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

作為壹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壹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

音樂欣賞活動是幼兒園實施音樂教育的壹種重要形式,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由於幼兒不能像成人那樣抽象地理解音樂作品,因此在音樂欣賞活動中,他們需要依賴壹定的音樂操作活動、遊戲活動來感知和欣賞音樂。目前,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活動在內容選擇、途徑手段、組織形式等方面,表現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體化等特征。然而,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媒體的參與中,也容易出現壹些偏頗,本文就其中的壹些方面加以反思,以在思考中更準確地認識和實施幼兒音樂欣賞活動。

壹、對活動目標的反思——切勿重認知輕審美

教師在設計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時,會事先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和分析,往往更多地將作品介紹印在頭腦中,自然而然地將原作者本身的感受強加給自己和孩子,更多地將作品中認知方面的音樂元素放到目標中,始終關註的是孩子們在活動中是否理解了音樂本身,是否能對音樂進行描述和動作展現。而孩子們在音樂中是否獲得情緒的渲瀉、是否體驗到美與感動、是否在音樂中沈迷留連,這些都是教師相對忽略的部分。當然,我們要把從音樂中感悟到體驗到的情緒、想像、沈迷、留連、感動用語言表達出來,然而能夠用語言表述可能不是音樂欣賞的最根本要求,音樂欣賞中似乎更應該關註兒童的融入、迷戀和感動,而這些可能是壹些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緘默知識”。老師們往往認為只有孩子用語言去說出他對音樂的理解,才能證明這個欣賞活動的成功,殊不知即便是成人在對音樂、散文、美的感悟中,也會時時感受到語言的蒼白,對兒童則是更大的挑戰,畢竟兒童的經驗是有限的,不能用語言去流暢表達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更多地引導幼兒運用身體語言來反饋。

二、對媒體運用的反思——切勿本末倒置

目前,多媒體和大量教學輔助手段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被廣泛應用,如錄音、錄像設備的采用,flash制作的和音樂相匹配的動畫軟件,配套的圖片、圖書等。如果合理地運用這些輔助手段,對於引起幼兒積極的音樂審美註意和幫助幼兒理解、體驗音樂的情緒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如果過多地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孩子們的註意力往往只專註於畫面所帶來的視覺享受,音樂似乎成了背景,視覺和運動覺的參與淹沒了音樂本身作為聽覺藝術的本質,孩子們的耳朵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倒成了可有可無的。幼兒看似積極主動、十分熱鬧,但他們的興奮、激動、手舞足蹈不是來自於音樂本身的體驗和感悟,而是由音樂欣賞活動中所采用的壹些輔助手段引起的。因此,在選擇輔助手段的同時切忌本末倒置、過度過泛,我們應該培養的是孩子對音樂作品本身的興趣,要讓兒童成為音樂欣賞中的兒童,讓音樂和兒童融合在壹起。

三、對幼兒表現方式的反思——切勿喧賓奪主

音樂欣賞是聽覺的藝術,但是單壹的傾聽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註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們讓幼兒不僅用口唱或用耳聽,而且采取了綜合動作、舞蹈、語言、遊戲、表演等豐富的表現形式。但很多活動設計過於“豐富”,以至在壹個音樂欣賞活動中,孩子們壹會兒在聽故事,壹會兒在角色表演,壹會兒又跟著圖譜打節奏,甚至又去用筆作畫等。殊不知,用動作、舞蹈或語言來表達,是孩子們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最自然的情感流露方式,而不是教師刻意設計的幾個環節,而且音樂欣賞重在對音樂作品認真地感受、欣賞,並不壹定要完整地學習、歌唱、記憶和表演,所以我們在音樂欣賞活動的設計中切忌堆砌不同的表現手段,喧賓奪主。

