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永新盾牌舞

永新盾牌舞

柱馬落地穩如山,嗬! 手臂揮下似刀劈,嗬!

八個陣勢殺聲急,嗬!……

 在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精心制作的民間藝術專題片中,可以欣賞到頭裹白汗巾、右手持響環短刀、左手挽著盾牌的壹群武士,正在進行扣人心弦、多姿多彩的拼殺。

 這就是江西省永新縣民俗文化中的壹支奇葩———盾牌舞。

 

 盾牌舞是壹種集武術、雜技、舞蹈、音樂等於壹體的綜合性民間文化表演藝術樣式,又稱藤牌舞或滾擋牌。它主要流傳在永新的龍源口、煙閣等南片諸鄉。龍源口鎮的南塘村,素有“不練盾牌舞,不是男子漢”之說,綿延至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

 盾牌舞起源於清代,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壹部分流落到此地的太平軍將士繼續進行操練,後來,當地壹些尚武群眾將士兵們的操練加以提煉完善,逐漸演化成壹種既具觀賞價值又能健身娛樂的民間舞蹈。

 盾牌舞有壹套傳統的、頗具莊嚴和悲壯色彩的表演形式。九位表演的武士壹律頭裹長巾,上穿黑底鑲白邊胸雲花的對襟短衫,下著黑色緊口褲,裹綁腿,腳蹬黃麻草鞋。壹位手執帶響環的鋼叉,扮演將官或敵方騎兵;其余的則壹手持盾,壹手握刀,壹個個強悍威武。表演內容為兩軍對壘破陣,相互攻守,但陣勢變幻莫測。整個表演分8個陣勢,即四角陣、長蛇陣、八字陣、黃蜂陣、龍門陣、荷包陣、打花陣和收式。表演開始時,武士各據壹方,叉手勇猛攻擊,左沖右突。緊接著陣勢壹變,成為頭尾相接的長蛇陣,兩軍對峙,武士們踏著急促的鼓點大聲吶喊。壹段走步之後,突變為八字陣。又在壹陣急促的鼓點中,八位武士並排滾擋,宛如黃蜂出洞,以席卷之勢而來。接下去便是包圍和反包圍的“荷包陣”、“龍門陣”。最出彩的是“打花牌”,武士們依憑平日苦練的武功,真刀真叉打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跳牌”、“扯牌”、“壕牌”、“膠牌”、“滾牌”、“躲牌”。總之,盾牌舞動作粗獷、雄健、慓悍,隊伍變化奇特、新穎、壯美,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戰鬥氣勢,在漢族民間舞蹈中形成了獨樹壹幟的藝術風格。

 

 新中國成立後,永新縣重新挖掘整理盾牌舞,剔除了以往節目中的壹些封建迷信色彩,融入了不少現代氣息濃厚的表演形式,不斷使之發揚光大。1975年,南塘村十幾位民間藝人在江西省第壹屆民間藝術匯演中表演了《盾牌舞》;同年赴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在全國匯演和中南海調演兩次演出中均獲優秀節目獎和表演獎;1984年被江西電視臺選為民族民間舞蹈集錦節目之壹,上了熒屏。隨後,上海科技電影制片廠、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珠江電影制片廠都將其搬上銀幕;今年,又被入選中國國際儺文化藝術節參演。

 盾牌舞作為壹種很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受到老百姓的廣泛歡迎。如今,它成為永新乃至井岡山、泰和周邊縣市農民農閑時健身娛樂的絕好形式,成為農村婚嫁、慶賀子女升學等喜慶日子裏的“保留節目”。

 

 源遠流長出民間 歲月留香“活化石”

 樁馬落地穩如山,手臂舞動柔且剛;

 釵來盾擋套路明,刀光閃閃聲威壯;

 八個陣式變幻多,或攻或守章法強;

 拼殺壹陣復壹陣,人吼馬嘶氣勢狂。

 在江西電視臺民間舞蹈集錦節目和上海科教電影制片廠制作的民間藝術專題片中,可以看到壹群頭裹長巾,右手持帶響環刀,左手挽著盾牌的武士們在進行緊張激烈、多姿多彩的鏖戰。

 這,就是江西省永新縣集武術、雜技、舞蹈、音樂等於壹體的民俗文化表演形式——盾牌舞,又叫藤牌舞或滾擋牌。上面這首打油詩,便形象生動地概括了永新盾牌舞的風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