不紊地壹壹呈現出來。
“小曲”主流
由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粵語歌都系以“小曲”主流,即用粵曲方式唱流行歌曲,大多數粵語歌幾乎都是電影插曲,如韋秀蘭演唱的電影《壹水隔天涯》同名主題曲《壹水隔天涯》 ,蕭芳芳的《郁親手就聽打》等。
許冠傑提升形象
粵語歌紅歌無紅人,這種現象壹直到許冠傑出現就開始不同,60年代後期,許冠傑因主持而走紅,1974年,許冠傑推出《雙星情歌》令粵語歌形象提升。除了許冠傑,另壹個突破是顧嘉輝的《啼笑因緣》。他們二人的努力使壹些只肯唱英文歌的歌星,都開始改唱粵語歌,例如林子祥、羅文、甄妮、陳潔靈、譚詠麟等等。
1979年香港電臺舉辦第壹屆十大中文金曲選舉,是對粵語流行歌曲的肯定。
香港樂壇全盛時期
粵語歌形象提升之後,很多填詞人和作曲家都開始寫壹些嚴肅性和藝術性的粵語歌,其中幾個代表人物有黃沾、鄭國江、盧國沾、鄧偉雄、黎小田和顧嘉輝等。而粵語歌逐漸成為香港樂壇主流,歌星亦開始要求包裝,於是出現好多偶像歌星,幾個代表人物有許冠傑、徐小鳳、羅文、甄妮、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都以形象同包裝突圍,紅到爆燈。那個時期也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中國內地和臺灣地區也有人聽粵語歌,甚至試唱。其他歌星如林子祥、陳百強、鐘鎮濤都唱到幾乎所有中文地區有歌迷。
香港樂隊熱潮
香港在1986到1989年期間興起壹股樂隊熱,唱片公司簽了好多樂隊出碟,樂隊之中的代表有Beyond、太極樂隊,另外出現很多歌星如葉倩文、彭羚、林憶蓮、關淑怡、陳慧嫻等。那個時期粵語流行歌曲出了好多新血,例如林振強、林夕、陳少琪、小美等等。
“四大天王”時期
1990年代,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被傳媒封為”四大天王“。他們支配香港樂壇,並壟斷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的獎項。雖然張學友憑著出眾的歌藝而雄霸整個樂壇,並成為了1990年代的樂壇巨星,但樂壇已開始出現吹捧偶像而不重實力的現象。另外,雖然王菲和鄭秀文在1990年代中期成為樂壇天後,但聲勢不及”四大天王“。香港樂壇開始變成由男歌手主導,直至2000年之後為止。
“K歌”文化
”K歌“是1990年代中後期的香港音樂文化之壹。自從香港盜版音樂充斥市面起,香港樂壇開始處於低迷,致使唱片公司收入大減。於是,唱片公司與卡拉OK集團合作,推出獨家試唱歌曲。唱片公司為迎合壹般人的口味,會要求音樂人在作曲時采用較簡單的音樂和重復易記的歌詞,令樂迷較易掌握該歌曲。大部分歌曲以情歌為主並開始公式化,由於要迎合市場需要的關系,結果導致香港樂壇持續低迷,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