四、對欣賞主體的反思——切勿角色顛倒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是欣賞活動的主角,教師更多的是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但有時,教師在幼兒面前往往不自覺地充當著全知全能的角色,主要表現為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發問過多、控制過多。事實上,成人與兒童的體驗有時會有很大的差別,成人不要把孩子們天真大膽的想像引導到千人壹面上來。同時,幼兒之間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在欣賞、理解音樂方面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教師要善於傾聽,要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以求師幼互動,產生***鳴。對於沒有進入欣賞狀態的幼兒也要多引導、提問,激發他們的欣賞興趣,並及時地對其進步表示肯定和鼓勵。對於表達不夠準確、對樂曲感受在理論上存有偏差的幼兒也要及時地給予指正和引導,使他們的欣賞能力得到提升。在活動結束時,教師還應該善於總結、評價,給幼兒在活動後的思考留有充分的空間,鼓勵幼兒用多種思維感受作品,多聽、多欣賞,不斷拓寬自己的欣賞空間,從而提升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如,幼兒在欣賞《化蝶》的時候,並不能壹開始就能想像到音樂作品表現的是兩只蝴蝶的形象,更不能體驗到其中相親相愛的高深內涵,而幼兒說出感覺“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像小寶貝在媽媽懷裏睡覺”等,看似與作品本身表達的內容無關,但這些感覺同樣表達了他們對這段舒緩悠揚的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我們同樣應該鼓掌叫好。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2

愛唱愛跳是每個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的壹種語言,很多幼兒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這種表現正是幼兒對音樂的領悟,更是他們藝術創造的源泉。過去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以老師教,幼兒學為主,壹首歌曲老師反復教唱,幼兒機械地練習,壹個舞蹈或者音樂遊戲都是老師活動前設計好動作,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不難發現幼兒在機械模仿過程中缺少幼兒自己對歌曲、舞蹈和各種音樂遊戲的理解,也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和體驗。這種以老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大禁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十二生肖歌》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後次序,能用幽默、詼諧的情緒演唱,並能通過自由想像進行表演。活動中,先讓學生講講十二生肖是什麽動物,誰排在第壹?誰排在第二……又是怎麽排列?接著,讓學生學習並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歌》,引導學生根據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動作,用不同的聲音進行演唱,並創編各種動物的叫聲,邊唱邊表演。最後,組織學生進行遊戲:十二生肖真有趣。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並根據幼兒的發展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的教研活動,更好的貫徹《綱要》精神,我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做了如下探索:

壹、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有動力,它能促使幼兒創造性地學習,所以,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對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是有著重要作用的。第壹環節:猜謎語時有的同學反應敏捷,壹下子就猜中了,而別的學生還沒有理解謎面。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熟悉這壹種動物的特征,我又故意問了猜中的同學是怎麽知道謎底的,學生便列舉了這種動物的特征。老師出的謎語猜完了,還可以讓學生互相出題猜謎語。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熟悉了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征。我力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個性,創設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情境,以遊戲寓於教學中,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這樣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便得到培養。

二、以遊戲貫穿始終。

幼兒為十二生肖排序;再選十二名學生來做“生肖火車”的遊戲。總之,這次活動,學生的興趣很高,氣氛很活躍,都能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通過讓小朋友自己選擇演唱的情緒和速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創編動作,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綜觀整堂課,能通過讓學生猜謎語,講、聽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學唱、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了解了我國特有的生肖文化,並感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引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學習的興趣;始終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突出情感體驗”這壹理念。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強調聽賞領先,在審美過程中師生***同感受、體驗、表現,從而感悟音樂的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把音樂的知識與技能和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在壹起,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

當然整堂課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決難點節奏時應該給學生壹個準節奏,並接著提醒壹下強弱規律,把每句字頭的力度突出來,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歡快活潑,詼諧有趣;又如課堂缺少壹個評價,當學生表演後應該明確地給學生壹個評價,這樣讓學生知道什麽樣的聲音是美的、怎樣表現是好的等。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3

在本次活動中,我讓孩子充分的聽音樂,充分的感受,這樣給歌曲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過感受音樂,能夠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心情,這是個進步,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做動作是壹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們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和老師成為好朋友,這壹點我利用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決,在歌唱過程中,我深入學生中間,與他們每壹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並且告訴孩子,和我拉過勾勾的人都已經成為我的好朋友了,這樣壹來,激勵了其他沒有被我拉過勾勾的孩子,大家是在開心的過程中學會的,因為每個人在學會歌的同時,都和老師成為了好朋友。

