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它。有興趣可以看看。
另外,找壹些內容,希望對妳有幫助;
《高山流水》最初流行於浙南地區,後來成為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優秀箏曲。這首歌運用了獨特的表現手法:如前半段有兩個男高音相隔兩個八度,表現了山的雄偉、深沈、莊嚴、高貴的魅力。後半段用壹系列八度跳躍的十六分音符和滑動的不同力度的歷音,生動地表現出流水與巍峨山峰相映的意境。幾個清澈透明的弦外之音,讓人想起山泉丁咚噴濺的場景。整首歌氣勢宏大,意境深遠,但又透著壹股唯美柔美的江南情調。
本文來自“中國古曲網”原文鏈接:/guzheng/50.html。
浙江鄭
浙江箏,即武林箏,又名,流行於浙江、江蘇壹帶。據說,箏在東晉時傳入建康(南京),在唐代的詩歌和寫作中更為常見。
傳統的浙江箏只有十五弦,長度約為1.1米。前面板和後面板均為泡桐材質,箏尾略向下傾斜。琴弦的調音是5,665,438+023,5,665,438+023。放在桌子上,坐著(或站著)玩。演奏時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各戴壹個用角(或玳瑁)做成的釘板,但現在有了變化,箏的共鳴箱長度增加到1.65米左右。後月山改為S形,弦數增加到21(音域擴大到四個八度,音程從D到D3);弦的質地由絲弦變為用尼龍絲包裹的壹系列粗細不同的箏弦。玩的時候釘板是用皮套固定的,不用膠帶。釘板多為玳瑁制成。演奏特色有“大指搖”、“快四點”、“夾彈”、“提弦”等技法,借鑒、學習、融合了琵琶、三弦、揚琴乃至西洋樂器的演奏技法。
“抖指法”在浙江箏中的運用,是用大拇指的細微抖動來演奏的,其效果與弓弦樂器非常相似。嚴格來說,這在其他流派的傳統箏樂中是沒有的,因為其他流派的“指彈”或“撚指”實際上是用大拇指作為壹種相對快速的“撐”和“分”,而浙江箏的“指彈”則表現出自己的特點,與其他流派不同。我們從兩首浙江箏曲《妳的傳說》和《月兒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前者是通過“抖手指”來模擬喇叭聲音的長嘯;後者以“手指輕彈”的方式,表現了連續的唱腔。
浙江箏樂與過去流行的說唱音樂杭州海灘泉有著密切的關系。杭州海灘春有三個基本唱腔:慢板,快板,快板。作為伴奏樂器,箏以花為伴,逐漸形成了壹種頗具特色的“四分”演奏技法。從技術角度來說,在其他箏樂流派中也有使用,但沒有浙江箏突出,明顯形成演奏特色,有專門的名稱。“四分”在浙江箏曲中的應用往往給人壹種活潑明快的感覺,在壹些現代箏曲中也經常使用。
浙江箏樂與江南絲竹關系密切,很多曲目都是壹樣的。江南的絲竹,鮮艷、細膩、美麗、典雅。浙江箏樂中,如《雲卿》、《四和聲如意》等,很多都保留了江南音樂的早期形態,帶有淡淡的土味,運用了很多“四分”技法。他們以清澈的音色和輕快的節奏,勾勒出壹系列江南民間繪畫。
浙江箏樂的另壹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壹些優秀的傳統古樂,大部分是琵琶。比如月亮高度,妳的傳說,海清帶天鵝等。,“十三套缺壹不可”。這些樂曲題材廣泛,演奏技巧和技法豐富,如雙手握箏的技法。容齋1814編著的《十三套和弦》中,已記載了浙江著名箏家王訓智先生和前輩蔣寅莊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所使用的雙手握箏技法。浙江箏以《十三弦》、《江南竹》、《杭壇》為基礎,所以曲目數量突破了68板的體系。音樂也從單壹的音樂理念發展到復雜的音樂結構。在演奏風格上,總體節奏明快、流暢、優美。同時,浙江箏由於題材廣泛,技法豐富,在風格表現上也不完全單壹。比如《山川流水》這首歌,在全國流傳甚廣,最早是在浙江壹帶流傳,是浙江鄭人傳授時的重要曲目。歌曲《高山流水》是寫意的第壹部作品,音韻鏗鏘樸實。借景抒情與俞伯牙和鐘子期成為知音的故事有關。
浙江箏曲《山流水》與古琴曲《山流水》在曲調上沒有共同之處,只是同名變奏。在箏樂的其他流派中,如河南南陽板頭曲,稱之為“山流水”;山東四重奏《秦雲》、《風中青竹》、《靜夜鐘聲》、《舒雲》被稱為“四曲”、“四錦”、“高山流水”。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