在活動中遇到不認真聽講的幼兒,我會用很委婉的壹句“我的好朋友在哪裏呢?”來集中他們的註意力,這樣壹來,大家都會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歸課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學唱的過程當中,我深入孩子中間和他們拉勾勾的時候沒有想到要按照音樂的節奏拉勾勾,只是和學生簡單的拉了幾下,如果按照音樂的節奏拉勾勾則能夠滲透到音樂中,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讓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和要求,孩子學會了許多知識,學會了壹首歌曲,能自己根據生活經驗來創編動作,上了壹節有趣,活潑、開心的音樂課。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總結不足,發揚優點,不斷的提高自己。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4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探索、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科學教育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壹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本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展了認知能力。

在活動中我能帶著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變變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給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間。

活動開始時,我先讓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兩種顏色標記貼在杯子上,然後交代清楚操作要求,壹種顏色水倒到杯子上的下面壹條線,另壹種顏色水倒到杯子上的上面壹條線,教師沒有象以往直接示範,引導幼兒觀看實驗的結果,而只是教給幼兒材料的操作方法,幼兒在操作中驚喜地發現:兩種顏色加在壹起變成了別的顏色,提高了探索的興趣。

在第壹次實驗後,教師請幼兒演示實驗過程,給了幼兒展示的機會,同伴的示範有時比老師的示範效果更好,幼兒能在同伴的示範中想想自己的發現是不是和小朋友的壹樣。

不足:由於是借用其他班的材料進行上課,當時並沒有註意杯子上的標記線,兩條線距離貼得太遠,導致操作時所用資源比較多,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有點浪費資源,但看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幼兒都是有差異性的,在活動中有的幼兒操作方法不對,我沒有充分利用幼兒資源,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他能力比較弱的小朋友,沒有發揮幼兒間的榜樣示範作用。有的小朋友只是盲目地進行操作,操作時不知道要先做什麽再做什麽,做事沒有目的性。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5

《數高樓》是壹首節奏歡快,朗朗上口的幼兒歌曲。歌曲有唱詞和念白兩個部分組成。經過我對我們班級整體情況的了解和分析,我決定將這壹教學活動分為兩個課時上,而這次匯報課我就上了第壹課時,讓幼兒學會演唱歌曲。

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學會演唱歌曲,念準數高樓時的節奏型。把難點定為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幼兒用動作表現音樂,並且能加上愉快的表情。為了突破這個重點,我畫了不同顏色的高樓,將3、4層和 7、8層顏色畫成壹樣,便於幼兒將樓層連起來念。還畫了節奏譜,根據節奏譜,準確的念準高樓的層數。

突破重點後,第三環節就是學唱歌曲。我首先利用圖片的形式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對高樓的鮮明印象,便於孩子熟悉記憶數高樓整首歌詞。然後清唱整首歌曲,提問幼兒從中聽到了什麽。

歌曲比較長,幼兒壹下講不出聽到的,我就采取分段清唱,幼兒就能說出很多聽到的歌詞。並且在唱的同時提出壹些問題,讓幼兒回答更加加深幼兒對歌詞和歌曲的理解,帶著理解和興趣唱歌,幼兒就更加能接受,學習的也越快。等幼兒整體學唱這首歌後,我又提醒幼兒住在這麽高的樓房開心嗎?應該用怎麽樣的表情唱,引導幼兒帶上愉快的表情演唱歌曲,並且采取了多種方式讓幼兒帶著興趣去演唱歌曲。如:整體唱,男女分組唱,小組唱等。幼兒有了表現的機會,唱的更賣力了。

但是,在課中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導入部分有點長,問的幼兒比較多。唱歌的時候,太多清唱,應及時加入鋼琴彈唱。請幼兒自由做動作時,幼兒的想象力不太夠,不大能作出動作的時候我就應該去引導等等。

希望下次活動時,能夠做好更充足的準備,更好的抓住幼兒的心裏特點,讓幼兒更有興趣的學習!